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浩瀚宇宙中绝境逃生

 青梅煮茶 2013-11-26

  类型电影自好莱坞全盛时期以来,就成为模式鲜明,结构完整,系统严密的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创作方法和规范。以至于观众看到一部美国电影不由自主地就想给它归个类,尽管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3D电影《地心引力》,本身并没有呈现类型片的那些元素——它看上去只是一部中低成本的科幻题材剧情片。但是别着急,我们照样可以给它找个类型——不属于学术专论,却一直存在的类型——“手册电影”。

  于是,顾名思义,“手册电影”,就是把故事主角放到一个环境里,那个环境能让他遇到所有某个手册里所有提及的问题,他再一一按照手册指示解决即可,也叫做“指南电影”。举个例子,《后天》按类型来分,是标准的灾难片,可其实呢,它应该是“暴风雪求生指南”;另一部冒险片《荒岛余生》,则是标准的“野外生存手册”。

  好了,乔治克鲁尼和影后桑德拉-布洛克是很认真地在这部“宇宙逃生指南”里指导观众们,在行使太空任务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遇到问题该怎么思考,怎么行动,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好吗!

  第一,凯斯勒效应:这是本片两位宇航员遇到所有问题的起因。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凯斯勒于1978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设。该假设认为当在近地轨道的运转的物体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让这些物体在碰撞后产生的碎片能够形成更多的新撞击,形成级联效应。这就是为什么类似陨石风暴样的东西反复袭击了他们三次的缘由——并非因为他们是扫把星运气不好。遇到假设的理论变成了现实,所有的空间站都会变得有危险,唯一的逃生路线就是赶紧回地球!

  第二,即使是太空里,也会被各种绳索、带状物体缠绕,无法脱身。本片中的几次危机便都跟被绳索缠绕有关,我们由此学习到,在宇宙中,真是“绳可救人,亦可害人。”

  第三,火。有氧气的地方就能起火和爆炸,切记。不过好在呢,灭火器不但可以灭火,还能当助推器使用,只是这应该属于高难度技巧,不易模仿。

  与其说这是一部“科幻片”,它更像是一部“科普片”,没错,它在知识层面的普及显然已经超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了。影后桑德拉近50的年纪,身材却强健柔韧,不但可以灵巧地游行在太空舱里,在飞行器和航空站之间摔来砸去也毫发无损。并且,视觉看上去的柔软与丰盈度,完全不露地心引力的痕迹。

  如果要说这部电影与另外那些太空题材的电影有什么区别的话。观众可能会觉得这样一部没有炫酷的时光穿梭,没有宇宙飞船大爆炸,没有丑陋的外星人,没有造成地球毁灭的大危机的太空电影——真是难得!并且它有精致美艳的宇宙画面,有非常符合宇宙漂浮感的镜头调度,层次分明的音响音效,节奏也依然紧凑;要紧的是,人这样在宇宙中很渺小的生命,总是轻易被摧毁,在这部影片里却显得弥足珍贵。在跟随女主角回到地面的那刻,心也终于脱离了失重状态,而吁了一口气呢。文文周

  《地心引力》海报。

  ■剧情简介

  在美国太空站,一个男宇航员Matt Kowalsky和女同事Ryan Stone出舱修复望远镜时,卫星爆炸的碎片以强劲冲击力撞向了太空站,除了出舱的他们,其他人全部丧命。

  之后,漂浮在外太空毫无地心引力的两人要想方设法回到地球,在此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重重险情。

  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几乎只有这两位主演,他们将一同面对宇宙的无垠和人类的孤独。

  ■中国元素

  天宫一号空间站,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宇航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影片中,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新手宇航员,正是依靠中国空间站顺利的返回了地球。

  另外,太空舱内出现了中文字样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及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

  影片中特意设置的中国元素其实也并非纯粹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因为在当代的几大国家中,事实上也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这几个国家拥有或曾经拥有过自己的太空站。“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导演阿方索如是说。除了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影片中还“闪现”了乒乓球、弥勒佛像等中国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