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高考议论文论据材料的加工运用

 风雨山 2013-11-20

2013年高考议论文论据材料的加工运用

焦文林

    高考低分作文往往喜欢罗列一些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不仅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因为运用不当而失分。因此,高考作文的训练,必须重视材料的加工与运用。

   高考低分作文在材料方面表现出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盲目引述材料,材料不能证明文章的观点;只引述材料,不作分析,观点和材料分离;材料有分析,但抓不住要害,甚至分析偏离内容中心;材料分析浅尝辄止,不会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材料分析偏执一端,不会多角度、全面地思考。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高考议论文材料加工和运用的技巧:

   1.引述事例,本质要与所证的观点相一致

   要达到“事例”与“观点”本质的高度一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必须明确自己的主张是什么,或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二是弄清“事例”的本质,进而考查它与“观点”的相应情况:相同、基本相同、有一定联系、没有联系。选择本质内涵“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材料入文,而剔除那些“有一定联系”“没有联系”的材料。

   【病例】任何一个有文化内涵与伦理道德的民族都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翻翻历史典籍,劝人诚信的句子俯拾皆是:“听其言,观其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些文字之所以能代代流传,启示、教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就是因为诚信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成了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也在诚信的强力作用下绵延不绝。但是,蔡铭超却以牺牲诚信为代价来换取两尊兽首的流拍,这是怎样的可悲啊!( 2011 年高考云南考生《诚信是金》)

   根据“劝人诚信的句子俯拾皆是”,引用名言的内涵都应该是指向“诚信”的,然而,“听其言,观其行”指不可轻信别人语言,而应重视实际行动,与“劝诚信”联系不大;“君子坦荡荡”则强调心胸坦荡无私虑,与“劝诚信”无联系。这两句都应该根据“劝诚信”删改。

   【升格】任何一个有文化内涵与伦理道德的民族都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翻翻历史典籍,劝人诚信的句子俯拾皆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些文字之所以能代代流传,启示、教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就是因为诚信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成了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也在诚信的强力作用下绵延不绝。但是,蔡铭超却以牺牲诚信为代价来换取两尊兽首的流拍,这是怎样的可悲啊!

   新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侧重于“重允诺”; “人无信则不立”强调“诚信”对立身处世的意义;保留下来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反面的论述,三句名言同是“劝诚信”,却着眼不同的角度,因而并无重复之感。

   2.写完整段,把观点与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

   “完整段”就是一个形式上具备“观点(分论点)”“材料”“分析论证”三大件、内容上是一个完整的议论结合体的段落。从形式上就可以看出,“完整段”成功的关键是“分析论证”,即通过对材料本质的发掘,达到证明观点之目的,从而实现“观点” 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病例】浮躁中走不出天才。19 世纪,贝尔成功发明了电话机。而在他之前,英国人弗莱士已成功地把声音转化成了电流,但却总不能成功地传输人的声音。弗莱士轻率地放弃了实验。贝尔基于他的实验,经过一些改装,发现把弗莱士实验装置的一个螺丝钉再往里拧半圈,也就是再拧半毫米,一切都就顺利成功。于是,贝尔顺理成章地成了电话的发明者。1967 年8 月23 日,“联盟1 号”飞船上唯一的宇航员马科洛夫,在飞船坠毁的最后时刻给女儿留言:“好孩子,我要告诉你,也要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1 号’ 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忽略了一个小数点。”(马驰宇《浮躁中走不出天才》)

   第一段文字,开头亮出“浮躁中走不出天才” 的观点,接下来运用弗莱士的轻易放弃与贝尔坚持实验的论据,在对比中论证了“浮躁”导致失败的道理,可惜,作者只是概述了两个论据,却没有对其进行分析,使这段论述缺少论证部分,也造成结构上的残缺。如果考生掌握了构筑完整段的技巧,通过分析指出弗莱士失败的原因在于“浮躁”,就能将材料与段首的观点紧密地联系起来。

   第二段开始就叙写故事,以时间、地点、人物开头组织议论文段,这样做容易冲淡议论的色彩,作为考场作文,更有让评卷者“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果根据材料的性质,添加一个分论点式的开头,就能使读者很快把握段旨。此外,此段材料叙述之后,没有分析,没有透析出材料中的“浮躁” 因素,使材料成为摆设,因此需添加一议论性结尾, 才能让材料发挥作用。

   【升格】浮躁中走不出天才。19 世纪,贝尔成功发明了电话机。而在他之前,英国人弗莱士已成功地把声音转化成了电流,但他却总不能成功地传输人的声音。弗莱士轻率地放弃了实验。贝尔基于他的实验,经过一些改装,发现把弗莱士实验装置的一个螺丝钉再往里拧半圈,也就是再拧半毫米,一切都就顺利成功。于是,贝尔顺理成章地成了电话的发明者。浮躁使弗莱士痛失了一个绝好的机遇。事后,他自己曾痛惜地说,上帝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浮躁却往往使我们忽略了这些机会。

   人们对浮躁的忽略往往造成可笑甚至可悲的结果。人们不会忘记,1967 年8 月23 日,“联盟1 号” 飞船上唯一的宇航员马科洛夫,在飞船坠毁的最后时刻给女儿留言:“好孩子,我要告诉你,也要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1 号’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因为一次“浮躁”的检查,人类痛失“联盟1 号”宇宙飞船和杰出的宇行员马科洛夫。

   修改后的段落,各包括“观点”“材料”“分析论证”三部分,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论证有整体感,特别是段尾的“论证分析”既点明了材料的本质,又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实现了观点与材料有机统一。

   3.“引议”结合,最大限度避免材料的简单罗列

   引述一系列的名句,就一边引述,一边对其内涵作出确切的解读(解读必须要为证明观点服务);概述系列事例,就一边概述,一边对其事例的本质作出深刻的分析。如此就能彻底避免简单罗列材料的弊病。

   【示例】释迦牟尼曾经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回答说: “把它放到大海中去。”我顿悟,一滴水的未来早已定格成了干涸,若这滴水试着角色转换,它的未来或许会随波涛而愈显壮阔,随潮涨潮落更富意蕴。这样,它才能翼动其美好的未来。拜伦曾说:“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活着,世界就会冷却下来。”不错,如果一个人只纠缠于自己的私欲,那么世界就只会凝结成冰,充斥着冷漠,哪里会有你的未来呢?……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清高的纳兰不被世人理解,本该可以缔造辉煌未来的他,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若他不偏执地寻觅初见伊人时“桃花柳万丝”的悸动,不迷惘地回忆“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的暧昧,不悲恸地重复“重寻碧落茫茫”的情怀,王侯将相出身的他,文武双全的他,定能成就盖世伟业。可惜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未来停滞在了温柔乡,将大清的未来遗落在了柳梢旁。(湖南考生《角色转换,翼动未来》)

   这段文字三次引述名句,并进行了合适的解读,分别从“未来”“社会”“事业”三个角度议论“角色转换”的意义,或正面着墨,或反面入手,笔法灵活,句式灵动。

   4.推因论果,避免浅尝辄止的表面化倾向

   推因,即分析某种现象的来由、成因,使人们对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或现象尚未出现,为了对其有充分的准备,先行设计一种结果,针对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思维方式。论果,即用辩证的、客观的眼光对某种结果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从而为解决问题作出决断;或者推想现象的发展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新的结果。这种思维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示例】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象》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 “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2011年高考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第一段主要是“推因”,即深入开挖“舞神”杨丽萍由“高贵”走向“平庸”的社会原因是文化环境让大智慧者难以超越,最终放弃坚守。这样的推理使文章具有深刻的见解和沉甸甸的分量。第二段主要是“论果”,即深入探讨缺乏大智慧者思考的后果——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并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向社会发出强烈的呼吁——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深刻透彻的分析,彰显了考生的天下意识,担当情怀。

   5.辩证分析,避免偏执一端的绝对倾向

   ①事物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所以应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

   【示例】一年四季,就像一只缤纷多姿的万花筒,把一切的色彩,一切的美丽都变幻给我们看,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大自然的恩赐。不过,每个人对色彩的喜爱是有选择的,有人喜欢蓬勃的绿,有人喜欢奔放的红,有人喜欢高贵的黄,有人喜欢淡泊的白……可是,万花筒里,未必都是你喜欢的色彩。如果有一天,万花筒的镜头对准了你不喜欢的色彩,你是将万花筒摔碎砸烂,还是将万花筒里的色彩都倒掉,连同你原本喜欢的?显然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态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七八,如意的事不过二三,人生苦短,为何不将如意之二三事享受到极致呢?(2011 年高考天津考生《生活的比喻》)

   本段文字采用比喻手法论述事理,以万花筒比喻多姿多彩的生活。你可以接纳生活的“绿”,也可以接纳生活的“红”,但你不可以因此而排斥生活的“黄”与“白”,既要尽情享受生活的如意之“二三”,也不能抛弃生活不如意之“七八”,事理分析客观、全面。

   ②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示例】我们总在呼喊着发展,呼喊着超越,我们建起一条条闪闪发亮的柏油马路,竖起一幢幢摩天大楼,我们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布满了夺人眼球的霓虹。城市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足了,可是,在那些人难以看到的角落里,却布满了人性道德的哭泣与低喁。挑战道德,无视道德的真实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且不说震惊世界的三鹿奶粉,也不说轰动全国的双汇火腿,仅仅在我们身边最近的地方,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又何曾停止过?什么“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桥断断”……冷水一盆接着一盆,当我们所崇尚的人性与道德一次又一次被挑战、被忽视的时候,又有谁还说要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一个没有了人性与道德的社会,纵然经济再发达,又如何称得上一个健全完整的社会?(2011 年高考河北考生《人性突围》)

   考生着眼于物质生活与人性、道德的联系展开议论,先说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富足,再说令人触目惊心的道德沦陷。物质与精神共同撑起文明的大厦,如今精神文明的倒退令人发指,破坏着健全完整的社会肌体,扭曲着正直高尚的灵魂,理性的思考、深刻的分析令人折服。

   ③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

   【示例】……实践表明,每个差生都不是在一切方面都很差的。有的在某些学科成绩差,但在另一些学科成绩却相当优异,有的课本知识学得不太好,但课外知识面却很宽广,有的虽然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低下,但走上工作岗位后成绩却十分惊人。浙江金华市一位在校表现一般、成绩下等的初二学生却在全国性的美术设计征稿比赛中荣登榜首。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做学生时“智力不佳,反应迟钝”,被老师视为“笨头笨脑的孩子”。然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勤奋攻读,潜心钻研,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开拓了深广的领域。由此可见, “聪明”和“愚笨”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差生不仅可以转变为优秀学生,而且还可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和科学事业的巨人。(何易胜《“差生”不差》)

   这段文字着眼于现实与未来之间的联系,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差生”,并用典型的例证雄辩地指出:“差生”不差,“差生”不仅可以转变为优秀学生,而且还可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和科学事业的巨人。

   可见,当我们在作文中运用材料来支撑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必须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把材料和论点构成有机的一体。就好像搭架子,不能仅仅把材料堆砌在一起,而是要把材料和一些附件进行有机地搭配和组合,才能支撑起一个架子。架子搭得好了,我们就能从架子上看得远、看得广了。搭架子的工夫体现了“师傅”的水平,在一篇作文里,材料运用得好坏,立马体现在分数上,高低立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