分享

每日话题 补虚药描述:补气药 --- 甘草、大枣、饴精、蜂蜜

 清风野鹤工作室 2013-11-18

甘 草
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春、秋季采挖。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1. 用于心气虚及脾气虚证蜜炙善补益心脾而复脉。治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常配人参、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脾气虚证,常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2. 用于痰多咳嗽能益气润肺而祛痰止咳,性平而药力和缓。治风寒咳嗽,常与麻黄、杏仁同用,即三拗汤;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等同用,如麻杏石甘汤。
3. 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常与白芍相使,即芍药甘草汤。
4. 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善和百药,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如调胃承气汤中,缓和大黄、芒硝泻下之力;半夏泻心汤中,配伍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等,能调和寒热之性,协调升降之势等。
5. 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食中毒等有良好的解疮毒、食毒及和百药之毒的作用。治热毒疮疡,多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玄参等同用;药物、食物中毒,单用或配绿豆煎汤服。

本品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有益脾、润肺、解毒、缓急、和药等作用,既可扶正,又可祛邪,应用最广,可通行十二经。因善和百药,与热药同用能缓其热,以防燥烈伤阴;与寒药同用能缓其寒,以防伤胃;与寒热药同用能调和寒热等,故有“国老”之称。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炙甘草偏于补中润肺,甘草梢偏于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湿盛胀满、浮肿者忌用。久服较大剂量生甘草,可引起浮肿。

【备述】
1.《本草正》:“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
2. 含甘草酸、甘草甜素等三萜皂苷和甘草素等黄酮类。甘草酸、甘草甜素能调节免疫。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均有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镇静、保肝、解毒、解热、抗炎、抗心律失常、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甘草素、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元有解痉、抑制胃液分泌、抗溃疡作用。甘草次酸钠有止咳、消痰及降低呼吸道阻力作用。甘草多糖、甘草酸、甘草次酸合用可共同发挥抗单纯疱疹病毒、抗腺病毒、抗菌、抗病原虫、抗肿瘤等作用。甘草甜素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艾滋病毒作用。

大 枣
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破开或去核。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临床应用】
l. 用于脾虚证为调补脾胃之常用辅助药。常配党参、白术等以增强疗效。
2. 用于血虚萎黄,妇女脏躁证能补气养血而安神。治血虚萎黄,可配熟地黄、阿胶等同用;脏躁,神志不安,多与甘草、小麦配伍,即甘麦大枣汤。
3. 用于药性较峻烈的方剂中可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如十枣汤,即以之缓解甘遂、大戟、芫花之峻烈泻下及毒性,并保护脾胃。
此外,常与生姜配伍,入解表剂以调和营卫,入补益剂以调补脾胃。

【用法用量】煎服.5~15g。可去皮、核捣烂为丸服。
【使用注意】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以及痰热咳嗽均忌服。

【备述】 含齐墩呆酸、山楂酸等有机酸及三萜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类、维生素类等。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大枣山楂酸对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煎剂有增强免疫、增强肌力、保肝、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抑制癌细胞增殖及抗突变等作用。

饴 精
为米、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全国各省均产。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均可人药,但以用胶饴为主。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临床应用】
1. 用于中虚里急,脘腹疼痛质润不燥,为甘润缓急之良药。常配桂枝、白芍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2. 用于肺虚干咳少痰可配杏仁、百部等同用。
【用法用量】烊化冲服,每次30~60g。亦可熬膏或为丸服。
【使用注意】湿阻中满,湿热内蕴及痰湿盛者忌用。

蜂 蜜
各地均产,以广东、云南、福建、江苏、浙江等省产量较大。春至秋季采收,过滤后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临床应用】
1. 用于中虚脘腹疼痛既益气补中,又缓急止痛。多与芍药、甘草等同用。
2. 用于肺虚燥咳及肠燥便秘能上润肺而止咳,下滑肠以通便。治肺虚燥咳,可配人参、生地等同用;肠燥便秘,单用有效,或与当归、黑芝麻等同用。
3. 用于乌头类毒药之解毒如《金匮要略》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的“乌头汤”,以蜜先行另煎乌头,即是为了解除乌头的毒性。
以本品补养及缓和药性之功,常用作滋补丸、膏剂之赋形;或蜜炙补益药、止咳药,以增补虚、润燥之用。

【用法用量】煎服或冲服,15~30g。入丸、膏剂等,随方适量。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凡湿阻中满,湿热壅滞,便溏或泄泻者慎用。

【备述】含葡萄糖、果酸、蔗糖、有机酸、烟酸及维生素A、D、E等。有增强免疫、解毒、通便、调整体内酸碱平衡、抗肿瘤、抑菌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