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省20万亿投资将泡汤2013-11-24 17:02:09

 成为亨特 2013-11-24

4 20 万亿投资将泡汤

10 22 日,四川省公布 2013 -2014 年计划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等项目,中投资额达到 4.26 万亿元。福建今年 9 月底纳入全省央企、外企、民企的项目共 3642 项,总投资约 3.95 万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7750 亿元,续建和今年开工 2643 项,总投资 2.5 万亿元。去年来,贵州省推出 3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今年 4 月浙江省推出未来 5 年将重点推进 1000 个以上省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10 万亿元。很明显,四川、福建、贵州、浙江四省规划投资 20 万亿元左右,笔者认为将泡汤,依据如下。

第一,三中全会后,各地政府的债务已经越来越明确化,中央不会替代地方政府还债,地方政府和平台以发行债券融资为主,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将纳入信用评级,如此,地方政府融资透明化、规范化了,那么过去那种大量盲目融资就会受到阻碍了。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过去高投资拉动的经济走向终结。

第二,过去前任地方政府官员大量举债创造 GDP 后任还债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前任官员的大量投资现在将面临背书,一是为工程质量背书,二是为贪污腐败背书,三是为债务警戒线背书。这意味着大量信贷搞基础设施已经走不通了。

第三,银行信贷资金尤其是银行自营理财基金不得进入地方政府平台贷和房地产,来自银行的表外把资金被掐断。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仅融资困难,连黑色信贷链条也被掐断。

第四,证监会收紧 IPO ,也收紧并购再融资,虽然通过上市公司股票反向收购得到的资金有一些,但是与银行理财资金进入地方政府平台贷和房地产的数量相比,仅仅是 10% ,这意味着明年地方政府融资减少 3 万亿元的规模。

第五,内陆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后难以反弹,这意味着内陆土地难以出售了,内陆经济或许领先衰退。这会影响一线城市的消费总量,一线城市居民被迫拿出一部分支援内陆工作的家属、农民的生活进行补贴。同时,这也会影响一线城市的消费额、消费增速。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明年经济有下降趋势。

第六,现在各地政府虽然拿出一部分投资项目,给民营企业投资,但是涉及到的基本上是铁路、城际轨道几百亿元这种规模。而且很难赚到钱,民资不大感兴趣。对于高回报的金融和能源领域却不肯对民资真正开放。如此,基础设施的引进民资收效甚微,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四川省、浙江省、贵州省、福建省四省政府未来经济规划虽然达到 20 万亿元的投资额,但是,由于民资对基础设施大型项目不敢兴趣,银行理财产品难以进入地方政府,银行信贷收紧对地方政府平台贷、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窗口,中央不替地方政府还债,地方政府将面临信用评级划分,地方政府自负盈亏,地方政府官员背书项目、融资、债务,如此,地方政府过去高速投资的动力将大打折扣,加上内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掉头下行,这会影响内陆经济发展,如此, 2014 年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出现同比下跌 1 个百分点左右。很明显,四省投资 20 万亿元的投资将遇阻,实际上,遇阻的不仅是四省,全国 32 个省市自治区都差不多。未来只有率先夺得并购整合大大提升利润率的省市,才能优先走出投资被动收紧的局面,未来的投资率不会像现在这么高了,比如今年前三个季度,青海贵州两省投资率达到 135% ,投资率超过 100% 的东部有辽宁,西部有西藏、宁夏、陕西,而重庆、四川、新疆、云南等中西部省份投资率在 80% 以上。上海投资率垫底,在 24.26% ,广东和北京在 35% 左右,浙江、山东、江苏在 60% 左右。笔者认为,将来的投资率有望大大降低。以后只有通过并购整合战略把地方政府辖区内的企业做大,通过快速提高利润率,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投资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