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节俭

 兰花之叶 2013-11-28

母亲的节俭

母亲如果还活着,今年是她老人家的八十大寿。遗憾地是两年前的5月12日,母亲就离开了我们,作为儿子我常常思念她老人家,有时候还禁不住泪水涟涟,一是母亲“走”的太快、太突然,用她老人家的话说,就是“打个哈欠走路”,没有给我们行孝的机会,二是一生节俭的母亲生前没享什么福。

在母亲八十冥寿的日子里,我准备写一组文章来纪念母亲,这是第一篇,主要谈母亲的节俭。

母亲一生克己为人,勤俭持家。一般人的节俭不过是省吃俭用,过分节俭就叫吝啬,比如节俭的人吃饭一般都不剩饭,吝啬的人是一粒米饭都不剩,而母亲不仅自己不剩一粒米饭,还不许我们剩一粒,若是看见我碗中有剩余的几粒米饭,总是要求我吃干净;小时候调皮,有时放下碗和筷子就跑出去玩,母亲总是自己将我碗中不多的小米粒吃得干干净净。若是我不小心掉了几粒米粒,有时候哪怕只是一粒,母亲也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吹几下,如果沾灰尘太多就先用水冲洗一下,然后丢进口里;那时候脱谷效果不大好,米饭中常常含有谷子,母亲也是要求我耐心的将米剥出来吃掉。若是吃饭时咬碎了米饭中的沙子,母亲就努力地在口腔里面将大的沙子“捋”出来,然后将并不十分干净(肯定还有些细小的沙子)的米饭吃掉;最后要求我从明天开始“择米”(即将米中的沙子、泥土等挑捡出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母亲常说的是“浪费粮食遭天雷打”。

母亲吃西瓜,一辈子都是将红色的西瓜瓤全部吃光,剩下一“白板”,好像多少年都没有吃过似的,过去穷,一个夏季也吃不了几次西瓜,我们都是这种吃法,西瓜皮还炒着当菜吃过,后来条件好了,我们留下的红色西瓜瓤就慢慢地赿来赿多了;可母亲不一样,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家里的西瓜吃不完,放着倒了瓤,她吃完剩下的西瓜皮仍然是“白板”。在家里我们理解她,可有时候在外面做客,或者家里来了客人她也是这种吃法,搞得我们做子女的脸面无光,好像我们平时亏待母亲一样。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件衣服穿了又穿,补了又补;不说困难的时候自己很少做新衣,就是后来生活好了,我们兄弟姐妹给她做了新衣服,她也很少穿,总说旧衣还能穿,还没有破,让我们不要浪费钱;以至于母亲走了后,这些新衣都烧了,希望母亲在“那边”能穿上这些新衣,并对自己大方一些。

与有些人节俭公私分明不一样,母亲对公家的东西同样节俭得过分。过去我们的居委会有两三百户人家,一两千人,公共自来水管(龙头)不超过十个,每月水费是按家庭人口数缴纳的,可母亲用水还是出了名的节俭。

母亲在煤店工作,工作一天,从头到脚都是黑灰,连擤出来的鼻涕都是黑的,若是夏天就更脏了,脖子上挂着一圈一圈的“黑汗链”,单位同事一般是上班穿工作服,下班洗完了再换衣服回家,因为离家近,母亲有时候穿工作服回家再洗,而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母亲都是洗脸的水再洗手,然后洗脚,一遍洗不干净就再洗一遍。若是居委会公共水龙头处有人洗衣服或洗菜什么的,她就要求别人倒水时将她的手与脚冲干净,这样她就可以只洗脸而省下洗手与脚的水了。在此期间,她还总是不断地要求人家将水龙头的水开小些、再开小些,告诫人家不要浪费水。若是没有人,她就自己打盆水,先洗脸,洗脸的水再洗手,最后再洗脚,她从来不开着水龙头冲着洗,虽然她也知道那样洗着干净,但是她觉得那样太浪费。母亲节俭一生,不管是自家的还是公家的东西,她都一样节俭。

母亲节俭做得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为了节约五分钱差点将我生在路上。1962年7月25日上午,母亲感觉我要出来了,就对我外婆说:姆妈,今天肚子动的厉害,好像是要生了。外婆说:那叫玉华(我大姐)陪你去,你到肖家湾(现汉阳火车站)那里,就坐个(人力)三轮车。从五里新村到棉花街大桥局卫生院(现阳新路附近)大概有四、五公里路,而当时的公交车5路只到钟家村,所以外婆要母亲坐人力三轮车而不是坐公交车,谁知到了肖家湾,平时只要一角五分钱的力资费,今天看见一个孕妇带一个13岁的女孩,车夫就要两角钱,理由很充分:平时一个人一角五分钱,今天你是三个人。我大姐说,我不坐车,我跟在车后跑,一角五总可以吧。那个车夫现在看来可能也有点乘人之危的意思,说那像个么话,你个小伢在下面跑,别人不骂我;要坐就上来,钱是一分不少的。母亲本来就舍不得花钱坐三轮车,现在遇上个“打劫”的,就更舍不得了,为了这五分钱,就决定自己走着去医院。要知道当时正是武汉的盛夏时节,我可怜的母亲一路上走累了,就坐在马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休息时间还不敢长了,我大姐急着哭也没有办法;只能扶着母亲走走歇歇,歇歇走走,母亲要我大姐不要哭,说我晓得的,我不会生在马路上的。可直到中午时分,母亲才走到了卫生院。四个多小时后,我就来到了人世间。

母亲的节俭主要是对自己。对亲人、友人、哪怕是需要帮助的外人都很大方。下篇文章再谈母亲的博爱。

[ 原文2011年7月25日发在本人新浪博客上]

母亲的节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