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情谊中的距离

 女儿家家 2013-11-22

 

距离不是苛求,而是自然而然,随性随缘,恰到好处。

 

常听一些朋友讲,谁和谁的关系好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那意思是他们之间的友谊热闹得可以没有距离。我承认,这样的友谊存在,但也不可能太长久。一旦产生裂痕,修复起来成本难以估计。

 

你想想,人和人在一起的时间密度频繁,而且彼此都属于外倾性格,太容易麻木得忽略对方的闪光点,或者说,这样的朋友交友的质量不需要对方的闪光点,就像烟、酒、茶、歌,饭……散场之后便一派狼籍,空洞无物。

 

过于随随便便的友谊,难以涉及到彼此真正的欣赏与尊重。

 

我是个内倾性格大于外倾的人,对朋友的要求不在职业,更不在于请客吃饭花天酒地的形式,主要在于心灵。真正的朋友是用来吐心声的,即使天隔一方,甚至不需要打一个电话给对方就能解决问题。譬如在你内心突然冒出种种疑惑的时候,忆念中忽然第一个跳出来的那个人便是够得上朋友这个分量词汇的人。他一定是可以懂你的,你可以相信他,甚至是需要他,尽管你无须将心里的疑惑马上送至对方的耳朵,但他清晰又干净的面孔从你脑际闪现的一刹那已经把心灵的钥匙交给你。

 

这种感觉真的很轻松,又不失真实慰藉之效。而往往这时,我更愿意选择静默,想着朋友所在的城市名便可以释然了,不给他电话,更不能在这时去打扰他,因为他正处于升迁或正在颁奖晚会上接受奖励的小幸福之中。

 

我认为这是做朋友应有的尊重与教养。反之,那些动不动就乱打电话给朋友的人,则误用权利谋杀了朋友二字的内涵。

 

周国平先生说: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

 

想想我的那些旧衣服,不知被青春的风吹向何方,但少有那么一两件还保持着小清鲜的印象。我要说的是比我更恋旧的一个人。那是他与一位儿时好友十八岁分别时扯的一块的确良布打的衣服,他们二人各一件。

 

他的好友从川东丘陵去了西部油田。至今,他还记得天刚蒙蒙亮,他从乡间伴着星月送他去小城车站的情景。起初,他们之间有过少许的信件往来,后来为了生存与理想,各自辗转打拼,彼此失去了联系。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个电话突然从北京打到了他的小城。此时,他已经算得上小城容易令人眼红的成功人物,而且当时他正在城中的山腰上带着建筑工人修自己的别墅山庄。他在北京升了官,发了财,且在石油领域成了全国的知名人物。但他们在电话里不谈别的,只吐露久违的心声。

 

不久,他带着妻儿上北京看他。几十年的重逢,隔山隔水的念想,短短几天时间,他们都付山山水水笑谈中,仿若回到儿时情景。虽然他们早已经隔行,但不同的行话,他们却总能说出同一个意思。

 

回到小城,他历经了人生的低谷,被意外诬陷。在他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通知他,可他得知消息后很快出现便替他解决掉难处。尽管他没有随时随地出现在他面前的权利,但他做到了朋友的情谊与责任。

 

我一次次在茶余饭后听他讲起他,讲他们别后几十年的蹉跎岁月。去年,我随他去北京见到他。千言万言,真的应了那句老话,一声朋友你会懂。两条硬汉频频举杯,但从不劝酒,谈事业,也摆家庭,说新闻,也提旧事,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我见证了什么是由衷的欣赏与尊敬。

 

似乎他们又有好久没见面了。但他们还在继续为友谊贡献距离的秘笈。他们都最清楚彼此的隐衷,却从不在彼此的朋友那里散布对方秘密。他是我岳父,他们的友谊告诉我:懂得维护距离的朋友,往往称得上真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