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健林:政策明朗后考虑收购一家地方银行

 好一个图书馆! 2013-11-19

明朗后考虑收购一家地方银行

2013年11月19日 06:13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权静

分享到:
31人参与1条评论

凤凰财经讯 在当前各类企业纷纷申请银行牌照的浪潮中,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暂不考虑做民营银行的表态显得尤为冷静。而在接受凤凰财经《总裁在线》栏目专访时,王健林说出了他的真实意图:“万达涉足金融这个方向是一定的,但是我不希望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迈出这一步。等细则出台之后,我收购一个地方银行,不是更好吗?”

王健林对民营企业办银行的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民营办银行现在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比如说存款如何保证?现在是国家信誉为存款保证,即便某家城商行倒闭了,财政一定会兜底,但国家信用不会为民营企业担保,存款保险制度如何赔付?没有细则。

第二,民营银行万一破产怎么办?据说大股东财产要作为最终的无限责任担保,如果真是这样,风险就更大。

这两点导致王健林认为,民营银行当前还是个风险不可控的行业。实际上,早在政策为民营银行开闸之前,就有地方向王健林伸出了橄榄枝;“好几个城市要组建民营银行,希望我作为其中一个股东,甚至作为大股东,我都婉拒了”在一向擅长“卡位”的王健林眼中,虽然当下,进入银行业的时机还未成熟,但这个机会将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如果存款利率自由化了以后,老百姓的存款一定会选有信誉的大银行。现在这一千多家地方城商行,马上面临一个能不能活的下去的问题。如果民间允许随便办银行,银行倒闭这种西方经常见的现象,一定会在中国出现的。现在很多中小银行的牌照可能已经不太值钱了。”

笔者问到:“到时候会有民营银行送上门来找您去收购吧?”王健林回答:“不排除,很多人。”如果收购,他表示,“肯定是希望做大股东”。

如果说对民营办银行,王健林的态度是“守株待兔”。那么,对当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他的态度就是“冷眼旁观”。

在王健林眼中,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创新:“只是过去传统的金融不屑于做的,比方说一千块钱以下的存款,或者一万块钱以下的存款,互联网金融无非是捡了这些漏。”

而对遍地开花的平台贷,包括余额宝,“监管层还在看,究竟他吸收多大存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加以监管,否则跟过去的乱集资有什么区别。”

即便如此,王健林还是承认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巨大作用:“一定会对传统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对老百姓,特别对小微企业都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目前,我自己认为,还不是真正的金融创新,还有距离。”

也许,在王健林眼中,互联网金融的大战还未拉开序幕。2012年,王健林因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而“震惊世界”。这位手握大量现金的房地产“大土豪”,在金融战中依靠并购横空出世,也未可知。(文/权静凤凰财经制片人、主持人)

专访王健林,解读万达集团千亿商业帝国的精彩视频《“弄潮儿”王健林(上)》,将于11月21日在《总裁在线》栏目上线,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