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马奖的未来在哪里

 啸海楼 2013-11-29

金马奖的未来在哪里

老羊 昨天 21:11

50届金马奖明星名导荟萃,但以李安为首的评审团依旧秉承“英雄不问出处”的精神,让29岁新加波导演陈哲艺的《爸妈不在家》当选最佳影片,呼声颇高的《一代宗师》只得到最佳女主角和技术奖项的肯定。这样的结果继承的是金马奖近10年来的一贯特点:重视影片创新精神、鼓励华语新鲜力量。但这样的选择也带来很多讨论,这些争议表面上集中于《爸妈不在家》有没有资格拿奖,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这部片在获奖前并没有在大陆、香港、台湾公映过,绝大多数影迷、媒体,甚至从业者都没有看过。

习惯观看奥斯卡的观众可能对金马的这种情况不适应,因为由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主办的奖项,所有提名影片都是公映过的(中国观众有能否看到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颁奖当天,无论是台下嘉宾还是电视机前的人心情颇为期待。不仅想知道哪部电影、哪个演员会否得奖更想知道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影片,和专业评审的选择是否相似。奥斯卡很少出现类似《爸妈不在家》导演陈哲艺三次上台,不仅大陆观众,台湾和香港观众对他的作品都一无所知的情况,当然最佳外语片除外。

《爸妈不在家》并非第一部得到金马奖肯定,却没有大范围公映电影,46届还未曾公映的《如梦》入围9项、去年的最佳影片《神探亨特张》获奖前也未在香港和台湾公映。金马奖的章程中没规定参赛作品必须公映,只规定完成时间和时长。从这点来看,金马奖像是国际影展性质的奖项,较为偏重影片艺术品质,而非强调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更不太看重观众的感受。加上金马奖评审团人数不多,每年都要更换成员和主席,评选标准不仅精英化,更会随着评审团成员的更换而出现细微变化。

从金马奖红毯和颁奖晚会的流程来看,很多地方在模仿奥斯卡金像奖。但本届金马评审团只有10人,评审过程再公平,也容易造成极端结果。相比较而言,奥斯卡评委5000多人,来自演员、导演、制片人、摄影、编剧等各个行业公会,不仅评选过程公平,结果也比较容易“服众”。或许是为了平衡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分裂,近几年金马奖增加了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不过这个奖是在颁奖礼前一天颁发,影响力要小很多。

从公正性上来讲,完全由民间操办的金马奖比和金鸡、百花、华表奖等要公正许多,不太容易受到官方的干预。但未来金马奖是否还要继续评奖过程影展化、颁奖过程奥斯卡化的方式呢?本届金马奖颁奖前,执委会主席侯孝贤做客金马大讲堂时谈到了对金马奖未来发展的看法,这段谈话被媒体简化为“金马奖未来在内陆”的标题,虽台湾媒体人也帮侯孝贤澄清没说过此话,一时间也引发争论。

翻看侯孝贤近年来谈及金马奖时报道,他确实提过类似的观点:“假使真的要在结构上非常完整的话,最好的还是借鉴奥斯卡,他们是公会会员制。导演公会负责最佳导演提名、摄影公会负责摄影提名、演员公会负责最佳演员提名,但决选是所有会员都投票。但台湾金马奖怎么可能?工业不完备,各个公会人也不多,所以等到大陆电影工业完备,各个公会组织发展起来后,华语电影最重要的奖项还是在大陆,这是跑不掉的。”

和金马奖对应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很早就借鉴奥斯卡,采取公会会员制。投票人来自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戏院商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等机构。即使是这样的架构,金像奖近年来也受到异议,一方面评选局限于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人,被批小圈子化;另一方面评审人数还是太少。经常拿奖的杜琪峰多年不出席金像奖颁奖礼,在他看来该奖项最大的弊端是“人情票”。毕竟香港电影圈很小,人数不多的评审投票时被人情左右可能性较大。

如今说出模仿奥斯卡的金马奖执委主席侯孝贤已卸任,接力棒交到了张艾嘉导演手中。对于金马奖的走向,张艾嘉对媒体说的是,“不想改变,只想维持,让华语电影能有更大的创作空间。”看来金马奖会继续走“欧洲影展化”的评奖方式。

短时间内,让台湾金马奖成为华语奥斯卡的确不现实,毕竟华语电影市场主体在大陆,建立完备电影工业的可能也会是在大陆。奥斯卡奖的影响力是建立在美国电影工业独步于全球的基础上,金马奖“英雄不问出处”的精神可以鼓励并推出新人,也可以为工业打下基础。而侯孝贤的梦想,大陆电影和电影人今后能帮忙实现么?

(责任编辑:杨光)

阅读(35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