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人群的床头应必备三样东西:三颗阿司匹林、一根针、一杯水,必要时它们可以救你的命……”近日,类似的内容在网上疯传,宣称这种做法能在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风来袭时救命,中老年人都应时常在床头必备。到底这“三宝”靠不靠谱呢?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专家。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 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吴远团 江澜 释疑—— 阿司匹林 对付心梗有一定作用,但中风急救不能服用 传言:当病人出现如左上肢的疼痛、下颚的剧烈疼痛、恶心和大量地发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状时,可口含服3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可起保命作用。 对此, 阿司匹林能预防血栓形成,在心肌梗塞发作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若是出现中风症状,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急救是没有效果的,因此病人一定要分清楚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病症状。“阿司匹林对预防中风起到很好的疗效,但若在中风急救过程中使用,会适得其反,因为中风后要溶栓,简单来说就是把血块融化掉,但用了阿司匹林后再溶栓就会大大增加脑出血的风险!”陆正齐主任强调。 一根针 针刺放血急救纯属无稽之谈 传言:当病人发生中风症状时,用针扎患者的十指尖和耳垂部位,让血淌几滴。还有就是如果病人已经口齿不清、嘴角歪斜,用这个方法几分钟后嘴就可以恢复原状。 对上述说法,陆主任表示,这种做法的来源或许是中医理论中穴位刺激的疗法。在中医里,刺激某些穴位确实会让病人清醒。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经过临床的大量验证,也没有文献支持,是毫无根据的。 一杯水 不建议老年人晚上喝太多水 传言:床头放一杯水,可方便中老年人服药,也可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此说法 “水是生命的必需,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多喝水能使血液不浓缩,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益健康。而心血管意外很多都发生在晚上或凌晨的睡梦中,这时可能要服用药物,备一杯水能方便服药,因此水还是可以准备的。”不过 专家建议 抢救时间是关键,中风应及时拨打120 关于床头“三宝”急救中风患者的说法,专家认为就这“三宝”来说对中风患者是没有帮助的,而正确判断中风的症状和把握抢救时间能给中风患者带来理想的治愈效果。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其发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是突然发生,持续时间为3~10分钟左右,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表现为一边肢体的麻木,无力,两眼的偏斜,口吃,言语不清等。“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就像大地震之前的小地震,是中风的信号,应及时地到医院治疗,才能防止后面的大地震(中风),但很多老年人都不重视,以为只是短暂的症状,但其实过后是很容易病重而发生偏瘫甚至死亡的。”陆主任表示。 若是出血性中风,往往是由于血压高引起的,在激动的状态下容易病发,患者会出现突然头痛、呕吐、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一侧偏瘫、有意识障碍等症状,这时不仅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还应把病人的头往一边放,抬高30度,以免呕吐的分泌物堵塞气管导致窒息,还要防止颠簸致使大范围地出血。 预防心梗应合理饮食控制基础病 进入深秋后,天气渐冷,这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因为气温的骤变,使得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当中最严重的情况,而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还有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复方丹心滴丸,芪参益气滴丸等,也能预防心梗的发生。控制好诱发心梗的基础病也是关键,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要调理。 “预防心梗还应注意饮食,多吃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平常可以吃人参、西洋参等保健身体;少吃甜和油腻东西,因为甜食容易产生糖分,会引起动脉硬化;有吸烟习惯的人群还应该要戒烟。最后就是要多运动和保持心理的平和,千万不要过于激动,不能急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