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一寸大海 2013-11-23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1

[教学过程]

一、聚落的形成

(一)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二)乡村的形成

 

(三)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2.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二、城市的区位因素(1

(一)地形与城市区位

       平原:

       高原:

       山区: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气温:

       降水:

 

二、城市的区位因素(2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

 

二、城市的区位因素(3

(一)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二)交通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二、城市的区位因素(4

(三)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政治:

       军事:

       宗教:

 

(四)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区位因素的变化

 

【典型例题】

  1. 在?处填上适当的字母:

       A. 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B. 优越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

C. 剩余产品  商品生产

 

  2. 比较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比较项目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环境状况

 

 

发展程度

 

 

建筑物与道路密度

 

 

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密度

 

 

功能

 

 

联系

 

 

生活水平

 

 

从事的主要工作

 

 

形成的历史条件

 

 

分布

 

 

影响因素

 

 

 

  3. 选择下列城市填入表内:

       大同、武汉、筑波、郑州、阿伯丁、梵蒂冈、包头、承德、攀枝花、堪培拉、拉萨、硅谷、抚顺、克拉玛依、华盛顿、伯明翰、大庆、鞍山、石家庄、巴西利亚、麦加、桂林、扬州、重庆

      

 

[本讲总结]

一、知识要点

       了解:聚落的概念及分类;聚落的发展过程;乡村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发展;城市出现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不同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交通与城市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了解和区别各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记住: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乡村和城市的出现分别是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理解:聚落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城市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城市的区位。

 

二、重、难点

       重点:

       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形成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点:

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三、学习方法指点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突出知识的联系性:一是知识的纵向联系,教材从时间的发展变化,介绍了从古到今人类居住地的演化过程及区位因素;二是知识的横向联系,介绍了世界不同时期不同居住地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区位因素;特别强调了如何去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人地关系这一条主线。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你应该用一种动态的观点去学习,结合书上的图表等图像知识和地理数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训练自己从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利用相关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

       京杭大运河对扬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扬州筑城开河,除了便利军事和运输之外,还改善了农田水利,促进了江淮南北经济交流。

汉代:吴王刘濞建都于此,安民兴业,扬州成为“饭稻羹鱼”之乡,冶炼和制盐两大“官工业”也相继出现,形成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繁荣。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业疏浚,使之成为南北水运大动脉的枢纽,也是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埠,由此出现第二次繁荣。

       宋元时期:经济在战乱之中时兴时衰,但已不及唐时兴盛。

       明清时期:经济又有发展,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成为商贾云集和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盐商的活动,使扬州经济出现又一次繁荣。

       清末民初:随着海运和铁路的兴起,加上运河的淤塞,扬州丧失其潇洒运输之利,经济优势明显跌落。

 

       攀枝花自然资源概况

       攀枝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位于北纬26o05'―27o21',东经101o08'―102o15',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于此,总面积7434km2,辖两县三区,2000年底人口103万, 非农业人口约55万,多民族杂居.城市建成区面积42km2,城市由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8个片区组成,它们沿金沙江呈带状组团状分布。

       攀枝花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自然资源类型丰富,各类资源空间分布组合情况良好,这是攀枝花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30多年来以其资源优势从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山区发展为川滇交界处的经济中心城市,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具有开发优势。

攀枝花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大型矿业基地之一,并有“钛都”之称。攀枝花国土面积的0.8%,但区内有矿种近50种,钒钛各占全国的60%90%以上,居全国第一,列世界前茅,铁占20%,并有煤、石灰石、白云石、石墨、锰、重晶石、铜、铝土矿等配套矿产。远景储量达200亿T以上的钒钛磁铁矿以及伴生钪、钴、镍、铬等十余种稀贵金属,特别是昂贵金属钪,其蕴藏量约1.3亿kg。非金属矿藏也极为丰富,主要包括6亿吨优质炼焦和动力煤,1500多万吨晶质煤,1亿立方米花岗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粘土矿等冶金辅助原料。因此,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

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不同矿种匹配,这是攀枝花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大的资源优势。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以采矿和冶金为主导的产业优势,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因此,攀枝花被称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和钢铁城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攀钢是攀枝花经济的主体。

攀枝花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的河川汇集地,年均径流量和过境径流量达1144亿m3,具有极为丰富的水资源。金沙江、雅砻江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形成巨大的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的水电蓄积量达1.05亿kw,占长江流域的40%;金沙江可开发量为3324kw,攀枝花市区45kw半径内的大中型水电站坝址就有四处,装机容量可达700kw,这些坝址具有交通方便、分布集中、淹没搬迁少、梯级开发条件好、动能指标优越等特点。其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解决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煤铁配置不理想、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攀枝花属于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 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气候基本要素情况见表1)。纬度低,海拔高,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山地呈现出南亚热带至北温带的多种热量组合,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科技投入使攀枝花农业在几十年间有了很大发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其中经济作物中最具优势的是糖料作物甘蔗;养殖业如畜牧业、渔业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 )1. 下面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聚落即房屋的集合体

  B.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C. 聚落主要指乡村而不包括城市

  D. 各种住宅、商店、仓库等都是聚落,而道路、广场、公园等均不是聚落的范畴。

( )2. 人们由穴居到半固定的原始棚居到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乡村聚落,主要是由于

A. 找到了合适的生存环境     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为了躲避自然灾害         D. 家族的不断壮大

( )3. 对聚落的外部形态有深刻影响的是

A. 居住在其中的人群种族    B. 当地的风土民情

C.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D. 当地地理环境

( )4. 在外部形态上呈带状的村落一般分布在

A.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B.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

C. 高原地区                D. 盆地地区

( )5.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 气候干旱地区                    B. 热带雨林地区

C. 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D. 高纬度寒冷地区

( )6. 从气温条件分析,世界城市集中分布的纬度是

A. 中低纬度    B. 中高纬度    C. 高纬度    D. 低纬度

( )7.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 两条河流汇合处    B. 河流发源地    C. 可建港口位置    D. 河口位置

( )8. 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主要水源   ②河流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③河流对城市安全防卫有利   ④河流沿岸都形成冲积平原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9. 都是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是

A. 巴西利亚  华盛顿  大庆  抚顺 

B. 伯明翰    匹兹堡  大同  鹤岗

C. 开滦      鞍山    包头  阿伯丁

D. 约翰内斯堡 攀枝花 玉门  曼彻斯特

( )10. 下列国家首都只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城市是

A. 东京         伦敦  

B. 柏林         曼谷

C. 伊斯兰堡     巴黎

D. 巴西利亚     华盛顿

( )11. 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是

A. 济宁     B. 株洲      C. 杭州       D. 扬州

( )12.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 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B.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

C.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

D.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 )13. 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

A. 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 扬州——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 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 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 )14.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

     通过以上所述回答: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A. 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B. 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 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D. 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 )15. 影响上海、天津、广州三城市分布的最主要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海运便利      D. 河流入海口附近

( )16. 影响石家庄、梵蒂冈、大庆、堪培拉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交通,自然资源,地形,宗教

B. 宗教,政治,自然资源,交通

C. 交通,宗教,自然资源,政治

D. 地形,宗教,交通,政治

( )17. 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A. 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B.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C. 军事因素对城市分布及发展的影响

D. 宗教因素对城市分布及发展的影响

( )18. 有关城市的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B.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 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上游

  D. 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且城市的发展水平低

( )19. 关于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许多城市,越向下游城市越密

  B. 城市邻河分布只是考虑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C. 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类型之一

  D. 许多古代城市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军事防卫

( )20. 下列关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和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都位于高原地区

  B. 河流的入海口和发源地的位置都是建城的最佳地点

  C. 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道发育壮大起来的

  D.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我国多数城市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地区

【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B        5. C

  6. A            7. B        8. D        9. B        10. D

  11. B          12. BD    13. BC    14. D      15. D

  16. C          17. B       18. AC    19. AD    20. C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