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作品赏析

 垚望星空 2013-11-26

1.《红绸舞》

原作编导:长春市歌舞团集体创作

编曲:刘文金

荣获奖项;1951年荣获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一等奖;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2.《鄂尔多斯舞

原创编导:贾作光

舞蹈音乐:明太

舞蹈首演:1954  呼和浩特

首演团体: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

首演演员:贾作光     斯琴塔日哈

荣获奖项:1955年荣获第三届进步青年学生和友谊联欢节比赛金奖,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3.《水》

女子独舞

编导:杨桂珍

演员:刀美兰

首演:1980

团体:云南省歌舞团

刀美兰:原名 蝶提娜(傣族名),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20世纪60年代初,东方歌舞团建立之后,刀美兰即调入该团,担任独舞和领舞演员。由于(金色的孔雀)演出的成功深的傣族人民的喜爱,刀美兰也被广大人民誉为“傣家的金孔雀”此后不久,刀美兰在有关组织的协助下,有推广了刀美兰独舞晚会演出作品除了《水》,《金色的孔雀》外还有《蜡条舞》《春到版纳》,《楠鱼》,《新米歌》,《勇士之舞》《快乐的黑姑娘》,《长甲舞》等。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获得成功。

一位舞蹈品论家这样写道:“由杨桂珍为编导,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边沿的舞蹈《水》很像一件工艺品,似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象牙;也像一副水粉画,泼浓墨重彩绘下澜沧落日图;更像一首田园诗,酣畅的诗情给人以美感和纯真的享受。

这部作品恰似一副浓郁生活情趣的傣家风俗画:夕阳下,一位少女挑着水罐到河取水,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他从水中照见自己姣好的身影,脸上涌现出青春的喜悦他散开秀美的长发,在清理的江水中洗净,他开始坐在岸边用双脚拍水嬉戏,波光粼粼,清澈透明的江水吸引着他,他情不自禁的跳进江水中,冲去一天的疲劳,清风徐来他轻抚洗净晾干的长发,夕阳落山了,只见他起身三转两转,转眼间盘起了傣家少女独具一格的发型,然后挑起水罐,踏着霞光向着炊烟缭绕的竹楼款款走去。

4.《飞天》

编导:戴爱莲

音乐:刘行

首演:1954年北京

团体:中央歌舞团

形式:古典女子双人舞

演员:徐杰    资华筠

荣获奖项:1955年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铜奖。

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获得经典作品金像奖。

该舞是我国第一部根据敦煌壁画中香音女神的形象创作的舞蹈作品。

除了从壁画中找的灵感,发挥舞姿,《飞天》还借鉴了戏曲舞蹈中的长绸舞。

5.《小溪。江河。大海》

女子独舞

编导:房进激

作曲:焦鷞

首演:1986

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

《小溪  江河 大海》以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圆场步为基本舞步,时快时慢,时急时缓,时起时伏,都集中在双脚的步态中。而上身则保持相对稳定,是水流的形象得以真实体现。

作者应用大写意的手法自始至终串着行云流水般的调度和轻柔飘逸的舞姿,通过层次的描述,逼真的创造了小溪默默流淌江河一泻千里的形象,不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给人以诗情画意的陶冶。

6.《雀之灵》

女子独舞

编导:杨丽萍

作曲:张生平

物美:孙济昌

首演:1986

主演:杨丽萍

团体:中央民族歌舞团

7.《顶碗舞》

维吾尔族女子群舞

编导:海丽迁姆

作曲:依克木.艾山

演员:热依汗古丽         贾孜拉     袒力皮牙等

团体:中国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8. 荷花舞

女子群舞

舞蹈编导:戴爱莲

    曲:乔谷、刘炽

    词:程若

舞美设计:郁风、张正宇

    演:1953

    演:徐杰

    体:中央歌舞团

舞蹈的基本素材采用的是流行在陇中一带的秧歌舞中的小场子“莲花灯”(又名“走花灯”)。舞者身穿长裙,裙下坠荷叶盘,盘上四面各有一只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女的形象极为优美。

这个版本的《荷花舞》共分三段:一、由戴爱莲编舞,是群荷的出场,她们在舞台上用移动变化的队形,展现出一副和平、宁静的景;二、右马祥?编舞,采用的昆曲的表现手法,表现两对青年女子在春光明媚的百花园中观赏荷花的情景。三、由刘炽编舞,表现出欢快的情绪,结尾由众荷女组成一朵向阳开放的大荷花。

《荷花舞》由于它圣洁、美丽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深切感情。

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该舞获得经典作品金像奖。

9.《秦俑魂》

编导:陈维亚

音乐:卞留念(绛州大鼓)

舞美:韩春启

主演:黄豆豆

把:“俑“演绎的充满了非凡的灵气与感悟,天人合一,变幻无常,苍凉悠远。他在舞蹈节奏造型身体语言的表现等方面,变现了超一流的技巧,已经达到了一种挥洒自如,物我两忘的境界。据说舞蹈创意来自编导参观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中国西安兵马俑之后 的强烈冲动,在久积于心中的勃发之中构建出《秦王点兵》舞台阵势,在四人舞形式中,以一当十,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集中体现了中华男儿驰骋疆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0. 《踏歌》

编导,词曲:孙颖。

舞美:刘弼源

演出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踏歌》歌词:

君若云上云,侬是云中鸟。

相随相依,浴日御风。

君若湖中水,侬是水心花。

相亲相恋,浴月弄影。

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

但愿与君长相守,莫做那昙花一现。

《踏歌》从民间到宫廷,再渡从宫廷到民间,其舞蹈形式为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这也是自娱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

舞蹈《踏歌》除了以各种踏足为主流步伐,与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

《踏歌》的基本体态:敛肩、掩臂、含胸、摆臂、松膝、倾跨。

《踏歌》以民间形态,古典形态,交融共同诠释了从汉代起就有记载的歌舞相结合的民间自娱舞蹈形式。

《踏歌》旨在向观众勾描一幅俪人携手春游的踏亲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意象体恤纷纷扰扰的现在众生。

11.《走       跳》

男子群舞

编导:赵明

作曲:刘彤

主演:张永胜   李小龙  徐恒

首演:1988

团体:战友歌舞团

《走 跑跳》是20世纪90年代难得见到的反应士兵生活的优秀作品,编导从广阔的部队中,选择了训练新兵时最基本的动作,“走“开始,即在严冬酷暑花时抜正步,跳跃障碍,跑步急行军等,通过”走跑跳“的严格训练把普通公民培养成一名遵守纪律,意志坚强的合格士兵。走     代表了走出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来;跑    跑出机灵敏捷高昂的士气来;跳    跳出无往而不胜的气概来。舞蹈在士兵群体中突出了一名战士在训练时数次晕倒最后人自己坚持站立起来的细节,十分感人。当众战士像铁塔一样高高将他托起时,那种豪迈激情几乎灌满整个会场,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士兵就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就是在严格的训练中,在官兵的友爱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熔炉中锻造出来的。

《走跑跳》在1988年在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中获得作品金奖,表演金奖,最佳舞蹈灯光设计奖。

12.《奔腾》

男子群舞

编导:马跃

舞美:冯更新

首演:1986

表演:申文龙等

团体: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

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编导和表演两项一等奖,并获得朝鲜1986年“四月之春“舞蹈特别奖。

13.《春江花月夜》

编导:栗承廉

音乐:诸信恩  根据同乐曲改编

首演:1957  北京

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演员:陈爱莲

荣获奖项:1962年获得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质奖章

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品比经典作品奖。

 

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感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艺术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也有来自客观现实的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名乐中的乐曲,是中国古典名乐经典中的经典,他的前身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

14.《一个扭秧歌的人》

编导:张继刚

音乐:汪镇宁

服装:贾殿润    张玉华

美术:仁德启亮

团体: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

首演:1991  北京

演员:于晓雪

荣获奖项:1995年全国第三届舞蹈大赛中,荣获中国民间舞表演一等奖,1991年荣获第三届桃李杯比赛中获得民间舞表演十佳第一名。1994年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五代经典评比经典作品提名。

背景资料:据编导说《一个扭秧歌的人》是取材于天津日报上的一则《艺术之死》的报道,有感于民间艺术人对艺术对人生的追求而创作。

作品描述:舞蹈由六段组成,分为三部分。

该作品所达到的强烈艺术效果主要是编导手法上的几点创新:

1.  舞蹈题材新颖

2.  舞蹈样式的突破性

3.  处理手法的独特

4.  表现角度的特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