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2013福建高考作文可能涉及到10个角度及相关作文素材

 daobao 2013-11-27

2013福建高考作文可能涉及到10个角度及相关作文素材

1、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和思考别人的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者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标价1000元出售,其首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人听后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轻轻将画撕毁,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则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不值那个价,便降低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还是一个三流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由此看来,批评有时是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有时是转折,指引人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巅峰;有时是毒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一生。而其实,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面对批评的心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请联系你的人生体验,以"面对批评的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提示】
        本题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如何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和思考别人的批评并反思自我以实现不断的成长与超越。面对批评,有人是一种情绪化的激烈反应,有人则反驳拒斥,而理性的态度则应该是思考批评者的立场动机,判断其合理性,并借此认识自我。
【素材金库】
        ◎中华五千年,我们的文化之中确实存在缺少对批评意见的关怀和聆听。我们有种五千年传承的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顾全别人的面子,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面子。面对别人的缺点,别人的错误,我们便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避而不见的怪圈之中,或许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别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并不符合"道义",但只要于自身利益无损,管他何来,何必白白伤了两家和气,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人敢提出批评的意见,因为那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五千年的积淀,中国人听的批评越来越少,即使偶尔听到几声或远或近的批评,也只当几声无关紧要的叫喊之声,听到与没听到并无什么分别。如此而来,把批评之声当作不入耳的乱弹琴,对于批评意见的排斥性便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的血肉里。接受批评意见越来越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此说来,中国人如今面对历史面对批评这般听啥啥不入耳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由于敢于提出批评的人越来越少,国人听到的全是一片叫好之声,仿佛真的天下太平,人间安乐,五谷丰登,听了五千年奉承的国人,再也听不进逆耳的忠言了。
        那么,在这个被道德家称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年代里,我们究竟还能做什么?从项羽到崇祯,从关羽到奕昕,中国人对批评坚决拒绝的性格令我恐慌,而批评的不平等性尤使人深感畏惧。比如上级对下级的批评,长辈对晚辈的批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叫指导、关爱、关怀,但如果反过来,那就叫做以下犯上、目无尊长、狂妄自大。在中国永远不要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是不现实的,即使有,也决不是平头老百姓。如果你胆敢对大众的看法提出质疑,提出"义正辞严"的批评,那么你必定输得一塌糊涂,毕竟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
       ◎客观的批评能使人受益,不那么客观的批评也未必真能伤害到你。(汪国真)
       ◎戴维·克罗克特有一句很简单的座右铭:"确定你是对的,然后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英雄人物,总有遭人批评的时刻。事实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评就越多。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想做的人,才能免除别人的批评。
       ◎只要你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付批评,遭人批评其实不成问题。邱吉尔在他的办公   室墙上,悬着一幅林肯的字,上面是这么说的:"我当竭尽所能,一往无前。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所有反对我的声音都无关紧要。反之,如果我是错的,就算天使信誓旦旦地说我是对的,也无济于事。"邱吉尔一生不知遭遇过多少批评,林肯更不用说了,在他一生之中,反对他的声音几乎无日无之。其实现在的一些公众人物不也如此?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
       我们都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水只要不渗进船里,船就不会沉。记住一件事,只要确定你是对的,就坚持你的信念,无怨无悔。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人上之人。
  ◎当接受批评时,可能我们都会拒绝接受别人不恰当的批评方式及言语,也会有马上自圆其说的念头和反唇相讥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你无论如何都要克制,因为反击就是你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尽管你也许是无心之失。经常对别人的批评进行直接反驳,你的信誉度会直线下降,使别人认为你固执己见。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最重要的是断定他人的批评是否对你有价值,不一定所有的批评你都要接受。如果是出于成见的批评、无关紧要的批评、恶意的批评,你根本不用在意;如果是善意的批评、有价值的批评,接受下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善意的,有参考价值的,你就应该承认,并考虑接纳他的意见,而且要表示出感谢。同时尽可能地按照他的意见进行改正,和他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表明你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如果批评的事情确实不是因为你的原因造成的,你一定非常生气,你一定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尽管你心里很不平衡,你还是要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假若你没有耐心把话听完,中途打岔,申诉你的理由,你多半会被认为是狡辩,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他对你的行为会非常的生气,这样只会使双方的冲突更加剧烈,而且从此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你认为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接受批评,可以表示出遗憾的态度,但这和认错不一样,因为这只是一种礼貌,却能显示出你的修养和体谅别人的风度。认真听完他的批评之后,再提出你的理由、解释你的行为、证明你的看法,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不成功的,对方仍然不肯原谅你的行为,你也没必要为此太伤神,因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很爱面子,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秉承"和为贵"的思想,也很少公开批评别人。如果实在有建议要提给别人听,一般也采取较为委婉的方式,比如单独聊聊,或在饮酒喝茶时轻描淡写地提出。除非别人做得很出格,否则中国人是不会公开和某人翻脸的。
在和外国人打交道时,往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不会把批评看作人身攻击,一般都是就事论事,批评意见提得比较直接,因此正确的批评要虚心地接受。
  ◎首先,要认识到一个客观事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要受到批评。因此,客观而冷静地看待就显得很重要了。 
  其次,要明白一个道理:能正确面对批评的人不多,喜欢被别人批评的人更是少见。尤其是缺少自信的人,对批评有着超常的敏感性,总是千方百计想避开它,久而久之就会油然而生恐惧感,接踵而来的就是回避。这种恐惧感像癌细胞一样吞噬着自信。因此越是不自信就越害怕别人批评。 
  克服批评所引起的恐惧感的唯一办法是要能面对它。下面介绍的具体措施也许更有针对性。 
  1.要倾听批评你的人说话,不要中途打岔。不要用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表现出你不愿对方继续说下去。 
  2.在你心中仔细想想别人的指责,以便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别人说你说话发音不标准,此后你便知道该如何去做。 
  3.帮助对方明白地说出他的异议,而不是令他对你的批评含混不清,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4.礼貌地询问批评者怎样改善自己的行为或怎样做比较好。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对方,而且还可以学习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受责备,也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再解释。 
  6.如果别人批评得有理,的确是自己的不是,那么就向对方道歉,表示愿意改正。但道一次歉就够了,顶多两次,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过分的谦卑无助于自信的培养。 
  总而言之,对于他人的言论不必太过敏感,有时对方只是善意地提出一些看法,并没有批评的意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了。 

2、社会责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道试题指向青年人的责任感,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当代绝大部分的学生受到太多的关爱,往往只知所求而吝于承担。三则材料命意具有梯度,层层推进,要求学生将自我在社会和历史进程中定位。
        本文立意,可集中谈承担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类进步的责任中的某一项,也可采用层进式结构,兼谈三个方面。
【素材金库】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青年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类跋涉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总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以超人的智慧洞察世界的本质,以卓越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o弗兰克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社会是一个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大家庭,唯有自觉承担起彼此的职责才能让整个社会和谐向上地发展,因此谈责任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深刻更透彻。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写出两个工整的字,那就是"责任"二字,他寄出的不是债务,而是他闪光的心。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便是还债,也无悔无憾,他带给了社会巨大的财富,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3、思考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以"思考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在一个众声喧哗的平面化、感官化的社会中,独立思考相对匮乏。而思考有着强大的力量,"我思故我在",它体现人之为的主体性、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盲从`、附和、缺乏独立思考,是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的缺失,而现在,这样的现象并不少。
【素材金库】 
        ◎不思考的时候是软弱的无力的迟钝的胆小的害怕的不明智的。遇到任何事情都拿不定主意,盼望有人替自己出主意,内心犹豫不定,充满恐惧怀疑,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如同一团乱麻,没有头绪,看不到前途也看不到希望,只觉得苦闷压抑。
  只有摒弃了一切倚赖心理开始独立思考的时候才会彻底地清醒,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有何特长,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有何优势,自己的目标是否现实,应该如何去实现;只有彻彻底底地将自己看清,对社会现状有清醒而正确地认识,不存在幻想和侥幸心理,才能明白自己该走的路,才不会再在无谓的琐事杂事中耽搁太久,才不会荒废自己的才智,浪费自己的感情!才能目标明确,脚步坚定,心情乐观大踏步奔向自己的路。
  我们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常常思考,遇到任何事情都先问一个为什么,这样才会保持敏锐的头脑,清醒的理智,不会误入歧途,少走弯路。才能让自己在有限的人生里实现自我的增值与超越,更加清楚地接近宇宙的本质,更加自如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伟大的成功,始于伟大的创意。思考的关键是在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用具有创造力的眼光去审视,从而产生成功的创意,缔造伟大的成功。
        ◎人是会思考之芦苇,因其草木,所以孱弱,而唯有思考,令其强大。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思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思考是人类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绝对桥梁--因为,人类一切伟大的创造和毁灭都源于思考:牛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个落地的苹果,结果300年后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和太空;希特勒久久注目那张欧洲新秩序版图,结果导致了影响整个20世纪的战争和灾难;而长征途中遵义城下的伟大思考,直接挽救的是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一个民族!
        ◎"思考"的重要,不会引起人们怀疑,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坚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由于知识的匮乏,有些人"情有可原"地不会思考;由于环境的复杂,有些人"身不由己"地被动思考;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些人"以我划圈"地实用思考……这,如果仅限一人、一事问题尚小,如果放到"权倾一方"的决策者就不容小看:一个很好的建设规划,在他们"思考的简单化"那儿会变成不计其数的劳民伤财和半拉子工程,出现众多的朝令夕改;千变万化的现实,在他们"思考的被动化"那儿会变成领导至上、经典至上、文件至上的传导工具;一个很好的改革发展大格局,在他们"思考的趋利化"那儿会变成"人人为我我为我"的地方保护主义……凡此种种,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有过刻骨铭心的教训,而且这种教训还在一个接一个地吸取和创造着:一说发展经济就比烟囱,一说新农村建设就比房子;一说成绩就把脏水打扮成奶油,一说缺点就把孩子一块泼掉……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实质性改观,迟早一天我们连最简单的思考也会放弃,彻头彻尾变成权威、书本的奴隶。为了避免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独立思考。
        ◎实现独立思考,需要个性,必须强化性格养成;需要勇气,必须树立直面挑战的信心;需要智慧,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丧失主见,才不会僵化和教条,才能有所作为和创造;只有人人独立思考,长征英烈们一路的热血才不会白洒,我们从事的事业才有生机和希望,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才能永久健康和有序!
        ◎法国作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最能思维的苇草。人虽不具有山崩海啸般的力量,但可以通过思考改天换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这就是思考的力量,思考形成了人的伟大。
        ◎没有思考,我们就不可能有成熟的行为,更不可能有成功的结果。"行成于思毁于随",说明思考的重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思考的作用。古人对"思"的理解是:"心"上有块"田"。既是心中之田,就要播种、耕耘。勤于思考,就是在心田里辛勤耕耘。
        思考,是前行的推进器。瓦特的思考,造出了蒸汽机,从而造就了一场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的思考,开创了原子能的崭新时代;马克思的思考,迎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综观时代的发展,工作和生活中的发明创造,无不是思考的结晶。
        思考,是心灵的健美操。当我们专心思考,探索未知领域,反省自身行为,总结成败得失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成熟起来。体格的健美,离不开肌肉的发达;人格的健美,离不开思想的深邃和成熟。
        有些人懒于思考,疏于思考,不善于思考,结果常常在碰了钉子后埋怨,在摔了跟头后懊悔。与其怨悔于后,何不思考在先呢?
        一个勤于和善于思考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一个勤于思考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社会。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

4、自我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沿着社会的等级阶梯和财富阶梯往上爬;人生,仅仅是选择目标并为此而奋斗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述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联系自身体验和社会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提示】 

    本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我们活着,不应是为了金钱或地位,而应在社会需要与自我兴趣特长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贡献社会。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广阔的天地供我们驰骋,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胸怀高远之志,心念天下苍生,自会有不一样的事功,人生自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人生过程中,或许会有种种内在外在的艰难,我们应坦然以对并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斗不已。
【素材金库】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意即个体本身生而俱有但潜藏未露的良好质量,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展现出来。
        自我实现可视为个体发展的历程,在此历程中促使个体发展与导向个体发展者,就是自我实现。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必须与社会历史发展这个总趋势相一致,要承认:个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毕竟是有限的,它的背后还有更加深层的力量(即经济的力量)起着决定作用。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唯我的自我实现",也不是"失我的自我实现"。一方面,社会历史发展从宏观上限定了个人的自我实现,不可能脱离这个大的轨道去谈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因为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这个根本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发展又为我们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天地,创造了外部环境。
        ◎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德行、知识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行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的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作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作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人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千里之外,始于足下。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目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阶梯。
       ◎一个人能力有强弱,职务有高低,行业有不同,贡献有大小,只要他在工作期间,竭其所能,尽职尽责,做了利国利民的事情,为社会做了一分贡献,而且一生清白,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5、心灵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请联系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提示】
        本题是一道比喻性试题,其指向是,青年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
【素材金库】
        ◎也许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片长满杂草的荒野。那些杂草可能是懒惰,可能是贪欲,可能是自私,也可能是虚伪……我们竭尽权利,想要将他们彻底清除,却往往力不从心。其实,要除去心灵的杂草,唯一的方法便是用美德将荒野占据。
       美德可以播下真的种子,开出善的花,结出美的果,可以让恶习的杂草彻彻底底地失去生存的空间。
        如果你对这一片杂草置之不理,则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杂草的生命力顽强,稍不留意就会使我们心灵的田野变的一片荒芜。
        放下失败后的悲观沉沦,放下嫉妒,放下骄傲,放下虚荣,放下懒惰,我们的心灵将会结出硕大的果,心中的庄稼将会使杂草知难而退,我们的心胸将变的宽广……
         当我们误解朋友的时候,要冷静。不能使误会一开始便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否则会使误会越陷越深,让杂草生根发芽,将你们之间的真诚的果实驱除出你们的心灵,让你们从而疏远真诚……
         如果你待任何人都是真诚的,那么善的种子将会落在你的心中,结出硕大的果,使你的心灵明净。
        如果你待任何事都是平等的,那么美的种子将会扎在你心里,开出最美的花,使你的心灵芬芳。
        如果你对世间万物都是友好的,那么真的花朵会跟随着你,永远都是那么美丽,你会觉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们是如此的可爱,世上的万物都是美丽的。那么你心灵中的杂草不再跟随着你,它们会另定新居。同时,你心中的庄稼会越长越好……
        用真诚去做肥料,用纯真去当作阳光,用善良去充当新鲜空气,你会得到一个心灵中的美丽芳香的大花园,从而将杂草的位置占据。
        除掉心灵的杂草,需要美德,真诚,纯真,善良……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三个弟子漫游天南海北,广闻博记。弟子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
  一天,哲学家在旷野中的一片草地坐了下来,对弟子们说:"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的学业结束之前,现在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道:"坐在旷野里。"
  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答曰:"旷野里长满了杂草。"
  哲学家说:"是的,旷野里是长满了草,不过现在我想知道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大大出乎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是如此简单的问题。
  一弟子抢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
  另一个弟子答道:"用锄锄掉会省力些。"
  第三个弟子更为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
  哲学家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净的一年后再在此相聚。"
  一年后,几个弟子都来了,原来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长着一些不知名的草在风中摇摆,而哲学家却没有来,但在地上却摆着哲学家一生的全部著作,上面还留有一张纸条,上书"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弟子们顿时大悟,而哲学家却从此杳无音信。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不是用手拔,不是用锄锄,也不是用火烧,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庄稼占据这片旷野。
  面对人生、事业、爱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彷徨,有过迷惘,如果迷离的纷华遮住了我们的望眼,纷乱的声音笼罩住我们的耳膜,苦苦的求索而找寻不到心灵的净土,此时杂草变很容易侵占我们的心灵,若不能及时的作认真的自我审视与剖析,则我们的心灵很快就要荒芜;拔、锄、烧,都不能彻底除掉心灵的杂草,即便是一毛不剩,可我们所期望的并不是光秃秃的心田,每个人都希望在生命的画板上涂上斑斓的色彩,所以我们应让心灵浸淫在春风化雨中,让金色阳光遍洒心灵的每一处角落,只有这样,我们的灵魂才不受纷扰。
◎心灵世界可以包藏着很多,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贪婪,名利,金钱……这些心灵的影象有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时刻左右着你的行为。
  心灵世界上的那些美好的、坦诚的、善良的苗,心中的真、善、美在时时呵护着苗地茁壮成长,有一天会结出来绚丽的果实。而那些丑恶的、贪婪的苗我们就不得不把它称之为草。
  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片田野中的杂草横生的时候,那其中的苗将也难以生长得茁壮。它对苗构成了一种威胁,甚至是一种挤压。
  那么心灵世界上的苗与草也和自然相似。
  ◎贪婪是心灵中的杂草。
  一个沙漠中的寻找宝藏的人,在饥渴威胁生命的时候,上帝给了他一次新生的机会,赐与他甘露。可是,当他吃饱喝足之后,继续来寻觅他心中的宝藏,他寻找到了许多的奇珍异宝,他贪婪地将他装满自己的整个口袋。可是,当他再次返回的时候,他没有了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源。最后,他不得不扔掉了所有的东西,可是,他仍然没有走出沙漠。当他在弥留之即,上帝再次问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他说:"我要食物和水。"上帝回答他:"该给你的你已经用完,现在等待你的结局就是一个。"
  贪婪,让他最终以付出生命为结局。那么在这个物欲狂飙的时代,人们的贪婪在节节膨胀,这贪婪的心灵杂草使人性迷失,没有了自我。那最终的结局也就成了沙漠中寻宝人的结局。
  卑劣是心灵中另外的一株杂草。
  他是一种低下人格的体现,一种扭曲变态的心态。人前好言语,背后放冷箭。时刻标榜自己,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骗取朋友的信任而利用后抛弃。
  这样的人的情感世界是苍白的,心地晦暗而狭窄。是伪善,卑鄙小人的代表。
  嫉妒又是心灵中的一块杂草。
  它是对美好的亵渎,人类心灵中的一颗时刻都能爆炸的炸弹。如果自己的利益被威胁,或者是别人比了自己强大了,自己往往自惭形秽,在心底产生叹息,甚至是暴怒,片刻之间点燃了心灵的炸弹,不择手段地报复,就是由于嫉妒的心灵杂草在作祟。
  这种最后的结局往往不但得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反而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最终落入罪恶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心灵的杂草,归结为一点那是凝结在你心底的痛。
  我们屏弃它,在我们的心灵中彻头彻尾地清除,才能给这个世界一方洁净的空间。
  让我们将功名利禄看透,将胜负成败看穿,将荣誉得失看破,心灵的杂草才没有了一丝的生长的空间。
        ◎人的心灵原本犹如一片肥沃的处女地,撒上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土地。如果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得到的都是暴力、色情、拜金主义、利益争斗等不良信息,这片沃土不自觉的就会杂草重生。而除去杂草最好方法就是在头脑中大量播种真诚、善良、宽容的种子,这片土地才会欣欣然,其它任何人为的强制方法都行不通。由此看来,要想铲除自己头脑中不好的思想与恶念,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善念与美德去充实自己的心灵,除此之外,别无良方!人的行为都是由大脑来支配的,心存善念才能造就一个好人。
        ◎是的,每个人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因为世界的五光十色五花八门,我们的心就生出了数不清的欲望,有些欲望是杂草。它们来自于原始的生物本能,不用浇水施肥也能疯长,稍不留心就会荒芜,如果我们只一门心思除掉它会事倍功半;有些欲望是庄稼,需要栽种,需要精心呵护,庄稼越多,杂草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庄稼越茁壮,杂草就越孱弱,同时我们再清除杂草,田野就干净如初,这些庄稼的名字叫美德。

6、他人意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他人意识”指具有整体的和他人的观念,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价值,并能据此来确定自己的言语和行动。

请以“他人意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涉及对待他人应有的态度与言行,针对当今青年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而提出。只有我们心中都存有他人,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美妙,我们的世界才会和谐美好。

【素材金库】

  ◎上世纪中叶的中国式“集体主义”,在上世纪末,逐渐分解以及还原为对个人和个体的尊重,初步建立起个人的权益保障系统之后,“我们”——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已被更为普遍的“我”所替代。

 我喜欢说“我”,也因此欣赏其他的那些“我”。如果没有“我”的确立,没有无数“我”的合作,“我们”必定是空洞、脆弱、空心化以至于不堪一击的。

 然而,在“我”和“我们”之间,是以“他人”作为连接点的。

  “我”因“他人”而成为“我”;“我们”因“他人”而成为“我们”。当“我们”过度地强化、放大“我”,而舍弃“他人”的时候,“我”便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无援之中。

  在我们的传统习性中,“他人”这一概念,更多情况下,只是一种被供奉的虚设牌位。我们的成语中曾有“以邻为壑”一词,可以佐证。有“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谚语,可以证言。即便在集体主义理想教育最为鼎盛之时,“他人”不仅未能成为国人的自觉意识,“他人”反而意味着告密、背叛、异己、危险、离间等等。这种体制下的集体主义文化,终于导致了“他人即地狱”的严酷后果。闻“他人”而心颤,近“他人”而丧胆。也许正是由于对“他人”的恐惧,文革之后,“我们”迅速土崩瓦解,“我”自仰天长啸——而“他人”却不得不退出公众的视线,淡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成为公民道德的模糊地带。

  五十年代以来,人口的高速增长,造成生存空间的高密度化;人口压力长期形成经济发展与卫生保健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计划生育仍然阻力重重。“我”生我的娃,关你什么事?在人口问题上,可有“他人”的意识么?

 餐馆大肆收购、杀戮、烹煮野生动物为牟取暴利;食客面不改色食用野生动物以饱“口福”或炫耀财富;官吏不惜以野生珍稀动物作为最高规格的宴席,“贿赂”上级领导为自己铺设升官晋级的阶梯——在这个破坏自然生态的“人链”中,可有“他人”的位置么?

 长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卫生系统始终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办公室的脏乱差、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毒防护、公共厕所的洗手设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等等。但公共卫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态,却有着惊人的共识: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在这些被忽略的公共卫生死角中,可有“他人”的概念?

  日积月累的民众生活卫生习惯中,沉淀下多少宁死不改的恶习陋性——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地抛弃果皮塑料袋、就餐分餐制、自助餐始终难以推行、酒后驾车、公共场所吸烟等等……“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患寡,患不均”——在这利益与灾祸均享均沾、“同甘共苦”的行为惯性中,可有愿为“他人”避免灾祸而自控自律的一分责任感?

 我们似乎一直在无意中铺设着迎接它到来的无障碍通道。

 然而,在公共领域里,“零距离”是有害的。距离便是“他人”,而“他人”即社会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和“我”之外,地球上更多存在的是陌生的“他”——他人!还有“它”——与人类共存的动物朋友们。

 正是为了“我”的安全与自由,请不要再“唯我独尊”,而多些对“他人”的关爱吧。

 “我”的自由是他人自由的终结。而他人的自由,最终才能成全“我”的自由。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最近经常在夜间行车,可是发现许多驾驶员会车时都没有变换远近光灯的习惯,刺眼的远光灯让人眼前一片空白,只得慢行,甚至干脆停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部分驾车者的他人意识不够。

  据报载,某地一驾驶员驾龄不长,在一次行车过程中,因为对面来车的远光灯没有换成近光灯,该驾驶员眼前一炫,加上紧张,在没有减速的情况下转动了方向盘,将路边一行人撞死。该驾驶员刚刚大学毕业,一份很好的工作也已经落实,可是一场事故让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归根结底,还是部分驾驶员的他人意识不够强,在两车交会时,只图自己看得清楚,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位朋友曾跟笔者谈起,说如果他改换近光灯而来车不换时,那他就再换成远光灯,让对方也尝尝远光灯的滋味。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大家都开远光灯硬顶硬,而相互都没有一点他人意识,就更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笔者不奢望每一个人都有伟人般的他人意识,但只要在生活中能时刻想到他人,做好一点一滴,哪怕是换一下远近光灯,那也同样令人敬佩。

7、分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捧沙在手,松紧有度,沙子绝少流失;握得太紧或太松,沙子大多从指缝间流出,手里的沙子所留便少。有人说,它具有生活的哲理,其中有一个处事把握好分寸或“度”的问题。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

  综观2007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诗意充盈并在网络上受到一些指责和批评,估计2008年会有一个较大的反弹,回归于强调青年人的理性思考包括合理地怀疑、理性处世等方面。本题涉及到青年人的理性处世与处事的问题。“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意义和价值。

【素材金库】

  ◎“度”,在汉语中是尺和法的意思。在哲学上讲的是质与量的关系,说的是在界限里,量的增减不会引起质的改变,但要是超过了界限的量的增减,就会引发质的变化。物极必反,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个的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度。什么事情都适度了,那么你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

  当然,我们把什么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而不过”,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决不能对任何事情都放任自流,不去把握。能不能把握好,是我们的水平问题,去不去把握,是我们做人的素质问题。

  也许有些事情的度是很难把握的,但我们可以把握此事件的极限度啊,使它限定在极限范围之内,那样就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了。

  ◎把握分寸就是要审时度势、严宽不误,不审时度势,则严宽皆误。不把握分寸的教育往往就是失败的开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或者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首先要审时度势,综合分析后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其次要掌握好教育的“度”,即教育的计划,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分寸。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教育的“度”,把握不好分寸,就会造成教育偏差,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性格观念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从此刻开始,你的教育之路就已经偏离正轨,注定是一次失败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握不好 “度”,究其原因:有的是眼界不宽,昧于大势,因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是爱恨妨我聪明,以己为核心,以至言行失去准绳;有的是利害乱我精神,私心膨胀,得失之想,很难公允客观。所以,准确把握“度”,仅有良好的愿望还不行,也不单纯是方法问题,一个人的心性、品格、与胸襟更为重要。实践证明,善于把握“度”者,他必定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努力增强自己的是非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大力倡导的,哪些是要坚决反对的。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控意识,增强自控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握住小节。这样,自己的命运就会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握“度”,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就像系鞋带,松也不是,紧也不是,只能根据脚面的感觉找准“系”的力度。拿交友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庄子的名言。与《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长流不息,源渊流长。今人将交友比作花香。说“友谊就像花香,越淡就越持久”,与古人有异曲同功之妙。再比如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要看到金钱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是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的利器。既可以改善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又可积功累德、做更多善事。如果运用不好,就会带来无穷灾难。因为金钱最容易诱发人的欲望。能够认真把握好金钱与权力使用的“度”和“量”,你的人生便是富足而快乐的。因此,把握“度”,从根本上讲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的一种人生态度,需要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与探索精神。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很好地深思。

 

8、悲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而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首要要求。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的史怀哲在说:“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到他人的心理和思想。”

    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一文中说,他活着的理由之一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写作指导】 

本道作文题从教材中选材,意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注重教材的发掘和高效利用,同时针对人心冷漠的现实倡导青年学生本应具有的悲悯情怀与善的行为。

    悲悯情怀和善行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倡导的传统美德,是全球子民共同赞美的美德,在诸多伟大人物的身上,这一美德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许多人遗失了这一美德,变得冷漠麻木,欲望充斥的心灵被权势与金钱扭曲。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拥有悲悯情怀,实践善行,体现人性的尊严高贵,让社会和谐美好。

【素材金库】

  ◎我们必须全力工作,组合善的精神力量,去对付现实世界的罪恶。(海伦·凯乐)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

  ◎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凡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托尔斯泰)

  ◎吴祖光的妻子新凤霞长期患病,家中请过不少小保姆。一次,一个小保姆探亲回家一去不返,事后因为她偷走吴老的一些外币不能兑换而案发。公安局要求吴老起诉,后来吴老听说这个小保姆将要被判刑数年时,立即提出撤诉。他觉得对一个年轻人进行教育是必要的,但如果进了监狱,她这一生就要毁了。

 几年后,这个小保姆又来信说,她从婆婆那里借了一万元钱,买了一个城市户口,因经济困难,无钱还账。婆婆每天吵闹,小保姆希望吴老先借她一万元。吴老马上到邮局汇去了一万元。一个星期后,小保姆写来感谢信,不料被新凤霞看到,她非常愤怒,指责吴老不该帮助坏人。吴老说:“第一,有人相求,我不能让人家满意,便永远睡不着觉;第二,我寄钱给她,就是让她知道,大家还是信任她的,这样可以增加她对生活的信心,她会更快地改正错误。”

 新凤霞逝世后,吴老说他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于是他立即着手做了三件事:一是给小保姆提供上学的机会,他怕死后耽误小保姆的前途;二是把他家的楼道进行粉刷和装修,算是对邻里的酬谢;三是要把家中所有藏书全部捐献给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世界、他人不断博弈的过程。一个聪明人不会怨天尤人,而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消除心灵的隐患,培植生命中的宽容、悲悯和反省精神,让生命呈示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与明亮。

 ◎阜阳大量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变成“大头娃娃”。该事件的受害者,一群刚出生的婴幼儿,如今仍然不得不面对手指伸不直、个子比同龄小孩矮小、脑袋很大而又无钱救治的残酷现实。

  ◎北京知青张敏接到了回城通知,顾着丈夫去后丢下的一大家子,留了下来,夜以继日地劳作。为了供他们上学,她甚至去卖血。当她把丈夫的五个弟妹都供养成大学生,她最终长眠于地下,牺牲的是自己,成全了他人。

 

9、持续行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普通农妇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妇,用自己坚持不懈的行动,让九州动容。

许多青年人大都心怀高远理想,意欲成就不朽功业,但由于不能坚持行动,终于只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有人说,持续行动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可能影响中国的未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作为给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的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作文。试题的指向性明确,选取与青年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件或话语,旨在警示“口头巨人,行动矮子”的学生,他们基于高远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行动,不仅可以关涉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关涉家国、民族甚至人类的美好未来。

    青年人应该认识到,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踏实持续的行动,在点滴小事中发展自我,奉献自我,像蜡烛的燃烧,像星辰的闪耀,传递光辉和温暖,比所有的思考和言语都重要和有价值。行动的目的如果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成就,境界不免狭小,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思考应担负的时代使命,并付诸持续的行动。可选取持续行善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一个有益于世界的目标并为之行动终生等具体的小角度切入论述。

    【素材金库】  

  ◎用行动体现青春的价值,用微笑传递人间温情,用爱心去传递爱心。青年志愿者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别人,阐释着青年的责任。

  青年志愿着以默默的不懈的行为感染了我们。其实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有许多需要我们青年去做。青年志愿者是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用行动唤醒了许多年轻人的责任和良知,带动起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不断传递。徐本禹等志愿者爱那些需要关怀需要别人帮助的人,甘愿让青春的花朵在贫瘠的土地上光荣地绽放……因为有爱,所以给予;因为给予,所以快乐。

  ◎有的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持续行动坚持到底。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因为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行动、积极地进取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支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10、理性消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尚女孩小刘非洋货不买,非名牌不穿;去商场,许多时候不管自己穿不穿、用不用,都大包小包地往家拎,衣柜都快装不下了。

  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大酒店几百几千元一桌的饭菜,很多菜都只被动了几筷子。据统计,如果以2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计算,杭州餐饮一年浪费掉的钱可以建成7000所希望小学。

    一些政府部门奢侈浪费严重,如公款吃喝屡禁不止,政府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政府采购专拣贵的或洋货买,等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呢?请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一方面是一些人衣食无着,一方面却是包括大量政府人员与学者教授等许多人挥霍浪费,这种外在的消费盛宴掩盖着也彰显着内在的空虚。当非理性的消费狂潮在神州大地汹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民族的精神内蕴。本题引导学生关注、评判和反思自身日常生活状态和社会现象,并思考民族之河奔腾的精神之源。

   【素材链接】

    ◎去年5月,浙江消保委专门就餐饮浪费现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自己请客吃饭后饭桌上的剩菜,68.1%的消费者表示不会选择打包。

    ◎消费正在成为一个人为制造的“炫富场”。除了餐桌,奢侈消费、崇洋消费、炫富消费等非理性消费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违背国情的超前豪华消费颠覆着国人传统的消费观。

    ◎与中国的许多地方一样,消费领域的奢华景象层出不穷,礼品奢侈化、节庆奢侈化也早已屡见不鲜。2006年1月,杭州一家酒店甚至推出了一桌高达19.8万元的豪华年夜饭。上个月,西湖边每平方米12万元的房价尚在市民的质疑中,又一套200平方米的公寓、以其5000万元的售价见诸报端。

    其实不仅仅在杭州,中国式奢侈文化越来越流行,其步步升级的态势不仅体现在一些奢侈品展上,在许多大城市公路边的广告牌上,“奢侈”“至尊”“顶级享受”等广告宣传用语无时无刻不在向路人灌输着炫富、崇富的消费幻梦。

    ◎“非理性消费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社会上炫富和过度消费大行其道,首先是少数政府部门铺张奢侈“功不可没”,一些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发挥着“榜样”的作用。如公款吃喝屡禁不止,政府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政府采购专拣贵的或洋货买,等等,正是包括政界精英和知识精英在内的精英阶层的误导,给了公众一种心理的暗示。其次是媒体以及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产品的推波助澜。郑宇民说,在这些宣传平台上,你可以注意到,常常会有“千岛湖豪华私人游艇”、上海“高尔夫球证”高价转卖、“义乌私人飞机”等炫富类、追风型报道。这种人为地强化贫富悬殊的做法,只能导致社会不和谐的紧张因素与日俱增。最后是暴富阶层或者讲是炫富阶层的自身作为所起的不良示范效应。“我们都知道古有石崇斗富,这早已是对炫富生活最生动形象的批判,然而今天我们的个别企业主、商人在一夜暴富后,却不自觉地成为新时代的石崇。”郑宇民说,个体的简单消费行为,一旦变成为集体的无意识,就成为凸显社会的某种“病灶”。

    ◎“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方便、舒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幸福感,都建立在物质指数的积累上。我有钱,我消费,天经地义。”80后的时尚男孩黄慎敏认为。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物质的丰富也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

    而与黄慎敏不同,胡兵的消费生活就“很枯燥”:他很少买衣服,不使用空调,随身携带垃圾袋,吃饭坚持使用勺子,乘车或走路时会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其实,像胡兵一样的绿色消费主义者已经越来越多。他们力图以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与政府、社会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虽然拥有上亿元的身家,可身为民营企业家的王成军常常让人觉得寒酸:一身半新不旧的夹克和牛仔裤,一菜一汤的食谱,普通单人间的出差住宿标准,虽然赚的钱足够买许多套住房,可至今仍然仅拥有一套64平方米的小户型。

    “个人财富来源于社会,最终也要回归社会。吃多了、穿多了、用多了……个人享受没有改变多少,却浪费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王成军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富裕越节俭,才算拥有了真正的美德。

    ◎许多人认为,真正有成就和内涵的人,没必要刻意用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

    ◎去年3·15,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在全国率先掀起了一场以“倡导新消费理念,促进消费和谐”为主题,其内容包括崇尚理性消费,反对迷信消费;崇尚责任消费,反对消费炫富;崇尚文明消费,反对消费畸形的“新消费运动”。今年3·15,浙江省工商局、省消保委再次向社会发出新消费运动倡议,呼吁全社会推动消费观念变革,倡导理性、责任、文明的“新消费观念”。

    “强化‘新消费运动’就是希望从根源上深层次地推动消费观的改变。”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马柏伟表示。

    浙江省工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餐饮是当前消费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针对当前餐饮中存在的各类不健康、不文明,倡导以下新消费准则: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炫富摆阔、不食有害健康的食品、不食破坏生态的野味,倡导科学饮食、饮酒适度、点菜适量,剩菜打包。

    而商场、市场是消费的集中场所,也是新消费观念引领的主阵地。强化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是商场新消费运动的主旋律。消费者要做到不崇洋崇贵、不盲目跟风、不攀比炫耀,鼓励环保消费、节能消费、品质消费;倡导诚信经营,无假无欺;买前验证,买后开票。

    “‘新消费’不仅是一个新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的生存关系。”浙江省消保委秘书长徐建明说,“你有钱消费,但无权浪费。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不良影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