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需要实实在在的写——仇官有

 坚持男 2013-11-20

书法需要实实在在地写

 

仇官有

 

       首先,感谢大家的到来。前段时间,韩清波秘书长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给大家搞一个讲座,谈谈书法。当时,我犹豫了半天,说让我考虑考虑。因为,对于书法,我和大家伙一样,仍在路上,仍在学习阶段。到底讲什么,怎么讲,我考虑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韩秘书长说让我围绕展览、创作来讲,可说实话,这两年我很少为参加全国大展而创作,所以,什么样的作品能入展获奖,我还真摸不准。再说了,这两年,我还特别不赞成为展览而创作。因为,为展览而创作,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参展获奖,所以,逼得你不得不在形式上做文章。而这一点我现在最不能接受。我以为如果一直这样往下走的话,会严重忽视或者消弱了书法最根本的基本功的锤炼,影响我们走得更远更高。


       所以,想来想去,我决定围绕“书法需要实实在在地写”这个题目,来谈谈我的认识、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大致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书法为什么需要实实在在地写,二是怎样实现实实在在地写,三是关于我的两幅书法作品。由于水平有限,错误的认识在所难免,真诚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书法为什么需要实实在在地写


       客观地说,这似乎是个伪命题,难道说,我们在座的各位长期以来,不是在实实在在地写字吗?回答是肯定的,是在写字。而且有许多已经写得相当的好。我只所以强调书法需要实实在在地写,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书法展览的副作用——制作、拼接、染色等形式追求,由于各种展前培训班的频繁举办,越来越严重,大有唯形式最管用、最好、也最高的地步。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结果是忽视了对书法最根本的线条品质和技法基本功的锤炼。却不知形式主义害死人。有形无功其实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长不了的。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二是近年来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漠视甚至抛弃了书法应该具有的书写性,有许多人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而书写性恰恰是书法的根本和核心。你看,平常我们谈书法,总爱说写字。为什么?我想这大概是我们的老祖宗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规定好了,书法吗就是写字,所以一定要有书写性,要中锋行笔。不能像画画那样,什么笔法、什么毛笔(散锋、开叉什么的)都能用的。其次是“写”这个字,有动作,它有从空中杀向纸面的意思。三是“写”这个字,读起来有力量的感觉。而书法使用毛笔恰恰要从空中杀向纸面进行相对于纸面的水平移动,以及垂直于纸面的上下提按运动。加之书法还要耐看,还要有力量。所以,把书法说成写字。顺理成章,恰如其分。所以,我们应该仔细体会“写”字的深刻涵义。


       三是我自己的书法实践。


       我十岁时拿起毛笔写字,算起来,到今天已经整整40年了。40年的时间,有成功的喜悦,但也有无赖的彷徨,有好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教训。如果做一个总结的话,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岁到17岁升入山西水校的这7年,完全不知书法为何物,全凭着骨子里对书法的热爱,去写字。主要是模仿老师。而且换的特快,哪个老师写得好就模仿哪个老师。可能天生的对书法有感觉,上小学时时,我的习字作业上,老师用朱笔画的圈总是最多的。并且,那时候还记住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字是人的第一面孔。


       第二阶段,从1980年18岁从一个同学哪里借到我这一辈子见到的第一本字帖——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到28岁遇到贾起家的这10年。我初步知道,学习书法要临帖,并且尝试着去做。随后,又陆续临过胡问遂、周慧珺,《九成宫》、《圣教序》、《张黑女》,但都没坚持住,基本由着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期间,于1987年参加运城市(现盐湖区)职工书法大赛获一等奖,受到很大鼓舞。


       第三阶段,从28岁到44岁我在运城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的这16年。对于书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决定把书法作为一生的一件大事来做。是一个收获期。书法作品陆续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展、中青展、行草书展、兰亭奖作品展、楹联展等大展。获得了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1998年兰亭奖。牡丹杯、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等十几个全国性书法大赛、以及全省书法大展的大奖。书法书坛关注,得到大家认可。
 

      这期间,我的创作欲望特别强烈,凡有展览,必然投稿,一投稿不获奖十有八、九会入展。我创作的理念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作品一定要有个性、要有格调、要不同凡响。但是否正确,这样做能否走远,并没有考虑的很清楚。尽管那时,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书法家巴根如曾告诫我说,官有呀,你不要跟他们比现在怎么样,而要比20年以后怎么样。但当时,我并没有体会到他的深刻用意。一门心思想着,只要字不俗,有个性,就一定能成名成家。至于俗是什么,怎样的作品是俗其实并没有搞清楚,便人云亦云,认为赵孟頫、沈尹默等等一路的字俗气。拒绝向他们学习,临摹他们一路的字。并且认为他们的字一学必然俗不可耐。并且这个想法一直到了这两年才完全改变了过来。但好处是我一直坚持临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和生活的必需,平均每天要在报纸上写两三个小时。
 

       我的体会,在报纸上写字的最大的好处是不心疼,没有负担,写的量可以很大。可能,我的线条功夫,就是靠这种大量的临写写出来的。
 

        这个阶段,颜真卿、米芾、何绍基、王铎、祝允明、二王、孙过庭、谢无量等等我都下过死功夫。但问题出在我临帖基本凭感觉,抓特点,帖也换的比较勤。还以为转益多师是我师。没有扎扎实实地去打基础,在书法基本的线条质量和二王传统笔法,尤其是准确到位上做文章。所以,作品之间的差别很大,不稳定,好的非常好,差的不能看。现在想来,这其实是必然结果。因为,那时光想着上展览、出成绩,成名成家,一门心思琢磨现在什么形式吃香,哪一个书家走俏,那里能耐得住寂寞,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下这死功夫。


       2000年《书法报》7、8、9期连续发表了我的《书法创作三题》。其中,不管是关于向“传统学习”,还是谈“表现形式”,我的基本观点和创作是相互印证的。谈的只能是外在的形式,因为那时的思考就到这个水平。今天来看,这些观点仍然没错,仍然有可取之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真知灼见和独到的思考。比如,我在文章中写到“199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我观看了有关沙孟海生平的录像片。其中,有一组他写“凤”字的慢镜头特写。画面中,只见沙老手握抓斗凝神屏气,等蘸好墨后,便果断切锋入笔,从撇写起,然后提笔顺时针空中划弧向上,顺势入纸写横折钩,再提笔逆时针空中划弧向里写“鸟”,提、按、划弧……直到把最后四点并一横写完。整个过程,沙老好像不是在写字,而是在古琴曲的伴奏下,悠然的打着太极拳,时放、时收、时急、时缓,一切都显得那么随心所欲,如行云流水一般,柔中带刚。后来我在临摹《兰亭序》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就想起来沙老写“风”,我终于明白《兰亭序》的高妙飘逸,实际上是缘于王羲之“打太极”的结果。渐渐地,我理解了什么叫笔断意连,什么叫一气呵成,什么叫贯气,什么叫提按..... 康有为说:“学者若能见碑而好临之,而不能书者未之有也。”这话我深信不疑。我想说的是,看一眼真正的大家写字,也能成就大家。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体悟”。”但非常遗憾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在创作实践中去践行它。以至于我不得不在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后再重新这样做。而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14个年头。可我们的人生有几个14年呢?
第四阶段,从44岁我在运城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到现在,我一直在徘徊中艰难地往前走着。这6年,对于我来说,似乎有点太长了,好像我离开了书坛,不写字似的。其实我是在苦苦的寻求着突破。2006年个展后,我一直临谢无量,企图是自己的字质朴起来,其后的字也确实挺质朴。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的字的格局好像越来越小。我的脊梁骨一下冒出了冷汗,因为这并不是我最想要的。想想当初四川的何应辉老师曾劝我放弃,他是不是也担心这一点?我没有问过他,他也没告诉我具体的原因。我想,至少在技法上,今天看来它是有缺陷的。太简单、也太个性化了。后来我又短期临过白蕉和陆俨少,想使自己的字有些变化,也没能成功。返回去临了一段二王,又觉得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提高。于是,从2008年起便转向草书寻求突破。从孙过庭的书谱开始,在怀素自叙、张旭古诗四帖上很下了一番功夫。收获确实很大。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也知道了如何才能写好草书。恰在这时,大概2000年的前半年吧,我在《美术报》上,看到了我很欣赏的刘彦湖写的两幅字。它让我怦然心动。第一眼的感觉是大气,而这种大气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你看,他的作品中字一开始总是很小、很慢,但到后面会越写越大,有时一个顶前面两三个字那么大,可通篇看,又那么和谐。他用笔左冲右突,上下翻飞,气息连绵,一气呵成,这种书写不正是1995年我已感觉到的王羲之的太极吗?不正是我心底里想要的那种感觉吗?可这么多年以来我怎么就没有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去实践我的认识呢?

 

      实际上,不得不承认,我其实太功利、太急于求成了。所以便耍小聪明,把主要的精力几乎全放在追求个性、味道、格调和形式上了。因为这样出成绩快嘛!


       但世界上的事情就这样怪,有时,你越想快越快不了,越想突破越突破不了,因为,你的指导思想错了,你的劲使歪了,你不去把基础打好,怎么能够走的快、走的更远呢?


       所以,从那以后,我决定彻底慢下来,老老实实地打基础。现在,上班在办公室有时间我就写小字,一遍一遍地临摹赵孟頫的千字文,回家就写大字,一遍一遍地临摹赵孟頫所有能买到的帖子。只求用最大的功力走进古人,打好王羲之的太极。只求实实在在地写好每一个点画、然后把它们柔柔地连绵起来。我知道要在基本的线质和气息上达到古人的高度很难,甚至难于上青天。但我认准了这是一条光明大道。


       这一次,我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宁要用功无形,也不要有形无功。
有朋友讲,要么出来,要么死去。我也知道。


       二、如何实现实实在在地写


       我以为,要实现实实在在地写,首先认识要到位,能真正认识到古代经典作品当中蕴含的美是什么,或者说书法天生具有怎样的性格。其次,要懂得如何欣赏书法。第三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向古人学习,愿坐十年冷板凳。第四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下面,我们分开来谈。


      (一)、书法天生具有怎样的性格


       我们常说“书如其人”,既然书法和我们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那么,它也应该有性格。当然了,关于书法的性格,各有各的看法和认识,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以为书法天生地具有耐看、音乐性、静气和文气这四种性格。至于大家都知道的金石气,我以为它是自然的风风雨雨和岁月沉淀附着在书法上的一种美。所以,这里我不做介绍。


       1、耐看


       所谓“耐看”,就是组成一副字的最基本的元素——点线,结实有力,入木三分。能经得起看。你一看再看,反复看,一年两年几十年地看,怎么也看不倒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那就是,当你走进展厅,看许多现代人的作品,第一眼会特别的吸引你的眼球,你会不由自主发出赞叹,真好。可一旦再看反复看,这种好会大打折扣,你会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可一时又找不出来。但当看了一段时间后,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看到的净是些极力表现的、夸张的形式和漂浮在纸面上的线条。当初看到的美荡然无存。但当你在看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碑帖时,有许多,起初并没有吸引你的眼球,甚至一开始你还觉得不好,可一段时间以后,你会越看越觉得好。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耐看不耐看在起作用。


      说到底,古人的字,每一根线条都有厚度、都沉甸甸的、都有分量、都耐看。所以,越看越美。
前几天,在平遥我的一个朋友处,看到刘彦湖的一幅字,上面用篆书书写了怀玉二字,下面的用行书书写了几行小字 “作篆最须心闲气定,始得圆润华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可见,要耐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除了要下苦用功,加强文学修养外,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心闲气定。如孙过庭《书谱》中说,只有时和气润,纸墨相发,神怡务闲,感惠徇知,偶然欲书,才会写出好作品的。

       2、 音乐性


       所谓“音乐性”,其实就是书法作品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等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节奏,使书法具有像音乐一样的流动性。因为这种音乐性,一个一个的字,就像一颗一颗的珍珠,便被串了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这种音乐性的实现,首先是因为我们写字讲究笔顺,比如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先字间后两边,这样一来,时间秩序便会在一个个结体的成形中建立起了;其次是书法点线相对于纸面的水平运动,形成不同形式的直线、曲线、弧线,甚至“飞白”。 对于纸面的提按运动,产生了线条粗细之间的强烈对比;第三是我们创作时,总会先从右上角开始写起,然后依次下移,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一字一句、一行一行,直到落款签名。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作流程(或创作轨迹)便被完整的创作成果——作品——不折不扣记录下来。其实,这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次性完成作品的特性,如同音乐一样,中间不能中断、不能重写。
 

       不同的字体,音乐性的表现截然不同。甲骨文最弱、篆书和隶书次之、接下来是行书,草书的音乐性最强,也最抒情。当然草书要是没有音乐性,连绵不起来,也就称不上是草书了。所以,草书是皇冠上的明珠,最难写好。当然,不同的人写字,音乐性的表现也不同。这主要看他对音乐的感觉如何,有没有乐感,是不是喜欢音乐。一般来讲,如果不喜欢音乐,写草书就比较困难。因为你没有那个节奏,音乐性差,连绵不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加强音乐修养,要试着走进它、亲近它。尤其平时,要有意思地培养这方面的兴趣,要学习、喜欢和欣赏音乐,争取成为有音乐细胞的人。这于书法实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可等闲视之。


       3、静气


       所谓“静气”,其实就是充盈在书法作品中的一种安静的力量。这种力量,能静气安神、降火去噪,会松弛人的神经,使人平和、宁静。这种力量,是心灵鸡汤,能按摩和洗涤人的心灵,为浮躁的心灵找寻一片净土,让它安静下来,得以休憩。
记得,2010年的10月份,在上海博物馆中国书法陈列馆看历代经典法书,在绍兴鲁迅故里看鲁迅的书稿、家信,在乌镇茅盾故居看茅盾的墨迹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扑面而来的静气。宁静安详、从容淡定、悦目养心。


       但看现代人的展览,却少有这种体会。


       最近,有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特别的火。我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其中,吴莫愁那被导师哈林誉为“摧毁式”的唱法,让许多观众为之抓狂;张玮的高音飚得“雌雄难辨”;吉克隽逸的外文歌那个溜呀,简直不像个中国人在唱。但我最欣赏的却是光头平安和王韵壹的那能一下子认人安静下来的声音。正如刘欢多次在点评当中所说,他们的声音很安静。我们的中国乐坛太需要这种安静的声音了。是的,这种安静的声音太难得了。这正如我们的书坛太需要这种静气的作品了。
 

       诸葛亮临终前,给8岁小儿子诸葛瞻说了这样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如果把它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可以想见,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宁静有多么的重要。宁静致远。静中自有一片辽阔高远的天地,在宁静中思考和感悟,才能“心骛八极,驰思万里”,为自己的才思寻觅到最适合的佳境。


       4、文气


       所谓“文气”,其实就是读书人,也就是文人精神气质在墨迹中的流露。黄庭坚评苏东坡书云“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
 

       其实,在过去书法就是文人写文章形成的墨迹。文人墨迹自然流露的是文人的情调。他们依靠的是丰厚的学养,依靠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气质使自己的气息自然流于笔端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的书法在具备个人鲜明个性的同时也大都具有和谐自然的共性特征。
 

       这种文气可以是冲和、儒雅,也可以是敦厚、含蓄;还可以是清迈、简远;甚至可以是幽默、调皮、稚嫩,但绝不会是霸悍、蛮横;不会是轻浮、油滑;不会是安排、做作;更不会去卖弄笔墨技巧。
 

       翻开书法史,不管是二王,还是颠张醉素;不管是苏、黄、米、蔡,还是赵孟頫、董其昌;不管是傅山、王铎,还是白蕉、沈尹默,甚至沙孟海、林散之、启功,他们的无一例外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书法家。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写得轻松随意。面对他们的墨迹,我们能感觉到一种浓郁的儒雅之气,仿佛我们面前正站立着一位位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老者,我们只能肃然起敬,心向往之。
 

      (二)、如何欣赏书法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是面对书法作品时既不知欣赏什么,也不知如何欣赏。而且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如何才能判断一幅作品的高低?这幅作品于那一幅作品比较,那个更好?你说这幅作品好,为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有段论述,很精彩,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不论石刻或是墨迹,它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势,而所以能成这样形势,却是动作的结果。动的势,今只静静地留在静的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他再现在眼前,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看到活泼地往来不定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缓的节奏。凡具有生命的字,都有这种魔力,使你越看越活。”
 

       这段文字通晓易懂。概括起来讲,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讲书法欣赏的本质在于由静见动、由形见势、由无色接触到五光十色、由无声感觉到音乐节奏。第二层意思是讲实现书法欣赏的途径要发挥欣赏者的主观想象能力。第三层意思是讲书法欣赏的内在机制问题。那就是书法家要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动的势”留在“静”的作品当中;欣赏者再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静”的作品还原为“动的势”。
 

       所以,要实现书法欣赏,需要书法家和欣赏者共同去完成。书法家要把最精彩的“动的势”表现出来,创作出好的作品。欣赏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能把“静”的作品还原为“动的势”。
 

       其实,一开始看不懂不要紧。你看,我都写了几十年的字了,有些是现在才慢慢看出点门道来的。谁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只要你天天看,尤其是天天看那些古人遗留下来的经典碑帖,今天看看王羲之、明天看看苏、黄、米、蔡、后天看看赵孟頫,大后天你有可能把他们统统放在一起比较着看。对了,比较着看,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办法。不出半年,你一定会看出一点门道、看出不同书法家创作出的作品那不同的美、并进而看出他们作品的高低来。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成了书法鉴赏家了。
 

     (三)、怎么向古人学习
 

       1、临帖
 

       大家知道,一幅书法,只有结字、用笔、布白、用墨都到位,才称得上是一幅好作品。而所有这些技法,几乎就隐藏在古人遗留下来的经典碑帖作品当中。碑帖不会说话,那怎么学呢?当然,如果王羲之们还活着,我们就可以拜他们为师,当面看他们写,向他们讨教写字的秘诀,这最快,也最有效。可是,他们已离我们远去。所以,剩下的惟一办法,就是通过临摹古人遗留下来的这些碑帖作品,才能逐渐走近古人、体味古人是如何结字、用笔、布白、用墨的。
 

       临摹可以说是走进传统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关于临和摹,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白石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意思是,刚开始学习书法,必须要先摹帖,以便让手有所控制,不要随便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又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意思是临帖不容易掌握古人的结构,但容易掌握笔法。临帖进步快是因为用心。摹帖容易忘是因为有模子,用心不够。所以,临摹古人,如果连笔法结构都掌握不了,就别谈神采了,最可贵的是神形兼备。
 

       其实,作为成年人,摹帖我们已经可以不做。但临帖一定不能少。那么,如何临帖才最有效的呢,我以为,首先是要正确理解姜白石所言“所贵详谨”,既神形具似。得弄明白书法是个技术活,得慢慢来,急不得。学古人,就得做到古人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写。不要急于发挥。有许多人耐不住性子,还没写几天,就随意挥洒,便很难提高。其实,过去我就是这么做的,为此,走了不少弯路。害得我现在不得不重新开始,从头再来。其实也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认为非这样不可,如果不这样,那就真完了。
       其次,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效果,临帖之前,可以先看几遍要临写的内容,这样一下笔便能一口气把一个字写完。否则看一眼,写一下,不但写不像,气脉是怎么也打不通的。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平常就把要临写的东西随身带上,这样,可以随时拿出来翻看。如果能坚持三个月以上,就一定会形成习惯,见到效果。而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自然,久而久之,你就能做到即便不打开碑帖,也能把要临写的内容背临下来。你的字不进步都由不得你。     

 

       第三,要认真体会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也是顶顶要紧的一句话。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它的丰富的细节成就了它第一行书的位置。首先我们来看结体。个个有势,各个不同,各个精彩。尤其同一个字,一定会变化出不同的形势。最典型、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24个之字有24种写法。其次是每一个字的每一根线条都结实有力,即便细如发丝也力能扛鼎。第三是用笔精到、到位。每一个线条都做到了入笔爽利,走笔沉实、收笔干净利落,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第四是线条直中有曲,以曲为主,曲线被王羲之发挥到了极致。第五是整个作品神完气足,充满张力。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点画,只要毛笔落下,便左冲右突,上下翻飞,或笔走龙蛇、或笔断意连,但一定是在连绵不断的状态下完成每一个字的。可以说,王羲之书法就是我们中国书法的审美评价标准。
 

       作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我觉得它的细节就是它的饱满的情绪和神韵。综观全篇,颜真卿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也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在自言自语地倾吐深情。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但给人一种字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作者虽无意作书,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虽行笔迅速,却“导之则泉泣,顿之则山安”。用笔有时如篆籀,有时如镌刻,有时出遒劲,有时杂流丽,上下呼应,左右顾盼,时断时连。有时两字相连,有时三字相连,具有相避相依,呼应变化之妙。而枯笔飞白的使用,更增添了作品的刚健、力度和气慨。在行文中,竟出现30多处涂改,这并非是什么败笔,而是成了该稿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能使欣赏者对颜真卿在浑洒时的情感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作于元丰五年,它是苏轼一生的代表作。它的整个章法的处理和音乐性的表现造就了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无法超越。“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作品一开始的三行字写得小而严谨,字距行距也都压得很小,很安静。从第四行开始到第十行由静趋动,承前启后,笔势逐渐奔放;从第十一行开始到第十三行整体越来越大,全篇的“画眼”出现,成为整个作品的视觉中心,尤其几个长竖的处理非常得漂亮。有质感、有变化。加之字的大小体势擒纵反差对比度的极大变化,是那么的和谐。从第十四行到落款结束处,分别与前三段相合,浓缩全局之所有特征,概括地结束全局。这是一件节奏展开过程之起、承、转、合过渡组合、音乐性表现最强、章法布白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最好的作品必须有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细节,以及最清澈的心灵。
所以,细节——包括如何结体、用笔、布白(章法)、用墨等等的细节。不管是临帖、还是创作,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2、选什么碑帖入手好


       我们临帖,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选帖,学那一家好?当然,老师从小就告诉过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入手。学楷书应从隋唐人入手。为什么要从隋唐入手呢?因为隋人的楷书已经定形,而唐人写字最讲法则。所以先学楷书,就好比小孩走路“先学走,再学跑”一个道理。其实,这是老师讲给小孩的。对于成年人我看未必一定要这样。我以为,选帖就好比婚姻一样,是件终身大事,喜不喜欢对方,自己最清楚了,所以,究竟是学哪一个帖子,大主意还得自己拿。
 

       理由有三。首先,成人大都写了几十年的字,审美习惯基本形成,很难改变。其次,真、行、草、隶、篆,各体有各体的笔法,各体的笔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是各个独立的。楷书的快写不是行书,行书的快写成不了草书。篆书纯粹的中锋行笔;草书主要靠使转,笔要提起,能连绵起来;楷书是最后完成的书体,笔法最复杂、最讲究。我们今天所讲的各种笔法,比如永字八法,就是从楷书中总结出来的。这就好比写文章。诗歌、散文、小说能一样吗?你告诉一个想写小说的人,先让他天天写诗歌,并说诗歌写好了,基层打扎实了,小说一定能写好。这不是骗人吗?不信,你试试看。第三,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写自己喜欢的字、你会不知疲倦、乐在其中。
 

       大家都知道“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作为百年一遇的天才,他亲手缔造了苹果传奇。可能在座的很多人手里拿的就是他的公司生产的苹果手机。他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所以,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没错。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选帖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在选帖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些法度严谨,自己喜欢、于自己的笔性相近、历代大家都认可的经典作品才行,当然了可以不管它是哪一家的哪一个帖子。比如,楷书钟繇《宣示表》、 褚遂良《孟法师碑》(骨力最胜,体力最端重。学唐人书由此入,比欧、虞更少流弊)、赵孟頫《汉汲黯传》。行书《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赵孟頫《洛神赋》以及他们的手扎;草书,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赵孟頫和怀素《千字文》等等。


       但个性极强、笔法单一或许多现代人的作品,我以为不适合当作学习的范本。


       3、要懂得并正确使用毛笔


       毛笔有大有小,笔豪有长有短、有软有硬。每一种毛笔都有最适合它写的字。


       一般来讲,用大笔写小字,精到不了。用小笔写大字,线条是蹭出来的,不饱满、不圆润。用软豪写行书、草书、怎么也劲爽不起来的。


       但也有些人想要追求一种特殊的书写效果,那另当别论。比如中央美院的王镛先生,就喜欢用小笔,他的书法有一种乡野气息、是拙朴的美。四川成都的何应辉先生,我们山西太原的田树苌先生都喜欢用长锋笔写字,他的书法线条是托出来的。近现代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也喜欢用长锋笔写字,我看过他写字的视频,坐在那里,写二、三十公分的大字,神定气闲,欣欣然有一种仙气。他们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线条飞白多、生涩、苍茫。不是二王传统一脉,圆润饱满、很劲爽的线性。


       当然了,要写出传统的王羲之的线性,首先,要选择会适的毛笔。根据我几十年写字的经验,硬豪可能会更适合一些。但也有例外。 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选择大小长短软硬不一的毛笔试一试,再做决定。有时候,多换一换不同的毛笔也许会有意外的效果,也说不定。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笔法。当然,古人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笔法。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比较主流的笔法。一种是捻管法——严格意义上的古法。所谓捻管法,也就是在写的过程中,为了调整、理顺笔豪,让毛笔保持中锋,在入笔和转折的地方用手指转动笔杆以调整笔锋的办法。这种办法,根据孙晓云的考证,古人用的很多,比如,王羲之就是。但现在已很少有人采用了。
 

       一种是转腕法,就是转动手腕,让笔杆顺着线条斜着运动。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采用这种笔法。也都写的很好。比如,大家熟悉的启动就是用的这种笔法。为了训练这种笔法,有人还总结出了用毛笔画“8”字的办法。
笔法无所谓好坏,主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如何选择,还得自己来定。你可以先试一试,比较比较,然后再决定采用那一种笔法,或是两种笔法都用。我目前是两种笔法都用。

 

       那么怎样才算是会用笔,过了关呢?
 

       天津当代书法大家孙伯翔先生,上世纪90年代在运城讲课时,曾谈到用笔要“落笔成形”, 我以为是经验之谈,很重要。尽管过去近二十年了,但我一直记着。大家可以在以后的书法实践中慢慢去体会。落笔成形,我的理解是你首先能把它拿住——能控制住笔,然后是严格按照笔法来运笔写字,其次是收笔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准确到位。
 

       白蕉先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书法大家,写一手漂亮的行书,深得王羲之书法的神韵,是公认的赵孟頫、董其昌之后写王第一人。同时,他还画的一手很好的兰花。他曾有过一段文字谈到如何画兰花,其中涉及到用笔。他说,何谓得笔,也就是会如何使用毛笔,知道用笔的精髓了呢?他讲了四个字,不疾而速。我以为,这确确实实是他一生的经验总结。一句顶一万句。
 

       不快而有速度。那一定写的很从容、很自在,能从容自在一定心中有数,手能控制住毛笔,如老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用笔是连绵的,气脉是打通的,作品是有神韵的。古人所谓的“锥划沙,印印泥”平遥赵腾晋所谓“柔柔对”。运城卫牢娃所谓“泥泥地”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徐文达先生曾说,慢出力,快也能出力。慢的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弘一大师,也就是李叔同,他的行楷写的很慢,静极了,一笔一划,从容写来,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但却极有厚度、极有力量。快的如唐代“狂草”大家怀素,忽然絶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他的草书,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用笔圆劲有力。
 

       所以,如何出力全在自己的体悟。要妙就在笔头功夫。而此功夫是需要修炼、并且要用心去体悟的。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猪肚鸡,那汤极鲜美。于是便谈到如何煲汤。其中一个朋友说,他到南方和当地的老婆婆闲聊,老婆婆告诉他,要想炖一锅鲜美的鸡汤,至少要文火熬八小时以上。那么,好的书法呢?恐怕就不是八个小时、八年的时间能行的。书法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熬。


       让我们慢慢地熬吧。


       说到笔法,这里我也顺便谈一下墨法。一般来讲,浓墨容易写出力量来。比如宋四家之首的苏东坡,墨浓如漆。再比如我们山西当代书法大家姚奠中,它的字,几乎全是用焦墨铸出来的,铁画银钩一般。淡墨容易出神采,写起来也流畅,但不容易有力量。比如,明代的董其昌,他的书法就比较散淡素雅,行于行拉得很开,很疏朗。再比如我们山西的林鹏先生,就是用淡墨的大家,他的草书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一泻千里。就气势来讲,在当代我以为还没有超过他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用墨秘诀。那就是他喜欢把一得阁墨汁先用墨锭砚一砚,然后放一段时间才用。到要写字时,他再用小勺子舀一些倒进砚台,再往里加一些清水,才开始写字。记住,一定是清水才行。这样写出来的字水墨淋漓,非常喜人。    

 
       4、 一波三折很重要


       艺术,有时候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比如苏州园林,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我们北方人最高级的不过造一个四合院子,然后载个树种些花。但到了南方人手里,他这里挖个池子,那里造个假山,这里修个曲廊,那里种几颗桂花树,一定让你一眼看不透、看不完的,所谓曲径通幽吗。再比如,人体摄影,其实不就是要看我们的人体曲线吗?


      是的,曲线是美的,是所有线条中最美的那一条线。那么作为纯粹线条艺术的书法,它的那一条线自然要做到曲尽极致。
一波三折,其实古人早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是让直线化为优美的曲线的不二法门。那就让我们手中的这一管柔毫转动起来吧,起笔逆入——就如同甩鞭子,迅捷而果断;行笔——就如同滑冰运动员在冰上舞蹈,他划着优美的曲线,那曲线是爽利、结实的;收笔——就如同铁匠打铁落锤,他时时刻刻都控制着,该重时一定重锤落下,该轻时一定一点不过,恰到好处,干净利落。不论是小到一个点,或是长到一个竖,都有起、行、收,都能认真地完成每一个起笔逆入、行笔、收笔,直至最后一个笔划,毫不松懈。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线才可能是曲的,即便直线,也直中有曲。这样的线组成的书法,能不美吗?
5、 如何使作品有气韵
平常,当我们在观看书法作品时,总会有这种体会,有些作品不管你怎么看,你都会感觉它散,没有可读性。而有些作品,一打眼,你就会觉得它舒服,让你有看的欲望。你会急着寻找第一个字、第二个字、第三个、直到一字一字,一行一行把它看完为止。这其实是气韵在起作用。
如何使书法有气韵呢?我以为必须使组成汉字的一个个点画连起来,并让他们发生关系。也就是在认真地完成一个点画的起、行、收后,自然地在空中画弧或意连、或实连地过渡到下一个点画接着完成又一个起、行、收,直到写完最后一个点画的起、行、收。
我省著名的草书大家林鹏先生在回答他是如何写草书的时候,说的十分的轻松幽默。写草书吗简单,就是大圈套小圈。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就是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任意找出一个字,然后把各个笔划之间用虚线连起来,大家看看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除了弧线之外,可能恰好是一个个的大圈套小圈。你说神不神?其实,这一秘密,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王羲之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就隐藏在《兰亭序》当中。
大圈套小圈。这是王羲之的人生智慧。也是林鹏先生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珍视。
6、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其实是个成语。它出自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说的是北宋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观者拍手称绝,陈尧咨自己也很得意,但观众中有个卖油的老头只略微点头,不以为然。陈尧咨很不高兴,问:“你会射箭吗?你看我射得怎样?”老头回答地很干脆:“我不会射箭。你射得可以,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在陈尧咨追问老头有啥本领后,老头把一个铜钱放在一个盛油的葫芦钱眼口,取一勺油高高地倒向钱眼,全勺油倒光,也未见铜钱眼外沾有一滴油。老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手法熟练而已。”
    好一个“无他,但手熟尔”。 箭手射箭能十中八九,是因为他天天在家练箭。老头卖油能高高地把一勺油从钱眼倒进葫芦,铜钱眼外不沾一滴油,凭的是天天干这个活。
当年,书圣王羲之为了练习笔法,甚至连走路、吃饭也不放过,没有纸,他就以手划被,久而久之,被子也被他划破了。洗砚的池子用久了竟然成了墨池。智永禅师四十年不下楼,勤奋临池。怀素大师写坏了的毛笔,堆起来有坟头那么高,可见他们所下的苦功。
那么我们学习书法,有什么理由不天天拿起毛笔,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功课——临帖、创作,创作、临帖,就像王铎说过的“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直到生命的结束呢?
要记住,巧从熟中来。熟中生巧,熟中自有一种美的最高境界。
(四)、学习书法应抱什么态度
1、要有敬畏之心
如果你去西藏旅游,在通往拉萨的路上,你会看到虔诚的朝拜者,那些藏民朋友,常常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他们两手分别拿着一个木板样的东西,伸开来直直地爬下、然后又伸开来直直地爬下,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不管有没有人监督,他都会一直这么爬到布达拉宫的,有些人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还有的人甚至为此而送了命。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佛。他敬畏佛。
书法,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就是从书法中形成的。某种程度上,书法就是我们心中的佛。我们应该敬畏它。但这里的敬畏不是要像信徒那样,把它供起来。而是要从心底里尊敬它,要认真地对待它。其实是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因为有时候,态度决定一切。
2、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有朋友讲,你爱一个人,让他去学书法吧;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书法吧。书法能使人快乐。书法也能让人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学书法的确是一件苦差事。你想啊,天天拿一支毛笔,天天点、横、竖、撇、捺地这么重复着一个动作,写啊写的,单调、枯燥、乏味,能不苦吗?吃苦是肯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吃苦的准备。但苦中有乐、苦尽甘来。不是有句老话这么讲吗,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吃够了,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3、要持之以恒
我们要锲而不舍,不能见异思迁,不可一曝十寒。世界上有许多学问事业,但没有一种学问、一种事业可以无“恒”而能够获得成功。易经恒卦的卦辞,开始就说:“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那意思是说有恒心是好的、是通的、是有益的,如果锲而不舍,那就无往而不利了。学习书法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4、要淡泊功利
记得,我不止一次对成年朋友们说过这样的话,学习书法首先是一个“悦己”的事情,自己喜欢写就写,不喜欢就不写,千万不要定一个什么目标,苦了自己。因为写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你乐在其中也就达到了“悦己”的目的,应该高兴。如果有作品拿给朋友看,他也喜欢,那就“悦人”了,是额外的收获,更应该高兴。如果真有作品参展、获奖,甚至传世,那是造化。应该为你鼓掌。
三、关于我的两幅作品
今天,为了方便和大家交流,我带来了近期写的两幅字,来谈谈我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第一幅,是一个六尺全开的横幅,行书,写的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来这是为我的一个同学写的,他打电话催着要字。我就趁着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刚好没事,便找出了这首诗,数好字数,展开纸,叠好行,拿起笔来,像抄书一样,自自然然、实实在在地一口气写完,感觉很舒服。写的过程虽然达不到如孙过庭所说的“五和交臻“,但也没有一点负担,非常放松。后来,我给我那老同学另外写了一幅字。这幅字我就自己留了下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现在来看这幅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轻松自然。在用笔上,我采用的是捻管法。尽量做到使每一个点画都写的沉实、到位、有力感,但又不能失去灵动和爽快。每一个字都气息饱满,充满张力。整体上赵孟頫的味道很浓。我这两年所追求的实实在在地书写的效果,也就是书法天生地具有的耐看,音乐性,静气、文气等性格在这幅作品都有比较充分的表现。不足是整体上有些平,没有跌宕起来。
第二幅字,是一个六尺对开的横幅,草书。写的是王维访吕逸人不遇。这个月初,我的一个朋友让我写一批字。整整四个晚上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写的行书,到了第三天,我写行书都写的没有了感觉,就顺手写了几张草书。这个内容,我以前用草书写过,比较熟悉,写的也还算是流畅。
前两天,我一个朋友卫牢娃看到了这幅字,他说,整体上感觉很舒服,线条也不错。我同意他这种评价。因为让线条厚起来、连绵起来,让作品活起来,正是我现在的追求。而我的追求,已流露在笔端,活跃在作品中。我以为自己的追求没错。至少我现在这样坚定地认为。

      近日,姚奠中先生在回答光明日报记者关于如何写字的提问时说,“作字要写不要画,要活不要死,要雍容不要粗野,要厚重不要轻飘,要有筋骨不要一堆肥肉,要自然不要做作”。我想把它送给大家。因为这个“六要六不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确实经验之谈。非常要紧。它对于我们学习书法,可以当做圣经来读。应该时时刻刻牢记于心的。记住并实践它。我们就有了指路明灯,就不会走错,就不会迷路,就会走上一条通衢大道。

 

 


                                                                                                                               2012年11月13——15日改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