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耳草(中草药)

 lq林祖祥 2013-11-26

药材性状:茎略呈四棱柱状,光滑,粗约1.5毫米,外表淡黄棕色或暗红棕色,节间长约1~2cm,易折断。叶片黄褐色或灰青色,皱缩,纸质,易碎,以放大镜观之,有细小透明油点。花序多折断而不完整,花萼花瓣干缩,黄棕色,或脱落,雄蕊仅存花丝,子房甚小,易脱落。蒴果红棕色,长卵形,多裂成3瓣,顶端喙尖,种子细小,多数;不成熟的果实,尚残存破碎的花萼、花瓣及少数花蕊。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平;苦;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热黄疸,肺疖,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50~100g,大剂量150~20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