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刚刚吃的很饱的时候,对食物是没有兴趣的,有可能山珍海味摆在眼前,也引起不了他们的食欲; 2,人饿了几个小时,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以后,特别是血液里的血糖含量开始下降的时候,肯定产生食欲;——这时,人一般都要求按时吃饭;——先保住自己的饮食规律; 3,过了按时吃饭的时间以后,体内的糖元开始分解,进入血液里补充血糖;——这使人们感觉到“过了吃饭的点儿”以后,反而不觉得那么饿了;——人体调动预备生命保障系统; 4,到了第二次“饭点儿”的时候,人们感觉到比第一次更强烈的饥饿感,胃肠和消化系统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加重,人们的食物期望开始下降——从“要求吃山珍海味到要求吃可口的”;消化系统的消化准备和消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5,饿了一天以后,糖元的消耗已经比较多了,估计开始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消化系统的功能有些下降,不能随便吃消化不好的食物;对食物的欲望开始变的狭窄,食欲的分布变的窄而高耸; 6,饿了两天以后,糖元的消耗过程已经比较结束了,估计开始严重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消化系统的功能下降的比较厉害,不能吃消化不好的食物;食欲开始带有明显的冲动性质和折磨性质; 7,饿了三天以后,糖元的消耗不能再继续了,脂肪的消耗也可能达到极限,即便身体内部还有很多脂肪,人体的消耗脂肪的能力达到极限;消化系统的功能开始突然激增,可以吃很多平时想象不了的食物,比如,树皮,树根,青蛙,蛇,耗子,等等;好不好消化不是主要问题,保证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是首要的生命任务;食欲的状态和结构开始奇变,心理直面生命的困境,生命的活动特性开始赤裸裸地显示在人的意识里; 8,饿了四天以后,人开始直面死亡的问题;消化系统开始做挣扎;昆虫,树干,棉花,甚至是煤炭(煤炭矿井里的煤炭是软的),都有可能成为人用来果腹充饥的“食物”;人的正常的食欲结构开始崩溃,大部分心理欲望开始消失,生命和生存成为意识和心理的主要问题,人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围绕者“饿和吃”进行; 9,饿了五天以后,人开始逃避死亡;消化系统开始做最后的抗挣;泥土,沙子,等无机物也可能成为“充饥”的“食物”;人的异常的食欲结构开始出现,大部分心理活动开始出现异常,逃避死亡成为意识和心理的主要问题,人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围绕者“死亡”进行; 10,饿了六天以后,人开始丧失意识,大脑里血糖含量急剧下降,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也许,人的生命能量开始只供应给脑干和心脏,人的消化功能基本被破坏,只能进行静脉输入营养物质的活动;人能活下去,就得依靠脑干和心脏等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强大功能; 11,饿了第七天以后,大约80%以上的人们的生命活动即将停止;剩下的20%的人的生存,只能算是奇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