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_兴寄_与唐诗艺术修辞
2013-11-28 | 阅:  转:  |  分享 
  


兴寄



与唐诗艺术修辞

王抒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兴寄”理论是唐人诗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兴寄”即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要

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从分析唐诗的修辞手法入手,研究“比兴”手法与诗歌修辞的关系,进一步解读“兴寄”

说对诗歌修辞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兴寄”说;修辞;唐诗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70(2010)05-0135-08

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将修辞艺术分

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所谓积极的修辞的特

征是体验性、具体性的。陈先生曾用一句话来概括

之,“托物起兴,触景生情,而以嗟叹出之。”

[1]

“托物起

兴”、“触景生情”皆与“比兴”艺术手法的特征发生联

系,可以肯定地说“兴寄”理论中所包含“比兴”艺术

手法就属于此类积极的修辞。积极的修辞是侧重情

感而应合情境的,诗歌的本质就是情感的表达和审

美的体验,因此“比兴”手法自然就成为了古代诗歌

最主要的艺术修辞方式。

一、“比兴”手法与艺术修辞的关系

从诗歌艺术技巧的角度出发,“比兴”手法在诗

歌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譬喻格、比拟格、引用格、婉

曲格、借代格



等多种辞格的特征、功能和作用,“比

兴”手法与各种修辞格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为

了更清楚地梳理出“比兴”手法与诗歌艺术修辞的关

系,我们可以先从“比”的本义



入手。汉代许慎《说文

解字》:“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

从比。”明代段玉裁注云:“其本义谓相亲密也,余意

备也、及也、次也、校也、例也、类也、频也、择善而从

之也,阿党也,皆其所引申。”

[2]

从构字法上来说,“比”

属于会意字,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

同形,只是方向相反。可见本义是并列、并排的意思。

由于“比”并列、排比的本义而衍生出了“类比”譬喻

的含义。汉代一些经学家在阐释诗经“六义”的基础

上,观照到了“比兴”与修辞艺术的联系。如,西汉孔

安国在阐释“诗可以兴”时,将其解释为“兴,引譬连

类”

[3]

。郑玄在释义“比兴”时说,“比,见今之失,不敢

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庾,取善

事以喻劝之。”“比兴”作为一种诗歌艺术手法与譬喻

修辞格发生联系,具有譬喻修辞格的最基本性质和

功能。汉代郑司农云:“比者,比方於物,兴者,讬事于

物。”

[4]355

《礼记·学记》曰:“比物丑类。”

[5]

郑玄曰:“兴

者,以善物喻善事。”

[6]

这里的“比兴”有了“比物”、“比

象”等比拟格的特征。“比”是打比方、比喻,简单地理

解为譬喻、比拟修辞格。“兴”则是先言一物引起他

事,由此而及彼,从艺术思维上讲属于联想、想象,从

艺术修辞上来讲具有了引用格和婉曲格的特征。东

汉王逸:“《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

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

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7]

这里的“比兴”具有了修

辞格中借代的特征,用善鸟香草、灵修美人、宓妃佚

女、虬龙鸾凤借代忠义贤臣、君子,用恶禽臭物、飘风

云霓比拟奸佞小人。

以上“比兴”的修辞意义还依附于经学基础之

上,可以看做是“比兴”修辞的开创期



,随着魏晋文

学自觉的到来,“比兴”修辞手法具有了独立的文学

意义。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一章集中论述了“比

兴”作为修辞手法的几种辞格,譬喻、比拟、借代、婉

曲等。“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

附理故比例以生。”“比”附理、指事、打比方即辞格中

的譬喻格、引用格。“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王抒凡(1977—),女,博士研究生。E-mail:wsftwfx@yahoo.cn

①修辞格分类参见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及周振甫著《中国修辞学史》

②以下对“比”的释义多参见梁东汉主编.新编说文解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386.(清)张玉书编.康熙字典(影印本)[M].北京:

中华书局,1958(1):159~161.

③周振甫著《中国修辞学史》将中国修辞学分为开创期,成熟和发展期,成立和发展期,中西修辞学结合期。本文中对"比兴"修辞观发展的梳

理也多参考周先生的观点。

第12卷第5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No.5

2010年10月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Oct.2010

135--

拟议。”“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

大。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依微以拟议”和用“关

雎”比拟女子贞德,“兴”具有了比拟格和借代格的特

征。进而,他又说“比显而兴隐”

[8]

,使得“比兴”具有了

婉曲格的特征。在刘勰《文心雕龙》中“比兴”连用而

具有了五种辞格,即“比”譬喻格、引用格,“兴”比拟

格、借代格,“比兴”婉曲格。钟嵘的《诗品》中也将“比

兴”连用,并进一步强调了“比兴”修辞的婉曲格特

征。《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

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若

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这里“比”是譬喻

格,而“文已尽而意有余”则偏重强调“兴”的言

外之意,即婉曲格,同时指出“比兴”连用作为一种艺

术手法所起到的作用。魏晋南北朝即修辞的成熟期,

“比兴”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艺术修辞手法得到了广

泛的运用,并被文学批评家所肯定,此时“比兴”修辞

较为成熟并具有了多种辞格。

唐代是中国修辞艺术的发展期,“比兴”修辞呈

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

现实主义诗派,由于受陈子昂“兴寄”理论的影响,强

调“比兴”的寄托的思想内容,提倡修辞质实而美刺

的风格,重视思想性。“比兴”修辞上多运用譬喻和比

拟格,只有譬喻没有美刺内容算不上“比兴”,只有将

修辞艺术形式与诗歌思想内容紧密结合,才可算是

真正的“风雅比兴”。而另一派,则强调“比兴”修辞的

含蓄艺术风格,讲意境、讲韵味,强调艺术性。代表观

点皎然、殷璠的“兴象”说,司空图的“韵味”说。皎然

“今且于六义之中,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

[9]

“比兴”联想想象的艺术思维与传

统比象、比物比拟修辞格相结合,而呈现出更高层次

的艺术手法意象象征的性质特点。司空图云:“诗贯

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中矣。……近

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

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10]

此种“韵外之

致”、“味外之旨”在修辞格中使用是婉曲格,但已

跳出了简单的修辞技巧而呈现出审美的意境。所以,

唐代的“比兴”作为艺术修辞技巧业已成熟,并从简

单的修辞格发展为意象象征,成为解决诗歌审美意

境的关键。

二、唐诗“兴寄”修辞艺术

“兴寄”修辞艺术,具体而言就是“比兴”修辞手

法,就修辞格而言分为:譬喻格、比拟格、借代格、引

用格和婉曲格。其中譬喻、比拟、借代、移就多类辞格

的功能特征较相接近,而引用格则表现为诗歌的用

事、用典,至于婉曲格其实多表现为一种审美辞趣。

审美辞趣多指辞的意味,即用委曲的语言烘托、暗示

情境,达到“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关于婉曲的审美辞

趣更多地体现于意象象征及诗歌语言中,后两节中

具体论述。

(一)譬喻

譬喻简单地说即为比喻,陈望道先生将其分为

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类,钱钟书先生又有博喻、曲喻

之说,可见譬喻的格的种类可谓繁多。“明喻”一词出

自清人唐彪《读书作文谱》,在此之前曾有宋人陈骙

将其称为“直喻”:“一曰直喻。或言‘犹’,或言‘若’,

或言‘如’,或言‘似’,灼热可见。”

[11]

所谓“灼热可见”

就是指“明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是清晰可见

的,使用理性逻辑判断可以得到及时、明确的认知。

如英国修辞学家罗吉·福勒说:“明喻则是具有推理

性质和试探性质的比较,它所包含的‘像’或‘就像

……一样’等词表明,从理性的角度观之,被比较的

事物是相互分离的。”

[12]

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3]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反映

的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唐代的咏物诗一般

分为两类,一类单纯体物,如骆宾王《咏鹅》、贺知章

《咏柳》;一类为托物寓意,此类咏物诗的“兴寄”特征

我们在前面已有详细论述。此首《咏柳》诗的目的在

于描摹早春杨柳的形态之美,单纯地体现了诗人对

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仅仅为咏物而咏物,取其形而遗

其神,只是给人以单纯的感性审美享受,从思想深度

上来说,没有多少寄托内容。换言之,并不是我们所

说具有“兴寄”特征的咏物诗。在“比兴”艺术手法上

的运用也比较简单,仅使用了譬喻修辞格。“二月春

风似剪刀”中的“似”字出现刚好符合明喻的特征,旨

在说明“春风”的功能作用,达到让人清楚明白的目

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喻的使用往往依靠一般的

理性思维判断,就能得到准确的认知,是简单而容易

理解的比喻,即达到“辞达而已矣”的目的。这与“兴

寄”“言有尽而意有余”的含蓄审美价值有一定的距

离,所以需要用隐喻、借喻、曲喻等更进一层次的表

现手法。

唐诗“兴寄”理论除了讲求“比兴”手法之外,还

具有“讽喻美刺”的社会现实意义和“言有尽而意有

余”的含蓄审美价值。诗人之情志在诗中不能直说,

必以“比兴”出之,而形成“比兴”、“寄托”。所以“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36--

①参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中“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理论”部分,“语言,文体和修辞”一节中“隐喻”条和“奇喻”条。

与“兴”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明喻”将事情讲

清楚说明白,产生理性概念的效果。而是要在明喻的

基础上更进一层的隐喻、借喻、曲喻。自古以来诗论

批评家对隐喻、借喻、曲喻的称谓虽然各不相同,如

宋人陈骙《文则》将比喻分为十类,其中有“隐喻”条

和“虚喻”条,“二曰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

十曰虚喻。既不指物,亦不指事。”元人范椁《木天

禁语》中有“借喻”一条,“借喻。借本题说他事,如咏

妇人者,必借花为喻;咏花者,必借妇人为比。”

[14]



人陈绎曾《文说》论“造语法”条中有“隐语”;明人杨

慎所著《丹铅总录》卷十三“订讹”类“譬况”条;清人

唐彪《读书作文谱》卷八“暗比”;近人钱钟书《谈艺

录》:“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相似,故以此喻

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为全体。……往往以一

端相似,推而及之初不相似之他端。”

[15]

虽然各家之

言亦有差别,但是总结隐喻、借喻、曲喻的特征多有

相近和相似之处。在现代西方修辞学中情况也是一

样,隐喻、暗喻、曲喻等几种修辞格性质特征基本是

一致的



,就是同一种修辞格的不同称谓而已,这也

是与语言修辞艺术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因此,我们

就把隐喻、借喻和曲喻一律并为“含蓄委婉”的比喻,

与明喻以示区别。此类“含蓄委婉”的比喻相较于明

喻从艺术思维和艺术效果上来说,就要委婉和曲折

得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接近于“兴寄”艺术手法

中的“比兴”修辞。

从艺术思维上来说,“含蓄委婉”的比喻接近于

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美国现代文艺批评家雷纳·韦

勒克指出,“隐喻”“必然牵涉到一个更广大的范围,

这就是想象性文学的整个功能的问题。”此处所指的

“想象性文学”的功能指的就是文学的艺术思维方

式——联想、想象。从审美价值上而言,“含蓄委婉”

的比喻更符合古代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理

想。正如,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所谓比与兴者,

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

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

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

而不自觉。”

[16]

英国文学理论家托马斯·厄内斯特·休

姆也认为“隐喻”有些意义是“一种完全不可言传的

东西”,“那就是某些美学和修辞学理论中的隐喻。把

这些隐喻合在一起,纵使它不能说明那种本质上不

可言传的直觉,还是能给你一个足够类似的东西,而

使得你能够明白它是什么。”另外从文学接受的角度

而言,使用隐喻、借喻和曲喻,客观上可以引发读者

的深层次审美享受。又如罗吉·福勒说:“由于明喻通

常具有明显的理性概念的特点,因此它与隐喻不同,

既不能使读者产生顿悟,又不能表达作者在使用该

意象时的心情,或唤起读者同等程度的心理共鸣。它

只是一种临时的、甚至可以任意选择的辅助性手段,

其作用在于解释或作为例证。明喻诉诸我们对事物

已有的知识,而隐喻则鼓励读者用想象去开辟新天

地。”所以具有“兴寄”特征的唐诗在具体地使用譬喻

格时,很少有用明喻修辞格的,多见于隐喻、借喻、博

喻和曲喻。

例如,同样以“柳”为题的咏物诗,晚唐李商隐

《柳》中的“比兴”修辞的运用比贺知章《咏柳》情况要

复杂得多。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7]

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自古以

来对此诗的解析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诗人以

“柳”自喻,另一种认为是“假物寓姓”的悼亡之作。前

者观点以宋代陈模为代表,“先荣后悴难为情之意”,

后世批评家多从此说。后者观点以清人冯浩曰:“假

物寓姓而哀也。意最深婉。上痛不得久官京师,下慨

又欲远行。……斜阳喻迟暮,蝉喻高吟,言沉沦迟暮。

……此种入神之作,既以事徵,尤以情会,妙不可穷

也。”此种说法争议颇多。不论是“自喻”说或是“假

物寓姓”说,都充分说明了此首七绝是典型的“兴寄”

咏物诗。正是因为此诗中运用了隐喻、借喻、曲喻等

多种“含蓄委婉”的比喻修辞方式,从而产生了以上

对此诗的不同的两种诠释。根据刘学锴、余恕诚两位

先生注解,此诗还是以“以柳自喻”为主,同时这种比

喻还具有“普泛性”,“在寄慨自身遭际,不堪回首当

年之同时,亦寓含更具普泛性之人生感慨。诗中‘柳’

之形象,客观上亦概括了诸如琵琶女、杜秋娘一类人

物之悲剧命运及心态。”诗人借助“含蓄委婉”的比喻

修辞、“比兴”的艺术手法寄托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并推广普泛之上升为一种人生哲理的感悟。

全诗可谓句句皆有“比兴”。第一句“曾逐东风拂

舞筵”,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

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

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即是一种比拟修辞,以物比

人,将柳比作琵琶女、杜秋娘歌女一类,此处即是一

喻。还有更深层次的一喻,即诗人自比春柳,年轻时

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

机的春柳。第二句“乐游春苑断肠天”却陡然一转,

“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137--

“断肠天”暗指政治官场上的风云突变。最后两句“如

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眼前的秋柳,斜

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萧杀、凄凉的

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

身世的生动写照。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

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

眼前的柳上来。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

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

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

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

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

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作者

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

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诗中通过隐喻、

借喻、曲喻多种譬喻修辞技巧的使用,使“柳”的意象

有了多重含义,从简单的美人舞姬一喻到诗人自身

命运一喻,再到对人生际遇的哲理性感悟。此种“比

兴”修辞层层递进,脱丝剥茧,意境层出不穷。比起前

者初唐贺知章单纯的体物咏物诗,具有较高的审美

价值。

(二)比拟

比拟将人拟物、以物比人,或是将物拟人、以人

比物都是比拟。前者称为拟物,后者称为拟人。宋人

李仲蒙言:“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

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18]

清人俞瑒言:“兴者,因

物感人也。比者,以物喻人也。”

[19]

清人沈祥龙言:“或

借物以寓其意,比也。”

[20]

他们都明确地指出了比拟

修辞格的比物、拟人的艺术特征。陈望道先生曾说:

“(比拟)都是发生在情感饱满,物我交融的时候。”

[21]

所谓物我交融其实就是审美的意境。在唐代诗论中,

“比兴”艺术手法与比拟修辞格的关系相当的密切,

从诗歌的艺术技巧和修辞的意义上来说,“兴象”论

就是用比拟的修辞格营造诗歌意境美。明人季本:

“比则即物为喻,意在言外。”

[22]

清人方东树在论述

“比兴”艺术手法与比拟修辞的关系的基础之上,“诗

贵比兴:比但以物相比;兴则因物感触,言在于此而

义寄于彼。”

[23]419

“正言直述,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人

意,托物寓情,形容摹写,反复咏叹,以俟人之自得,

所以贵比兴也。”

[23]470

总结了“比兴”艺术手法的比拟

修辞特征及其深层次的审美意味。自古以来比拟修

格与咏史诗关系密切,是咏物诗中最常见的艺术手

法之一。宋人吴沆曾言:“咏物诗,……咏人便比物,

咏物便比人。”

[24]

近人潘飞声认为,“咏物之作,大家

不废,以其原于比兴之旨。”

[25]

“兴寄”与唐诗题材“咏物诗”一节已经有过详细

的论述,这里主要是从“比兴”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比

拟修辞在各类诗歌中的作用进行深层面的阐释,并

非仅限于咏物一类。关于物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主要

来自于荀子“物感说”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文学体

现,物、我在宇宙间具有同一性,物体的同一性刺激

人的情感,引发某种共鸣从而得到的审美效应。而最

早将物喻比拟运用于文学创作,而且具有相当完美

典范的无疑当推屈原之楚辞的香草美人喻。从初唐

“四杰”开始,比物拟人以寄托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的唐诗特征基本形成,在此之前王绩可谓是唐代“借

物寄情”,将比拟修辞引入深刻寄托内容的第一人。

在《全唐诗》(卷37)集录的王绩完整诗歌57首中,

使用香草、华木等物喻手法的就22首,占到其创作

的近40%。

如明确以石竹为题的《石竹咏》: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又有《古意六首》其中3首: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鸳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38--

①以下各西方文论观点出处,参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中“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理论”部分,“语言,文体和修辞”一

节中“转喻”条和“提喻”条。

《石竹咏》使用了比拟的拟人化手法,将石竹比

为诗人自己,具有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石竹的命运

就如同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诗中所寄托的思想内

容可以分为两段,上半段诗人自喻为“朱英”,空有一

腔报国之志,仕途之路却不似平坦,在隋唐之际,曾

三仕三隐。诗中石竹自比为诗人自己,以寄托对人生

际遇的感慨,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下半段

却笔锋一转“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表达了诗人

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的豁

达的生活态度。《古意六首》其中三首,分别吟咏竹、

松、桂以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与《石竹咏》类似。

竹、松、桂各有令人敬慕的品质,并具有一个共同性,

就是不畏严寒风雨,绝世而独立,表达诗人独善其身

的人生态度。

有春桂问答2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芳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春桂问答》2首诗人的拟人化技巧更为娴熟,

诗中春桂除了具有人的思维、情感等内在之外,更具

有了人的语言,将内心的思想发言为声。比起默默思

考的石竹来说,一枝会说话的春桂是多么的形象和

生动。诗人与春桂的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似活泼,又

极富想象力,但是在有些诙谐的言语交流中,寄托了

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将诗中“桃李”拟为仕途

小人,而将自己自喻为不愿与之同流的春桂,借春桂

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保持高洁节操,出世归隐独立的

思想。诗人用形式活泼的拟人化修辞,寄托了人生理

想和追求厚重的哲学思考。

唐代“兴寄”特征的诗歌中更多地运用比拟修

辞手法,以物拟人、以人比物,讽刺时政,抒发政治见

解,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如白居易,其咏物诗数量堪

称唐代之冠,现存咏物诗有323首,讽喻类咏物诗

44首;《新乐府》50首中的咏物诗18首,皆托物言

事,借物兴讽的意味很浓,道出了诗人借咏物寄寓自

己政治立场观点。与其差不多同时代的韩愈也好用

比拟修辞写咏物诗,如《驽骥》、《病鸱》。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

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

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

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

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

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

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

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

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26]

驽骀、骐骥,骐骥善走,一日千里;驽骀缓行。骐

骥是千金难求的良驹,而驽骀只是普通便宜的马匹,

诗人用类比的手法指出了这两种马在本质上的天壤

之别。按常理而言,世人因贵骐骥而劣驽骀,但是实

际的情况却相反,绝世才智的驽骥在这个庸碌的世

道中才华得不到施展。诗人在这里安排了两匹马的

对话的场景,“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有能必见

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骐骥不敢

言,低徊但垂头。”这种拟人化的对话描写将两马的

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其实驽骀、骐骥之间的对话摹拟

了两类人的世间生存状态,得志猖狂的小人和空有

凌云壮志而不得伸的君子形象。最后诗人将心比心,

道出了与骐骥感同身受的感慨,在不肖驽骀庸碌之

辈的同时,寄托了怀才不遇、人生感慨的孤寂之情。

(三)借代

“借代”修辞手法的称谓是从西方引进的,在西

方文艺理论



中它又可以称为“换喻”、“转喻”、“提

喻”、“举隅法”。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一事物的

名称转而被用来取代另一与它相关联的事物”,“在

这类情况下,转换采取了下述形式:事物的一部分按

预设‘转而’替代这一事物的全体,或者相反。”雷蒙

德·查普曼《语言学与文学》:“通过相近或相关的联

想,用一种名称来代替另一种现象或事物的名称。”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用

最接近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某事物。”雷纳·韦勒克《文

“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139--

学理论》:“比喻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间的关系是内

在的。告诉我们某一事件的样品或部分,以代表该事

物的全体,以一个小类代表一个大类,以内容代表形

式或用法。”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以事

物的局部代其整体,偶尔也用整体指代局部。”可见

借代与譬喻不同,不需要两个事物相比,而靠联想用

某物或概念来指示在经验中有紧密联系的另一物”,

“用表示某种事物、特性或行为的词来指代另一种事

物或特性或行为,其形式不是比较而是认同。”第一

个将“借代”引入中国修辞学的陈望道先生,是这样

解释“借代”格的,“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

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

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

的,名叫借代辞”

[27]65

借代辞格与“比兴”手法联系密

切,首先,借代格是由联想想象引发两类看似不相关

事物之间的指代关系,联想想象即为“比兴”艺术思

维方法。其次,借代辞格的运用使得诗歌语言更为含

蓄、委婉,形象、生动,这也是唐诗“兴寄”所追求的审

美韵味。

陈望道先生借代分为“旁代”和“对代”两类。前

者指的是主干事物和随伴事物之间的互代关系,如:

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事物和事物的所在

或所属相代,事物和事物的作家或产地相代,事物和

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后者则分为部分和全体相

代,特定和普通相代,具体和抽象相代,原因和结果

相代。从唐诗的具体艺术表现来说,“旁代”中“事物

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和“对代”中“特定和普通

相代”,“具体和抽象相代”比较常见。因为其他的“旁

代”、“对代”在诗歌艺术表现力方面稍显薄弱,而用

于其他文体比如说散文、议论文或说明文中比较多

见。例如:白居易《望月有感》:“田园寥落干戈后,骨

肉流离道路中”,用干戈指代战争,属于“事物和事物

的资料或工具相代”;又如,温庭筠《望江南》:“过尽

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用帆指代船,属于

“对代”中“部分和全体相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用倾国指代美

人,属于“对代”中“原因和结果相代”。以上诸如“干

戈”、“千帆”、“倾国”等,这些“旁代”、“对代”的借代

辞格的使用都具有了典型性和程式化的缺陷,对讲

求“寄托”言外之意的“兴寄”诗歌来说,已经没有多

少艺术感染力了。所以“兴寄”艺术手法往往借用“事

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特定和普通相代”、

“具体和抽象相代”展现唐诗魅力,李贺诗歌修辞借

代的特点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在钱钟书《谈艺录》中皆有论述,钱钟书评价说:

“长吉又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

曰‘琥珀’,天曰‘圆苍’,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

绿’。”“(代词)偶一见之,亦复冷艳可喜,而长吉用之

不已”则“微情因掩,真质大伤。”

[28]57

钱钟书先生还进

一步指出李贺诗歌中好以玉石为喻的特征。事实上,

李贺诗歌中玉石之喻达80多处,确实是不可忽视。

现在就神鬼诗中“玉石”的借代修辞作简要分析。首

先李贺诗歌中善用“玉石”的性质特征来指代玉石本

身,用特定指代普通、用抽象指代具体。“秋坟鬼唱鲍

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筝人劝我金屈

卮,神血未凝身问谁?”(《浩歌》),“傭刓抱水含满唇,

暗洒苌弘冷血痕。”(《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土中

碧”、“神血”、“冷血痕”皆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

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

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这些都是玉石的象征

意象,李贺均用来指玉石本身。其次,善用“玉石”的

石坚、温润的特性借代其它事物。用玉来形容女子乃

古代文人之常谈,李贺诗也莫能例外,并常有巧拟妙

喻,如《洛妹真珠》:“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

珰。”又如《冯小怜》:“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都

是借用“玉”之温润剔透的物性特征来指代细腻温婉

的绝代佳人。《平城下》:“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玉花,剑光明洁,有同玉色,久而不用,则锈蚀晦暗。

《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玉龙即宝剑,寒光凛凛,如玉之颜色。“玉花”、

“玉龙”借用玉的冷硬物理特性指代剑光、宝剑等利

器,体现了李贺善武、善力的激情澎湃的生命表现

力。

(四)移就与通感

“移就”“是指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

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形容词移属于乙的印

象”

[28]94

在这里陈先生讲的事物外部性状的描摹的转

移。还有一种是事物感官感受的转移,把不同感官的

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

觉”,也称为移觉。移就与通感与比喻修辞关系密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喻是所有修辞格所具备的最基

本特征。特伦斯·霍克斯“它指一套特殊的语言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一物的若干方面被‘带到’或转移到

另一物之上,以至第二物被说得仿佛就是第一物。隐

喻的类型形形色色,所涉及的‘物’也有多有少,但是

作为普遍规律的‘转移’程序是彼此一样的”(《论隐

喻》)。移就”与“通感”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由此及

彼、由彼至此,无论是事物的特征或是事物的感官感

受,都具有“比兴”艺术手法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的

特征。瑞恰兹说“思维是隐喻性的,是凭借比喻进行

的”(《修辞哲学》)在现代语言学的观照下,“比兴”被

视为“语言普遍原则”,也就是基本的艺术思维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40--

①以下李贺诗歌皆见于(唐)李贺著,(清)王琦等评注.三家评注李长吉诗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中国修辞中的通感是与“曲喻”联系在一起,由

钱钟书先生提出来,“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

相似,故以此喻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为全

体,苟全体相似,则物数虽二,物类则一,既属同根,

无须比拟。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

相似之他端。如《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云可

比水,皆流动故,此外无似处;而一入长吉笔下,则云

如水流,亦如水之流而有声矣”

[28]51

。仔细阅读李贺诗

歌,此类诗句尚有许多,如“羲和敲日玻璃声”,“杨花

扑帐春云热”,“歌声春草露”,“冷红泣露娇啼色”等。

在这里,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人类的视、听、触、嗅、味觉等一切感官全部打通了。

不难发现,曲喻之论实是抓住了贺诗修辞的独创性。

通感使李贺神鬼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含蓄,形象更

加丰富饱满,韵味更加浑厚深长,意境更加深邃新

奇,使诗歌呈现出奇诡之艺术美。总体看来,李贺诗





中的通感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以视觉通其他“四觉”

李贺对事物的感受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有着

比一般人更为深切的体验,由一种感知方式传达到

全身,从而调动所有感官而达到对美最深刻的体验。

在人的五种感官体验中,视觉最具优越性,它的感受

宽度、广度以及接受信息的速度都远在其他感官之

上。首先以视觉通听觉,如《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衰灯络纬啼寒素”,残灯照壁,墙角络纬哀啼,

那声音听来仿佛是织着寒天的布。此时视觉转化为

了哀啼的声音的听觉,并进一步由听觉又转为了能

觉,感受到了寒气的渐渐袭来。

再如,《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试墨于日

暖之时,水不宜多,清磨几下,墨如春天盛开的花朵

一般绽放,而墨香却盈室,视觉的体验与嗅觉的香味

发生了联觉,使得读者获得了形象之外的更深层的

美感。

2.以听觉通其他“四觉”

李贺常常借助通感手法连续的把十分细微的情

思和转眼即逝的直觉、幻觉同外界的客观事物熔铸

在一起,并十分娴熟地把它们转化为一组组生动的

艺术形象,造成许许多多的意象群,给读者以强大的

艺术感染力。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箜篌的琴

声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宛如凤凰鸣叫,从而引

发了带露欲滴的芙蓉和默默含笑的兰花的奇思妙

想。听觉和视觉在对美的感受上,获得了相通之处,

“泣露”描摹的是琴声之哀怨,“香兰笑”描写琴声之

愉悦,不仅可以耳闻更可以目睹的表现方法,真可谓

是神来之笔啊。

再如,《将进酒》:

琉璃鍾,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厨房中烹

饪佳肴而发出煎炸声糅合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合成烹

调奏鸣曲,好像“烹龙炮凤”的“玉脂”溢出滋滋涕泣

声,化通“罗帏绣幕围香风”的嗅觉感受,真是匪夷所

思,让人击掌称妙。

3.其他通感

如,李贺神鬼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141--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开明书店,1950:8.

[2]许慎撰.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86.

[3]何晏注.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之十)[M].邢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55.

[4]郑玄注.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之四)[M].贾公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55.

[5]郑玄注.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之六)[M].孔颖达,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46.

[6]郑玄注.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之四)[M].贾公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36.

[7]王逸.楚辞章句补注[M].洪兴祖,补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

[8]刘勰.文心雕龙注(下册)[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01-603.

[9]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

[10]司空图.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M].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93.

[11]陈骙.文则[M].刘彦成,注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40-47.

[12]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7-288.

[13]彭定求.全唐诗(第2册全1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48.

[14]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册全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748.

[15]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51.

[16]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下册全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1367-1401.

[17]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5册全5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1388-1389.

[18]胡寅,容肇祖.崇辩证斐然集(下册全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386.

[19]王夫之等.清诗话(上册全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79-99.

[20]唐圭璋.词话丛编(全6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4043-4065.

[2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开明书店,1950:98.

[22]吴文治.明诗话全编(第3册全10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304.

[23]方东树.昭昧詹[M].汪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470.

[24]洪惠,朱弁,吴沆撰.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M].陈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142.

[25]胡朴安.南社文选[M].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179.

[26]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80.

[2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开明书店,1950:65.

[28]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51.

“Xingji”TheoryandtheRhetoricalArtsofTangPoem

WANGShu-fan

(LiteratureCollege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angxiGuilin541004)

Abstract:“Xingji”theoryisanimportanttheoreticalcategoryinpoeticsofTangDynasty.Theso-called“Xingji”istoapplyanalogies

andmetaphorsforconveyingprofoundthoughts,whichputsequalstressesonartistryandideologicalcontent.Thisarticleanalyzes

therhetoricaldevicesoftheTangpoems,inordertoresearchthetechniquesofanalogiesandmetaphorsfortheinterpretationofthe

influencesandfunctionsof“Xingji”intherhetoricartsofpoetry.

Keywords:“Xingji”theory;rhetoric;Tangpoem

[责任编辑:孟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诗中妙句甚多,特别是通感、曲喻修辞上此句颇

值得耐人寻味,“东关酸风射眸子”,关东霜风瑟瑟,

直射入眼帘,此风用一“酸”字形容,将味觉与能觉联

系起来,被“酸”风吹入,让眼为之“酸”而落泪,让心

也为之酸楚而痛苦。在这里,诗人将主观感受与客观

的物象、味道巧妙糅合,含义回味无穷。

142--

献花(0)
+1
(本文系江山携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