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00余万元修旧如旧--潘世恩故居焕然一“新”

 苏迷 2013-11-19
4300余万元修旧如旧——
潘世恩故居焕然一“新”
 
 修缮后的砖墙和门楼
经过修缮,潘宅已基本恢复了原貌
  如今的潘宅显现着“太 傅第”昔日之豪华精致。
花窗繁复的纱帽 厅让人耳目一新。
  苏报讯(记者 施晓平)苏州状元宰相潘世恩故居重修工程近日完工,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名宅,从此旧貌换新颜。这也是我市启动古建老宅修缮工程以来完成的第三个试点项目。
  潘世恩故居位于临顿路钮家巷西端。市文物部门介绍,这里原为清朝康熙年间河南巡抚顾汧“凤池园”的西部。嘉庆十四年(1809年)潘世恩购下后改建成私第,前为三路六进住宅,后为园池。这里的建筑用材考究,工艺精致,尤其是中路第三进正厅“留余堂”及西路第三进纱帽厅,是苏州民居厅堂中的精品。因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寓居此宅,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英王府”。解放后,潘世恩故居散为民居杂院,其中纱帽厅曾被用作书场。2006年,整座故居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整修前,潘世恩故居沿街的门面开出了兰州拉面馆等店铺,部分天井杂草丛生,部分建筑地坪破损、屋面瓦破碎、木构架开裂、木构件缺失腐朽、虫蛀、油漆剥落。入住居民任意移动分隔墙、进行现代化装修、在院落中搭建简易披屋等现象,更使宅院空间凌乱,整体风貌受到影响,还加速了建筑的损坏,增加了安全隐患。
  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古建老宅修缮工程中,潘世恩故居被列为首批试点项目,由苏州文旅集团作为工程实施主体。经过搬迁等前期工作,整修从去年12月1日正式开工,经过近一年的施工,近日宣告完工。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中路最南面恢复了一个门厅,门槛高大,墙上斜贴着水磨方砖,看上去气派非凡。各厅堂建筑原先的吊顶、地砖等已不见踪影,方砖地面、鼓礅全部露了出来;故居最北面还有一个小园,里面假山、池塘、花木一应俱全。
  工作人员顾阿虎介绍,潘世恩故居的整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受损构件用旧料、旧工艺进行了替换,还用传统的生漆进行油漆;已毁的中路第五进后楼厅则按原样进行了修复;位于后楼厅位置上的花篮厅向东北方向进行了移建; 整修中在西路第二进地下发现的古井,也用加盖厚玻璃的方式进行展示。此外,所有建筑的屋面都增设了防水层和防雷装置,还安装了消防设施。
  如今的潘世恩故居占地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前为深庭广厦,后为清幽园池,看上去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整个工程耗资4300余万元。目前,潘世恩故居正在接受逐项验收,包括竣工验收、消防验收等,今后将作为苏州状元博物馆使用。
  另据了解,我市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首批14个试点项目中,已有大儒巷丁宅、南石子街潘祖荫故居(一期)完成修缮并通过了验收,卫道观等其余古建老宅的修缮也正在推进中。

  状元宰相潘世恩

  潘 世 恩(1770—1854年),字槐堂,号芝轩,清代苏州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状元,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其中道光十八年至三十 年(1838—1850年)任武英殿大学士职务,即正宰相。他的子孙和宗族也涌现出了众多读书人、官员,其中潘世恩孙子潘祖荫曾任清末军机大臣,是著名的收藏家,“潘”姓也因人才辈出而成为清朝苏州城里的四大家族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