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戰的十大著名戰役

 三味書屋754 2013-11-21
           二戰的十大著名戰役

★★★三味書屋754》2013年11月21日編輯整理★★★

                   ★★★★★

1939-1945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戰爭,也是壹場爭議與邪惡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大較量。在這場以法西斯德、日、意軸心國爲壹方,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國爲另壹方的大戰中,雙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戰場波及範圍之廣,作戰樣式之新,造成的損失之巨,産生的影響之大、之深、之遠,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場戰爭最終以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上壹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爲人類戰爭史上的壹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
   從最美麗到最殘酷,戰爭的機器無間不催。十次載入史冊的戰役,十次血與火的煉獄,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著名戰役。回首二戰,那壹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曆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在這場血與火的考驗中,雙方將領奇謀叠出,創造了壹次又壹次的戰爭奇迹。認識戰爭,記住曆史,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曆這場煉獄的考驗,但是可以想像:那血肉橫飛的場面,那慘無人道的殺戮。這是血的教訓,也是無數無辜生命換回來的對戰爭的深層思考和對和平的祈盼。
                                  波兰闪击战
 TOP:1、幻影突擊--波蘭閃擊戰[1939年9月1日始,1939年10月2日終,1個月]
        波蘭戰役,亦可叫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亦是世界戰爭史中壹場著名的“閃電戰”。這場戰爭在波蘭被稱爲Wojna obronna 1939 roku(1939年波蘭保衛戰),在德國則被稱爲Polenfeldzug(波蘭戰役),行動代號Fall Weiss(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04:40,德軍聯合其附庸國斯洛伐克的軍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爲德國沒有聽從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所有參與的國家都沒有估計到這場戰爭會超過第壹次世界大戰的規模。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以及對于之前1921年簽訂的屈辱的《裏加和約》的不滿,在1939年9月17日從東面收複寇松線以西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德軍和紅軍在9月28日在布格河會師。波蘭侵略戰大致上在10月6日結束,但是波蘭沒有向德國或蘇聯投降。而且,波蘭的流亡政府在盟國組織了壹個有力的地下組織。              
                                     敦刻尔克大撤退
TOP:2、乾坤逆轉--敦刻爾克大撤退[1940年5月26日始,1940年6月4日終,9天]
       敦克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歐洲大陸的壹次戰略性撤退。納粹德國機械化部隊瓦解法國馬其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敦刻爾克後(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爲了避免被德軍圍殲,執行了在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撤退過程中,英國的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激烈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只將大部份的部隊撤離歐洲大陸。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挽救大量人力,並成爲四年後反攻的根本之壹。但是聯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遺留在歐洲大陸,使得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嚴重不足。由于許多地勤人員無法及時返回英國並進行備戰,導致在不列顛空戰初期,英國空軍飽受戰鬥機妥善率不足的困擾。
                                        偷袭珍珠港
 TOP:3、平地驚雷--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晨7時58分始,1941年12月7日9時許終(夏威夷時間)]
     偷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真珠灣攻撃,美國稱之夏威夷作戰(Hawaii Operation)]是日本帝國海軍于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太平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壹次奇襲作戰。攻擊珍珠港的計劃來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沖突,由于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爲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家政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的計劃,美國則因爲日本在中國戰場的多項戰爭罪行而施行道德禁運,並逐漸升級。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至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對日本停止了壹切的石油出口。由于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的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下進攻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爲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爲美國勢必加以幹涉,因此必須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致命的打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爲此,山本擬定了攻擊珍珠港的計劃。
    日本海軍派出了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飛機的兵力,分爲兩波攻擊。由于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沈及重創了美軍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及188架美國戰機被摧毀,造成了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7]。然而,日軍的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當時壹艘也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的損失甚微,僅損失了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壹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由于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衆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爲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意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了歐洲戰場,因爲其超強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了最後軸心國的滅亡。另外由于參戰前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了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8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的壹天”,後來成爲了該國的紀念日。
                                       不列颠之战
 TOP:4、血灑長空--不列顛之戰[1940年7月始,1941年5月終,10個月]
       不列顛之戰,英德空軍在英倫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壹次空戰。1940年6月,法西斯德國軍隊席卷西歐。英國駐歐遠征軍敗退敦刻爾克。英軍雖用“發電機計劃”將軍隊撤回了本土,但卻丟失了全部重裝備。英國皇家空軍在法國上空與德國空軍交戰中亦損失了1000架以上的飛機。同年1940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該計劃要求“德國空軍要使用其全部兵力盡快擊敗英國空軍”,奪取制空權,配合海軍和陸軍在英國本土登陸。德國空軍投入不列顛之戰的飛機約2400架,其中轟炸機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國東北部、西北部以及荷蘭和挪威。不列顛之戰挫敗了德國入侵英國迫其就範的目的,使德國征服全西歐的計劃落空。這次戰役也由于英國的頑強表現,而迫使希特勒在沒有把不列顛完全逐出戰爭之前,即先回頭來對付蘇聯,重走兩線作戰的老路。不列顛之戰書寫了二戰史上抗擊法西斯的光輝壹頁。
                                                  莫斯科會战
 TOP:5、梨不开凍土---莫斯科之戰[1941年9月30日始,1942年4月20日終,7個月]
       莫斯科戰役[1941.9-194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爲保衛莫斯科並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壹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戰役,蘇德雙方都投入百萬以上軍隊,開始德國軍隊的進攻很順利,但由于蘇聯軍民的頑強抵抗進展速度緩慢,壹直拖到冬天。蘇聯的冬天奇冷,德軍戰鬥人員不斷在減員,坦克也開不起來,後勤補給也中斷了,而這是蘇軍已經完成了軍隊的集結和戰略反攻的准備。結果德軍慘敗,莫斯科戰役壹局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面,也成了二戰的戰略轉折點。莫斯科戰役後蘇聯進入了戰略進攻,而德國則進入了戰略防禦。
                                             中途岛海战
 TOP:6、折戟沈沙---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3日始,1942年6月6日終,4天]
      中途島海戰于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壹場重要戰役。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相繼占領南洋諸島,美國則于4月襲擊東京。日本意識到了中太平洋的威脅,從而試圖占領中途島,並圍殲美國艦隊。但是由于美國成功破譯日本密碼,從而以逸待勞,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日本機動艦隊。最終以沈沒壹艘航空母艦約克鎮號爲代價,取得了壹舉擊沈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壹艘的決定性勝利,從而徹底挫敗了日本在中太平洋的攻勢。從此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易手。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最著名的航空母艦之間的交戰,它在根本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爲下壹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
                                                瓜岛争夺战
 TOP:7、血肉之路---瓜島爭奪戰[1942年8月始。1943年2月終,6個月]
      瓜島爭奪戰即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的壹場重要戰役。圍繞著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六個月的時間裏進行過大小海戰三十余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六次,分別是薩沃島海戰、東所羅門海戰、埃斯帕恩斯角海戰、聖克魯斯大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和塔薩法隆戈海戰。雙方損失的驅逐艦以上的艦只各24艘,美國海軍沈沒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14艘,陣亡約3300人,傷約2500人;日本海軍沈沒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11艘和潛艇6艘。傷亡2.5萬人。
                                         诺曼底登陆
 TOP:8、打開勝利之門---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始。1944年7月18日終,42天]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壹。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于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8月底,盟軍壹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主要由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基本上自由法國及波蘭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的士兵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等。
                                              柏林保卫战
 TOP:9、 帝國覆滅---柏林保衛戰[1945年4月16始,1945年5月18日終,18天]
      柏林保衛戰,1945年春,蘇軍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境。德軍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對付蘇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在柏林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消滅德軍93個師,俘獲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8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輛、飛機4500架。蘇軍損失30.4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輛、火炮1220門和飛機527架。法西斯德國就此滅亡。
                                       冲绳岛战役
 TOP:10、破門之戰---沖繩島戰役[1945年4月1日始,1945年6月23日終,83天]
      沖繩島戰役 ,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于1945年3~6月在沖繩島對日軍實施的登陸戰役。沖繩島爲琉球群島的第壹大島,位于日本本土和中國台灣之間,北距九州 630公裏。北部多山,南部主要是丘陵地,有機場、港灣多處,是日本本土的南部屏障。1945年初,美軍占領呂宋島及硫黃島後,爲掌握整個琉球群島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決定攻占沖繩島。沖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爲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





《歡迎進入
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