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洛阳樵夫 2013-11-27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文人们用他们的笔记下了这一历史盛况,在宋代的诗词中有不少是描写当时茶文化的,这些诗词为我们今天更好、更生动地认识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甚多的帮助。本文不揣简陋,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奉献给喜好中国茶文化的方家,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1、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龙凤茶》。

  2、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鸠坑茶》。

  3、七宝茶,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梅尧臣《七宝茶》。

  4、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双井茶》、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5、宝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诗见王令《谢张仲惠宝云茶》、欧阳修《双井茶》。

  6、日注茶,又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苏轼《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

  7、卧龙山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市,诗见赵几《次谢许少卿寄卧龙茶》。

  8、蒙顶茶(蒙山紫笋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区,诗见文同《谢人寄蒙顶茶》、陆游《秋晚杂兴十二首》。

  9、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

  10、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苏轼《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11、修仁茶,产于今广西荔浦县,诗见《饮修仁茶》。

  12、峨眉雪芽茶,产于今四川省峨眉山,诗见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13、七宝茶,产地不祥,诗见梅尧臣《七宝茶》。

  14、北苑茶,产于福建北苑,是当时声誉最高的贡茶,诗见蔡襄《北苑茶》,北苑茶多制成龙凤团茶,但龙凤团茶并非一定是北苑所出。

  二、赐茶及谢茶表之类现象

  唐代的皇帝偶尔会赐一些贡茶给大臣,在宋代则赐茶之风甚盛,受到皇帝恩赐茶叶的大臣们常要作诗或作文章对皇帝的恩赐表示感谢,称为"谢茶表",如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写过此类"谢茶表",可参见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有关的诗可见以下几例。

  王禹《龙凤茶》:"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得作近臣"。

  蔡襄《北苑茶》:"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

  梅尧臣《七宝茶》:"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

  三、人们对饮茶功效的认识

  宋代人对饮茶的认识是建立在唐代人的基础上,基本上是认为饮茶可以清心、治疗消渴病(糖尿病)、治疗眼病和兴奋等的作用,具体可见以下几例。

  梅尧臣《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答之》(以下简称为《因条答之》):"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清心)。

  苏轼《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一啜更能分幕府,定应知我俗人无"(清心)。

  蔡襄《和杜相公谢寄茶》:"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清心)。

  朱熹《康王谷水帘》:"采薪爨绝品,瀹茗浇穷愁"(清心)。

  丁谓《咏茶》:"烦襟时一啜,宁羡酒如渑"(清心)。

  梅尧臣《因条答之》:"夜枕不得寐,月树闻啼鸦"(兴奋)。

  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佳"(兴奋)。

  朱熹《茶坂》:"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兴奋)。

  赵《次谢许少卿寄卧龙山茶》"啜多思爽都忘寐,吟苦更长了不知"(兴奋)。

  曾巩《尝新茶》:"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兴奋)。

  苏轼《汲江煎茶》:"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兴奋);《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兴奋)。

  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兴奋);《双井茶送子瞻》:"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兴奋)。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去"(兴奋)。

  秦观《次韵谢李安上惠茶》:"从此道上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兴奋)。

  孙觌《饮修仁茶》:"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亦有不平心,尽向毛孔散"(兴奋、清心)。

  曾几《述侄饷日注茶》:"谈多唤坐睡,此味政时须"(兴奋);《谢人送壑源绝品,云九重所赐也》"谁分金掌露,来作玉溪凉"(生津)。

  陆游《喜得建茶》:"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兴奋)、《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兴奋)、《试茶》:"睡魔何止退三舍,欢伯直知输一筹"(兴奋)、《幽居即事九首》:"幽人作茶供,爽气生眉宇"、"超然高世韵,何独驱睡昏"(兴奋)、《懒趣》:"舌根茶永"(生津)、《饭后忽邻父来戏作》:"茶味森森留齿颊"(生津)、《杂兴》:"瓯聚茶香爽齿牙"(生津)、《初秋杂咏》:"茶甘半日如新啜"(生津)、《晚兴》:"客散茶甘留舌本"(生津)、《北岩采茶用<忘怀录>中法煎饮,欣然忘病之未去也》:"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生津)"。

  文同《谢人寄蒙顶茶》:"十分调雪粉,一啜咽口津;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冰雪凝入骨,羽翼要腾身"(生津、清心、兴奋)。

  王令《谢张和仲惠宝云茶》:"与疗文园消渴病,还招楚客独醒魂"(治疗消渴病、兴奋)。

  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治疗消渴病)。

  蔡襄《北苑茶》:"啜将灵药助,用于上尊清"(治疗消渴病)。

  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治眼病)、《寄新茶与南禅师》:"筠焙熟茶香,能医病眼花"(治眼病)。

  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鹅溪水练落春雪,粟面一杯增目力"(明目)。

  四、名泉

  唐代人们对用于煮茶的水质已经很讲究,这在陆羽《茶经》中有比较充分的记述,但诗歌较少见到,宋代人们对用于饮茶的水进一步讲究,并在诗词中有比较多的表现,具体参见如下:

  1、谷帘泉,又名康王谷帘泉,位于江西省庐山,古人认为此水为天下第一,诗词见王禹《谷帘泉》、朱熹《康王谷水帘》、陆游《试茶》等。

  2、惠山泉,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西,以泉山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二十多处,诗词见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寄新茶》、《宋城宰惠日铸茶》、文同《谢人寄蒙顶茶》、王令《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3、大明泉,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大明寺,诗词见黄庭坚《谢人惠茶》。

  4、报国灵泉,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南,诗词见陆游《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煎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二泉皆甘寒,传云唐僖宗幸蜀在道不豫,至此饮泉面愈,赐名"报国灵泉"云三首》。

  5、六泉,位于今安徽省滁县城西南琅琊山麓,诗词见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6、金线泉,齐州城南,诗见苏轼《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寄新茶》。

  五、茶的等级鉴别标准

  宋代人们对茶的等级标准分为七级,以一级为绝品,七级为末品,评定时不仅仅是依据某一方面,而是各有侧重,诗词见梅尧臣《因条答之》:"七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槎。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

  六、建溪茶品种(或曰建茶品种)

  宋代福建的建溪一带产茶业因北苑茶的名声而发展迅猛,名茶纷纷涌现,成为名茶品种最为集中的地区,描写建溪茶的诗词甚多,一些名品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具体如下:

  1、建溪洪井茶,诗词见梅尧臣《因条答之》。

  2、建溪龙凤茶,诗词见王禹《龙凤茶》。

  3、的乳茶,诗词见梅尧臣《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十枚,因以为谢》。

  4、葵花(龙凤茶中的一个品种,龙凤团茶,属于一个系列,其中茶名有几十种,如葵花、龙团胜雪、玉叶长春、瑞云呈祥、启沃承恩等),如曾巩《尝新茶》:"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七、对陆羽的崇拜

  陆羽因其著作《茶经》而倍受后人的崇拜,在宋代,文人们对陆羽是推崇备至,纷纷以陆羽再生自谕,其是尤以陆游更甚,具体见如下诗词:

  徐照《谢徐玑惠茶》:"静室无来客,碑粘陆羽真"。

  陆游《戏书燕几》:"水品《茶经》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八十三吟》:"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幽居即事》:"卧石听松风,萧然老桑苎";《幽居即事九首》:"卧石听松风,萧然老桑苎";《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

  林逋《烹北苑茶有怀》:"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八、斗茶之俗

  斗茶,又称点茶、斗试,方法是将碾碎的茶末放入盏中,再将初开的水点注至盏中,从而进行品赏。唐末五代,在福建省建州的产茶地区兴起了斗茶之俗,至北宋流行,文人士大夫之间在斗茶时多诗歌唱赋,气氛热烈。斗茶包括斗形、斗香、斗味、斗色等四个方面,其中斗香从碾茶时即已开始,斗味则以茶味之淳酽浓厚程度为准,斗色则以白色茶沫为最佳,同时还要看茶沫的存留时间的长短。在实际斗茶过程中,茶香、茶味因标准甚难把握,人们多以斗色为准,茶沫(茶花)白且长久不散,表示茶汤浓,也表示茶品质好,因此诗中多见描写茶沫(花)的内容。如梅尧臣《尝茶和公议》:"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苏轼《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皓面生瓯面,堪称雪见羞"、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轻尘散罗曲,乱乳飞瓯雪"。

  在这个风俗中,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描写得十分清楚,斗茶胜利者很得意,"胜若登仙不可攀",而斗茶失败者则很沮丧,"输同降将无穷耻"。苏轼《月免茶》:"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由于茶质的好坏以茶沫为评断,茶沫的颜色以白者为佳,因此,只有选择与白色对比度最大的色彩--黑色,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表现白色的纯度,当时人们用于斗茶的茶碗(盏)是以黑(褐)的茶盏为首选,产于福建省的水吉窑的黑釉盏成为最好的斗茶所用的茶碗。水吉窑的黑釉盏因为发色的原因,品种很多,如兔毫盏、鹧鹕斑盏、油滴盏、曜变釉盏等,在宋代诗词中多用"紫"来表示黑,具体可见下例:

  欧阳修《和梅公议尝建茶》:"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苏轼《游惠山》:"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送南屏禅师》:"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罗酒"、《水调歌头桃花茶》:"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

  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子厚寄新茶二首》:"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杨万里《澹庵坐上观上显人分茶》:"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以六一泉煮双井茶》:"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呜雪兔毫霜"。

  蔡襄《北苑十咏》:"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

  黄庭坚《信中远来相访且至今岁新茗》:"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

  梅尧臣《和欧阳修》:"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从上述诗词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宋代的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与唐代丰富的茶文化相比,宋代的茶文化较之于唐代茶文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1.依然是名茶众多的时代,一些名茶仍列宋代名茶的行列;与此同时,涌现出一些名茶,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其中某些名茶除其内在有本质良好以外,也与当时名人的极力推崇不无关系,如双井茶。

  2.依然实行贡茶制度,唐代贡茶品种数量较多,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的重点贡茶,呈现出各领风骚几十年的格局,而宋代的贡茶品种虽有不同的名茶,但一直是独尊北苑茶(也包括建溪茶)的局面。

  3.赐茶现象与谢茶现象出现频繁。

  4.人们对茶品质的评定更加细化,标准大体上被人们所接受。

  5.当时的人们,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官场失意的文人,多对陆羽充满崇拜之心。

  6.人们对用于煮茶的水更加讲究,新出现了一些名泉,并给予不同程度的赞誉。

  7.对茶的功效的认识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为茶可以治眼病。

  8.涌现并十分流行"斗茶"之风,与之相配的是福建水吉窑所出的黑釉茶盏(茶碗),成为当时斗茶最为通用之具,这也是历史上福建陶瓷业首次以其独具一格的产品风縻全国乃至国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