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晚报数字报纸平

 歇山书房 2013-11-30

  传说人们婚恋中受挫折,只要在泗州大圣塑像的脑后挖一点泥土,偷偷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会回心转意,恋爱会成功,婚姻更牢固。

  泗州大圣像

  泗州城,从唐朝开元年间建立到清朝康熙十九年沉没水中,前后存在九百四十五年,曾经是繁华的水陆都会和漕运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早在唐宋时期,泗州普照王寺就成为全国五大名刹之一,该寺灵瑞塔下安葬的唐朝国师僧伽——后世称之为“泗州大圣”,被视为观音的化身和爱情保护神,拥有无数的信徒,影响波及海外,至今还被许多人崇拜。

  位于韩国首尔的泗州大圣寺

  四川大足石窟中的宋代泗州大圣像

  江阴出土的宋代泗州大圣宝塔石碑

  广东惠州泗州塔

  唐朝国师,观音化身

  僧伽是一位来自中亚何国的外籍高僧。据《隋书·西域传》记载,何国在碎叶国东北,是碎叶国附属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部。据宋朝赞宁的《宋高僧传》记载,僧伽在唐朝龙朔二年从西域来游长安、到洛阳,后来抵达淮泗。他最初住在楚州龙兴寺,不受重视,于是来到泗州,打算盖座庙宇。他住在一户姓贺的人家里,指着宅基地说:“这里本来是座佛寺。”人们掘地三尺,果然挖出一块古碑,上刻“香积寺”三个大字;还挖出了一尊金佛像,有人看过之后说是“燃灯古佛”,而大师却说是“普照王佛”,石碑上果然是这么说的。僧伽通医术,在泗州治好了许多人多年的顽疾,佛法灵验,声名远播。消息传到京城,惊动了唐中宗。景龙二年,唐中宗派特使迎接大师来到长安,百官行礼,十分隆重,封为国师。李白小时候见过僧伽,听过他谈论佛法,后来作《僧伽歌》纪念他。

  在唐代,僧伽就被神化,人们称他是观音的化身,“泗州僧伽大师者,世谓观音大士应化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唐中宗曾问当时长安城里的高僧万回:“僧伽大师何人?”万回答:“观音化身。”中国的“观音菩萨像”早期就是仿照僧伽像造的,为男性特征,后来慢慢演化为女性。如淮安区保存至今的一尊唐朝观音像就有胡子,是男身,原型为僧伽大师。《太平广记》记载了僧伽大师很多传奇,有的说他住在长安荐福寺,曾经独居一室,屋顶上有一穴,常以棉絮塞之,到了晚上取去棉絮,香气便从顶穴中出,烟气满屋,非常芳馥,及晓,香还入顶穴,又用棉絮塞住。有的说大师曾经洗脚的水人若饮之,痼疾皆愈。还有一则故事说,有一天,唐中宗于内殿对大师说:“京师已是数月没有下雨了,希望大师发发慈悲,以解燃眉之急。”大师以瓶中水泛洒,不一会儿便阴雨骤起,甘雨大降。中宗非常高兴,下诏赐所修寺额以“临淮寺”为名,大师则请求以“普照王寺”为名,可能是希望和先前发现的金像王字一致。中宗以“照”字乃天后(武则天)庙讳,乃改“普光王寺”,御笔亲书以赐。            

  安葬泗州,

  泗州成为佛教圣地 

  景龙四年三月二日,来华传道已五十三年的僧伽于长安荐福寺端坐圆寂,享年八十三岁。唐中宗闻讯十分悲痛,下令以国礼葬之,并在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奉大师肉身。奇怪的是,当天狂风突起,臭气弥漫长安。中宗大骇,一位近臣赶紧奏道,僧伽大师化缘在淮,恐是想回归泗州,因此变出此等灵异。中宗长叹一声,默默祈祷,臭气顿消。此年五月,唐中宗命令百官为僧伽送行,百官送至都门,士庶送至灞水,僧尼送至骊山,由特使将僧伽大师坐化之身送归泗州,建塔供养。为迎接大圣遗体入城,从城西南角新开一个门,并以鲜花铺地,故称此门为香花门。后来,唐宪宗又追封僧伽为“证圣大师。”据说,僧伽归葬泗州后,有人看见一小和尚坐在宝塔顶端,便认为这是泗州佛“显圣”,于是朝拜者络绎不绝。泗州僧伽塔在唐中后期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一向对佛教十分反感的韩愈曾作《送僧澄观》诗,赞道:“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并说当时的僧伽塔有三百尺高,十分雄伟壮观。

  到五代时,周世宗取泗州,赐僧伽“大圣僧伽和尚”称号,下令“天下凡造精庐,必立伽真相。”(《宋高僧传》),僧伽开始有了“大圣”的头衔,“泗州大圣”名号由此而来,并传遍海内外。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下令扩建泗州僧伽大师塔,泗州成为北宋诸帝行谢祫享礼、谢晴祭典之重要道场。欧阳修、王安石等任翰林学士时,都曾为此类祭典写申礼斋文。加之宋代观音崇拜兴起,僧伽有观音化身之说,到泗州僧伽塔下祈福禳灾者越来越多。熙宁五年,62岁的日本高僧成寻在赴开封途中,就亲眼看到泗州祭拜大圣塔的盛况:“途中十万人满路无隙,买卖食物如杭州市。”(《参天台五台山记》)。描写泗州的诗文越来越多,如苏轼的《泗州僧伽塔》,因其想象丰富、富有哲理而广泛流传。

  当时苏轼乘船离京,路过泗州,在淮河上遇到大风,船晃动十分厉害,眼看就要翻船。众人劝他向着僧伽塔祈祷,他心有狐疑,但还是随众祷告,结果竟化险为夷,众人皆大欢喜。他还曾在普照王寺洗过澡,作《如梦令》两首,写得十分轻松俏皮。元佑七年三月,苏轼任扬州知州,因为淮南长期干旱无雨,连年歉收,民不聊生,于是作《僧伽塔祈雨祝文》,祈请“大圣普照王,以解脱力,行平等慈。噫欠风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令人带着香烛到泗州祈求僧伽显灵降雨,拯救百姓。绍圣元年,苏轼为人写《泗州大圣像赞》,称“泗州大士谁不见,而有熟视不见者。彼岂无眼业障故,以知见者皆希有。若能便作希有见,从此成佛如翻掌。”劝人敬佛知佛。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曾到泗州塔祭拜并写作祭文,宋代名臣李纲在《书僧伽事》一文中,现身说法,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件事:塔顶现光、宣和大水和京城水患,宣扬僧伽的神迹和拯救普济的慈悲,宣称僧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此外,蒋之奇的《泗州大圣普照国师传》、赞宁的《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李祥的《大士灭度后灵异事迹》等,对僧伽信仰都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王泽强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