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节 复句及复句层次关系

 慧舞云霄 2013-11-28
第六节  复句及复句层次关系
什么叫复句
复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上相关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分句结构上相当于单句,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分句可以是主谓结构,也可以是非主谓结构。
 
一、复句的组合形式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1.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
  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如:
  ①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②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
  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③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④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二、一重(一层)复句
一重(一层)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下列十种类型:
 
(一)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不要……而要……;等等。
①他既不故意地冷淡谁,也不肯绕着弯子去巴结人。
②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③真理是时间的主人,不是权威的孩子。
④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⑤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⑥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⑦一方面,普遍的贫困所引起的社会红眼病,使他们像传统的财主一样不愿“露富”;另一方面,自身社会地位的长期低下,又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
  表示并列的复句,有时不使用关联词语。 例如:
  ①五彩缤纷的田野,白云飘浮的蓝天。
  ②夕阳开始鸣金收兵了,演员们也开始有秩序退场。
  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④感情的短处在于会使人迷失理性的思考,科学的长处在于它是不动感情的。
 
(二)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对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而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刚……就;一……就;从而;终于。等等。
  ①他一来到单位,就引起了领导的关注。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
  ③这样商定后,他们都似乎有一种轻松感,于是便开始说起村里的新鲜事。
  ④他一上地面,就匆忙地赶到这院落,默默地干起了活。
  ⑤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埋下头来继续写作。
有些承接复句不使用关联词语,而是依靠动作或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句的语序。
⑥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⑦他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
⑧医生掏出听诊器,把冰凉的听筒贴在我的胸脯上。
⑨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三)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光∕不只∕非但……而且∕还∕也∕又∕更;
不但不∕不仅不∕不光不……反而∕相反∕反倒∕相反∕还;尚且……何况;尚且……还;别说……连;又;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更不用说;等等。
表递进关系的复句有两种类型:一般递进(顺进)和衬托递进(反进)。
 
1.一般递进(也叫顺进,复句的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这不仅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的关爱,更是她在精神上所需要一个依托。
④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⑤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⑥观众席里坐满了人,并且连靠墙的两边通道上都站满了人。
⑦他们都有充足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将来有一番大作为。
 
2.衬托递进(也叫反进,前面分句表示否定,是对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向一个肯定意思反递推进。后面分句常用“反而∕相反∕反倒∕相反∕偏偏”或反问的语气“何况”,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⑧他不但没有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反而使企业负债累累。
⑨他的老脾气是知道自己错了也只在沉默中改正,况且他认为这事自己并没有做错。
⑩城里尚且买不到,乡下他哪里能寻找得到呢?
⑾别说没有双休日,就是每天下了班都得加班,一直要忙到深更半夜才往家走。
⑿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⒀不但不让他去,反而让他在家干最苦最累的活。
⒁学校和家长,不但不应阻止学生看电视,还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看电视,使学生增长知识,扩大眼界,接受教育;同时,也得到休息。
注意: 
“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例如:
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四)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与其……孰如……;与其……不如……;其……其……;非……则……;且;抑;抑或。等等。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不同的情况,并表示从中有所取舍。
  选择复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已定选择和未定选择
①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已定选择——先取后舍)
  ②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已定选择——先舍后取)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未定选择——无取舍)
1.已定选择(先取后舍或先舍后取)
  表示已定选择的复句由两个分句构成,说话者在提出的两种情况中已经有所取舍。
 (1)先取后舍。
  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是:“宁可(宁肯、宁愿)……也不(不、决不)”。
例如:
  ①我宁肯轰轰烈烈过几年,也不愿平平淡谈过一辈子。
  ②很多职工宁肯每月拿150元生活费,也不愿离开国营工厂。
  ③宁愿丢了这顶乌纱帽,也不能玷污了一世的清白。
  ④他们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不愿离开土屋。
 (2)先舍后取。
  常用的关联词语是:
  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合用:“与其……不如(宁肯、还不如、倒不如)”;“与其……孰如……”。
例如:
⑤你这样做太慢了,倒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⑥要是白扔一两万块钱给电视台,你还不如拿这钱给咱村办个什么事呢! 
  ⑦与其造那么多炼不出铁的小高炉,还不如给老百姓盖一点房,改善居住条件呢!
  ⑧与其大家一起陷入下岗的困境,不如先给一部分人找条出路。
2.未定选择(无取舍)
复句的几个分句提出几种情况或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让人从中选择,但说话者并未有所取舍。
  未定选择常用的关联词语是: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合用: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
例如:
  ⑨你要么别去说,要么就彻底说个明白。
  ⑩是同学们自立的意识强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⑾错误决策的结果,或者是游击队失败,或者是某些战役失败,或者是根据地丧失。
  ⑿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漠视困难的存在,要么就拿出勇气来战胜困难。
(五)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固然……但;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转折复句又可分为重转式和轻转式两种。
1.重转式(虽然A,但是B)
    转折语气较重,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前后分句往往要求使用关联词语。常用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虽然”也可以说成“虽”等,“但是”可以说成“可是、但、可、然而”等。
①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②他虽然身材瘦小,长得却很机灵。
③尽管周红娜事先打过招呼,孙燕还是觉得潘树林怎么那么黑呀。
④他虽然笨,也晓得共产党历来主张集体化。
⑤她固然很美,但是脸上有雀斑。
2.轻转式(A,可是B)
    转折语气较轻,前后分句的意思没有明显的语意的对立,转折的意思较为轻微,大多只在后一分句使用关联词语。常在正句前用“只是、不过、只不过、倒”连接,有时后分句还带上“罢了、就是了”之类表示语气的词语。
⑥他内心很难受,但是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⑦她神情很严肃,只是从眼神里能看出一丝喜悦。
⑧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⑨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⑩她眼里含着泪花,却勉强笑着。
(六)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假设复句分为同步假设复句和让步假设复句两种类型。
 
1.同步假设复句(一致假设)
同步假设复句是指分句所表示的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设成立,结果就成立。 同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就、那就、那么、那、则、便、的话”。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例如:
①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
②假如细细地闻,你就会发现酒里蕴含着一种幽幽的香气。
③要是几天不回去看看女儿,他就心慌意乱,什么事也干不成!
④倘若回到老家,这种机会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⑤我去还办不成的话,那就只好请你亲自出面了。
⑥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⑦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同步假设有时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⑧不把这件事情忘掉,你永远走不出感情的误区。
2.让步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种假设的条件事实,并且退一步承认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后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看法或结果。让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也(还)”、“再……也”。例如:
⑨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
⑩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⑾纵然有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我们。
⑿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⒀你再怎么哀求,也难以打动那些人的铁石心肠。
⒁即使理智上明知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情感上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有时两种假设合在一起,构成两重复句,根据第一个关联词可判断出是同步假设还是让步假设。例如:
⒂如果不加倍努力,就算这次考试能勉强及格,恐怕期末考试也难通过。(同步假设)
⒃就算能找到一份工作,如果工资太低,也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让步假设)

(七)因果复句
所谓因果复句,指的是分句间存在着原因与结果之类的关系。一个分句说出原因,一个分句说出结果。一般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也有前面分句说出结果,后面分句说明原因的。
因果关系可分为说明因果(客观因果)和推论因果(主观因果)两类。
1.说明因果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故此;以至(好结果);以致(坏结果);故而。等等,如:
①因为人的生命是以时间计算的,所以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②他今天感冒发烧,因此没来上课。
③因为误了一班车,我迟到了。
④大卫之所以来中国,之所以学中文,是因为他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是中国人。
⑤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以至有许多地方我都认不得了。
⑥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⑦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位见面。
⑧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⑨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⑩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⑾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标志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⑿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
 
 
注意:
“因此”的作用相当于“因为”和“所以”,凡是能用“因为……所以”的地方,大都可以改成“因此”;能用“因此”的地方,也大都可以改为“因为……所以”。但用了“因此”,前面分句就不能用“因为”了,否则是重复。
“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含有“因此而造成”的意思,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也表结果,多指好结果。
 
2.推论因果复句
推论因果是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既是)……就(那么、那就、就、便、又何必、则)……;既然;既;可见;可知。等等。
⒀他既然病好了,就应该来上班。
⒁你真的不想去,那就别去了。
⒂既然畅销,那这种产品一定质量不错。
⒃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⒄既然采用旧的方法不行,就应该考虑采用新的方法。
⒅苍茫的湖上只有我一叶扁舟,可见像我这样的疯子原是不多的。
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⒇既然他连加减乘除都不懂,可见他根本不懂数学。

 
(八)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分句间具有条件和结果关系。条件复句可以分为三类:充分条件句、必要条件句和无定条件句。
 
1.充分条件句
    A是B的充分条件,就是说有了A就能充分说明B,也就是只要有A就有B。
    关联词有:只要……就……
例如: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②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总要热闹那么几天。
  ③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④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⑤只要两个角是对顶角,它们就必然相等。
    ⑥只要大家愿意,随时都可以来做客。
 
2.必要条件句
   A是B的必要条件,就是说证明B必须先要有A,也就是有了A才能有B
    关联词有:只有……才……;除非……才(不)……;除非;要不然;否则;才。
例如:
    ①只有启开电源开关,日光灯才亮。
  ②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
  ③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④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
    ⑤只有用這種藥,才能治好你的病。
    ⑥除非你親自去請,他才會來。
    ⑦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⑧除非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3.无定条件句
   A不是B的条件,就是说B不以条件为转移,不受A条件的限制,无论A怎么样,B都会出现。
    关联词有: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还) ……
例如:
    ①不管老李赶得上赶不上,我们都准时出发。
    ②无论天气好不好,比赛都照常进行。
    ③谎言不管重复多少遍,也不能成为事实。
    ④任凭他怎么做,反正我不赞成。
    ⑤任凭他磨破铁口,我还是不答应。
    ⑥不管谁来说情,他都不给面子。
    ⑦无论困难有多大,我都能克服。
    ⑧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九)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
词语。根据分句之间意义的关系,可以把解说复句分为以下两类:
 
1.解说式:
即后面的分句解释前面的分句,如:
①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②吃得太好当然有副作用:天天像过年,到了真过年时,反而没胃口了。
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做“蒲团松”。
④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是数不清的钢琴琴键。
⑤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有一块小小的、羊头状的地方,那就是豫中平
原了。
⑥在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⑦在大青山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2.总分式:
即分句间有总说和分说关系,常用数量短语作为分句之间的关联词语。这种复
句至少由三个分句构成,有三种情况:
 
    A.先总后分,先作概括说明,然后再具体交代,如:
    ⑧在爱情中有两种坚贞不渝:一种是由于我们不断地在我们的爱人那里发现可爱的新特点;一种则不过是由
于我们想获得一种坚贞不渝的名声。
    ⑨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⑩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⑾恩格斯认为人对生活的要求有三种不同层次:一是生存,二是享受,三是发展。  
    ⑿早市上非常热闹,有卖菜的,有理发的,有卖早点的,还有卖服装的。  
    ⒀欧洲各国的广场,一直是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的是商业云集的中心,有的是人头攒动的会场,有的是
口令阵阵的军校场。  
 
    B.先分后总,前面分句先分别述说一件事情或以一种情况的几个方面或组成部分,后面分句进行总括。
即先作具体交代,然后加以总括说明,如:
 ⒁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
    ⒂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观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⒃一是由风险投资引导的拉动力,二是应用市场本身的推动力,二者是影响IT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⒄蔚蓝的天空,火红的彩霞,雪白的大地,苍绿的山林,炊烟袅袅的小山村,山坡上蠕动的牛羊群,江山秀
丽多娇。
    ⒅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C.先总再分后又总,如:
    ⒆这样看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二者都
有片面性。
    ⒇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
的作风。
 

(十)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叙述一种动作行为,另一个分句说明这种动作行为的目的。可以分为两大类: 
1.积极目的复句
    即表示要达到什么目的,常用关联有:“以,以便,以求,以免,用以,借以,好,为的,为的是,是
为了”等。
例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④你们先把材料准备好,以便开会研究。
⑤我们今天努力学习,为的是将来能更好地工作。
⑥发展轻工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2.消极目的复句
即表示要避免什么,如 :“以免,以防,省得,免得”等。
⑦多吃点儿,省得到时候饿。
⑧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⑨把发动机重新检查了一遍,以免中途发生故障。
⑩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⑾系安全带,以免发生意外。
⑿举数例,借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附:注意目的复句和表目的的介词状语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看有不有连接词。
目的复句的前一分句不用连接词,后一分句用“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好、好让、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以防”等连词。如果后一分句不用连接词,而前一分句用了“为,为了、为……起见”等表目的的词语,就可以肯定不是目的复句,前面部分只是表目的的介宾状语,前后两部分合起来也只是一个单句,因为前面句中的“为、为了、为……起见”是介词,如:
①〔为了明天更美好〕,我们一起努力奋斗。      (单句,前面是介宾短语作状语)
②〔为了培育下一代〕,我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单句,前面是介宾短语作状语)
③〔为了实现语音的规范化〕,我们必须在日常口头语言中大力推广普通话。
                                                    (单句,前面是介宾短语作状语)
④〔为了祖国人民不受苦〕,我们吃点苦又有什么关系呢?(单句,前面是介宾短语作状语)
⑤〔为了职工能安心工作〕,机关办起了托儿所。  (目的复句)
⑥你得把心里话说出来,好让大伙儿帮助你。     (目的复句)
⑦你跟她好好儿解释解释,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目的复句)
⑧到京后就给家里来信,省得家里人惦记。        (目的复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