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孫子兵法》的結構地圖(上)

 公司总裁 2013-11-26

《孫子兵法》的結構地圖(上)

文/程國政

  首先讓我們看看《孫子兵法》的知識特徵,《孫子兵法》全書蘊藏著一張層次繁複的知識網絡,在全局上,它首論「五事七計」的政治決策,次講「貴勝速戰」的經濟戰略;從戰法來看,它先講「十圍五攻」的作戰常法,再談「奇正虛實」的謀略變法;從管理上看,它除了談「令文齊武」的治軍理念,也論及「靜幽正治」的領導權術;再從佈局來看,它提出「勢險節短」的造勢佈陣,也談到「深專淺散」的地緣攻防;這些概念交織成一張看似紊亂,實際上卻穿梭呼應的系統化知識網絡。

  正因為《孫子兵法》具有上述的特徵,頗適合用「知識管理方法」來整理,所謂「知識管理」,是一門結合了「系統論」、「物件導向」、「層次分析」等觀念的方法論,由於它比較貼近現代人思考問題的模式,因此我們用它來建構《孫子兵法》的知識結構。

   從全書論述來看,孫子談兵是以軍隊組織為主體,凡是組織都可以用「流程」、「結構」、「策略」等構面來概括,「流程」是指組織的運作程序;「結構」指組織的治理形式;「策略」則是組織的管理規則;因此本章將以這三重構面來展開《孫子兵法》的知識結構,第一步驟是以十三篇順序作為「流程」構面,第二步驟以現代軍事範疇作為「結構」構面;第三步驟則是以用兵之法作為「策略」構面;這三個步驟把《孫子兵法》解構、重組為一個三維的知識結構,這一結構既遵從了孫子自己的邏輯體系,又符合現代組織的共通功能,因此將有利於多元領域的應用取捨。

一、《孫子兵法》一維流程結構

  《孫子兵法》結構化的第一步驟是從全書邏輯著手,由十三篇順序來看,孫子的思路是按照戰爭發展來劃分篇章的,一至三篇談戰爭準備,四至六篇論用兵規則,七至八篇為實戰作業,九至十一篇專論地形研判,十二至十三篇講特種戰法,所以孫子自己的邏輯結構就是備戰、興戰、實戰、終戰等戰爭流程。

  讓我們換個角度以系統觀來看,《孫子兵法》全書是一個大系統,十三篇就是十三個次系統,每一篇又包含著數個戰爭規則,如廟算規則、速戰規則、全勝規則、奇正規則、虛實規則、行軍規則,以及火攻規則、慎戰規則等概念。這些戰爭規則是孫子獨到的競爭法則,因此可稱之為孫子「兵學規則」,這些「兵學規則」就是十三篇的子系統,任何子系統都必須滿足「整體性」、「目的性」和「開放性」等系統原則,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

  根據這三個系統原則,十三篇次系統一共可劃分為三十六個獨立子系統,也就是三十六個「兵學規則」,這三十六個兵學規則猶如三十六顆剔透的珍珠,依序串起了一條戰爭流程的珠鍊,而形成如圖1的一維結構。

圖1《孫子兵法》一維流程結構圖

  雖然《孫子兵法》有著豐富的二元概念如「奇正」、「虛實」、「迂直」、「利害」等,以及「五事」、「七計」、「六形」、「九地」等古典兵學概念,然而這些並不適合作為系統單元,因為概念不等同戰爭規則;舉例來說,〈一、始計〉中有「死生」、「存亡」、「陰陽」、「寒暑」、「五事」、「七計」等兵學概念,這些概念都只是「政治廟算論」這個兵學規則的元素,一旦離開了「政治廟算論」,即無法獨立表達一種戰爭規則。因此歸納孫子的兵學規則不能僅憑概念逕行分類,而必須從系統化著手,才不會有斷章取義之虞。

二、《孫子兵法》二維治理結構

  第一個步驟將十三篇串成一條三十六個兵學規則的流程,但是戰爭除了有時序性的必然流程外,更是一種糾結著暴烈性、偶然性、從屬性的突發活動(克勞塞維茨之語),因此第二步驟將從戰爭方法論來看《孫子兵法》。

  要探討孫子的戰爭方法,我們可以從「如何進行戰爭?」的原點出發,它進一步細分為「戰爭可實現什?目的?」、「戰爭中要達到什?目標?」、「用什麼執行戰爭?」、「如何執行戰爭?」等四個問題,我們也以這四項提問來反思《孫子兵法》。

1. 戰爭可實現什麼目的?

   思考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戰爭「目的」通常與國家或統治者的切身利益有關。綜觀歷史上的戰爭,從爭奪水源、領土等利益層面,到推翻暴政、民族復興等尊嚴層面的目的不一而足。若戰爭缺乏正當的目的,那麼恃強凌弱的君主往往為了一己私利而興戰,甚至有為了一位美女、一件貂裘而兵戎相見的戰爭;簡單說,戰爭本質上是國家意志的延伸,因此牽動了內政、外交、國防、經濟等國家資源的投入,這就是為什麼現代國家都制訂有「國家戰略」。

2. 戰爭中要達到什麼目標?

   思索在戰爭中要達到什?「目標」,為了實現戰爭目的,必須設定近程、遠程的戰略目標,並以一系列的戰略手段來實現,常見的戰略目標有攻城掠地、殲滅敵軍、或是斃敵首腦等。如果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就易產生動輒攻伐侵掠,甚至屠殺百姓的行徑;正確的戰略目標應該以戰爭目的為前提,動用武力或計謀來達成勝戰目標,因而發展出「軍事戰略」。

3. 用什麼執行戰爭?

  思索軍隊要採取什?「體制」,戰爭體制是為了實現戰爭目的及戰略目標而設計的軍隊形式,雖然軍隊的形式歷經了步兵、騎兵、車隊、坦克、潛艇、空降等演變,然而軍隊戰力終究是由軍心士氣,而非組織形式所左右,故健全的軍事體制應該從法治與紀律的層面來考量,於是衍生出「治軍理念」。

4. 如何執行戰爭?

  思索戰爭要採取什?「方法」,戰爭方法是指在實戰中所採用的技術或戰法。雖然武器的形式歷經了冷兵器、熱兵器、機械化、以及電子戰等時代演進,但是戰場對陣卻是由部署與戰力,而非武器形式所左右,故高明的戰爭方法應該營造有利局勢和作戰效能,於是演化為「戰鬥戰術」。

  「目的、目標、體制、方法」等四項課題,發展出「國家戰略」、「軍事戰略」、「治軍理念」、「戰鬥戰術」等四大軍事範疇(Category)。圖2顯示了此一邏輯關係。

圖2《孫子兵法》的軍事範疇邏輯圖

  由於這四大範疇同時界定了軍隊的決策權限,所以它也代表著軍隊的治理結構,故接下來我們將以這四個軍事範疇來為三十六個兵學規則重新分類。

1. 國家戰略(National Strategy)

   國家戰略是實現「戰爭目的」的總體思維,《美國三軍通用術語辭典》為國家戰略所下的定義是:「運用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整體資源,平時指導軍事建設,戰時指導軍事運作,以實現國家目的的藝術和科學。」廣義的國家戰略不僅考慮國家利益,還包含了精神層面的道義國格問題,以及戰後長期和平的考量。

  歷史上「戰略」一詞雖然始見於西晉司馬彪所撰的《戰略》一書,但是戰略思想的形成,則是由孫子的「廟算」概念首開戰略思想的先河。在西方,「國家戰略」(National Strategy)這一用語創始於1950年代的美國,一般又稱為大戰略(Grand Strategy)或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美國知名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更主張,所謂大戰略或國家戰略,其實與「國家安全政策」(National Security Policy)均為同義詞。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柯林斯(John M. Collins)曾在《大戰略》(The Great Strategy, 1973)一書中說:「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係、考慮因素和所受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重大的意義。」

  根據上述「國家戰略」的定義,三十六個兵學規則中一共有六個兵學規則符合國家戰略的性質,如圖3所示。

圖3「國家戰略」的六個兵學規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