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中生有老师临证辩象系列讲座4

 zjycy 2013-11-26

20090313无中生有老师讲临证辩象10:心火为病

今天呢,咱们接着一气周流的顺序接着往前转,转到心火这一块,今天咱们讲心火为病。

 

火气呢,内经里面讲,火性炎上。所以从脉象上来讲,内经讲:心脉洪(洪大的洪,洪水的洪)。就是说心气这股脉象就象大海的潮水一样,汹涌澎湃,气势磅礴。说明一气周流,由阴出阳,游行到心火这个部位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盛的状态,那么这股旺盛饱满的状态呢,内经里面就用“炎上”,火焰往上冲,用这个象来表示。脉象上用洪脉来表示,这是正常的脉象。


但是事情都是盛极而衰,所以心火下来呢,必然是要由此作为一个转折点,并且以中土作为一个枢轴,由盛而衰---实际上也不是衰了,就是由升散改为收敛,逐渐转变成肺金之气。所以实际上咱们讲的心火为病和肺金为病呢,也是比较密切一些,也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从西医的临床来看呢,肺心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肺和心一块病了。虽然西医的心脏肺脏和中医的心气肺气并不完全相同、吻合,但是这种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我们可以借用过来,用我们中医的一气周流来研究和解释西医临床上的很多的疾病。


一气周流到达心火这个位置的时候呢,它的正常的状态,刚才咱们讲了,就是气势蓬勃,开达、广阔这么一种象。那么我们临床上能够见到的心火为病,目前呢,如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呢,就是各种心脏病比较多一些。所以今天咱们就以西医的病名---西医叫冠心病为主吧,讲一下咱们的心火为病。


冠心病在临床上主要的表现,西医认为主要是心脏血管供血不太好,心脏的冠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的阻塞、狭窄,引起了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了心脏功能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这是西医的一个简单的认识。从咱们中医来讲,这种病一般来说是分为两种情况。我给大家讲的,都是我在临床上亲自见过的,治疗过,有过真实的体会的病例,所以讲的可能不是很全,主要是就临床上这些真实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提供一个临床必要的某一个思路,并不是就某一个病,作为一个非常系统,非常专业的报告,水平也达不到,还做不到这一点。


据我临床所见呢,这种心脏病人,慢性的大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虚为主;一种算是以实或是淤滞为主,这个我们稍后分开详细地讲。当然也有急性的,你像急性心梗啊,急性心衰啊,这样的病人也很多,但是现在西医抢救措施比较先进,也比较及时,真正心脏病急性发作,跑来看中医的比较少,就像我本人这个经验是很少。像李可老先生那样,纯粹用中医来治疗急性心衰,并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我想在大城市可能是不光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关键是很难有这个机会。现在一般的县医院,这种抢救措施都是西医的抢救措施,都是比较完善的了。老百姓长期以来也形成了这个习惯: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就看中医。所以很少有人心脏病急性发作了,很着急的来找中医看,目前还比较少。所以对于急性心脏病呢,这个咱不多讲,因为我也没有具体的临床经验,只是在医院见过一些心梗,心衰的病人,接触过,但是医院里都是住院嘛,还是以西医为主。单纯用中药的话,家属可能就理解不了,医院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顶多是中西药一块上。所以咱主要是讲慢性的心脏病。


慢性的心脏病,就是我刚才讲的,一般是分这么两种。从我临床所见呢,一种是一气周流比较虚了,以虚为主。这种病人来了之后,有什么症状呢?一般来说,病人来了之后咱们一看,面色都是发暗的,没有那种正常的红润之色,这种人大部分有一点虚胖,脸看着有一点发虚,好像有点浮肿的那种感觉。你要是摸他的脉呢,脉是那种浮大而散,这种脉象呢,这么说可能还不是很准确,说他浮呢,但是他沉取也有,脉大是肯定的。正常的脉,让你摸着,粗细是比较适中的,感觉这个脉气它是在一块,没有那种散开的感觉。而以虚为主的慢性心脏病患者,他的脉象,你摸的时候,好像脉气散了,没有成一股绳的那种感觉。当然还不至于是一盘散沙,不可收拾。如果是一盘散沙的话,恐怕只有大量的四逆汤,回阳救逆了。这种摸着比较散的感觉,一按马上这个脉就散开了,很软的那种。说的通俗点,好像弹性比较差。但是它也不是硬,是那种绵绵软软的,没有力又很大,那种感觉,主要就是一种洪脉当中带有一种散象。正常的心火之脉,夏天比较多见,脉洪大而有力。但是这个时候呢,他的脉你要从大小气势上来看,也是比较洪大,但是它没有力,没有那股澎湃之势,是一股颓败之势,给人感觉空有一个空架子,外强中干这种脉象。那么这种人的舌苔呢,他的舌苔你看一下,都是那种偏软。咱们正常人的舌头,你一伸的话很灵活的,很挺拔,感觉这个舌头比较有力,很灵活,一下子出来了,一下子进去了。往左边伸一下也行,往右边伸一下也可以。这种病人一般舌头都是比较胖,比较厚一些,质地比较偏深一些,同时又偏软,就像面团加水加多了,不筋道那种感觉。你让他伸舌头的时候,感觉这个舌头好像是没有劲的那种感觉,舌苔也都是比较腻,因为这个时候一气周流不够利落了,所以中土运转得也比较差。这种病人自我感觉往往就是胸闷呀,气短呀,稍微一动,活动的稍微剧烈一些,他可能就觉得非常的累,喘不过气来,会有明显的心慌。这种人有时你看指甲的颜色,也都是偏暗偏淡,甚至整个手指都是那种有点虚胖,是这么一种象。


这种象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至少在我这边是比较多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心火不足,一气周流无力了,阴霾之气郁滞在整个上焦,所以一气周流就显得比较散漫,无力前行这么一种感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跟目前大部分心脏病患者他们日常的治疗方式是有关的,大部分病人都是接受西医的治疗。西医的治疗,大部分都是这种活血化淤的药。活血化淤的药呢,一般来说,西药是阿司匹林比较多一些。有些中成药,像丹参滴丸,都是非常常见的,都是以流通气血为主,以流通气血为。本身就虚了,你再不停给他流通疏散,这就容易造成更虚,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呢,好多病人稍微病情加重了,就愿意去打吊瓶,用点通活血管的,通心络呀,消炎药呀,好多乱七八糟的西药。那么这种输液呢,本身也是一股寒凉的液体,一股寒凉的水气,这样就对本来就已经比较虚弱的心火,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心火的衰败。所以这两种老百姓习以为常的治疗方式,造成了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慢性心脏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心火比较虚,阴霾之气,阴浊之物比较多的情况,出现了这么一种病象,这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一些。


对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去治疗。李可老先生对于这种心衰,尤其是急性心衰,擅长用大量的四逆,大量的姜附,温通回阳,效果非常好。那么这种慢性心脏病呢,虽然算不上心衰,但是应该说是接近心衰,是这么一个状态。我们可不可以用这种大量的辛温之药去温通呢?按说应该是也可以。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大量的干姜附子这种辛温的药,如果我们用的量把握不好的话,确实容易出现一些反应。尤其是很多慢性心脏病患者他本身心率就不太好,或者心悸比较明显的时候,你用上大量辛温的药,他自己个人感觉比较明显或者比较剧烈,有的患者甚至会有点受不了的感觉。不是说不可以用,用的话有一定的风险。患者接受起来呢,他觉得我只要不是很累的话,也没有什么大事,结果吃了你的药,反而感觉更难受了。因为很多患者并不懂中医,容易产生好多的纠纷。如果病人已经心衰了,明显的心衰了,病人已经昏迷了,或者已经动不了了,气喘不上来了,这个时候你用大量的辛附,如果产生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哪怕有什么难受,病人可能当时也顾不上了。相对来说,病人的家属也好理解,重病就要用重药。所以我们当大夫呢,有时候也是比较为难:既要保证疗效,还要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配合起来。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大量的辛温之药,有没有办法能够把这个病治得比较好呢?还是有,而且我个人认为呢,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不用大量的辛温之品。我们换一个思路呢,也许效果也会很好,甚至会更好。


那么我们怎么来治疗这种情况。从脉象上来讲呢,这种脉它是一种散脉,气收聚得不是很好,我们就要帮助他这个气收起来。五味子是一个很好的收敛的药,五味子这个药能够把一身之气从上焦一直收到下焦去。所以也有人说,五味子是一个补肾的药。同时呢,黄芪主一身之气,黄芪它本身这股药气,是绵长香软,比较柔和的一股气。当然它是以升动,生发为主,往上走。不过黄芪的量用的比较大的时候,他就可以升而降,促进一气周流。所以黄芪也是一个很好的药,用在这个时候---本身脉比较散,气比较虚。用黄芪补一下大气,用五味子收一下这种散乱的脉气。我们再加上一味药:甘草。以前也跟大家聊过,甘草这个药呢,是掌控大局的一个药,这个时候一气接近溃散的边缘,用黄芪来补往上升,毕竟还是有一些散的风险;用五味子来收,那么就有收的过重,不利于一气升达的弊端。所以我们加上甘草来平衡一下,保证黄芪的升散,五味子的敛收,都能够控制在人身正常的土气范围之内,也就是甘草这股气的范围之内。甘草它的性味,跟人身这股土气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加上甘草来掌控大局。那么这三个药用什么比例呢?黄芪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至少用30克以上,30到60克都可以。甘草和五味子一般来说都用个二、三十克就可以。这几个药量都比较大。单纯这三味药:黄芪、五味子、甘草,对于我们讲的心气散漫,周流不畅,这个情况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然这三味药是一个基本方。像这种慢性的心脏病人,肯定是有血淤的情况存在的,所以适当的加上一点活血化淤的药。为什么常用的中成药,很多也是活血化淤的,很多病人常年吃,效果并不是很好。就在于他对病象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首先要调控一气,把一气周流调控到一个正常的方向上,然后再去解决一气周流路径上的这些障碍:淤血啊、痰饮啊。这指的是以虚为主的情况,如果是以实为主话,那可能需要先去排除障碍物了。


很多中成药,治疗心脏病的,大部分里面都会都用到人参。我们在这里为什么用黄芪不用人参呢,黄芪是升达之象啊,人参是敛润之象,不一样的。病人这个时候需要升达,而不是需要敛润。所以这个时候呢,加上人参可能没有太好的效果。所以很多病人就说,我这个药很贵啊,你看这里面什么西洋参、高丽参,长年吃为什么效果还不好,花了这么多钱。所以这个效果好不好,不在于这个药贵不贵,而在于咱们用的这个药,符合不符合这个病象。什么时候用人参比较好呢?如果病人啊,有股虚象,已经达到了这个虚得有点脱象,往外这个,摸着脉有那种那个,不光是散,而且是浮涩而数,感觉这个脉气啊开始往外跑了,这个时候呢用上人参往回收敛一下,直接补益一下五脏的真气,人参主补五脏。这个时候是比较合适。他这个时候的脉啊,就不是说脉大而散,他是脉细脉涩而虚,脉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夏天中的时候有时候这个脉啊,会摸到这种应用人参的这种脉,比较细比较涩。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中成药叫生脉饮,它用的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是直接这个收润来主补五脏之气,麦冬呢它也是收润,收敛而滋润。麦冬它这股气是比较清透,你看它也是,把麦冬这个药煎,煎完之后你看一下,晶莹透明,咬一口比较脆一些,五味子也是有一股微微甘甜之气,给人一种比较清润的感觉。那么清气呢,这股清润之气主要就会作用在上焦,作用在心肺。所以对这种心气比较虚涩欲脱,这个时候呢用人参、用麦冬就可以收润而滋补,再加上五味子,全都是往里收。当然五味子这个收呢,还带着一股温补之气。比较好的北五味子,把它打碎了,去闻那个味,非常好闻的,淡淡的一股酸香之味,也是沁人心脾,补心气、补肾气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五味子你闻这个味啊,辛辣,很刺鼻,缺乏那种柔和之气,这样的效果就不好。那么生脉饮这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和我们刚才讲的黄芪、甘草、五味子,也是三味药,这两个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两个相互对立的方子,一个偏于温升心气,一个偏于润收心气,一个用于心气升达不足,一个用于心气虚涩欲脱。那么,咱们讲的黄芪甘草五味子这三味药呢,大家也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呀,起一个跟生脉饮相对的名字,你也可以好记一些。(有朋友建议叫收心丹,那就叫收心丹吧,给他收摄一下这股虚散的心气。)那么这三味药做为我们治疗慢性心脏病、心气比较虚,有一点偏散这种情况呢,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方。如果病情比较简单呢,单纯这三味药煎服的话见效也是很快的,几分钟就可以见到效果。如果碰上病人觉得有点胸闷呀,甚至有点心痛啊,只要摸着脉象是脉大而散,你就用这三味药,往往可以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那么这是咱们讲的这个基础方,那么在这个基础方的基础上呢,病人如果有这个瘀血的情况,还是要适当的配上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以使一气周流的道路通畅一些。平常咱们用的中成药,我个人觉得有点过于活血化瘀了,太过了也不行。活血化瘀用什么比较好呢?我个人呢比较喜欢的对药是元胡和红花。元胡这味药呢,是个根茎了,圆圆的,质地比较硬一些,类似胶状的,有一点胶质,比较硬的胶一样,然而打碎之后还是粉性。我个人理解元胡它的效果跟三七有点类似,只是三七呢还带有——因为三七好像是跟人参科还是什么比较接近一些,三七是五加科——三七跟元胡相比呀,三七还有一点补益的作用,它不光有活血的作用,还有补益之用,而元胡呢,主要表现为以活血化瘀为主,它的活血化瘀的效果我感觉比三七还要好,但是它的补益的效果没有三七那个效果。关键是元胡比三七便宜,所以相对来说老百姓用起来还比较好接受一些。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元胡呢,这种圆圆的这个东西,那就不像是麻黄那样非常锐利的那种,麻黄在本经里面也是讲它主破癥瘕积聚,麻黄也有很好的活血的作用。很多这个同样里面也用到了麻黄治疗心脏病,路子是没有错的,但是麻黄散得太厉害,一般情况下用的话不太合适。所以元胡这个圆圆的比较圆润啊,它这个药力呢就比较温和一些,质地比较坚硬,所以这个劲呢,虽然药劲不小,但是呢,节奏比较慢,动作比较缓和,那么这个对于这种慢性的淤滞、长期的淤滞尤其比较合适一些,缓缓建功,王道之中慢慢就见效了,效果很好的。麻黄就是立杆见影,但是消耗也大。红花呢,红花就非常得细软,比较温柔了一些。打个比方说,元胡把比较难缠的这些瘀结,把这些瘀血给破开了,红花就在后面打扫打扫,流通一下,把一些细小的东西也收拾一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元胡和红药呢,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对活血化瘀的药,效果临床上来看也还不错,一般呢我都是用10克左右,用的量也不会太大,太大了的话消耗得正气比较多一些。这是对这个伴有瘀血情况的处理。


还有的病人呢,他还有这个轻度的这种肿胀、浮虚,他可能也不是明显的水肿,只是感觉看着好像有点虚胖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呢,这实际上就是湿气,或者说是水气,由于这种气血的瘀结,气血瘀结了之后呢,水气也跟着走不动了,也在周身停留,面部可能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像这种湿气,它不是一个明显水肿的湿气,如果用大量的利湿的药,利湿药都是通利之品,消耗正气呀,有时候呢也不太好。那我给他用什么呢,这时候我一般喜欢用两个药比较多一些,一个就是五灵脂,一个是鸡屎醴。那五灵脂我们知道也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药实际上,咱们比较熟悉的这个失笑散,活血化瘀的失笑散,就是蒲黄、五灵脂这两味药。为什么用五灵脂呢,五灵脂就是老鼠屎呀。以前也跟大家聊过五灵脂有抑制木气冲动的特性,一股非常冲动的木气,勃勃向上时候,它有对这种木气有比较好的压制作用,或者说是有比较好的泄下的作用。因为凡是这个五灵脂呢,它是一个是臭秽之物,污秽之物。内经讲肾呢属水,肾气啊,对气味而言,它是一股腐臭之气,肾气是收藏下行的,所以这股收藏下行之气呢,可以把这些腐臭之气啊排出体外。同样的道理,体内如果有这种腐秽,秽浊之气、腐臭之气也可以激发肾气的下行,激发一气往下走,身体有一种自已的调节,把这些腐秽之气自已排出体外。肾气本身是很轻灵的,说这个“其腐”,它的味臭秽的,主要是讲由于它本身下行的趋势,所以具有这种把这些臭秽之气啊收集外排的作用,显得好像是一有臭味,就跟肾粘上边了,实际上真正的五脏藏精气,藏得都是清静之气,不会藏臭气。那么用上五灵脂之后呢,体内这股臭秽之气无形当中增多了,所以人体呢就会自动调动,这像这个自净的功能一样,自已会把这些污浊排出去,它就会加强这方面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调动收藏之气的作用,把这些瘀浊呢往外排,往下走,往下疏通,这么一个作用。那么这样的话呢,用五灵脂这个药,就可以调动人体自身之气,把这股淤滞在上焦的这种瘀浊的阴霾之气,水湿之气,把它带下去。除了五灵脂呢,鸡屎醴就是公鸡拉得屎,一般古人用鸡屎白,要炒一下,干燥的,一般就是农村呀自已养得鸡比较干净一些,你要是养鸡场的那个可能不太合适,都不知道喂得些啥。就是散养的,自已家养的在乡下如果有的话,可以用鸡屎醴,鸡屎醴呢,这个效果比五灵脂还要好一些。有一些顽固性的水肿啊,西医好像叫粘液型水肿还是什么的,用好多利湿药,都不管用,排不出去,解决不了。这时候用上一点鸡屎醴,效果很好,水肿可能跟着就消了。所以有时候呢,用上这些秽浊之气呀,我在想,就好像你看天上有云不下雨,打上点碘化银,人工降雨,雨就下下来了。这些臭秽之气呀是不是就像一个催化剂一样,或者像一个附着物一样,把这些瘀浊的东西,粘粘的、附着在体内排不出去的,单凭这个气啊冲涮不下来的,你给它来上点这个东西,粘在一块儿带下来,这么个意思。所以这个不要以为,这些糞便啊,这么污秽的东西这怎么当药呢,怎么能喝下去呢?凡药都自然有它的功效。就是一物有一物之妙用嘛。所以不要说有些药很便宜,有些药看着好像不是什么好东西,就不用了。


这是讲了这个淤滞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水肿,这种这个发虚得的水肿,我们用这种秽浊之物来帮助它排除,这个效果是很好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在临床上试一下。对于这种慢性的瘀浊呢,我想咱们用五灵脂啊,鸡屎醴啊,效果比较好。如果是急性的,现在多讲一讲,比方说像外伤,一切心胸部位,所说的内伤,外面看着好像没什么事,里面觉得疼得不行,比方说被哪儿撞了一下,成了内伤了,去拍了个片子也没看出有直么问题来,还看不出来,不知道问题在哪里,那么这个时候呢,有一个很好的药啊,叫什么呢,叫人中白。人中白就是尿垢啊,就是咱人小便结成的尿垢,那么它治疗这种外伤瘀血啊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这种内伤。道理跟我刚才讲得这个是一样的。如果是那种水火烫伤的话,在农村的话,小孩不小心水火烫伤了,又没有药。老人啊比较有经验的就知道,赶紧把这个烫伤的这个手啊,赶紧用这个小便,泡在小便里面,马上能止疼,而且以后还不留伤痕,道理也是一样的,都是活血化瘀。排出淤滞都是这个作用。大家可以自已去体会。

那么说到这里呢,给大家讲一个具体的病例。这个病人是个男性病人,四十多岁了,他来了之后呢,说是,去年秋天来找我看。他说他在家收苹果,秋天苹果熟了呀,农民,说是干不动了,一干就喘不过气来,很着急。家里的主要劳力呀,正收苹果的时候干不动怎么行呢。住院,苹果还没卖,没钱住院啊,所以赶紧到门诊来有什么办法,花钱又少,又能把问题很快解决一下。那么这个病人是典型的,整个面色都是晦暗色,面部虚浮,手足有点虚肿,也是那种水暗色,一股黑气、水气之色。他的指端都已经有点膨大了,杵状指,心脏病的典型表现。摸他的脉就是那种非常典型的浮大,不是浮了吧,就是脉比较大,比较散,摸着没什么劲,没有冲劲,应该这个正当壮年的人,脉摸着一点气势都没有。舌质也是比较暗的。当时我就跟他讲,我说你这个都不用去做这个心脏彩超,心脏肯定已经变形扩大了。肯定经常的心慌,不光是气短,这个人说,是。好在他也说也没钱,也没做过心脏彩超。那么当时给他用的药呢,就是用的我们这个黄芪、甘草、五味子这个基本方加减。记得黄芪当时给他用的量比较大,用了120克左右,他要求见效快呀,量少了可能觉得没有那么快的效果。这个人问题还有小便不利,它也是阴霾之气啊,淤滞体内,小便很少。排小便的时候都没劲感觉,排不出来啊,也不是排不出来,就是排着就不通畅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说这个你回家一副药里面,自已加上,自已回家捡那个白色的公鸡屎,找那个干的,一副药里加上一块。病人当时就接受不了。说药里面还加鸡屎干什么,说他受不了。我说这个你加上这个药你能少花很多钱啊,不加这个药,再开别的药你多花钱呀。病人就说想了想同意了,那就加就加吧,只要能治病。那么这个病人是,当然稍微用了点运化中焦的药了。吃了三副药之后呢,回来反馈说好一点。说以前晚上睡得还不太好,现在晚上睡得比较塌实了。以前是这个稍微一动利害了,气就有点上不来,心慌,跳得非常快啊。现在好像是感觉拿点东西啊,还可以,有点效果。所以就接着又来看。那么就按这个路子呢,没怎么变,又吃了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是,普通的劳作啊,能够胜任了,至少可以去搬苹果搬不动,摘苹果是没有问题了,高兴。那么这个人断断续续在我这儿吃了有一个月左右的药。那自已感觉是好像是完全好了。实际上肯定没有完全好。因为他感觉没有症状了呀,干什么都可以了,就舍不得花钱了,农民都比较穷,只是住院报销,门诊不报销,他又没时间住院。所以他自己感觉差不多了,就不来看了。最后一次他来看病的时候,他整个面色已经比较红润了。刚来时候晦暗之色已经都没有了,人也显得精神了很多,胃口也比以前好了,心慌的感觉基本上没有了。当然这种病人如果想完全好,至少要三个月以上吧,才能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从西医角度来讲,人体大部分体细胞大概是三个月左右更新一次,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个月之后就万象更新了。所以咱们讲这种以虚为主的病人呢,在我这边至少按我这个思路来治疗呢,效果还算比较满意,没有用大量活血化瘀的药,也没有用大量补益的药,也不过用了行气、收气的药。依据病人真实的病情,用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子。所以大家如果临床上碰到类似的病人,可以试一试,这个方子还是一个比较平和、比较安全的方子。

接下来咱们讲第二种情况。刚才咱们讲的是以虚为主,还有一种病人是以邪实为主,以气壅、气滞为主,这种病人大部分都是比较年轻的病人。有些病人做心电图甚至会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甚至会报告出一个传导阻滞,甚至是完全传导阻滞,都有可能。这种病人面色一般也是比较偏暗的,他的脉象跟刚才讲虚的脉象完全相反,这种脉象非常沉、非常细,也偏紧一些,就是沉细而紧。但是在沉细而紧当中呢,没有那种发硬的感觉,摸着不硬,还是相对较软。如果脉象摸着如果比较硬的话,这说明寒气比较盛,阳气比较虚一些。脉沉就是气淤在里面,不能开达。脉细也是,收在一块展不开。脉紧也是挤的比较紧,比较拥挤的感觉。整个气淤在里面了,出不来。这种病人也会有胸闷啊,心慌啊,也会有这些感觉,年轻人比较多见,老年人相对少一些,老年人还是偏虚的情况多见一些。象这种情况就是以邪实为主,正气还不是很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用一些辛温通散的药,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我常用的基础方,主要的方子。麻黄是往外开散啊,细辛是在里面比较深的层次舒达开散,附子是从元阳的角度鼓动一下,都是往外散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木气淤滞,这就是典型的木气淤滞,淤滞到什么程度?淤滞到心火已经失去了正常辛温通散的气质。火躲到地道里去了,没出来。从深浅层次来讲呢,细辛就是从比较深的层次往外散,麻黄从比较浅的层次往外散,从内到外,一直散到外面,从最里面散到最外面,附子就是加了把劲。这时候,麻黄附子细辛汤辛散的同时呢,要考虑到辛温通散必然消耗正气,必然耗气,必然耗伤阴津。所以这时候不能单纯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定要加上一些比较滋润的药。加一点黄芪来弥补一下消耗的周流之气,加一点人参、麦冬,收润一下阴津,防止发散太过。我们的目的是让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不是把一气散出去就不要了。这时候可以把生脉饮这个方子,人参、麦冬、五味子可以合进去。当然如果淤滞比较明显的话,活血化瘀的药也可以往里加,但不是主要的,还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量可以适当大一些。我在临床上,麻黄附子细辛多的时候都用到几十克,麻黄和细辛都用到二、三十克,附子可能会用到三五十克,量比较大,煎的时间长一点。细辛只要煎一个小时以上,没有问题的,不会有什么毒性。包括麻黄也是,麻黄时间煎的长了,非常剧烈的舒散之性也会稍微缓和一些。当然还是其他药不能代替的。就是煎的时间长,一个小时以上。另一个,喝的时候要少量频服,不要一下喝太多,欲速则不达。要慢慢的、一点一点把它拽出来,就是把淤藏在里边的这股气慢慢往出拽。就像老太太抽线头一样,捏着这个线头一点一点往出拽,慢慢就全拽出来了。所以用大量麻附辛少量频频服用,比方说十分钟服一小口,或者二十分钟喝一口都可以,根据病人的体质。这时候药的作用就好比我们在不停抽线头一样,药力比较持续,药劲比较合适,人也能够耐受。如果一下喝太多,病人可能受不了。一般来说,这个药上午喝比较好一些,上午阳气生发呀,借着这股生发之势,效果更好。所以我一般都建议病人一付药一上午喝完,每隔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喝一小口,喝的时候要避风,躺着好好休息,有条件可以给他挂上一瓶葡萄糖,补充一下能量。不用其他药,只是输点葡萄糖就可以,因为消耗中气嘛。这样一般来说,效果很好,一副药喝完病人就会感觉胸闷啊,心疼啊这些症状会减轻。如果能连续用到一个星期左右,这个症状基本上就不明显了。我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连续用一个星期,然后改成普通的调理药。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隔一段时间再连续用一个星期。一般有这么两三次,这个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如果从西医的诊断来看呢,窦性心动过缓啊,或者房室传导阻滞呀,有特别效果的西药并不是很多。中药呢,咱们用这个比较简单的办法,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说到这里,也跟大家交流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小伙子,二十出头,可能是家族性的,家里人都心脏不太好,被诊断为完全性右心室传导阻滞,平时总是觉得胸闷,心疼啊,心慌啊,西医说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没事,回去休息就好。因为他症状比较重一些,难以坚持工作,所以过来找我看。我给他用的就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麻黄用了三十克,细辛用了二十克,附子用了六十克,附子是以四逆汤的形式,附子、干姜、甘草三味药的形式用的,都是六十克,同时还用了二十或三十克人参,我忘了。还加了一点运中焦的药。方子比较简单,药不多,就是量比较大。就告诉他回去先大火煎一个小时,小量慢慢喝。再买上一瓶蜂蜜,如果觉得喝了这个药,心慌、心跳得比较明显,药就不要喝了,就喝点蜂蜜,躺着休息一下。他回去第一次吃药的时候,也许喝得多稍微多了一点,也许第一次喝药,喝了药以后觉得心慌得很明显,有点不太舒服。但是喝了点蜂蜜,休息了会就好了。第一次喝完以后,觉得人整个身上就轻快了,觉得不那么疲惫了。连着喝了三副以后呢,再来的时候面色就已经改变了,那种灰暗的颜色就变得比较明润了。后来又给他用了五副,方子基本上没怎么变,还是小量频服。再喝完这五副以后,效果就更好一些了。以前一到晚上经常就会胸闷、心疼得睡不着觉,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情况了,每天还能出去打打球,出一身汗还觉得很舒服,改善还是比较明显、比较迅速。复查这个心电图发现,发现传导阻滞依然存在。从症状上来讲,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但从现实来看呢,传导阻滞没有改善。中药对功能上的影响比较快,传导阻滞属于器质上的,恢复得慢一些,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到,中药的效果还是比较快的,不像他们说得,西医看急性病,中医看慢性病。咱们中医也可以做到比较快的效果。

因为我自己在临床上,因为不是专门研究心脏这方面的专家,我看的病比较杂一些,什么病都看,这方面的病例也不是特别多,只能选这么两个吧,有代表性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当然心脏病有很多,风心病,小孩心肌炎啊都很多。时间所限,不可能展开跟大家一一交流。只能从我见得比较多的两种类型的慢性心脏病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启示来。心火为病,一气周流在心火这个部位,应该是比较充沛有力,盛极而能收,是有这个特点。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把握这个特点。虚的话,就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盛壮的状态,就是扶正,同时也要注意不是单纯升散,这股盛壮的心火之气是要往回收的,是一个转折点。盛极而收,是一个临界点,要把握好这一点。把这一点把握好了,不管什么样的心脏病,我们都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象小孩心肌炎,单纯心肌炎,一味黄芪就可以治疗。据说一个老和尚碰到一个心肌炎的小孩发高烧,西医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是消消炎呀,养养心呀,老和尚对孩子的家长说,用五百克黄芪,连发三天汗就好了。大量的黄芪可以发汗。这个孩子就是用了三天黄芪,每天五百克,出了三天汗,这个病彻底好了。这是我以前的一个老师给我讲的一个真实病例,年代很久了,具体什么时候我也不清楚,他也不记得了。其实我们不用这样大量的,我们把量减少一下,对于一些单纯的小孩的心肌炎,长期用,一味黄芪就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黄芪这个药温和、升达,量用足了以后呢,又可以升极而降,收敛而降,能升能降,正好符合心的这个特点。小孩本身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强,一般淤滞,把气给他流动起来,他慢慢自己就好了。给小孩用药,只要能治病,越简单越好。时间所限,今天咱们就讲到这里。还有一点时间,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再交流一下。

问:黄芪、甘草、五味子这个方子起什么名字。
答:我也没想好起什么名字,大家帮着给想一个?不在于起什么名字,大家知道这个道理就行。(已经有朋友建议叫收心丹。)

问:为什么不用三棱、莪术活血?
答:三棱、莪术我感觉他这个破的作用有点太大,开破的作用比较峻烈一些,对于心气比较虚的情况不太合适,主要是这么考虑。而且三棱、莪术破於结的效果比较好,活血的效果我感觉不如元胡好。

问:看过有的中医说,心脏病是中气下陷
答:这个好像是张锡纯老师说的,他好像说过大气下陷之类的,这个说法也对。因为本身心慌气短、脉比较散的情况,确实是气不能升达,不能升达就下陷了,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比较起来,思路是一样的。

问:黄元御和彭子益的理论的区别。
答:我感觉黄元御前辈和彭子益前辈讲的道理基本上是相通的。我个人感觉黄元御老师他在四圣心源里面讲得更全面、更深刻一些。彭子益老前辈呢,讲的更浅显、更通俗一些,相对面比较窄一些。他们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如果说他们的区别的话,可以比喻成一个是专业版本,一个是普及版本,大概是这么个区别。

问:请谈一下五运六气的运用。
答:我对五运六气没有什么研究。非常抱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谈。

康宣举了一个病例,说出汗对风湿性心脏病的作用:“我在火车上碰见一位老人,说以前有风湿性心脏病,每天就拼命干活,出大汗,把衬衣都染黄了。后来好了。”呵呵,这个病例跟我们刚才讲得好像有点类似。拼命干活也是疏通淤气,出汗也是排出淤滞的一种方式。

刚才问中气下陷的这位朋友,说喝补中益气汤一个月也没有把心肌炎治好。补中益气汤这个药有点过于滋腻了。应该用比较轻柔的、流通一气的,再加上点排於浊的,单纯补益还是不太合适。

好了,那今天咱们就到这里吧,早讲完可以早休息。

本文由康宣、bEwAtEr 、一页书整理,安时处顺统稿校对。

 

                            20090320无中生有老师讲临证辩象11:肺金为病

今天咱们讲肺金为病。一气周流呢,木火升散,金水敛降,中土斡旋,土气为病咱们放到最后来讲,一气到达火的时候,盛极而衰,升极而降,由上升、发散这个趋势,转为下降收敛这个趋势,这个时候就属于肺金这个阶段。今天咱们就讲讲肺金为病的一些情况的处理。肺金这股无形之气,和西医讲的肺还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还按照过去的方式,用西医的病名作为代表病症,用中医的认识,讲一下中医对这些代表病症的处理方式。《内经》上讲呢,“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肺金为病呢,一个是肺脏本身的问题,象肺炎、咳嗽、哮喘,一个是肠道问题,急慢性肠炎、痢疾、腹泻、便秘等等都属于肺金为病这些问题,另外“肺主皮毛”,表气不开,也有一些皮肤病跟肺金密切相关。

首先讲一下“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上的东西咱们先复习一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句话,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咱们中医讲,脏主内,腑主外,脏为阴,腑为阳,脏属阴,腑属阳,相对来讲,脏气属里,腑气属表,他们是表里相对应,相呼应,表里相联系。我上学时老师也是这么给我讲的。咱们看一些中医的书籍,不管是古医籍还是现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说法,是这么来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句话。这个说法不算错,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么说还不够直接,或者说不够精确。如果从经络学角度讲,肺经是下络大肠,肺和大肠是相互络属的,如果把经络比作水管子,那这两根水管子是直接连通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金之气与大肠的这股金气,同属敛降的金气,而不是说他们相互独立,互相感应的意思,在经络上他们是相互络属,互相联系,但在气的角度看,他们就是一气。人身一气周流,咱们把一气分成五个阶段的话,可以分成木、火、土、金、水,分成五行,分属五脏,其实五脏同属一气周流,同属一气的。同样道理,肺与大肠,本身还是一个系统的,这股一气的关系挨着更近一些了。其实我个人理解,肺气和大肠之气,他们是完全统一的一股气,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有经络上互相络属的说法。肺与大肠之气,完全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全身之气也是这样的,不过是我们把他分成五段在肺金这一段上,应该是包涵了肺气和大肠之气的,这两者是完全一样的,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有了这么个理解作为基础,我们在临床上处理起来就方便的多,思路就会开阔很多,很多肺部的疾病通过泻下,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肠道的疾病,通过开肺气,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按照传统的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解推导出这么个治法的话,就显得比较牵强一点,实际上他们完全是一回事,你具体是治肺还是治大肠,不过是你选择个着力点的问题,那就很灵活了,在讲到具体疾病的时候,我会通过具体的病例,和大家交流一下对肺气和大肠之气灵活掌握,灵活把握来取得疗效的一些体会。通过具体的病例大家可能理解体会的更好一些。

下面咱们开始讲具体的疾病。肺部的疾病,从西医角度来讲,上呼吸道感染也属于肺部的疾病,感冒、咳嗽等等,这也是最常见的。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好治,我在讲小儿疾病的时候,已经跟大家谈过这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内经》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虽然和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最终咳嗽必然是肺在咳嗽,不可能是你的胃在咳嗽,也不可能是你的心在咳嗽,具体病位还是表现在肺部。而肺气的功能的主敛降的,肺气的这种敛降的功能,要有两方面的保证,一方面左边升发之气要充足,一气周流如果上升力量不足的话,就不足以升极而降,升斗升不上去,怎么可能能降下来呢,根本就转过去。所以首先木气升发之一侧呢,要很通畅,气要很充沛,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肺金敛降这块,不能有阻碍,有阻碍也降不下去,堵住了。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肺气能够在肺金收敛的本性下,能够顺畅的由发生慢慢地转入收藏,完成这个一气周流的过程。咳嗽从象的角度看,是气由肺内跑到肺外来,喷发出来,咳嗽出来。所以它是一种什么象?是一股这个淤滞、冲动之象。也就是说它是木气要升升发不上来。当然也可以解释成金气敛降,又敛不下,降不下来。像这个普通的感冒呢,一般来说都是这个表气它受寒比较多一些。表气不开,所以它是木气升发不上来。所以这股淤滞之气它尽量往上升,引起的咳嗽。右路敛降它本身这个问题不大,它本身这个敛降的能力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左路它升不上来而已。升不上来呢它敛降就无力,没有敛降的这个力量的源泉。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开表气,疏达木气它咳嗽随即就好了,就这普通感冒咳嗽你给发发汗,木气一疏散,一通,咳嗽随即也就好了,这是比较简单的。当然,如果这个那种年龄很大老年人或者是久病体弱的,这个时候呢他不光是这个木气淤滞不能升达的问题,还是这种肾虚,本身骨子的无力,根本就升不上来。这个气升到一半可能有点要断掉了,接续不上了。所以有一部分气它飘上来了,因为这个气很虚。刚才我讲金气要敛降的话它左路木气一定要充足,这有力才能敛降,现在这种很虚的气连升的力量都没有,所以这个敛降的力量就更差了。所以它就直接飘散在外,这就是咱们说的那种肾虚,肾脏虚不能收纳。这个时候呢只是用这种普通的升散的药可能适得其反,可能要用大量的温壮元阳、用点大量的附子这种药,把这个元阳鼓动一下,再加点量比较多的收敛的药,像五味子之类的,这样底下鼓动一下,增强一下升动的力量,右路呢,帮着收纳一下。这样呢这种咳嗽这种肾虚不收纳引起的咳嗽效果也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咳嗽呢,从这个虚实来讲,基本上就是以这两种比较多一些。一个就是实证的表气不开;再一个就是虚证的,比较虚,类似脱证的这种。当然这个这两种情况可能都会伴有中土斡旋不太好的情况。如果你看病人的这个舌苔脉象,如果他有这种中土淤滞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用一些疏理中焦的药,中土为枢轴嘛,不管是升还是降,一定要有中焦的斡旋。先顾得这一虚一实。还有中焦的问题,大部分咳嗽其实还是比较好治的。并不像这个古人说的这个咳嗽喘不要治“外不治癣,内不治喘” 关键是找到好的办法。有办法的话治疗起来也不是很困难的。这是咱们讲的这个,简单说了一下咳嗽这个问题。

再讲的是感冒初期,刚开始的咳嗽。当然,咱们讲的这个感冒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加重了,成了肺炎了,这个时候老人,小儿比较多见一些,因为从西医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肺部感染大部分还是细菌感染比较多,所以用大量的抗生素也是个常规的办法。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呢,这应该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肺炎呢,从这个中医的角度来讲从这个病的象上来看呢,你如果看X光片的话肺炎整个肺脏都会有阴影,如果是大叶性肺炎可能有整个大片的阴影,这就是一种淤滞之象。是有形的淤滞了。这种淤滞是比较重的,所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表气不开的问题了。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表气不开,肺主皮毛嘛,你看这个肺都是肺泡,一个个的肺泡,如果你把肺泡的面积算一下的话据说是人体体表皮肤的好多倍,所以这个肺,相当于体内的一张皮肤。所以开肺气、解表,实际上也就是皮肤只要出汗,肺里边这个肺泡肯定也就通透了。就说皮肤跟肺泡虽然分开的,从这个一气的角度看它也是一体的。所以肺炎呢,从咱们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表气不开,就是说这个肌表之气淤滞的就更深了。这个时候呢,急性的肺炎特别是小孩的,是会引起窒息的,后来时间长了会引起心衰的,这个时候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开肺气、开表气、非常重要!君药就是生麻黄,因为麻黄有时候就可以救一个孩子的命。这时候呢,《神农本草经》讲麻黄是“破徵瘕积聚”。这种肺炎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暂时性的徵瘕积聚,因为它郁结到一块了。就在上焦,清灵之地,麻黄这个药呢非常合适。麻黄这种宣通轻扬这个开通宣散的力量非常强,像这种比较重的肺炎,小孩的这个生麻黄的用量都可以用到5、6克以上,大人可以用到二三十克。而且这个药煎了之后呢小量频服,不要间断,直到出汗,或是憋气改善为止。这就是说这个肺炎呢,治疗的越早,就是开肺气开的越早,这种淤滞改善的越快。病情缓解恢复的也越快。

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不记得是不是给大家说过,说过了就再重复一遍。这个就是我爱人了,我爱人有一年这个不小心感冒了,什么时间我也忘了,好像是春夏之交吧不是冬天。感冒以后呢,正好赶上比较劳累,当时就发烧了。摸着那个脉就是那个浮弦而紧的脉,但是力量非常弱,本身她人也比较瘦弱一些,所以说虽然是表证,确实是表气不开,但是这个表气不开之中夹杂着正气比较虚的因素,所以当时我就没有敢给她用大量的麻黄,只是用了一点四逆汤和黄芪之类的。因为黄芪用的比较量大的话也是主左路升发的嘛,所以也是开达一下表气,希望能够把感冒给她治好。所以没有给她用麻黄,就用的四逆汤和黄芪,具体方子也忘了,大概这么个意思。黄芪用的量比较大一些,四逆汤量不是很大。用上这个药之后呢,把她烧给退了,但是烧退了以后呢,但是其它症状没有缓解。还是有一点声音无力,并且慢慢的出现了胸闷,白天吃的药到了晚上退烧了,晚上呢,出现胸闷之后呢,慢慢的由胸闷转变成胸痛。而且又开始发烧,所以我用这个听诊器一听,这个整个这个这个肺部呢,这个两侧肺,右侧肺呼吸比较很弱,左侧肺罗音比较多,所以这个胸闷胸痛加上肺的呼吸比较弱,就是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症状了。而且她吐的这个痰,开始有痰出来了,这种痰就是稍微带一种淡淡的血色,实际上里面肯定有渗血了。如果从西医来讲这个是一个比较危重的情况。而这个时候呢我就知道我用药失误了。本来这时候即使身体比较虚也是要用麻黄解表的,因为当时顾虑比较多没用麻黄。结果表气不开,病情就进一步发展,由一个普通的感冒演变成了一个大叶性肺炎。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抓紧调整方子,直接就用的麻黄汤的原方,当然也加了一些人参、黄芪和小量的四逆汤细辛之类的。因为这个发散的力量比较急一些,加人参,加黄芪,加四逆,主要还是考虑她身体比较虚,实际这个方子的核心还是麻黄汤。麻黄我记得好像用了10克还是8克,量不是太大,这个药呢,是急煎,也就煎了十几分钟吧,给少量的频服,不停的喝。一晚上呢,因为总体量不是很大,一晚上好像连续喝了三副麻黄汤,还是两副,我也记不清楚了,就是喝完一副再煎一副,只要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就马上又煎一副又喝。这样连着喝了大半晚上,等喝完了以后都大半夜了。但是慢慢觉得胸闷,胸痛减轻了,呼吸没有那种憋的感觉了,呼吸比较顺畅了,慢慢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咳出好多痰,烧也退了。人感觉除了比较累一点,其它的症状几乎都没有了。再去听整个肺部的时候呢,两肺的呼吸音都已经是比较清了,就是肺部呼吸音清,很正常的呼吸音。也就是说呢咱们用麻黄汤为主,急煎连服,一夜之间就可以把大叶性肺炎治好。通过这个例子呢,咱们就可以看到咱们中药的效果应该比抗生素来的更好更快,如果是要输抗生素的话最快也要一个星期吧,不会一晚上就好了。

这是讲了对于感冒、咳嗽、肺炎,这种一般的风寒束表,一般的表气不开我们宣散表气,宣通肺气。这种情况呢,这条思路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开肺气开表气实际上呢,这种宣通从道理上来讲,再就是疏达木气,木从左边往上升嘛,左边这个升达的非常通畅了没有郁滞了,那它自然就转到右边去,自然就降下来。当然这是初期,急性期,郁滞比较少,比较轻。即便是一个大叶性肺炎,它的淤滞也是一个急性的淤滞不会郁结到一块,所以可以用这种急病,麻黄它这种性格比较急,所以见效也很快。这就是病急药得急,病缓药也要缓。

这种这个初期的这种表气不开如果不能得到这种合理的治疗,慢慢的体内的郁结,肺部的郁结越来越多。所以就会慢慢的变成什么呢,有些就会变成慢性的咳嗽、老慢支,甚至会变成哮喘。所以很多小孩的哮喘你看呢好多年治不好,非常麻烦,一旦发作只能用激素来控制症状。对于这种已经有这个有形郁结的或者郁结比较深的、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呢主要以哮喘病见得比较多一些。或者是这个老年性的肺气肿、老慢支,这些病人见得比较多一些。这个时候呢这种长期的郁结带来的木气的长期的耗散,往往是本身这个一气已经比较虚了。而且这个郁结呢,也不是简单的宣散就能够解决的。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改变思路,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咱们讲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这一句话。就是说肺和大肠从解剖角度上来讲呢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脏器,好像是互不相关,实际上从这个一气上来讲它们是它们是一体的、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从位置上来讲呢一上一下而已。宣散的话咱们是从上焦着手,通下的话是要从下部着手。这肺部的一气呢,由于体内的肺脏这种郁结使得它往下通降的、敛降的这个通路淤滞上,它想往下降,肺金本身就是往下降的呀,任何时候它都在降,不用我们去干预,但是呢,由于本身的这种郁结它想降降不下来了。如果是刚开始的时候你看这种暂时性的郁结我们从左路推动一下,就把这个郁结推散了,它就没有这种郁结了。这个时候呢,我们从左路可能推不动,郁结的很深呀。我们就从下面,从下面大肠这个角度往下通降,往下泄,所以这种这个下法,就是泻下之法,有时候不光是泄下了,包括这种磨积化瘀,都是与这种,这种下法范围之内吧,我个人感觉。都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有一个民间的一个老大夫他治疗这个小孩的哮喘有一个秘方,是什么方子呢?就是一味“巴豆”。巴豆大家知道是这个泄下比较峻烈的药,古人称泄下的一个。从西医的角度讲这个巴豆油好像可以引起这个急性的这个药物性肠炎,从而引起这个泻下。从中医的角度讲呢,这个巴豆的这股辛温之性,辛温可以把这个肺金的这股郁结给温通开,从大肠这个地方开出一条通路来,把上面的郁结引出去。是这么一个道路。这个老中医呢,就用一味制巴豆少量的内服,三天之内就可以对这些小孩的这些比较顽固的哮喘有一个很好的疗效。所以这个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所以我们中医治病是非常灵活。对于这个哮喘这个病人呢,我个人也感觉这种下法确实是取得效果比较快的一个捷径。

有一个病人呢,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呢,他是这个孩子呢他从小家庭环境可能不太理想,他们家好像是开一个什么矿石场,他从小就在那个矿上生活。矿石场那个灰尘很多呀,空气就是污染很重的,所以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呢,他肺里的积滞比较多一点。污浊的东西可能比较多,所以他从小就有这个比较严重的哮喘,一旦发作呢必须就要用这个激素、氨茶碱一类的药物,要不然可能控制不住的,他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他虽然已经离开家在外面工作了,但是这个病呢一直没有好。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呢人比较瘦一些,你看这种淤滞耗的时间比较长了,木气耗散很多,人就偏瘦,收敛不足的象。面色是偏暗的,没有红润,他不是那种黑暗色,带有一种偏白又偏燥的那种。接近于肺金的本色吧,不是那种纯白,是那种偏暗的颜色,比较燥不容润的那种面孔。摸他的脉呢,两手的脉都是绵细如丝,非常软,非常细,非常弱。所以用她自己的话说都不敢走快了,走快了就喘不过气来。所以这就看出肺内的这种郁结是多么的严重,像这种时候,这个舌苔也是胖大,舌胖大,舌苔是白腻的。这个时候呢我们如果用大量的辛散的药去辛散的话,那就好比把一个风扇去吹一座山一样。那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所以这个时候呢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愚公移山”呀,移山,把它这些郁浊,想办法从下面给她运出去。所以这个孩子呢,当时我给用的药呢,就是用点黄芪,用点川椒,主要针对上焦的一些药。中焦用一点白术,山楂,鲜姜,运转中焦的用了一点。下焦呢,就是大肠这一块关键的药,就是用巴豆,因为这个女孩感觉身体也比较弱一些。我觉得还是缓和一点比较好。所以用的这个还是比较传统的,枳实,少量的大黄,当归,这些东西。目的呢,就是用黄芪就是本身的气很弱呀,你这个要想把这个淤滞带出去的话一定要靠她自身的一气周流来实现呀,所以用点黄芪就是加强一下全身的一气周流,川椒呢,因为这个上面这个淤滞比较深了,川椒呢这个开肺气。以前我好像给大家讲过,川椒这个形状,它的壳圆圆的跟肺泡的形状是很像的。他这个肺泡呢开散的不是很好,通透性不是很好的时候用上点川椒这个止喘,开通肺脏内部的效果是很好的。用川椒的意思就是加强一下这个肺脏本身这个气的通透性。运中焦呢就是让他这个一气周流通过中焦的时候呢通畅一些,不至于来到中焦再受到阻碍。关键还是用的下焦这个俯通的这个药,大黄吧,然后这个大黄呢不能用的太少也不能用的太多,我一般是甘草跟这个大黄相配,而且都是甘草量多,大黄量少,一般甘草的量是大黄的两倍以上。这样的话呢还是久煎,这样煎半个小时以上,一个小时更好,大黄呢一般情况下我是用10克左右,甘草就是用20克或是30克了,这个时候呢大黄久煎呢,他这股久煎之后这种气,味都比较。就像那个酒放的时间比较长了以后就越醇和了,气味也就比较醇和一些,比较浓厚一些。更有利于进入这种比较深的淤滞当中。本身这种药象也会变得比较缓和一些。缓缓流通,缓缓疏通。用上这个方子之后呢,这个患者呢慢慢的开始大便了,他以前大便也是很不通畅的,也没有什么规律。大部分是便秘比较多一些。用上以后整个大便就慢慢的比较通畅一些,随之这个喘呀,这种憋气呀,马上就会缓解了,就会好很多。当然不是说这个病马上就好,这种淤积很深的这种病呢,一定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慢慢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效果的。如果单纯改善这种气喘、憋气,这个倒相对好一些。从根本上改善这个病情的话,一定要把这种淤滞排出去。再就是从一气的这个角度来讲,通过这个通泄大肠,通便来解决这个肺部肺气不畅不能通畅的敛降的问题。喘的话比咳嗽更厉害一些,也是这个有升无降的一个象。所以还是得想办法让它降下来。

所以讲到这个时候呢跟大家把这个,肺金,这个右路的一些药,以前也有朋友这个问过这个问题,给大家也来交流一下。我常用的治疗肺部疾病的一些药呢,比较常用的有这么几味:麻黄,杏仁,川椒,白蔻,五味子,大黄,紫菀,比较常用的一些。这些药他们对于这个肺气的敛降都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什么时候该用哪一味药,现在也给大家交流一下。

麻黄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麻黄主要是宣达木气,开肺解表气,因为麻黄汤的君药呢,就是麻黄了,用杏仁的目的,麻黄汤里边也有杏仁,用杏仁的目的就是让麻黄把左边的淤滞之气,宣通上去之后呢,杏仁顺便在右边拉一下,让这个一气周流有个接序,不至于有升无降,是起这么一个作用,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杏仁本身这个药它是降泻肺气,它对肺气的耗散,也是比较强的。

麻黄是往上耗散,杏仁是往下耗散,都是力量比较强的两个药,如果你是这个早晨起来空腹不吃饭的时候,如果你吃上一枚生杏仁,不用多吃,就吃一枚就可以,这个生杏仁你嚼一嚼那个带皮的,不用去皮,带着皮,比较苦,吃了之后你把这个吃下去之后,很快就能感觉到杏仁这股降泻之气,甚至你感觉这个杏仁咽下去还没到胃里呢,这个降泻之气已经到了大肠了,非常快,如果你是经络的气感比较敏感的话,应该有这个感觉的,并且呢,有可能这个一二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之内有可能会引起腹泻的,如果你这个中土脾胃比较虚弱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腹泻,因为杏仁这个敛降、降泻这种力量还是非常强大,从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个肺和大肠这股气它完全是一体的,并不是说这个杏仁吃到肚子里到胃里到大肠里吸收了之后再到肺里去,不是的,是那股气,那股无形之气一旦入口就已经直接进入了肺经,并且通过肺经直接就很快就蔓延到了大肠经,这两者是中间并没有什么过渡,完全的一体,你就会有这个体会。所以有时候这个对药物的这种体会呢,不见得一定要吃很多药物,一定要吃到中毒才会知道有个什么结果,应该不会是这种。正因为杏仁有这股比较剧烈的降泻这么个作用,所以杏仁这个药我平时是用的比较慎重,一般不敢用多了,用多了话,从西医来讲好像会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从中医来讲,可能耗散太厉害也会引起这个,气都没有了,降不下来了呀,有气才能降,每有气的话你怎么讲,也会引起呼吸停止呀。中医,西医你看有时候也是相通的呀。所以杏仁呢,尤其是这个生杏仁,用的时候这个量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太多。而且呢这个如果肺里面淤结比较深的时候,你像很多哮喘,肺中淤结很深的,这个时候这个杏仁根本就不能用。为什么呀,本身气就很少,用上杏仁,一个是耗气,再一个杏仁如果想比较通畅的往下降泻肺气的话,至少要保证这个它本身往下通降的路,这个道路还是比较通畅的,能够降下去。本身就堵上了,就降不下去,你硬用上杏仁它也下不去。所以一般杏仁多是用在急性期,刚得的时候,淤结不是很深的时候,有形的淤结不多,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用一点杏仁。如果这个久病,淤结比较深的时候,用上杏仁可能是有害无益的,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这个麻黄汤里面可以没有杏仁,但是不能没有麻黄。所以说我们用药的时候难免有时候碰到某一味药正好没有了,需要替换或者说干脆没有,连替换的药也没有那怎么办?通常需要用麻黄汤的一个人没有杏仁能不能用,大不了我们就不用杏仁了,把甘草的量加大一些,适当的缓和一下也可以,只要它这个麻黄把淤结破开了,它照样可以自己降下去,但是如果没有麻黄的话,那肯定是不行,单纯用杏仁是降不下去的,杏仁它开不了表气的淤结。这就是两味药孰轻孰重的问题。

像这种淤结比较深的时候,我们杏仁不用,可以用什么呢,可以把它换成川椒。我记得我以前好像跟大家讲过这个一个病案例,就是这个我的一个亲戚了,这个抽烟的抽的很多,肺里的淤结也很重,他感冒了,属于麻黄汤的症状,我就把麻黄汤里面的杏仁换成了川椒,效果很好。用上川椒就把这个淤结,里面很拥挤了,肺脏里面本身这个这种通透性很差了,用上川椒给它扩散、扩张一下好比是,这个肺部的道路就宽敞一些,这个一气周流就相对好一些。因为肺金本身有敛降之势的,它自己就往下降,所以你给它把路打开,自己就降下去了。你如果不用川椒,还是用杏仁,都不给它疏通道路,反而给它耗散一些正气,那这个病有可能,用上这个方子估计没有效果。所以川椒呢,一般来说,对于这种淤结比较明显的时候,用川椒效果就比较好,可以把右路的这个通路开通一下,肺金之气,它自然就可以敛降。所以你看从这个角度来讲,川椒就可以代替杏仁,都可以起到使肺金敛降的效果。实际上川椒和杏仁这个药性完全不同,为什么可以代替呢?就是咱这个从右路道路的通畅情况来决定该用哪个药。

说到这里呢就再讲一个病例。这个这是我们以前医院一个住院病人,他做了这个胆结石的手术,后来胆结石的手术之后呢这个病人可能以前也是这个好象是抽烟比较多的一个病人,所以他这个右路敛降就不太通畅。所以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出现胆管有点这个淤阻,就是这个胆汁不能很好的流出去,所以安了一个胆汁引流管,好长时间也不好,所以这个外科主任呢,以前一般用点抗生素自己就好了,这次为什么就好不了呢,就请我过去给会诊一下。我摸他后脉呢,很明显的右寸脉,右寸主肺,右寸脉很明显的比较偏弱,同时这个病人他肚子比较胀,大便不太通,有点这个类似有点这个轻度肠梗阻的病状了。所以外科给他用了胃肠减压下了胃管。这么一个病人。当时我给他用中药,家人----患者的家属很担心,说现在什么都吃不下去,还下了胃管,大夫也不让吃,还让喝中药,这很担心,万一喝了中药加重了病情怎么办。那我就给他讲,你慢慢的用胃管往里灌,少量的灌,有不舒服那就不灌了,试一试吧。跟他讲中医的道理他也听不懂。给他用的什么方子呢,当时用的就是这个以川椒为主的一个方子,好象黄芪、川椒、五味子之类的一些药,药也不多。但是没有用杏仁,也没有用大黄,因为按照外科主任的想法有轻度肠梗阻,应该用点大黄比较好,我说这个病人比较虚弱,又是刚刚手术后身体更虚了,你再给他用上大黄本身中焦就有点运转不太好,用上大黄的话,可能就更虚了,所以还给他用了一些温润中焦的干姜什么的用了点。主要就是给他用的川椒,五味子,川椒把这个肺气,这种淤结比较深的肺气给它开通一下,五味子再稍微收敛一下,黄芪给它把气补一补,这样的话呢,它右路敛降的道路畅通了,有力气往下降了,这个肠梗阻的症状我想应该也就好了。这个病人家属就慢慢的给喂了一幅药,喂了大半个晚上吧,喂了几个小时才喂完,第二天早晨这个非常高兴的就来告诉我,说这个病人说这个肚子已经不难受了,这个胃管已经撤了,第二天早晨他觉得很舒服了,就撤了,肠梗阻的症状就完全解决了,然后这个胆汁引流不畅的问题呢,自然就好转了,很快引流管也就拔了。所以他在外科住了,这个问题可能拖了一个星期,一直解决不了,中药呢,一幅药把问题解决了。这个就是你看咱给讲这个川椒,这种开肺气的效果还是很好的,疏通淤结的肺气。本身川椒呢你看它并没有大黄的通下的作用,但是你用对了这个用到合适情况下,它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刚才也讲到了五味子,五味子这个药,它是一个种子,以酸味为主,各种味都有,也是一股这个收敛之象,五味子是偏温的,所以对这个肺气敛降比较差的病人,我一般都喜欢稍微佐一点五味子,帮着他呢把这个气往下收一些。所以你看咱这个又可以五味子又可以和杏仁比较一下,杏仁是降泻肺气的,就是说它好比说上面这个气淤在上面了,这个气堵在上面下不来,气多了,用杏仁呢往下放放气,排出一些气,而且五味子一般用于比较虚的时候气不太够,无力往下走,这个时候呢,可以用一下五味子把这个没有力的这股气呢,给它往里收一收,让它力量大一些,这样它自己也能下来。所以杏仁用于这个正气比较足----实症,五味子太多用于虚症,这是五味子和杏仁用的区别。

至于白蔻呢,它也是种子,跟五味子类似,但是白蔻这股香散之气,辛香之气非常浓郁了,非常冲,所以呢这个如果上焦湿气比较弥漫的时候,看这个病人,这个胸痰比较多、稀痰比较多,舌比较胖,苔比较滑腻的时候,这个时候用点白蔻,可以把这股弥漫的上焦的湿气给它收摄起来,并且运转下去,所以三仁汤主要用湿温症,实际上到现在湿温症我不知道,我这边见的比较少但是我只要见到湿气比较弥漫的时候,佐上点干姜,生姜之类的,再用上白蔻,三仁汤的意思,白蔻和薏米,杏仁反而我用的少一些,一般现在的人都偏虚,所以三仁汤我一般不用杏仁,把杏仁往往替换成五味子,加上白蔻加上薏米,在下焦紫菀效果非常好,化痰止咳效果都非常好。

至于这个紫菀呢,紫菀一般来说,它是一个根了,很软很柔,有利于活血的作用,一般来说适于这个淤结比较深,体质比较虚,又伴这个嘴唇比较暗,淤血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上紫菀。紫菀它这种这个缓缓疏通肺气,把肺里的淤滞的疏通一下,这个效果也很好,比川椒来的柔和一些,更适合于老年人,适合一些慢性病,象这个肺气肿,老慢支,用上点这个紫菀效果还是不错。大黄就纯粹通过这个通泻大肠来疏通这个右路的这个道路,以使肺气自然下降,这是我这个比较常用的,右路这些降肺气的这些药,大概是临床琢磨,我个人习惯这么用,这实际上也就是讲了这个这些药物相互之间的代替,什么时候用哪个药,你看所有的这些药,其实它们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降肺气。所以这些药实际上是,如果从这个作用效果来讲,从我们使用目的来讲,他们之间其实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用不同的药而已,并不是说这个药物的相互代替,一定要温热药用温热药代替,寒凉药用寒凉药代替,我觉得这个说法呢,可能会比较简单一些。如果我们从一气周流从这个医理的高度呢,去看的话,我们在这个临床上,这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代替,可能会用的更得心应手一些,因为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在临床上,碰到药物这个不齐、没有,这种情况也是经常碰到的,所以有时候要把每一个药药性掌握好了,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药,这样呢你用起来就左右逢缘,这边不行,我就用那边,从上面不行,我就下边吗,实在没有川椒,我用点大黄从下边冲一下也可以嘛,是这个意思。

前面主要讲的是这个肺部的举例,从这个肺部和大肠相表里,大肠主要常见的疾病呢,刚才讲了,便秘、肠炎、腹泻痢疾,有一个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一个单方,就是一味紫菀,把一味紫菀研磨冲服,有些老年人的便秘就可以随之改善,甚至效果还很不错。这种呢,一般都是老年人气比较虚,淤滞呢这个比较多,当然也不是说非常深,淤结的动不了的那种情况,服完这个药呢,还能把这个淤结给它慢慢地疏通开。这种便泌呢,老年人这个气比较虚的时候用上大黄,可能是耗伤正气比较剧烈一些,所以咱们从这个上焦来用药,用紫菀来缓缓把上焦的这个肺气给疏通一下,他这个敛降的这个力量就增强了呀,下降的气就多了,敛降的力量一增强,大肠自然就有劲了,蠕动性就增强了,大便就排下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个是有这么一个治疗便泌的一个单方,给大家介绍一下。

至于这个夏秋季的腹泻、痢疾呢,有很多古代的学者都有很多系统的论述,在这里主要是从“肺和大肠相表里”这个大局,如何去灵活掌握这个局面,从这个角度讲的。具体的病讲的粗一些。喻嘉言讲过,治疗腹泻的逆流挽舟之法,这个是从感冒解表行气的药来治疗腹泻。有一些慢性的腹泻很长时间好不了,用了很多麝香止泻,疏通止泻的药物,很多效果不好,这时候呢来调畅肺气,解表的方法来止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喻嘉言把解表开肺气的止泻的办法,称为逆流挽舟之法。这只是一个说法,其实这还是通过肺和大肠这股气,无非是我们从哪一头来治疗的问题,如果上面肺瘀结的厉害我们可以从下面大肠来着手,找这个开始起效的地方开始治疗,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如果这个大肠瘀结的比较深,腹泻也是木气外泄,咳嗽是往上,腹泻是往下,都是往外冲,本身这个局部瘀滞的比较深,所以木气才往下引起了腹泻,我们通过开肺气,把肺和大肠的这一气都给它通开,往外冲泻的这个木气这时候就有路可走了,没有必要横冲直撞了,这个病自然也就好了。

很多皮肤病,肺住皮毛吗,我们通过通大便或者宣肺解表的方法,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相反有时候通过清热解毒或者活血化瘀效果可能不是特别好。

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下“慢性结肠炎”,腹泻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聊一下,这里就先带过。慢性结肠炎现在的病人也不少,西医可能称为非特异性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人长年或者腹泻或者便秘,或者大便带血或者大便带脓,这种病人时间长了体质都比较差,什么都不敢吃,稍微吃一点不合适了就马上拉肚子,也很痛苦,治疗起来,很多消炎药都用过往往都没有效果,所以这种情况从咱们中医的角度怎么来治疗。象这种情况这种郁结,这个大肠不止是新症,是都结聚到了一块,快成了一块石头了,达到这种程度了,非常生硬,快有息肉,恶变的这种可能性了,对这种情况怎么去治疗呢。所以这个郁结还是要排除掉,排除这个郁结呢,有很好的一对药,当归和白芍,当归是柔润肝木的,白芍是平息风木的,因为它这个腹痛下痢长期的肠炎呢,从这个病象的角度讲呢,就是木气郁陷与下,然后是疏泄外冲,这么一种象,这种郁结郁结的比较深比较结实。如果我们用大黄,推陈致新比较迅猛的药呢,可能对这种郁结无能为力,需要一种缓慢的化郁结的药,用这种以柔克刚的药,来慢慢的缓解这种郁结,当归和白芍从一般的功用来看好像没有破郁结的作用,实际上要用到一定的量尤其是这个白芍,它这个破郁结的作用还是很不错的,伤寒论里这个白芍一般都用在腹痛,一般这个腹痛都是加白芍,加多少,用在这个腹部的郁浊引起的疼痛。白芍有比较好的作用,也算是特异性的用药了,这两味药呢,其实是以白芍为主,白芍比较硬,凡是比较硬的药都是可以破郁结的,白芍又是根,芍壮的有通畅的作用,本身色白味苦,对这个敛降金气,行泄肝木,和这个肺金的性格相类似的,能够恢复肺金的本性。那当归呢,郁结比较深了,木气耗散也比较多,当归濡润肝木,养一养,前面有开路的,后面有安抚的调理调养的,帮着修整,这两个药相互配合,能把大肠这个非常深的郁结呢,有一个比较好的缓解,当然如果在加上一些开肺气的药,加上一些少量的麻黄,用上少量的川椒,效果可能就更好,从肺和大肠这一股气的角度整体运用,它这个郁结就破的更好,郁结破了要往外排用一点缓缓的疏通,用一些排泄的药,少量的槟榔,少量的枳实,往外排一排,这个效果还是不错的,当归白芍用多大的量呢,一般的话,成年人的话,这个慢性结肠炎,我一般都用到50克以上,如果这个脉摸的比较弱,这种病人一般都是比较沉比较软,比较弱的,我们还可以用上一点炮姜,五味子,甘草,用炮姜缓缓的温蒸一下,慢性病有些干有点燥了,五味子呢,本身这个气比较虚了,把这个气收到一块,让它集中力量把这个郁结给它破开,甘草就是整体上调控一下,就是这么个思路,这个病大部分人刚开始的时候慢慢会出现这个比较多的大便,有的人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腹痛,一般大概要持续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这个大便排的比较多,味比较大,有的甚至是带一些脏东西出来,这就是这个郁结慢慢往外排,当然如果有些病人很弱的,用了以后甚至感觉一下虚脱没劲了,你要赶紧给他用一点补正气的药,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赶紧补一补,接着再用这个药,慢慢的用上一段时间把这个郁结慢慢化开了,一般可能要用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就把这个郁结排的差不多,最后再用一个月的时间调节中土,扶正气,调理为主,这个病会有一个很好的效果,因为凡是这种病大部分都是好多年都好不了的,如果你能两三个月有一个好的效果,他就已经非常高兴了,实际上用药比较恰当的话,一个月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这是把慢性结肠炎讲了一下。

今天晚上呢主要是把右路,肺金敛降这一路,我们如何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角度,来整体用药,来讲了这么一个思路,并不是专门想讲某一个病,这方面可能讲的粗一些。我们如果能把肺和大肠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观念树立起来的话,用药的时候就会灵活很多,或者从上面或者从下面着手,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变通,很多病,见效都会比较快,主要是讲这么个意思。当然中焦如果运转的不好的话,也要适当兼顾,时间快到了,就讲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提出来,再沟通一下。

本篇由海阔天空、左旋、安时处顺、拎壶葱、春野闲步整理。安时处顺统稿校对。

无中生有老师讲临证辩象所有课程录音均已整理成文本,在此,向无中生有老师的精心准备、耐心讲解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参与整理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欢迎有一定中医基础,有一些业余时间,并乐于奉献的朋友参加录音整理,共同传承伟大的中医文化。

有意参与整理者请加民间中医网录音整理专用QQ群:12012215.加入理由请写"我要参与录音整理",别写学习中医类的话,这样的请求我一律拒绝。

                          20090403无中生有老师讲临证辩象12:中土为病

今天开始讲中焦土气为病。把中焦土气为病一讲,一气周流这一圈就讲完了,咱们这个讲座就快结束了。中焦土气为病,我想分两次跟大家交流。今天交流一下常见的脾胃病,胃里头觉得不舒服,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等,都是常见的脾胃病,今天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下一次再把糖尿病跟大家汇报一下。

土气是中庸的,所以他的特点就是和缓,不急,也不迟。人体这一气周流,中焦脾升胃降,都是由中焦土气,这股斡旋之力对人体一气周流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就像一个枢纽,所以很多疾病的病根,往往都在中焦脾胃上。从邪气的角度讲,土气它对应的邪气就是湿气,所以中焦脾胃病,大多伴有湿气淤滞。那么这是从生理、邪气、病理三个角度谈了中焦土气为病的特点,正常情况下是非常和缓的一股气,斡旋中焦,有升有降,一旦为病呢,大多伴有湿气的淤滞,这么三个特点。临床绝大多的脾胃病和这三个特点分不开,他的症状表现,我们的治疗措施,都要围绕他本身的特点来进行。从具体的疾病病种来看,咱们讲的土气病,就从西医的角度上来看呢,基本上胃病居多。中医叫脾胃病,讲到脾胃病,脾升胃降,就有升降在里面,他就是动态的。那么今天晚上咱们按照疾病由急到慢、由轻到重、由新到久,就是按疾病发展本身次序,把常见的病跟大家串一下。

首先讲一下痞症。就是《伤寒论》里讲的心下痞,三个泻心汤的症状。痞症的主要表现,病人觉得胃、胸口堵得很,一口气停在那里了,想吐也吐不出来,往下走他也走不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搁那了,不动了。这种情况呢,一般多见术后中焦无力斡旋,会出现痞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冒发烧之后也出现这种状况,用一点退烧药退烧了,结果出现了这个痞症,出现了中焦不运的情况。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用点吗丁啉之类的加强胃的动力,加强胃的蠕动,症状比较轻的呢,效果也不错。从中医角度来讲呢,这种痞症是比较轻浅的、中焦不能运转的情况,脾不能升胃不能降,中焦在中间转不动了,这么一种情况,它本身没有伴有比较明显的中焦淤滞,有形的食积、痰淤,这种情况还不是很多,只是由于气比较虚,在这个基础上发生了一个气郁,走不动了,以气的郁滞为主。这种情况用《伤寒论》的三个泻心汤效果比较好。

三个泻心汤,尽管处方用药多少有一些差别,他们的核心成份是一样的,我个人体会,三个泻心汤的君药是一样的,一个是黄连,一个是干姜,就这两味药。这两味药为什么就能运转中焦。因为这时候中焦的淤滞,是以湿气瘀滞为主,不是有形的,有形就是痰饮了,是无形的湿气的瘀滞,用上黄连干什么呢,黄连主要是收湿气。黄连长的很结实,黄连呢在云南、四川多一点,从方位上来讲,西南方属坤土,是湿气比较盛的地方,所以在这里长的药,他收摄湿气的作用就比较好。黄连用手掰的时候很难掰断,很结实,它长得一根一根的,长得比较大的呢,会好多根聚到一块。黄连的颜色是深黄色,黄连用上一点点整个水都染成黄色的了,药里有黄连,整个药都染成黄色了,黄色入哪呀?黄色入中土。黄连是入中土的一味很好的药。我们都知道黄连很苦,苦味我个人理解是一股比较强的收藏的力量,所以黄连收藏湿气的力量非常强。大家夏秋之交,天气闷热闷热的,也是湿气比较淤滞,这时候如果来场小雨的话,凉凉的,把这股热气,这股湿气一下子压下来,人马上就会觉得清爽好多。用黄连的意思和这个有点象。气郁则化火,淤滞在里面的一股湿气,也有一股火气在里面,用黄连这么一收,感觉到清爽些了,然后再用上干姜。干姜是专门入坤土,开散破结一个很好的药,把湿气一收之后,再用干姜一运,运转呀。因为本身呢,黄连收摄的力量强一些,如果你用的量大了,反而把中焦收住了,更转不动了,所以这时候用黄连的量不要太大,一般不要超过2克,如果是小孩的话,用0.5克就可以了。用干姜也是反佐的意思,也是防止黄连把这股气收得太厉害,所以用干姜开破疏通一下,以利于中焦这股土气斡旋健运。用上这味药之后呢,湿气得到了控制,中焦土气斡旋,左升右降,脾升胃降,本身道路比较通畅了,他自然是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中焦这个痞症很快就得到缓解。有些病人讲,胸口这块就像有绳子拴着一个东西,吊着,下不来,用了药以后好像觉得一下子这个东西掉下来了,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实际上这个痞症也很好治,其他药根据病情灵活搭配上,但是黄连、干姜不能少,一般情况下,干姜的量要大,黄连的量要小。有时候肺气开得不太好的时候,适当加一点川椒,开一下肺气,让肺金收敛的力量更强一些,更有助于中焦的斡旋,有助于胃气的下降,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张仲景三个泻心汤,在目前临床上还是有很广泛的应用机会。

经方用好了,其效如神,我的经验是,泻心汤用上了以后,半个小时就起效,就转开了,非常快。但是也有人,用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发现这部分病人在吃西药的抑制胃酸的药,那么对于一般的胃病,西医的治疗,抑制胃酸是非常常用的治疗措施。在前几年,在农村法莫替丁类的药用得还是比较多一些。这种药很便宜,几块钱一瓶,能吃很长时间,可能比较穷的就常年吃这种药。现在条件好一些了,吃得药也升级换代了,直接吃质子泵抑制剂了,象奥美拉唑什么的,这些效果都是很厉害的,吃上马上不难受了。这些人如果出现痞症,他用过抑制胃酸的药,你再给用运转中焦的药,效果很差。为什么呢?胃之所以能分泌胃酸呢,胃壁分泌出一种液体来,这也是一种升发之象,这就是木气疏通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中焦斡旋,土气升降,它和木气是非常融洽的,也是木气舒畅的一种表现。如果由于中焦的淤滞,引起木气的淤滞,木气淤滞他就想尽量出来,不要老憋在里面。用上抑制胃酸的药以后,相当于抑制了木气,把木气压抑在里面了,压抑在里面了他就更走不动了,把他束缚在里面了,所以你再用上泻心汤的话,用上也没什么效果。人已经被绑在里面了,你让他走他也走不了,有路他也走不了。我们有时候用经方,不是说经方不好,经方是很好的,真得是对症了,真的是其效如神。我们也要知道灵活变通,现在临床上的情况,和张仲景那时的情况不一样了呀,如果我们完全照搬的话,您再给他用泻心汤的话,效果就不是很好。关于抑制胃酸的药对胃部治疗的影响,后面我们会再聊一些。

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这些痞症的病人,你给他用上药之后,中焦又恢复了,中焦又开始运转了,转动了,但是有些病人可能觉得胃口不是很好,虽然已经很舒服了,比堵在中间的时候舒服多了,但是食欲不是很大,也不敢吃多了,吃一点就好像是消化不了。这时候属于中焦土气很虚,虽然没有实邪堵着,但本身力量比较弱,有点自己走不动的感觉。这时候我们怎么处理,是不是用补中益气汤大补,给他补点气,打点气更好呢?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觉得这是一条理所当然的路子,实际上这种方法,在临床上效果很差。

吃不多,或者是不敢吃多,食欲比较差,这种情况,大部分以老年人,或者是术后,痞症之后的病人比较多一些,这时候用药一定要柔和,要非常的温柔,像对待一个小孩一样,药量一定要小。因为中焦这股土气呢,它如果气比较足的话,它转起来之后自然就转下去了,所以我们说脾土左升,胃土右降。它能升能降,本身必须这股气比较足,有力气,有这个力量,它才能升降。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自己都快转不动了,这个时候呢,首先要顾护中焦,顾护中焦就是让它先把自己照顾好,外面的先不管。所以这种过于升散的药,峻猛的药,药量比较大的这种用药方式,都不合适,不适合中气比较弱小的这个情况。所以这个时候的治疗原则就是用小量的药物缓缓运转中气。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一个小方子,这个小方子只有三味药:一个是白蔻,一个是甘草,一个是鲜生姜,就这么三味药。白蔻呢,如果是大人的话,用到3克到6克;小孩的话,可能1克到3克;再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一两粒白蔻,按个数啦,连1克都不到。生姜一般3、5片,甘草也是3、5克,都不多。所有的药,称一称,放在手心里就能握过来,很少的一点点。熬上之后呢,熬出来也就熬个一两口吧。就这一两口药呢,你每天给他喝上个一付或者两付的,连着喝上几天呢,慢慢地中焦土气慢慢就给养过来,就能给调整过来,慢慢的就有劲了,胃口就能够好起来。

这个方子咱们分析一下,它有什么效果。白蔻这个药呢,它是一个整的了,非常的辛香,诸子皆降,所有的种子都是下降的呀,所以这股辛香之气能够直入中土,推转中土,把中土转动起来,并且是往下,往下转。而且白蔻相对比较轻一些,长得比较轻。砂仁长得比较结识,白蔻就比较轻一些。所以小量的白蔻,这股香气,那股辛窜之气,正好能够缓缓推动中土。不要用多了,用多就耗气了。就用3、5克,甚至是3、5粒就可以。生姜呢,鲜生姜我也给大家讲过了,辛温通散,跟白蔻相反,白蔻往下降,生姜往上升,甘草在中间调和一下,非常简单。三味药,有升有降,推拉结合,把中焦转起来。所以中焦脾胃不在补,而在于运。脾胃弱的人,不要吃很多补品,很多补药,没什么用处,想办法给它慢慢地运转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治疗的办法。这个小方子,从我这边临床运用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大家也可以在临床上试一下。当然也可能有比我这个方子有更好的办法,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办法了。当然如果碰上一些气确实非常虚的,适当地少加一点黄芪,加上10克8克的,脉如果稍微有点淤的,适当加上一点乌梅呀,或者陈皮呀,少加,乌梅加上一两个,陈皮加上个1克、半克。量都要小,不要大,目的就是运转中焦。只要把中焦能够运转起来了,慢慢地步入一个良性循环了。药量基本也可以慢慢加大。

前面这两种情况呢,都是讲的急性或者初期的,刚得病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来说呢,这两种情况只要咱们用药及时、合适,恢复起来应该是很快的。讲到这里呢,正好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具体的病例,把咱们前面这两个情况,给大家结合具体的病例总结一下。病人是我的岳母,前一段时间在家里可能不小心受寒了,受凉了,引起了腰部不适,有点胀,有点疼。给她用了比较大量的温通的药。用了温通的药之后呢,腰部不适的情况很快就缓解了,没有什么感觉了。老人家呢,身体向来是比较虚弱,用上这些温散的药,耗伤了正气,所以中焦土气就很虚了呀。随后就出现了中焦脾胃运转不动,出现了痞症,就觉得吃什么也吃不下去,什么也没有胃口,用她的话来讲,就是里面堵上了,堵得满满的,什么也下不去,水都不想喝。这个时候呢,脉象滑数而虚,脉滑,有点偏数、偏快,但是又有点虚象在里面,没有劲,典型的泻心汤的症状。给她用的呢,就是生姜泻心汤的意思,生姜用的量大一些,因为她的舌苔比较软,比较润,比较滑腻一些。用上生姜泻心汤呢,黄连我用的好像是不到1克,1克左右吧,当天用上,当天她就感觉很快呀,觉得胃这个地方堵着的这种感觉很快就慢慢缓解了,老年人可能来得相对慢一些,可能是1个小时左右吧,慢慢地就转起来了,其实也是很快的,就能吃点东西了。能吃东西,但是吃不多,不敢吃多了呀,一吃多了就觉得好像是消化不了。所以随后几天呢,就用刚才讲的小方:白蔻、生姜、甘草。白蔻就用5、6粒吧,生姜是5片,甘草是5克,乌梅是1枚,黄芪12克,这么一个小方子,每天1付。3、4天之后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碍了。慢慢就能起来还能给我们收拾收拾房子,做点饭。这个就是正好是赶巧了,连续着出现了一个是痞症,一个是中土非常虚的这种情况,接连出现。实际上这个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效果呢,也还可以,至少不用去住院了。

下面呢,再给大家讲一下胃炎。胃炎呢,西医讲有急性胃炎,有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大部分就是恶心、呕吐、肚子疼、胃疼,以这个为主。急性发作,一般都是暴饮暴食,吃的不合适引起。再一个大部分患者可能都去西医急诊那边去了,找中医看的,反正我这边不是很多。我临床上治疗的大部分都是慢性病人。急性胃炎西医是以抑制胃酸作为一个主要的治疗措施。从咱们中医的角度,我觉得急性胃炎它还是一个邪实为主,邪实正不虚。有时候我觉得咱们有些老中医的吐法、下法,给邪气以出路,应当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我这边没有什么具体的病例,所以没法给大家提供,只能给大家一带而过。

那么咱们就主要交流一下慢性胃炎的治疗。慢性胃炎,老百姓叫老胃病,十个人里面可能有九个都会多多少少有一点胃病。所以涉及的面非常广。所以这个慢性胃炎虽然不是个大病,但是非常缠人的一个病,很多人也是好多年治不好。慢性胃炎治不好的话,慢慢地发展,有可能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穿孔,都有可能。所以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呢,个人觉得,是比较重要的工作,所以尽可能地给病人治得好一些。从我这边的情况来看呢,慢性胃炎大部分概括地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可以说是以邪气实为主,一类以正气虚为主,大概的思路。

邪气实为主的病人,咱们刚才讲了,中焦土气它主要是容易有湿气的郁滞,所以这种病人大部分中焦湿气郁滞比较明显,比较多一些,所以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气不降,六腑以通降为和呀,它是以胃气不降为主要表现,就是觉得胃胀呀,吃下去,一吃东西多了就觉得肚子难受呀,甚至有点疼呀,以这些症状为主。那么这种情况呢,我在临床上用了一个最常用的基础方,就是平胃散。平胃散这个方子呢,非常好的一个小方、时方,它的主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这3味药为主。我在临床上经常不用厚朴,给它换成生姜,一个是厚朴这个药比较贵一些,这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厚朴用的是树皮,“人要脸,树要皮”呀,树你要把皮给它剥了的话,它就活不成了呀。所以我在临床上用药的时候尽可能地少用树皮这类的药。当然你把陈皮适当地量大一点有时候,也可以弥补没有厚朴的不足。加上生姜呢,是因为有湿气,生姜散中焦湿气很好呀。所以我临床上以苍术、陈皮、生姜,这3味药,从平胃散化裁过来的,以这个作为底方来化裁,效果比较理想。如果病人伴有比较明显的气淤,摸着脉比较弦急有力的,可以再合用四逆散,加强疏肝行气的力量。如果病人感觉滑象比较明显,脉摸着比较滑大,可以合用上二陈汤,加强化痰的力量。基本上是以这个思路来治疗。大部分效果也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说是都是一付能见效,两三付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我们这边有一个交警队有一个年轻的警察,这个年轻的交警呢,工作比较辛苦呀,吃饭可能也不按时,平时还好喝点酒,年纪轻轻就成了老胃病,一年到头吃胃药。这一次是喝了点酒,胃就不舒服了,去医院输液也没有解决问题,他老爸就把他带到我这来。这个小伙子呢,一伸舌头一看,舌头胖胖的,厚厚的,舌苔白腻,有一点发黏的感觉,有点黏着的感觉。摸着脉呢,弦滑而无力,偏弱,面色也不是很好,有点偏黄,有点虚胖的感觉。这就是生活自己不注意,把中土伤了。所以给这个小伙子呢,用的平胃散的底方,再加上三仁汤的意思。因为他的湿气比较多一些,三仁汤流通湿气,就是那种刚得的,流通性还比较好的,它比二陈汤来得更快一些。这是用平胃散这么个简单的方子,开了3付。后来过了一个多月了,他老爸又来了说,哎呀,上次你开的那个方子真好,吃了3付,再没犯过,当时就好了。这个月再没吃药,以前天天药不断。还是小伙子本身体质比较好一些,用上药之后呢,可能中焦一运转,自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可能慢慢好起来。这种情况是年轻人比较多见一些。

那么还有老胃病啊,慢性胃炎,还有一种情况以正虚为主,气虚不能运转中焦,老年人比较多见,这个时候呢,他这个虚跟我们刚才讲的痞症之后的虚还不太一样。那个虚是即时的,单纯以气虚为主。而这种虚,这种慢性胃炎的虚为主,它是相当于以阳气虚为主,有点偏胃寒,不敢吃凉东西,也不敢吃多了,实际他也有些淤滞在里面。对于这种人,大部分属于老年人,“我这是老寒胃呀,不敢吃凉东西,一吃就胃疼,甚至拉肚子,也不敢吃多了,吃多了就胀”。这种病人你看他的舌苔的时候,舌苔不是很厚,舌头都偏瘦一些,舌苔、舌质感觉有点发凉的感觉,不是很红润,舌苔好像没有什么生气,好像粘在上面一样,舌苔有点板结的感觉。那么象这种老寒胃,象这种病人,我们治疗起来呢,也不能用的药太猛了,原则还是一样的,还是以小量的药,缓缓温通运转为主。我在临床上,喜欢用小量的桂枝汤。桂枝汤,一般我都用10克以下,桂枝用上8克,白芍用上8克,生姜用上10克,甘草用5克,大枣可能有时候不用了,有时候可能用上一些麦芽,用上30克麦芽佐助一下。这个效果也算比较理想吧,因为这个情况吧,本身气比较虚,如果你给他用上大量的四逆汤类温通的药,一下子就把有限的气一下子散完了,可能得不偿失。所以你顺着他的病势,因为他本身这股气没有劲,你用药物推他一把,也要劲小一点,不能推得太猛。古人说桂枝汤在外调营卫,在内调气血脏腑,就是说桂枝汤用在表症也行,用在里症也行,就是说外感和杂病桂枝汤都能治疗。这个话说得没有错,但是这个量大家要注意掌握,治外感的时候是以宣散为主,桂枝汤的量要大,而且呢,一天之内可以吃几付,要连续;治内伤杂病的时候,治疗这种胃气很虚的内伤杂病的时候,量一定要小,千万不能大。量大了就全散出去了,就要小小的,缓缓的来运转中焦。加麦芽,为什么加麦芽呢,麦子是五谷之一,麦芽主要是大麦芽了,芽都是一股柔和向上的生发之气。因为它是五谷之一,是一股土气中的生发之气,就比较缓和了,所以30克生麦芽的宣散效果也没有1克麻黄宣散效果那么强。但必须是生麦芽才行,有些地方用炒麦芽,炒后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一炒那股生气全炒没了。我们用的就是这股生发之气。有的老年人胃口不好的,你单纯用上生麦芽,用上30-60克,效果也很好。

这种老胃病,这两种情况,一种以邪实为主,一种以正虚为主。邪实为主这种情况相当于不降为主,正虚的情况相当于不升为主,一个是降不下来,一个是升不上去。所以我们一个是帮他降,一个是帮他升。当然邪实的时候我们用量就大一些,正虚的时候用量就少一些,都是以运转中焦为原则。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用补中益气汤呀,实际在临床上,补中益气汤我用得很少很少,基本上没用过。虽然补中益气汤方子也是个好方子,但是得分什么情况呀,至少现代临床上用的机会不是很大。这算是把慢性胃炎咱们也讲完了。慢性胃炎病例太多了,我也就不给大家讲具体的病例了。估计大家每一个人身边也能碰到的,自己去实践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咱们讲一下胃溃疡。象慢性胃病,慢慢的发展,得不到一个合理的治疗,再发展下去有一部分人他就会变成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展方向,从我临床上的感觉呢,基本上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淤而化火,变成了胃溃疡;一个情况呢,是淤而衰败,变成了萎缩性胃炎。大体上是这么两个方向。

咱们先讲胃溃疡。临床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有的人也不少。溃疡就是疮呀,跟长口疮是一样的呀。从胃镜看的话,新得的溃疡周围都有红晕,有出血点,时间久了就变成白色的疮口。为什么会有溃疡呢?就是中土淤滞的比较厉害,气淤而化火,这股火气拥堵在中焦这个位置,肉腐成脓,最后变成这么一个溃疡,它是土气淤滞的比较重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会淤滞的这么深呢?就是因为正气不足。如果阳气足,木气旺,宣散比较痛快的话,它不会长溃疡的,不会长疮的,它顶多会胀得难受,吃不下东西去。正是因为一胀得厉害,就赶紧吃抑制胃酸的药,去抑制它,去压抑它。你老是这么压抑它,它再也出不来了,它没办法出来了,只好在局部发泄一下,给你长出个溃疡来,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溃疡从一定程度讲,是误治治出来的,当然了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但有这个成分。所以一般出现溃疡,都是病比较久了,都伴有阳气虚,生动无力。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胃溃疡也好,十二指肠溃疡也好,第一都要先温阳疏通,把这股淤滞给他通开;第二个,因为他淤滞的比较紧,久病入络呀,所以要加上些活血疏通的药,久病多淤,要把这股淤结给他通开。当然要适当用一些止痛方面的药,因为溃疡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疼起来有时候让人受不了。

在临床上,治疗溃疡病,我也有一个小的基础方,这个基础方一共四味药。这四味药呢,第一味是炮姜,第二味是三七,就是三七粉,第三味是白芨,第四味是甘草。炮姜是缓缓温通中焦,缓缓地把中焦给暖一下,因为这种病到溃疡的时候都淤滞的比较久了,都是慢性病了,淤滞的也比较紧。你用附子散的话,附子太急了,不合适,用干姜的话,干姜其实也是非常燥烈的,也不太合适,这种病人中气一般都比较虚了,所以用炮姜。炮姜相对比较缓和,这个药力和病情相对来说比较合适一些,缓缓温通,就这么一个效果。溃疡的本质,相对来说,它的底子还是一片湿寒的,所以先用炮姜给他温暖中土。炮姜用的量不能太小,至少要15克以上,它温暖中土的效果比较缓和也比较持久,比较好。另外呢,加上三七粉,三七粉我让冲服了,三七粉活血化瘀,并且还有一些养血扶正的作用。三七是很硬的一种东西,靠他这股坚硬的力量,来破中焦的这股淤结。白芨干什么的呢?白芨其实就是针对溃疡面用的一个药。白芨很黏呀,黏黏的,用上之后呢,它就相当于在胃里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一样,把溃疡面给他保护起来,减轻病人的痛苦。甘草呢,那就是顾护中焦的土气。以这四味药为基础方,在这个小方的基础上灵活化裁,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当然胃溃疡治疗时间相对比较长一些,你说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就完全治好,好像比较难,我感觉至少要一个月以上吧。如果坚持用药,效果会不错。一般胃溃疡的病人,他的脉象都会摸着偏虚一些,摸着稍微有点偏硬,这种偏硬的感觉实际就是中焦这股虚寒淤的比较紧,时间比较长了的这种表现。当然对于个别的,身体阳气虚的比较厉害的,适当配上一些小量的四逆汤,来温通一下,温散一下也可以。这方面呢,我也不讲具体的病例了,因为在我这边看得几个病人,症状改善得都比较好,但是都没有去做胃镜的复查,具体好没好呢,我也不知道。这种病人也比较多一些,都是常见的,所以我觉得给大家提个思路就可以了。

下面呢,跟大家把萎缩性胃炎讲一下。慢性胃炎如果治疗的不合适,一个最不好的结局就是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这就比较棘手了。在胃镜下观察萎缩性胃炎,整个胃壁都有些僵硬了,那种苍白色,蠕动也很差了,腺体分泌也很少,基本没有。这是一种什么象?这就和盐碱地一样,完全板结了,木气完全被淤滞在里面。这种病人一般都是常年吃抑制胃酸的药吃的。人家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胃溃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了,萎缩性胃炎就是在沉默中向着灭亡的方向发展。这种病人也不少。对这种病,疏通肯定也是必要的。要疏通,但是另一个要润养,因为他淤滞太深了,都板结了,结成块了。所以要用一些温润的药,来养一养,在养的过程中来缓缓疏通。不能去直接行气疏通的,根本就没有效果。这种萎缩性胃炎,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也不少,甚至小孩都有得这种病的,很痛心。

关于萎缩性胃炎,我结合一个具体的病例跟大家谈一谈。我这个病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这个小孩家庭条件可能还比较好,所以他小时候想吃什么家里就给他买什么,由着这个孩子,结果就把这个孩子的胃给吃坏了。小孩胃一不舒服,家长就抱着孩子赶紧去医院输液去。医院用的大部分药都是抑制胃酸的药,输液用的抑制胃酸的药就是质子泵抑制剂为主了,比较峻猛的药。这样过了几年之后呢,这个小孩就由慢性胃炎变成了萎缩性胃炎,再用任何西药都没有效果。这个孩子自己都恳求家长,“不要给我吃西药了,给我吃中药吧”,遗憾的是他的家长对中医不太相信。他的爷爷有时候就会带着孩子到我这里来看病。老人对中医还是有感情的。孩子的舌苔,舌头是绛红的,没有任何的舌苔。没有任何舌苔就是没有一点胃气,舌头发红发紫。他来了之后,在屋子里不停的转圈圈,他胃里头难受,就不停地转。小孩是吃什么都肚子胀,吃了西药就更难受。小孩的面色也不太好,发白的那种。这个孩子就是属于比较可怜的一个的孩子。当时我给这个孩子用的方子的底方就是麦门冬汤,用了大量的麦冬、百合呀,玉竹呀,用了这样一些(润养)的药。同时也用了一些缓缓疏通的药,用了小量的桂枝,几克桂枝,麦芽啊,鸡内金。整个方子其实很简单。这个孩子吃了几副药之后呢,慢慢地来了之后,再来门诊看病的时候,就能坐在你面前让你看病了,就不是在诊室里面不停地转圈了,不再不停地跑了,就不跑了。因为他感觉吃了药之后舒服多了,慢慢觉得好一些了,但是舌苔没有本质上的改善,也就是说他胃病的病根,就是这个於结没有根本上的缓解,只是胃中虚热那股气得到了比较好的处理。这个孩子在我这儿看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后来再不来了。他父母总觉得中药治不了这个病,硬带着孩子用西药去。有时候碰见孩子的爷爷,他也很无奈,没办法。毕竟他不是孩子的爸妈,爷爷有时候也做不了主,我们觉得也很遗憾。之所以讲这个病例,一个没有结果的病例,主要是因为这个孩子太小。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再也没来过。这个孩子固然有他饮食没有节制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我觉得还是误治导致的这个结果。

所以对于常说的这种老胃病,西药的治疗咱不能说不好,你像这种抑酸剂,胃出血的时候以及胃病重症,用上之后效果确实很好,也是能救命的药,但是不能把这个当成救命的稻草,不管什么时候都抱着不放,单纯用抑制胃酸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把胃病治好的。当然除了麦门冬汤这个底方,实际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些老师喜欢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汤里面君药是地黄、阿胶,量都比较大,都是润养的药。对于老年人呢,我觉得炙甘草汤可能更合适一些。因为小孩火气比较大,所以我给他用麦门冬汤,凉润的力量比较强一些。老人用炙甘草汤更缓和一些。象这种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可能见到速效的,最少要连续治疗两个月以上,才会慢慢有一些比较好的效果。治疗的原则就是润养的同时缓缓疏通,不要急。咱们都知道炖肉,想炖的比较烂的时候,要小火慢慢炖。治病也是一样的。这种板结一样的瘀滞,一定要用比较缓和的药,长时间慢慢地治疗,急不得,缓缓建功。

今天主要给大家串了一下中焦脾胃病,常见的一些疾病,顺便也谈了一下西医治疗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今晚上我要讲的内容就这么多,时间还比较充裕,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提出来再交流一下。

问: 胃脘烧灼但不吐酸,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答:这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了。很多胃病伴有胃酸、胃烧灼感。从西医角度来讲,胃烧灼就是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讲,是木气瘀滞,一股於火引起的。西医呢,就是抑制胃酸呀。我们中医呢,好多中医大夫完全模仿西医的治疗方式,用点瓦楞子、海螵蛸,也给抑制一下胃酸。我觉得就不像个中医了。象这种情况呢,你就按降泄这股於火就可以了。降泄於火的药有很多啊,黄连是,黄芩也是,半夏,往下走的,都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一般来说,我在临床上碰到胃脘烧灼比较明显的患者,我都会适当加上一些黄连、枳实,火气一收,往下一推,感觉就好了。如果有病人甚至还有往上吐的感觉,给他适当用一点小量的大黄都可以。

问:肝胃不和的胃胀痛的治疗?

答:胃胀痛就是我刚才讲的慢性胃炎。实际上所有的胃炎都是肝胃不和,都是土木不调。按照我刚才讲的运转中土、纾缓木气就可以了,就按慢性胃炎邪实的那种情况来治疗就可以了。平胃散加四逆散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问:小儿厌食的辩证治疗?

答:现在小孩都娇生惯养,很多小孩不光是厌食,还有很多小孩挑食。有的光吃肉不吃菜,有的光吃菜不吃肉。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对于这样的小孩厌食或者挑食,从中医角度来讲,大部分都是属于,因为小孩胃病中焦瘀滞的比较少一些,大部分都是木气瘀滞,或者是吃的东西不合适,吃的太凉了引起的木气瘀滞。大部分木气瘀滞多,所以对于小孩厌食呢,一般我都是根据临床表现,随机用药的同时一般都会用上生麦芽这味药。生麦芽这味药鼓舞小孩的胃气,对于改善小孩的厌食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小孩不愿意吃药或者消化不太好的,单纯给他吃一点鸡内金片,帮助消化的,帮助中焦运化一下,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大部分还是以木气瘀滞为主,按这个方向治疗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问: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如何辨证治疗?

答:胆汁反流这个现象从咱们中医角度分析,这就是木气瘀滞、郁而往上冲的这么个现象。咱们说肝升脾降,这股木气,胆汁本身从中医气的角度讲属于甲木,乙木属肝呀,甲木以降为主,降不下去,降不下去的原因呢?一种情况是中焦瘀滞得比较结实,或者说瘀滞得比较重引起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木气本身瘀滞得比较重本身引起的木气不降从而导致的胆汁反流,要分情况。但从这个现象本身应该是从木气瘀滞来治比较好一些,我这方面的案例比较少,具体的治疗经验也没有太多,但是如果说用药的话,我觉得敛降甲木、平息木气,象芍药甘草汤之类的,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我这方面特别典型的还没有碰到太多,没有更多具体的经验跟大家交流。

问:大多以右路降为主,如果左路不升可以用什么药呢?

答:左路不升我还是用黄芪啊,桂枝啊,麦芽啊比较多一些,尤其是麦芽,麦芽是治疗中土不能上升一个比较好的药。一般来说,中焦脾胃的病,治疗的时候还是以中焦局部为主要比较好一些,所以一般来说我不会用一些比较剧烈的升散药,用的都比较缓和,即使用桂枝也不会用量太大。

问:胃癌术后的调治该注意什么?

答:这个问的就比较笼统,因为胃癌术后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当然大部分还是以虚为主。我觉得胃癌术后如果单纯从调理脾胃的角度讲的话还是以养胃气为主,用药不要太剧烈,应该用比较柔和养胃气的药,象麦芽啊、内金啊、山药啊、生姜啊,这样的比较好一些。如果从肿瘤的角度讲,那是另一方面,就是另一条治疗思路。

问:胃病数月,始呕气,吃得少,觉脐上肋下有块,怎样来治?

答:非常具体的病,说实话,你这么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治。因为我个人水平所限,临床的症状并不是作为一个治疗的主要的参考,我主要凭对脉象的感觉,对气的这种直观的感觉来用药。有时候病人有相同的症状,但病人病情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不好给一个具体的答复,非常抱歉。

问:饴糖和麦芽的药性有什么不一样?

答:饴糖是麦芽发酵生出来的糖,它就没有那股生发之性了,就比较醇和,纯粹以养中焦、养中土为主。麦芽有一股生发之气、升动之气,不以养中焦为主。一动一养,主要是这么个区别。

问:谈谈右路不降如何用药?

答:右路不降得把它降啊,用让它降的药啊。如果是有湿气的话,三个泻心汤里面黄连就是降的药啊。如果有痰的话,二陈汤就是降的药啊。如果有实积,有形的於浊,消食化积,推荡的药,象山楂啊,枳实啊,大黄啊,都是往下降的药。根据不同情况用合适的药。

好像基本上就这么多问题,是吧?没有什么问题那今晚就到这里好吧,下次给大家讲糖尿病的治疗。

本文由康宣、安时处顺、一页书整理。安时处顺统稿校对。

[ 本帖最后由 无中生有 于 2009/4/20 19:17 编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