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陕西人

 茶香飘万里 2013-11-25

说起陕西人,首先想到的是陕西人的思想和观念。尽管有些人不是陕西人,但若生在陕西,长在陕西,吃在陕西,学习、生活、工作均在陕西,必感染上陕西人的“思想病”,有些天长日久,必被陕西人陕化。

陕西人的习惯自古形成,延续不变。过去有“十大怪”可以印证。这“十大怪”是:⑴房子偏偏盖;⑵手帕头上戴;⑶裤子像麻袋;⑷面条像皮带;⑸锅盔像锅盖;⑹辣子一道菜;⑺碗盆分不开;⑻姑娘不对外;⑼一条被子全家盖;⑽板凳不用蹲起来。随年代不同,时间更替,又添不少新怪。如:自行车全家带;女娃骡马卖;好出门不如在家待等等。从陕西人这些怪中可以看出陕西人自古以来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可以窥视老陕的思想观念。概括起来,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主要反映在以下十个方面:

⑴祖宗成法,存在“羞先人”的思想。

陕西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史沉淀厚重,使陕西人形成了历史优越感及温暖感,凡事总喜欢以前人为楷模、向先人看齐的思维定式。表现为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少人缺乏闯荡的勇气和气魄。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先人如何”、“忘了他先人”、“羞他先人”等等。

⑵不愿出门,存在“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思想。

陕西自然环境好,风调雨顺,粮食满屯,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传统的靠天吃饭习惯,养成了陕西人自大、保守的思想意识,也使陕西人恋家,不爱出远门,老爱在家门口打转转。别人开火锅店、开麦当劳、开经销铺子到家门口,但陕西人向外发展相对的少。主要表现:一是小富后,易满足。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二是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三是宁肯躺在家里啃馍馍,不肯跑外面寻发展,说那样奔来跑去是“瞎折腾”。四是有时出去,没呆多久因常常想家恋家撑不住,往回跑,变得没出息。

⑶顾虑太多,存在“爱扎势、不爱动”的思想。陕西人脑袋活泼,看问题想的多,考虑的多,但聪明有余,受犯“迷糊病”,常常“起得早,行动迟”,对需要决定的事情,爱左思量,右思量,等等看看,难于下决心,迟迟没有动静,。有些等人家干了,有利可图了,才磨蹭着跟上来,屡屡丧失许多发展良机。

⑷不敢露富,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陕西人生活相对俭朴,有些既就大富了也藏富不露,装着一副穷酸相。其表现为:一是有好处不告人,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饭碗。二是有了钱不示人,生怕谁向他借钱似的。另外,比上不足,比下不余,小富后常自我满足,感觉良好,满足于现状,这充分体现出其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浓重。

⑸财迷心重,存在“不敢冒险”的思想

历史上宋、元朝以后,经济中心南移,陕西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中东部地区,长期贫困使陕西人对生活缺乏安全感,攒钱成为陕西人生活中唯一的冲动。表现主要有四:一是手里有一分钱,能捏出水来,舍不得花。二是“爱钱、怕死、没瞌睡”。有点钱东藏西藏,亦喜亦忧,喜的是有了钱,忧的是生怕一不留神弄丢或被人偷。有了钱后,常常不是在梦中惊醒,就是在梦中笑醒。三是干指头蘸盐,尽想一些不花钱、能捞钱或天上掉元宝的好事。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有时做出守着宝山讨饭吃的事来。四是不敢投资冒险,怕这怕那,恐惧感强烈,弄不成事也就在这里。

⑹固守家院,存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思想。

汉唐盛世之后,陕西沦为边关洪荒之地,使陕西人有巨大的历史失落感,心理形成如下病症:其一,面子是天,把面子看得特重。传说从前有一陕西人经常在人前嘴唇油油的,问之说啃肉啦,喝香吃辣啦。一天出门,孩子追出喊:“爸爸,你还没有抹嘴呢。”众人一瞧,孩子手里提着一块干猪皮。原来此人每次出门,都要用猪皮抹抹嘴,以在人前炫耀自己,给自己撑面子、争面子。其二,打肿脸充胖子,爱称能。特别是遇红事、白事时,有钱没钱撑着大弄,摆排场。其三,不愿主动与人谈钱讲利,觉那样没脸面或丢面子,宁肯饿着、穷着,也不愿抹开面子去闯荡,更不愿为钱的事低三下四去求人。

⑺生活俭省,存在“活着就好,得过且过”的思想。

长期落后和独有的自然环境,造成陕西人俭省的生活模式。譬如凡事以节俭为主,生活简单化。在吃上,一把青菜、一碗麦面、一碟辣子、一片锅盔,甚至一根葱加一块黑干馍就算一顿饭;在住上,瞎好有个窝就行,一个土坑、一片凉席、一块毡片、一条大被子就能对付过活好多年;在行上,宁可多走一阵,也不愿花钱搭车;在穿上,凑合过日子,一件衣服几个孩子轮着穿;在用上,一条毛巾全家用,有时用半年也舍不得丢;在文化上,陕西人独独钟情于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吃一碗油泼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特别是吃饭,过去老一辈子人吃过饭要“舔碗”,即把刚吃过饭的碗用伸的长长的舌头转着圈舔一遍,不这样舔干,被骂成“遭罪”,是“党阁老后人”(败家子)。平时家里有个鸡呀,蛋呀,舍不得自己吃,攒着想卖钱,卖了钱存起来,更舍不得花。陕西乡俗说:“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祖祖辈辈就这么节俭,一代人一代人就这么一点一滴聚财,在这传统美德的背后,除过贫穷以外,也说明陕西人只求俭朴,守住并耐心适应这种生活,而不能奋力抗争改变这种生活,其思想自然封闭,被束缚和围困在这种生活圈里,难有开拓精神。

⑻老实厚道,存在“狭小的个人信用”的思想。

市场经济交换经济,平等是前提,互惠是基础,利益是目的。而陕西人在思想上、行动上以及个人信用上都与以利益驱动力为准则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主要原因是人太老实,常常老实疙瘩一个,不言利,给人帮忙死认真,过后不求回报。平时瞎热乎,别人求助特热心,有时“要鞋连袜子都给。”这种个人信用说穿了是建立在狭小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

⑼倚老卖老,存在“爱充老大”的思想。

陕西人爱卖老,常以老大自居。邻里相遇,总爱排辈份,论资格,争老大。教训数落人时,常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你那时还穿开裆裤”,以此把别人说成小子辈,似乎这样就贬低了对方,抬高了自己,自己比别人能,比别人优越,进而自我感觉良好。在骄人中欺人,也自欺。长此以往,形成对别人的长处看不见、也不想学的排外思想。

⑽眼睛向上,存在“汉族正统”的思想。

由于陕西是13个朝代建都的地方,形成了陕西人以汉族正统自居的心理优势,抑制了陕西的发展,也抑制了陕西人的发展,形成陕西人固执充大,过于自信自傲的思想,在正统的光环下显得固执,有时水泼不进去,养成“生冷噌倔”的脾气。特别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起微利,出现“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的现象。有时自己得不到,还不让别人得到,像打麻将一样,我和不了,也不想让你和。

陕西人的思想观念既有历史的烙痕,也有环境的造化,更有现代的翻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今天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高兴地看见陕西人那些旧的思想观念已在一天天根除着,有些已清理,该过筛的已经过筛了,不少人的脑筋也彻底换了,但有些观念还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改变过来,像久远的“老照片”,尽管已经发黄退色,但无法消失己逝的投影。对陕西人来说,在当前形势下,树立新的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发展意识,已到了时候。在市场大潮中,愿陕西人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走向一片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