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闲城市滨湖人家

 智慧旅游519 2013-11-29

    □本报记者卜小平

    记者到达重庆开县时,这里正在举办开县汉丰湖“吉祥天杯”城市钓鱼对抗赛。这是个周末,空中飘着细雨,300名垂钓者和前来助威的市民、游客把平滑若镜的汉丰湖围了个严实。而沿滨湖路上的美食街更是热闹,鱼是汉丰湖里的,现捞现做;开州兔是农家自养自销的,肥嫩鲜美;用竹子扎成的开州大蒸笼,香气扑鼻。

    据开县旅游局局长龙驹介绍,因为有汉丰湖和美食,开县去年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8亿元。

    吃着美食,看着湖景,吹着湖风,记者的开县休闲之旅就从汉丰湖开始了。

    小城故事多

    记者在当地一家旅行社,免费办理了一张自行车租赁卡,开始环湖骑游。

    据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三峡水库的建立,在开县新城的东部,出现了一个新的内陆湖泊——汉丰湖。有着1800年历史的开县汉丰古镇就静静地躺在湖底。

    为了三峡工程建设,2004年,开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共搬迁了16.9万人。就地安置的开县人,不等不靠,把对旧城的怀念寄托在对新城的建设上,仅几年的时间,就重新建造了一座面积达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余万人,功能区域齐全,环境优美的滨湖新城。

    记者骑行的汉丰湖滨湖公园全长40多公里,是开县主要的城市景观带。开县旅游局局长龙驹说,为把滨湖公园打造成为“最大程度亲水、最高水平休闲”的城市景观绿地和城市景观阳台,开县投巨资进行开发,以汉丰湖下游拦水大坝坝顶为廊桥路基,依势建立起具有明清风格的仿古长亭,即风雨廊桥,游客可在廊桥上观景、购物、休闲,饱览开阔的湖面风光。县城建设了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三条景观通道,基本形成40多公里环湖、绕城的慢速交通系统,还投放2000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游客免费骑行。仅公共自行车和环湖绿道,就投入资金达20亿元。

    开县御金洲大酒店总经理李开水对记者说:“2006年我建这家酒店时想法很简单,人只要有住的地方,有吃饭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这些年来,李开水经营的这家四星级酒店接待过多少客人,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看到客人在这里住下、吃饭,他心里就踏实,他觉得,是他给了南来北往的人们在开县安了一个家。

    钟文是开县春秋农业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大学毕业后,当过乡村教师、开过教育服务公司,前两年,他用挣来的50万元,在开县竹溪镇买了50亩地,带着50个兄弟姐妹,开始经营乡村旅游。现在他已经有了5000亩地、5000个农户、一年能挣5000万元。他说,在家乡创业机遇多,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上面两位都是当地人,开县旅游局局长龙驹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位在开县上大学的外地大学生,毕业后在开县的血宝山景区开了一家咖啡馆。据说,这位大学生一踏进血宝山,就不想离开了。

    近年来,随着移民搬迁的结束,开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整体转型,提速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将开县定位“中国休闲城市·开县滨湖人家”后,开县进入了提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滨湖人家游客的家

    记者在县旅游局看到了一份资料,“一句话简介”。上面列出了开县的所有旅游景点、交通路线、景区旅游服务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和紧急救援电话。让记者惊喜的是,开县的旅游景点基本上是免费的,如环湖骑行观景、刘伯承纪念馆和故居、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秦巴古道、十里竹溪等。景区虽是免费的,但是从建筑风格、内涵、品质都是一流的。如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包括纪念馆和故居两个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汉丰湖独具特色,拥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景观和宝贵的湿地资源,湖内有大小岛屿和半岛41个;雪宝山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2002年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与全国一些景区高价门票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开县旅游局局长龙驹自豪地说:“开县人真诚、热情、好客,我们打造休闲城市·滨湖人家,就是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到开县有家一样的感觉。”

    记者走进一家市民茶社,一杯茶5元,在这里可以喝上一天,还免费欣赏由当地人自创自演的戏剧和民乐。一位65岁拉二胡的老伯告诉记者:“每天来这里的游客很多,为他们演奏,我快乐,游客也快乐。”在万人大排档,有上千种美食供游客挑选,凑上几个朋友花上几十元就能美餐一顿。周末在汉丰湖边挥竿垂钓,那份惬意无以言表。华灯初上时,市民广场上灯光如幻、喷泉如画,不时飘出的幽幽紫薇花香让人心驰神往。

    休闲城市山水园林

    开县人的休闲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一游。为此,开县县政府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建成3公顷以上公园6个、城市广场7个。在城区建公共厕所59座,全部为三类以上公厕,实行免费开放。

    为了方便游客出行,近年来,开县还大力发展交通,至2012年底,全县境内公路达8306公里,主要由城市公交、省际及县际客运以及农村客运三部分组成。城市现有公交线路18条,营运里程300公里,停靠站点(往返)500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10条,乡镇政府所在地通客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89%,初步实现了城乡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交流。

    目前,开县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2013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今年,在重庆第四届三次全会上,开县被科学划分到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域,保护青山绿水成了开县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更加坚定了开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决心,为此,开县结合汉丰湖生态环境治理,编制了汉丰湖库岸治理、生态修复、环湖通道等专项规划,滨湖公园定位为城市生态景观绿地,为开县居民、外地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表示,开县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公园、滨湖广场等休闲基础设施良好,在未来发展中,可进一步完善休闲产品,将开县打造成为一座别具特色的休闲城市,如加强两岸景观营造、打造沿岸休闲街区休闲带、岸边酒店亲水平台、岸边儿童戏水区、开发船木艺术品纪念品等。让开县的运动休闲与静态休闲、身体休闲与精神休闲、户外休闲与居家休闲、公共休闲与商业休闲,和谐平衡,混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