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杯心态”和“石头的故事”

 热带咖啡 2013-11-19

“空杯心态”去学习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的心态”。营销人员拥有“空杯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什么是“空杯的心态”?

  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名山一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前去拜访。到了寺里以后,先是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了他,很是不高兴,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也算小有名气,方丈却派个小沙弥来接待,太看不起我了吧?后来老方丈出来后,他对方丈也是表现得十分不满,态度傲慢。结果老方丈还是非常恭敬的亲自为他沏茶,但在倒水时,明明茶杯已经满了,老方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老方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这就是“空杯的心态”的起源,这个故事的道理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想要学习更多的销售方法,学习好的经验,就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空杯心态”并不是完全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事物,以适应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石头故事”阐述自信原理

  有一天,这位老方丈为了启发他的徒弟,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杂货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漂亮。但是方丈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多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杂货市场它能卖多少就可以了。”

  这位徒弟去了。在杂货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摆件,小孩子可以玩,或者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等等。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钱。那位徒弟回来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铜钱。”方丈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里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只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位徒弟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两银子。”方丈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他又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两银子,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徒弟仍然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徒弟仍然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杂货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他回来后,师父拿回石头说:“如果你认为你只是一块石头,那么你就是一块石头,如果你认为你是一块金子,那么你就是一块金子。” 

  石头原理的道理在于,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面对困难,要立即行动起来,不能给自己借口不去做,完成目标任务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害怕完不成目标,要随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从自身做起,才能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