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逸心茶舍 2013-11-27

关键词:海浸活动、贝壳堤、东夷民族、迁徙

 

    中国海洋地质勘探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环渤海湾地区大陆架处,存在着几条明显的大范围“古贝壳堤”。比如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的古贝壳堤、天津市沿海一带的古贝壳堤、山东省沿海的滨州贝壳堤等。这表明距今10,000年至5,000年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曾经有过大规模、长时间的海浸活动。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渤海湾西岸古贝壳堤海岸分布图

   

    相关研究表明析,史前历次海浸活动中,曾导致东夷民族被迫整体迁徙的重大海浸活动有过三次。第一次海浸活动后,炎帝带领下部落进行迁徙。第二次海浸活动后,黄帝带领部落进行迁徙;之后两帝部落联合继续迁徙;接着与蚩尤所领导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大战。第三次海浸活动后,炎黄两帝带领联合部落继续向西迁徙……

    通过对中国浙江东部地区远古文明遗址与遗迹的探索与研究,我认为中国东部沿海远古三次海浸事实,是打开中华史前文明奥秘之门的一把钥匙。

    我国东夷民族发祥地为浙东、山东、辽西三大部分,而浙东地区是其文明之源,次之是山东地区。周朝的兴起,是我国迁徙到中国西部与关中一带的炎、黄、蚩尤部落的分支后裔。

    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解开许多困惑考古学家、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的历史谜团,以及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背景与部落的生存状况。试列举如下历史推测: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天津市沿海地区古贝壳堤

   

     1、距今10,000年前至5,000年前分布着浙江省河姆渡、田螺山、小黄山、马家滨、良渚、反山等地区的远古遗址与玉器加工场,以及慈城、鄞县地区出现的距今10,000年前的木履、龙船,充分说明了这些地区曾经存在着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

    2、山东省现已考古发现的15,000处古国遗址与历史遗迹,是第一次海浸与第二次海浸后的文明遗存。

    3、我国4,000年前的远古遗址、遗迹分布呈与中国海岸线相平行状态,而且其高都在海拔15米以上。

    4、海浸活动使得中国东部沿海一带先民分散于各地,这些人汇集的地理信息成就了《山海经》。

    5、海浸活动退去后,位于中国西部的先人们再次来到东部沿海地区开垦种植,这才会在吴越地带有“阿尔泰语”命名的“桐庐、姑苏、阖闾”等人名与地名,这是很好的印证。

    6、我国的史前文明发源地应具有集中性与区域性,因为天灾才会向各处迁徙。浙东地区温度适中,有山有水、有河流、海洋、湖泊,食品充足,稻米、鱼吓、山珍、野兽、棉麻、竹木、蔬菜,还有可加工的铁陨石、铜矿、玉石矿等自然资源。

    7、夏朝城池向北八迁史料(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证明我国远古先民曾有向北迁徙的趋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远古的王城规模并不大、设施比较简单的原因所在。

    8、因为浙东一带曾经拥有过远古文明,才会遗存下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蝌蚪文”、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的岣嶙碑。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同期同类器型对比:山东省菏泽市面世的海水沁史前玉龙片雕

   

     9、炎帝、黄帝与由蚩尤所领导的九黎族群在河北省“涿鹿”发生战事,那是东夷民族之间为了生存之战。

    10、春秋战国期间各国间发生的战事,实际是炎黄后裔分享祖先开拓疆域的成果。

    11、西周实际是一种联盟形式的朝代,周朝把它们的先祖之地定为:吴地称为泰伯之地,越地称为章伯之地。

    12、秦始皇巡游中国沿海一带,主要动机是想寻找其祖上故地。其巡游路线大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岛、浙东省绍兴市会稽之间。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还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的慈城镇一带,建庙作为纪念。(秦始皇庙在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

    13、汉朝史学家司马迁为证实许多历史事实,专程来到浙江省慈溪、余姚、鄞县一带。

    14、全国各地都有炎帝与黄帝的纪念陵庙。在浙江省东部的四明山四明山一带的余姚、慈溪地区,可找到多于46个与其它省份相同的地名。这种情况揭示出,并不是外地46个地方的先民们来到会稽,而是会稽地区的先民们曾经分散到全国各地。

    15、我国的远古神话中“哪吒闹海”、“女娲炼石补天”、“共工撞倒不周山”、“精卫填海”、“嫦娥奔月”、“鲲鹏展翅”的掌故,都是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作为神话故事的创作背景。

    16、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伏羲、女娲、祝融、神农、共工、尧、舜、禹都在浙江省四明山一带。经考证,现在的四明山就是远古时期的会稽山。经典传说中涉及这一代的远古地名有:“舜耕历山、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五湖四海、会稽山、禹穴、丹山赤水、三天子都、顿市、太平(慈城)、大蓬山、文种葬地(汶溪)、秦山、宛委山、岐山、覆盖山、泰山、成山、官奴池、鄮山、各沫国、堇国、鄞县、句章、陈国”等。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同期同类器型对比:河北省张家口市面世的土坑史前玉龙片雕

   

    17、通过比对分析西周与东周时期的文字,可以发现东周时期鄞方言的文字少了许多,这表明了语言的雅化、融合、进步、发展过程。

    18、我国方言中鄞方言主要分布有三大块:其一杭嘉湖地区域,其二粤闽区域,其三是陕西关中区域。例如,陕西省余家沟方言中1,800个字词中,就有120个鄞方言字词音。

    19、秦穆公骂翦叔:“尔何知,墓枝莫各矣!”是宁波人都知道的鄞方言。荀子说文王与周公是伛背。他不知“伛背”含义,其实是“人”字偏旁加一个“翁”字,是老人背发生弯曲所致,而不是佝偻病的后遗症。此字应念鄞方言[haeiq],是鄞方言中“伛倒爬起”(“猫下起来之意”)的“伛”字。

    20、现存方言中,汉字复合字、生僻字最多的是鄞方言。据不完全统计,鄞方言有1,500个远古汉字。

    21、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名姜石年,黄帝名公孙轩辕,大禹名姒文命,这表明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已有文字与姓名了。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河北省秦皇岛市面世的海水沁青玉人雕

——曾经沧海桑田的皮壳:四千年以前的一声叹息!

   

    22、我国汉字中的“纸”与“笔”字是远古留下来的古文字。“纸”的象形文由蚕丝制成;“笔”的象形文由毛制作,后来才有金属的“筆”与竹简。

    23、我国古代年历所采用的是农历,这是夏朝的历书。农历的编制原则与编制原理,充分体现了根据天上节气的变化,服务农耕的需求的特色,更适合中国南方地带的农耕生活需要。

    24、我国现今不少考古学者认为中华文明之源在山东、蜀川、浙东地区。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因为这些地区都与海洋、江河相连。

 

名词解释: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贝壳堤是几十年来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国际上的海洋、第四纪地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邵启龙:多次史前重大海浸活动导致东夷民族不断西迁
古贝壳堤岛向海一侧形成新的贝壳堤

   

    贝壳堤俗称“蛤蜊堤”、“沙岭子”、“岭子垒”。古人称“贝丘”;地貌学家称为“死亡的海岸洲堤”。贝壳堤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几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真实地记录了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是海陆变迁的历史足迹。贝壳堤是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波浪的冲刷,使海滩坡度增大,底质粗化,底部的贝壳类介壳被海水冲到岸边,堆积在高潮线附近,经长期作用便形成贝壳堤。当海岸带泥沙来源充分,海滩泥沙堆积作用旺盛时,贝壳堤停止发育。多次的冲贝壳堤淤变化便留下多条贝壳堤。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用14C同位素年代测定贝壳生成的年代,便可恢复海岸发育的历史。

    天津陆地堆积平原中自陆向海排列有Ⅰ、Ⅱ、Ⅲ、Ⅳ四道贝壳堤,与现代海岸线大体平行呈垄岗状不连续分布,代表了四个时期海岸的位置。距今10,000至5,000年间发生的大规模海侵活动,导致天津平原大部份被淹,以后海面回降、河流冲积、逐渐成陆。古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遗迹,为天津海岸带颇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类型,也是渤海湾古海岸的遗迹,反映自陆向海方向的岸线变迁。

 

【编者备注

    1、邵启龙先生的原文经过考证、修订,删除了部分有争议的观点和段落,并对原文行文的排序做了相应的调整。

    2、配图中古贝壳堤的图片来自网络,3件史前古玉器图片由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员曾力先生提供。

 

文章作者:邵启龙(原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鄞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原文标题:《解开“中华文明之源”大门的钥匙是承认远古时期的三次海浸》

发布时间:2011年2月5

网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053180100owx5.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