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养生——如何从欲望中解脱出来获得身心的清净与健康

 平凡那一年 2013-11-29

       “老庄”提出“清净无为”,《内经》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为宁静淡泊,排除杂念,心神安定,精气神内守而不散失,保持形神合一,气血调和以延年益寿。

       古谚道:“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私心和嗜欲太重的人,心胸狭窄,情绪不稳,随时生活在紧张状态。而欲望又不可能完全实现,于是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从而导致衰老的到来,甚至发生痼疾和夭亡。

       古人提倡善养生者,首先要节制欲望。除“六害 ”,即:薄名利、禁声色、廉货物、损滋味、除侫妄、去嫉妒。“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

 第一,节制财货之欲。欲望与健康养生 - 自然养生 - 自然养生杨刚(无为)的博客钱财乃生活的必需品,但过分欲求,轻则心态不平衡,重则损伤性命。《万寿丹书》说,财固然是人所必需,但比较起来,财又比命轻。

 第二,节制名利之欲:欲望与健康养生 - 自然养生 - 自然养生杨刚(无为)的博客名利对许多人是很有诱惑力的,但过分追求名利,必定会劳心伤神,损害形体,促进衰老,所谓“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第三,节制色欲:欲望与健康养生 - 自然养生 - 自然养生杨刚(无为)的博客适度的性生活是人所必需的,若姿情纵欲,必将耗竭肾精,扰乱心神,损害健康,缩短寿命。古人非常强调,“善养生者,必宝其精”。《万寿丹书》说,修真若不保精,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游,好像树木一样,根枯则枝叶枯槁。

 。。。。。。

 对于各种外在的各种诱惑,我们确实要看开,看破,要知道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是什么,最究竟的目标是什么。这样俗心越来越淡,道心越来越浓。就可以获得身心灵合一的健康与自在。

       但欲望特别一些已经成瘾的欲望,往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要节制它、战胜它谈何容易?当你一味地抗拒它时,它会表现得更加强烈,此时,你一方面自责,一方面又被强烈的渴求所控制,去全力获取自己的满足。你总是处在矛盾中挣扎。另一方面,如果你纵容它,你又会掉入欲壑难填的深渊,成为欲望的奴隶,使我们深陷痛苦的轮回最终难以自拔。。。

       那我们要正确处理欲望,首先要了解欲望的本质是什么

       所有的人都想要快乐,没有任何人想要受苦。我们对快乐最基本的欲求就是生存的欲望,自然界中万物的产生都源于这股力量。

       人类对快乐的欲求,主要集中在对自我需求的满足,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就提出人类欲望的层次,从基本的生理欲望到心灵与精神层次的追寻。我们都需要安全感,食物和性,乃至于情感的认同与互动。精神层次的思考,以及创造性的活动、彼此交流和自我完成。满足了这些身心灵的需求,我们就感到愉悦和满足;相反地,这些需求遭到拒绝,我们就会觉得受剥夺、挫败,于是我们不断对外攀缘,寻求各种各样的经验,使自己感到存在、充满活力与充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这些经验有多么的令人心满意足,无常必然会改变这些状态。这就是佛陀四圣谛的第一神帝“苦谛”的含义:我们之所以不自在,是因为生活中的一切,无论心情、身体、工作、所爱的人,乃至我们所居住的世界,都不断在改变,我们留不住任何一刻,留不住美丽的夕阳、留不住一口甜美的滋味、留不住与爱人相处的亲密时刻、甚至也留不住称之为“我”的身体和心。。。因为万事万物即来即去。不可能得到恒常的满足。但我们常常错误地希望这一切都是永恒的,于是在无明的黑暗中追逐、挣扎。

       然后,学会接纳的艺术,如太极拳一样,“不丢不顶”。当欲望来临时,我们先坐下来,停歇片刻,暂缓去追求生理或心理的满足感。在这个停歇的瞬间,我们放下对欲求的自我苛责,仁慈地允许它如实存在。并觉知地经历体内的感受,觉醒地关注内心生起的情绪和念头,以及身体的感受。甚至你可以把所有的感受、情绪、内心的对话一一列举出来,并轻声地对自己说:“这也是一种感受”,并轻松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活在当下,如此清明、慈悲、既不执取也不抗拒,那么身心的束缚就会逐渐解开,如此练习,我们就越来越解脱自在,身心愉悦,获得健康,同时我们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新生命模式。

       有时常常会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会排斥欲求的自我,即,我们往往很不喜欢陷入渴求中的自己,但是这种不喜爱的感觉,却会在欲求成瘾、掌控了我们的生命时,转变为极端的嫌恶。此时,我们可能会选择强行压抑自己的渴求,甚至鲁莽地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是,贪欲导致受苦,是一种罪恶。这个观念往往加深了对自我的痛恨。这就是一般人常误将“心灵净化”与“根除欲望”划上了等号。

       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办呢?原谅并接受当下这个缺憾的自我,并轻轻地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过错,这不是我的过错。”。因为缺憾的自我和个人欲望外显的情况,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的组合引发的(有些习气跟遗传还有关系)。但这不是意味着要纵容自己,而是要提醒帮助自己变得更宽广,更轻松地看待内在渴求的压迫感。既不再试图满足自己的渴求,又可以纯然地让渴求展露,让渴求在自己的内心行过。这是一种慈悲的接纳艺术。不是堵洪是疏导。所谓“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遮流水过”。

练习方法一:观照欲望的升起处

步骤:

1,停下来,想一想生命中你有哪些欲望影响了你的心,让你难以清净,食物、烟、酒、性、电脑游戏、工作或购物等等?当你想要迫切行动时,让这些意图如实呈现。

2,让身体静止并注意欲求的本质,当欲求很强烈时,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3,当你停歇下来时,注意这些感觉是否有所转变。可以问下自己:“到底少了什么?”

4,停歇之后,如果你想行动,就慢慢地觉知行动。你觉得紧张、兴奋,自责或恐惧吗?清明、慈悲的去觉察这些可能升起念头、情绪和感觉。

可能这样做了之后,你还是会去行动,没关系,假以时日,以前无法抗拒的渴望最终会消失,进而解脱。

练习方法二:探索最深层次的渴望

通过上述方法训练以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觉察到内心深处的渴望。

步骤1,舒适地坐下来,让自己觉得很轻松,很安定,然后问自己:“我心里到底渴望什么?”

步骤2,再问自己一次,然后用心倾听,无论什么答案自然升起,都接受它。

步骤3,过几分钟,再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停歇一下,并以一种不加任何判断和反应的方式观照着。此时,可能你的答案一越来越深入和单纯。

步骤4,继续保持耐心和放松,持续地倾听自己的心,也许你最深切的渴望就会出现。

步骤5,在你认出当下最深切且真正渴求的事物后,就觉知地吧自己交给这种渴求,允许这种深刻感觉的能量充满你的全身。静静地体验它。

以后,在生活中,只要发现自己被欲求驱动时,就问自己:“我心里到底在渴求什么?”,“到底什么在作祟?”,“到底我最在意的是什么?”

恭喜你,你的心变得越来越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