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小茴香的介绍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11-27
  【出处】
  1.茴香入药,首见于《药性论》,原名蘹香。
  2.《新修本草》名蘹香子,云: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3.《本草图经》云: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4.《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园栽种,类蛇床子,色褐轻虚。5.其后《纲目》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等记载。
  依据上述植物特征,再参考《本草图经》所附蘹香子及筒州蘹香子图的形
  【拼音名】Xiǎo Huí Xiānɡ
  【别名】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eniculum uulgare Mill
  采收和储藏:8-10月果实呈黄绿色,并有淡黑色纵线时,选晴天割取地上部分,脱粒,扬净;亦可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开展,表面细纵沟纹。茎生叶互生;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主国阔三角形,长约30cm,宽约40cm,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0.5-5cm,宽0.5-1cm。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径3-15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纤细,不等长,长0.3-1.2cm;花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黄色,长约1.5mm,宽约1mm,中部以上向内郑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双悬果长圆形,长3.5-6mm,宽1.5-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湿润凉爽气候,耐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选地势平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轻碱性黑土为宜。前茬以玉米、高粱、荞麦和豆为好。
  栽培技术 多用种子繁殖。春播3-4月:秋播9-10月,条播,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5-7cm;亦可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种子拌细土后均匀散入沟或穴中,覆土1.5-2.5cm,稍镇压。每1hm2用种量15-30kg。10-15d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10-12cm间苗,每穴卵苗2株,苗高20-23cm时,每穴留苗1株。生长初期中耕宜浅,施氮肥为主;开花前期增施磷、钾肥,促进开花结实。天旱要适时灌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灰斑病,可于播种前将种子用50℃水浸3-5min,晾干后播种。虫害有黄翅茴香螟为害果实,可用7216微生物杀虫剂粉喷撒,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7%-99%。
  【性状】
  性状鉴别 双悬果细圆柱形,两端略尖,有时略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至棕色,光滑无毛,顶端有圆锥形英杰棕色的花柱基,有时基部有小果柄,分果长椭圆形,背面隆起,有5条纵直棱线,接合面平坦,中内色较深,有纵沟纹。横切面近五角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气特异而芳香,味微甜而辛。
  以粒大饱满、黄绿色、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接合面2个,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上方。内果皮为1列细胞。种皮细胞扁平,蚋含棕色物质。种脊维管束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与种皮之间。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含细小草酸钙簇晶。胚小,位于胚乳中央。
  小茴香辛散祛寒,为治疝必用之药。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寒疝,症见睾丸坠胀疼痛者,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茴香橘核丸。
  方用:小茴香(盐炒)、八角茴香、橘核(盐炒)、昆布、延胡索(醋制)、香附(醋制)、青皮(醋炒)、槟榔各40克,荔枝核、川楝子各80克,补骨脂(盐炒)、肉桂、莪术(醋制)、木香、乳香(制)、桃仁、穿山甲(制)各20克。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本方有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疝气之因于寒者,须久服方可建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