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认识物体》教学案例

 莱阳好人 2013-12-02

《怎样认识物体》教学案例 

 

㈠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编排了“怎样认识物体”等探究活动。旨在利用科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认识身边常见的物体的特征。是在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之后的一个方法单元,主要学习感官观察等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通过本单元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做准备。

 

《怎样认识物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形形色色令人惊奇、迷惘、感叹的现象。“怎样认识物体”这样的问题时常出现在学生脑海里。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是本课的主要目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因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活动安排和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初步掌握辨认物体的方法贯通整个教学过程,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重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对于刚学习科学课不久的孩子来说不易掌握,因此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㈡教法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初步探究能力,本课采用了“引探教学模式”,即“观察——引导——探究”。学生自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身边常见物体入手,通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使其意识到观察事物离不开感官,用感官观察、认识物体是进行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形成创造力。

 

㈢学法设计

 

本课属于引导式观察课例,是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观察。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物体入手,通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使其意识到观察事物离不开感官。对学生着重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探究——思考——合作交流——拓展延伸”这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活动过程基本是在学生自愿前提下自主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且学有所得。不仅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认识了各种感官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㈣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将这节课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抓住特点,探究方法。

 

3.比较异同,合作交流。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5.总结规律,揭示结论。

 

总之,通科教学要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了科学知识又可以运用于生活实践,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兴趣。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同学们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科学》课了,对《科学》课感不感兴趣呀?

 

生:感兴趣!

 

师:今天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再有,实验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下面开始上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就放在这个兜里,请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摸一摸,如果猜对了,老师就把它送给你们小组,好吗?

 

生:好!!!

 

(小组代表猜测。)

 

师:刚才只是通过手这一感官认识这些物体的,那么我们怎样用所有感官认识物体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四课《怎样认识物体》。

 

(板书课题)

 

2.抓住特点,探究方法。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看一看都带了什么物体?有什么特点?看哪位同学能把带来的物体的特点说的最详细。

 

(学生观察带来的物体。)

 

师:交流一下,刚才我们观察了哪些物体,我们是怎么观察的,你是通过什么感官知道的?你还知道哪些观察的方法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各种球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点;各样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点;及常用的铅笔、直尺、橡皮等学习用品的特点。)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我们带来的一些物体特点和认识这些物体的一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吗?

 

小组代表依次说出本组同学的发现,本组同学可以适时补充。如:

 

板书:

 

用眼睛看(视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

 

用鼻子闻(嗅觉):可以识别物体的气味(包括气味的浓淡与特征)。

 

用舌尝(味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味道,如甜、酸、苦、辣、咸,并能区别味道是复合的还是单一的,以及味道的浓度。

 

用手摸(触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质感等。

 

用耳听(听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声音。

 

师生小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人的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能帮助人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运用感官可以对物体进行观察并能辨认物体,感官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在用感官认识物体时,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师:以上通过我们的合作与探究,知道了用我们的感官来辨认物体的一些方法。

 

师: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谁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困难?     

 

老师这儿有四个烧杯,里面分别是水、可乐、糖水、白醋。由于老师的疏忽,把这些杯子弄混了,不知道他们谁是谁了,谁能帮助老师把它们区分开?

 

    那你们小组交流一下,想一想怎么帮助老师呢?

 

(学生交流,想办法后,小组代表汇报。)

 

师:一看、二闻(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三尝(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师:谢谢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个困难,以后老师一定会更加的细心。希望同学们不要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区分液体的时候,一般是先看,再闻,最后尝。 在闻和尝的时候,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方法。

 

3.比较异同,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现在就做几个小游戏。下面先听老师介绍游戏的名字和规则,然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参加活动。

 

    游戏一、爱心小队

 

    出示烧杯: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有爱心的、聪明的小朋友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名字!

 

    游戏二、小小植物学家

 

    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我们教室的四周摆放了一些植物,请喜欢植物的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些植物的特点,然后汇报给同学们知道。

 

    以上这些,都需要小组内的同学们团结协作,老师等着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请各小组同学商量观察、分辨的方案,并制定计划,作好分工。

 

教师与各小组同学开开心心地进行观察、记录。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注意安全,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提醒做好记录。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

 

(小组代表汇报)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评价有理有据,在下面的活动中能不能表现的更好?

 

师:同学们去过医院吗?医生最常用的是什么?

 

师: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的更仔细、更准确。

 

师:除了上面老师提到的听诊器,你还知道哪些科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呢?

 

师: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观察微小的物体,望远镜也是视觉的延伸——观察遥远的物体等。这些仪器都是感觉器官的延伸,应用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伸感官的仪器,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找一找,也可以请教一下有经验的人,还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通过继续探究认识应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技术对改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作用。然后,写一份调查小报告,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交流、展示会,好不好?

 

5. 总结规律,揭示结论。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

 

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课后,我们可以运用掌握的方法,认真、仔细的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只要用心去观察,你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