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
①所据底本为Bill Simmons著The Book of Basketball10年新版,而非09年初版。新版在球员座次上较初版有所不同,比如说,科比上升到了第8位。
②不知道有没有谁认为,当年拿下DPOY的坎比和泰森钱德勒防守要好过从没拿过DPOY的邓肯。其实邓肯大学期间连拿了三年的NABC年度最佳防守球员,也许,这反倒成了他日后在联盟拿下DPOY的一个阻碍。
#7. 蒂姆?邓肯
“……每当裁判可疑的哨声响起时,他那极力圆睁写满了不可置信的双眼”
我曾问我父亲:“有篇专栏,说邓肯是多么地受人低估,想看看吗?”
老爸一脸困惑,挠了挠头发,似乎觉得此事不可理喻:“一整篇专栏都写邓肯?”
“你不想看看?”
“倒也未必。我会看一眼标题,扫扫前两段,然后跳到下一篇。”
“有没有搞错?他可是过去十年最好的球员呐!”
“算了吧,”老爸死性不改地说:“谁想读邓肯的文章啊。他实在是没趣呀。”
是的,没趣,至少老爸始终是这么自我催眠的。自1997年的选秀日起,邓肯那不工之大巧一直是老爸心中(也是我心中)一触即痛的伤口,彼时,我大波士顿手握36%的状元签概率,哪知圣安东尼奥却横刀夺爱。与我们失之交臂的救世主带领着马刺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豪取四冠,倘若不是04年费舍尔那神乎其技的一投,以及诺维茨基06年孤胆英雄般的三分演出,这个冠军数大有可能上升到六。除了一打儿58胜的赛季和一些冠军旗帜以外,我们波士顿还错过了什么呢?对于新手的一句话回答:错过了持续关注NBA史上最稳定巨星的机会——他就像打卡上班一样交出23-12,25–13或21–11 外加五成命中率的技术统计,年年如此。
生涯伊始,他便打出了NBA、ABA合并之后最杰出的新秀赛季之一,21-12,271个抢-盖,56胜,一阵,当然还有最佳新秀。第二季,他便拿下了生涯首座奥布莱恩杯,并接过了麦克海尔和大梦的接力棒,成功当选“这厮低位技巧太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包夹”先生。不止于此,即便泰山崩于前,他平静的神态也从不变色,他那招牌式的老派擦板投篮也是如此。即便已经历了超过1000场常规赛季后赛的捶打,他仍然是联盟前五的球员,他仍然在缓步而稳健地前行。他用不停增长的篮球智商弥补着身体机能自然的蚀损;纵观他的整个生涯,他几乎一直是这个联盟最为聪明的球员。倘若你硬要在老邓肯和年轻邓肯之间找出什么重大区别的话,那这区别就在于,他始终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好的协防者和沟通枢纽。但凡我亲临现场看马刺的球,我脑子里晃过的第一个念头总是:他们防守端的交流怎么能这么棒!各抒己见,喋喋不休,既友善体贴,又互不相让,就像五个兄弟在二十一点赌桌前久久商量着用怎样的计策爆掉庄家。核心始终是邓肯,那四下张望寻找队友的大高个,那总是把手搭在队友肩上的老大哥。他是大家防守端的铁锚,最聪明的球员,支撑心气的领袖,背水一战时的抢分者,最富争胜之心的选手,也是那不能单单以数据概括的少数巨星之一。半个世纪以后,会有某个数据极客用邓肯时代的数字做出巨量运算,然后得出结论说,邓肯并不比马龙强。但他的结论注定大谬。
眼下,我对什么“谁谁被高估了谁谁又被低估了”的日经讨论实在没什么兴趣。要知道,身边有那么多电视电台节目、专栏作家、博客写手和素养可嘉的体育迷,再想错误地评估任何事都近乎难于上青天了。但我还是要说,蒂姆邓肯被低估了。还有别的吗?我说,他被严重低估了!四枚戒指,两届MVP,三度总决赛MVP以及九次来自第一阵容的首肯……此外他依旧缓步前进着。你有没有想过,他曾拥有过的最好的队友是三十三岁的大卫罗宾逊(那是在邓肯的新秀年)、吉诺比利(从不曾是联盟前十五的球员)和托尼帕克(同上)?你又想过没有,他从不曾在一只统治级的球队中打过球,因为马刺总是卡在战绩榜顶端,想要来点新鲜血液,就只能指望选秀大会上的漏网之鱼、外籍新秀、四处滚打的浪人、上年纪的老兵和提着行囊前来报到的怪客。或许,这就是我们不曾真正认可其伟大的原因:他从未在一艘目标70胜并且必将成为常规赛季炒作焦点的豪华巨舰上领航过。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那桑普拉斯式的风格总是多了那么一点儿。他缺乏沙克的幽默、科比独一无二的紧绷感、KG气势汹汹的神情、艾弗森的张扬、勒布朗让人过目不忘的运动力、韦德打点自我形象的禀赋、纳什对待球迷的亲和力,甚至连德克那恶狠狠的握拳庆祝他也没有。邓肯独此一家的特质?只有每当裁判可疑的哨声响起时,他那极力圆睁写满了不可置信的双眼——这惹人烦心的习惯也是近些年才养成的。他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他坚如磐石的稳定。假如你总是打出一个又一个一流赛季,却没有任何一季能够脱颖而出,那不消多久,谁还会注意到你呢?
我们能找到一个好莱坞的先例:曾几何时,哈里森福特不声不响一连十五年打造了不知多少部票房巨兽,人们却迟迟才发觉,“我没看错吧——哈里森福特可是他那个时代毋庸置疑最大牌的影星啊!”从1977到1992年,福特出演了星战系列、三部印第安那琼斯、银翼杀手、上班女郎、证人、无罪罪人以及爱国者游戏,但一直到他出演了亡命天涯后,众人才意识到他要比史泰龙、布特?雷诺茨、伊斯特伍德、克鲁斯、科斯特纳、施瓦辛格以及所有与他同时代的演员都更稳定、更卖座。和邓肯的情况类似,我们对于福特工作之外的花边传闻所知甚少。和邓肯的情况类似,福特也缺乏任何引人入胜的内在气质。福特所关心的,只有如何履行好分内职责,但最终,我们总算因此认可了他。
同样的情况哪天会发生在邓肯身上吗?他并非缺少实打实的数据和资历。99年,他横扫了鲨鱼坐镇的湖人,在第三战和第四战中,他的数据分别是37-14-4和33-14-14,而总决赛上,他以场均27-14的数据成为了史上第二年轻的FMVP获得者。02年,他拖着一帮过目即忘的助手杀出重围,成为了当年季后赛的高位种子,常规赛季结束时,他3200分钟的出场时间、2000分、1000篮板、300助攻和200盖帽都在全队独占鳌头。季后赛时,邓肯领着他那些屎一般的队友与前两年的卫冕冠军湖人抗衡五场,虽然最终败给了随后拿下三连冠的湖人,但邓肯在此系列赛中场均29-17-5的数据却要压过沙克的21-12-3。03年在与湖人和小牛的系列赛中,一连七场①他的场均数据是31-17-6(并在淘汰湖人的一战中砍下了37-16-4)。总决赛上他用24-17-5的场均数据轻松扼杀了篮网,顺顺利利拿下了FMVP,最后一战中更是砍下了(本应奉作传奇的)准四双21-20-10-8。当时暮年的罗宾逊已经帮不上什么大忙(季后赛场均7.8分6.6板),其他人也一样(帕克、吉诺比利和史蒂芬杰克逊加起来,场均还不到37分,命中率还不足四成)。在04年的伤心之夏过后(费舍尔的0.4秒以及奥运会上的惨败),理了光头留起了山羊胡的邓肯较往日显得疲惫而颓唐,但他仍旧克服了一整季阴魂不散的伤病,率领马刺与活塞在总决赛上磕磕绊绊鏖战了七场,并在双华莱士跨越整个系列赛的贴身包夹下,拿下了自然而然属于他的FMVP。(凤凰城的德安东尼总结得再好不过了:“邓肯是最终版本的赢家,马刺之所以如此优秀,原因也就在这里……我并不想这么说出来,但我还是要说,他是这项赛事里最好的球员。”我来翻译一下:邓肯实在太牛逼了,鄙队05年的MVP啊,实在对不住你。)07年,当他和整体水准上最为优秀的一届马刺队拿下第四冠时,可以说,他名正言顺地戴上了官方认证的“史上最强大前”金腰带。在他头十二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从不曾在联盟“绝不可交易的球员”的榜单中跌出前三。
“虽然最终败给了随后拿下三连冠的湖人,但邓肯在此系列赛中场均29-17-5的数据却要压过沙克的21-12-3”
但是,我的传销还没完呢。你一定记得沙克是怎样在三次总决赛里碾过球场上的每一个人,你一定记得大梦在94、95年登顶中锋之颠让人望峰息心,你也一定记得摩西马龙转投76人后那摧枯拉朽的“横扫-横扫-横扫”赛季,以及他挑落贾巴尔和1981年单场51分19篮板的赫赫战功②。但你却很难记起邓肯类似的表现。这便是困扰你的症结所在。我把一个人排得这么高,那他自然得干翻过一些人才行,对吧?(我的回击如下:再回顾一下他的03赛季吧,他一路上其实干翻了一票人,没错吧。)但这一点恰恰成就了他的与众不同——就像大鸟、拉塞尔、魔术师他们那样,他总是把他最为璀璨的表现留给了球队深陷绝境最需要他的时刻。一场完美的邓肯式比赛?22分,13篮板,3盖帽,让所有队友都参与其中,扮演防守端的定海神针,以10分左右的分差拿下比赛,随后每个人都回家好好休息。他就不在乎什么技术统计,压根就不在乎,真的。还记得07年傻缺的媒体们把帕克选为FMVP吗?最替帕克开心的反倒是邓肯自己。这就是他的伟大所在。假如你想打“他让人难忘的独特风情”牌,那不妨考虑这一点:他还可以适应任何风格。在磨牙吮血慢节奏肉搏防守至上的时代(1999-2004),邓肯收获了两枚戒指。在整个联盟都开始适应新规则的过渡时代(05-06季,联盟开始吹罚防守时的手部干扰动作,外加允许移动挡拆),他第三次登顶。而在突破分球进攻至上的小球时代,他又拿下了第四冠,并且成为了联盟中不可多得的在低位进攻和外围防守中都如鱼得水的大个子。在这本旨在讨论篮球的书里,我只能说,他让身边的队友变得更好了,并总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说到做到。就是这样,不知道我还有什么落下没说。
你会愿意和邓肯并肩作战的。他没有瑕疵,只不过,想必老爸会跳过这个章节,直接翻到张伯伦的那一页。
“就像大鸟、拉塞尔、魔术师他们那样,他总是把他最为璀璨的表现留给了球队深陷绝境最需要他的时刻”
——————————————
译者注:
①指对阵湖人的最后2场,和对阵小牛的前5场。
②原文为51-32,疑似是作者席梦思弄错了。
[ 此帖被no9ronaldo在2013-11-20 01:33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