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瑕疵”到“化境”

 云间下榻 2013-11-25

近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散论《无言之美》,每每为先生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所吸引,细细回味,不忍释卷,获益良多。 

 

先生在《精进的程序》一文中谈到,作文有如写字,要经历疵境──稳境──醇境──化境这四个境界。他说:在初学时毛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体对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如果他略有天资,用力勤,多看碑帖的笔迹(多临摹,多向书家请教),他对于结体用笔,分行布白,可以学得一些规模法度,手腕运用灵活了,就可以写出无大毛病的,看得过去的字。这可以说是稳境,如果再想进一步,就须再加揣摩,真草隶篆各体都必须尝试一下,各时代的碑版帖扎须多读多临,然后荟萃各家各体的长处,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写成的字可以称得艺术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说是。这可以说是醇品。最高的是化境,不但字的艺术成熟了,而且胸襟学问的修养也成熟了,成熟的艺术修养与成熟的胸襟学问修养融成一片,于是字不但可以见出驯熟的手腕,还可以表现高超的人格:悲欢离合的情调,山川风云的姿态,哲学宗教的蕴籍,都可以在无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增加字的韵味。

 

细细想来,先生不只是在谈写文章和练字。这,可以普适于各个行业和各门艺术。木工学艺,从认识木工器具开始,到独立设计、创造家具乃至成为木工大师,必须要经历这四个境界;练习国画,先从最基本的技法训练入门,从仿到创,形成风格,也需要走过这样的四个阶段。其他诸如摄影、音乐、书法,无不应了这个理儿。朱光潜先生这段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学艺乃至于做人的深刻道理,这四个境界也是任何门类技艺精进的普遍规律。其实,教师的成长,也符合这样的规律。一个教师,从刚进入教师队伍到成为优秀的教师乃至名师,其教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必得经由疵境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初登讲台的教师,尽管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能按教学方案亦步亦趋。课堂节奏,不能收放自如;突发事件,经常手足无措;生成资源,难于恰当利用。这可以说是疵境。其特点是发挥极不稳定,遇到学生基础比较好,且没有意外情况的时候,课堂往往比较顺畅,但也只限于而已。这样的课,40分中内纵然有一两个亮点,某个环节中纵然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整体看去,还是问题多多,模仿他人的痕迹比较明显,好多细节把握很不到位,对教材的解读与处理还没有打上自己的烙印。这个阶段,是每个老师都避免不了的。只不过有人教了十年还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有人只需三五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

 

一位教师,只要他勤于反思总结,多观摩名家课堂,多研读课堂实录,多上公开课,那么他对于课堂的感觉,对于教材的把握,对于课堂的调控,可以悟得一些窍门,熟能生巧,积淀智慧,他就可以上出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学生学得比较投入的课。这可以说是稳境,其特色是平正工稳,没有什么问题,但也没有什么独创。虽如此,我们也不可忽视这一阶段的积累,没有从的积累和提升,教学便不可能臻于醇境,更遑论化境。当前,很多青年教师往往急于求成,教了三五年书,便希望自己早日臻于醇境乃至化境,一旦课上得不太理想,便消极悲观,丧失斗志,这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一般教师也许810年才能达到稳境,但是突破这个阶段进而达到醇境则比较难──当然也并非难于登天。一个达到稳境的教师,如果再想进一步,就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各种不同风格流派敢于尝试,诸多名家的课堂实录多读多,然后荟萃各家的长处,形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这个阶段切不可尽早定型,也不可一味的模仿,而要逐渐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尤其是语言的风格。或洒脱不羁,或严谨朴实;或平和清新,或感人至深;或若涓涓溪流,或似滔滔江水……这些打上个人烙印的风格,都可以说是。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醇境。近年活跃在教坛上的中青年名师,大都属于这一境界,虽然他们的教学艺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也许很多人终生都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因为他(她)还完全不能脱离的范围,尚有或浓或淡的雕琢痕迹,未至化境。一个教师若能针对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下苦功夫,反复锤炼,用一辈子的努力去追求,想来醇境是可以达到的。

 

最难以达到的是化境。我以为,在目前中国小语界,公开课教学艺术达到这一境界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师而已。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经常领略举重若轻、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风采。他们拥有把握稍纵即逝的生成机会的能力;他们具备把学生错误的回答稍加点拨就使他们恍然自悟的妙招;他们练就了引领孩子经由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的本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才领略到什么叫返璞归真,什么叫水过无痕,什么叫课即是人,人即是课。这样的境界,属于有天赋的人,更属于勤奋而有恒心的人。虽然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心中埋下一颗成为大师的美丽种子,我们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剖析了教师成长的四境,也许你会觉得无比失落──这辈子,我是根本成不了名师的了。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名师(优秀教师)成长的四境,可以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名师的成长,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名师也经历过疵境阶段:教学之初,他们也会经历和我们一样的挫折,承受和我们一样的失败。他们也经历过由稳境醇境乃至于化境突破的艰难与痛苦。而他们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很快地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和迷茫,名师们都经历过。这些困惑和迷茫,也许是一道坎,跨过了,我们就成了名师。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一定非要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放飞自己的理想,享受无比美妙的高峰体验”──这是大多老师都可以达到的境界。因此,在遇到困顿和迷茫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勉励自己:也许我们正处于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只要我们愿意衣带渐宽,那么总有一天会收获蓦然回首的那份成功的喜悦。

 

其次,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学习名师。批评家陈四益先生有一奇文《跪着读还是站着读》,虽然讲的是读书的心态,但借用到我们现今对待名师的态度上也是很贴切的。正如教育在线一位网友说的:我们看名师的姿态,大体上来说有三种:一是站着,二是跪着,三为骑着。站着,气度从容,胸怀坦荡;对名师之长处或击节、或拍案,对名师之盲区或质疑、或建议;人格上平等,心态上平和。跪着,奉承连连,五体投地;对名师之言论或叫好、或鼓掌,对名师之行动或膜拜、或跟风;人格上卑微,心理上盲从。骑着,居高临下,唯我独尊;对名师之观点,不论青红皂白一律踩在脚下,啐上一口失望的唾沫;对名师之课堂,不论精彩失误全部打翻在地,扣上一顶失败的帽子;人格上扭曲,心态上膨胀。因此,我们学习名师,最紧要的是摆正心态。我们需要一种站着的心态。有了站起来的心态,我们走近名师,解读名师,仿效名师,追赶名师,超越名师,才不会是镜中观花,水中捞月。对于名师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课例,我们不能一味叫好,也不能横加指责。毕竟,他们的课也是打上时代的烙印,带有明显的时代标识。我们更不能以名师化境时的课堂艺术水准去衡量他尚处于在醇境时的教学水平。

 

对于名师的课,我们更不能简单模仿。名师的课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学养和气质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支玉恒的大气,于永正的幽默,靳家彦的厚实,孙双金的洒脱,王崧舟的诗意,窦桂梅的激情,薛法根的平实,都有其独特的标识,任何人是学不会,也是学不好的。面对名师,我们切不可丧失自己。我们可以学习名师解读教材的视角,可以学习名师处理问题的艺术,可以学习名师臻于化境的点拨之功,但不要轻易克隆名师。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说:在舞台上,我一直沉浸在自我之中,我一直觉得我就在自己。诚哉斯言!年青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我就是我,我的语文课,就是我的人格和灵魂与学生的人格灵魂在一起舞蹈。年青教师可以虔诚地学习名师,但绝不要成为名师的附庸。为自己标上XX”的称号的,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名家顶礼膜拜,这是极为媚俗的做派。

 

第三,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成为名师的可能。考察名师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技能、人格与学识的支撑,从稳境进入醇境化境,人格和学识更胜于技术。如果我们光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而没有高尚的人格与渊博的学识,那么我们只能达到醇境而难臻化境。学习名师,我们既要从细节学起,也要从人格与学养学起。只有当我们具有了名师的人格、学养,那么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即便我们在天赋上不及名师,终其一生的努力只能达到醇境,但是我们照样可以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不会自惭形秽,而会为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努力终生。

 

我们学习名师,当学习名师的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一个真正的名师,并不是单单上几节引起叫好的公开课,而是把根深深地扎在课堂上,他们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担忧着学生的担忧,幸福着学生的幸福。把爱化为教育的具体细节,让爱常驻孩子心头,让爱化作幸福,让爱温润心灵,名师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尊重、赏识、唤醒、鼓舞、激励,这最熟悉的理念在名师的诠释中是那么温馨,那么美丽,那么本真,那么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当然,这里的大爱还可以指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一个缺乏生活情趣,没有人任何艺术修养的老师,很难想象其能成为优秀教师。于永正的京戏,靳家彦的相声,王崧舟的书法,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这种对教育事业,对生活,对艺术的大爱,正是一个老师从稳境醇境化境跨越,进而成为优秀教师的最重要的基础。

 

我们学习名师,当学习名师的先进教育思想。名师是有先进教育思想的老师。他们的思想来源于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积淀。他们一般都具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与本学科有关的交叉知识、学科历史、学科内涵、学科教育理念演变轨迹等均有涉猎;名师还具有普通教师普遍忽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名师更重要的是具有人类文化的大视野,即对文、史、经、哲、法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的了解。这样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名师的视野,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度,名师自身的阅读、积淀、实践、底蕴、反思、求索等最终使名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成熟了,就如放在口袋的锥子一样,一旦有了机会就会破袋而出,所谓水到渠成。有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我们才有可能达到醇境乃至化境,才有可能成为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在线的看云(薛瑞萍)老师,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我们学习名师,当学习名师的教育智慧。名师都是有丰富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智慧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那么智慧会源源不断地生成。课堂上,思维受阻的时候,意见分歧的时候,陷入僵局的时候,都是我们锻炼并生成智慧的最好时机。用智慧去经营智慧的事业,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一旦积累到一定的量,必将有质的转变,教育智慧也必将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力。此时,我们已经不觉间走向了醇境乃至化境,我们就已经成为了优秀的教师。

 

我们学习名师,当学习名师将整个人生献给教育事业的胸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尽管人与人之间有种种差别,我们仍可以将各种生命活动范围归结为四等。由最低的说起,这四等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厉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要想成为优秀教师乃至于名师,必须要树立将所有的智慧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信念。只有超越世俗的功利色彩,将教书育人作为实现自我,享受幸福的事业,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意义,自觉地奉献全部的心力与才情。这种理解和自觉,使得我们处于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样的教育境界,我们可以称之为在精神上超越了人世间的天地境界

 

有境界自成高格,一名教师,只有他的人生达到天地境界,其教学艺术才会达到化境,他才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