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国演义
2013-12-02 | 阅:  转:  |  分享 
  
《三国演义》一、作者、版本及成书过程《三国演
义》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将汉末到西晋统一间的大事逐年排比
,使三国历史条理分明,轮廓清晰,这种编年体史书对《三国》成书产生重要影响。《资治通鉴》叙三国史事,据曹魏年号编年,客观上承认曹魏正
统地位。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改用蜀汉编年,承认蜀汉为正统。由于南宋到元、明间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朱熹的特殊地位,此
书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书中“尊刘贬曹”倾向对《三国演义》创作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故事在隋代就已广泛流传。
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苏轼《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深巷中小儿薄劣,其
家厌苦,辄与钱,合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当时说三国故事不仅艺术效果好,
而且“拥刘反曹”倾向已很鲜明。罗贯中生平材料很少。元末明初贾仲明《续录鬼簿》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
人寡合。”罗贯中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除《三国》外,《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
《小秦王词话》等都署他的姓名。他还写过戏曲,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等,今存《宋太祖龙
虎风云会》。现在看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版本有以下几种:1、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
刊刻的,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
午关中修髯子(张尚德)引。学术界多认为此本最接近原作,对确定罗贯中时代和《三国》成书时间,对准确把握罗贯中思想和创作倾向,具有重要
价值。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也称“李评本”,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吴郡宝翰楼刊本、清初吴郡绿荫堂覆明本等
,一百二十回,不分卷,有眉批、总批。评语系明万历、天启年间无锡人叶昼所为,假李卓吾之名。此本又称“伪李评本”。3
、《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简称《李渔评本三国志》,以“伪李评本”为底本,加上李渔大量眉批,同时还修订文辞,削除论、赞、评
,删改诗文,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本子。《全相三国志平话》4、《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六十卷一百二
十回,俗称“毛本”,即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毛氏父子为长洲人,生平不详。他们辨证史实,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把书名
定为《三国演义》。小说的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封建正统思想大为加强,尤其对曹操,删削赞赏性评价,增加诋毁文字,使全书贬曹倾向加重。毛
氏父子的评点本成为最流行的本子。从《三国》成书过程,可看到史书与讲史的结合:l、《三国》接受正
史影响,又与民间讲史相结合,深层地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和市民阶层的江湖文化的碰撞和融汇,既大力提倡忠孝节义,又渗透着向往平等的君臣关
系,追求发迹,强调江湖义气的市井细民的思想情感。2、取材上,一方面取材于史书,使小说所叙历史事件、人物行状大体与
史书相符,又吸收不少民间传说,形成全书“七实三虚”格局。3、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忠于史书,特别在次要人物的描写上,
采取史书提供的材料,有的则是历史的剪影,体现着理性的文学精神;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则在史实基础上采用很多民间传说,加以夸大渲染,使小
说充满着浪漫激情和夸张虚构,不少人物形象近于“半神半人”。4、结构上,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史料和民间
传说,以蜀汉为中心,并以蜀汉与曹魏斗争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5、语言上,既继承史书的简洁明快,隽
永传神,又吸收民间文学的粗犷泼辣,通俗生动,形成文言文为主,文言与语体相结合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
二、“拥刘反曹”思想1、具体表现: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
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2、思想实质: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
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
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三、结构和主题《三国演义》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
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历史。全书120回,分三部分。1—33回,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34—85回,写
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86—120回,写三国衰落,最终为司马氏统一。“文革”前主要有:“正统
”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忠义”说;“反映三国兴亡”说。“文革”后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
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
;“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乱世英雄颂歌”说。“人才”说:
曹操“唯才是举”曹操领兖州牧后,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曹操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使吾成大事者
,必此人也”。荀彧与郭嘉后来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或是投奔,或是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成
为曹操手下的猛将。刘备“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不仅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视如手足,而且重用几经波
折而一心追随自己的赵云。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待之以师礼,委之以事政”,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胜
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以自为成都之主。”不但托孤,而且托之以天下。刘备把自己与孔明的关系比作鱼
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知心,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的君臣关系。桃园结义时,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政治
愿望。当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理政新野,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他为强敌击败,带着十万百姓向江陵转移
,他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三顾茅庐3、孙权“用之不疑,疑之不用”孙策
临死前对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举贤任能”正是孙
权长处。他继位后,求治国之策于周瑜,周瑜说:“今方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于是向孙权推
荐了鲁肃,从此孙权依靠周瑜、鲁肃等能臣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来他重用吕蒙,夺取荆州。刘备大兵压境,他力排众议,大胆提拔被视为“年幼
望轻”的“一介书生”陆逊为大都督,取得虢亭之战的辉煌胜利。四、《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左传》长于
战争描写,表现为:A、联系政治,揭示成因;B、详写前后,重视外交;C、情节曲折,借战写人。《左传》对《三国演义》影响很大。《三国演
义》描写的战争,大大小小,四十余次,这些战争贯穿着整部小说。其描写艺术表现为:1、同中见异,特色鲜明。
作者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写出其独特性,做到同中见异,特色鲜明。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确立基业一举统一北方的一战。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遏制曹操扩张,奠定三分基础的一仗。
彝陵之战是孙、刘反目成仇,相互抵消力量的一仗。官渡之战着重描写失败一方——袁绍,他本来兵精粮足,谋士见识高强
,由于统帅的懦弱无能又偏信专断,结果被兵微粮少的曹操烧掉全部粮草。物质上优势丧失,军事上指挥失误,终于导致全线溃败。
赤壁之战则不同,曹操失败的主观因素——骄傲自满,麻痹大意并不突出,突出的是客观方面——他遇到了更加高明的对手。因此,作者极力铺
陈胜利一方——孙、刘。终于火攻奏效,烧毁曹营水寨,83万人马“灰飞烟灭”。彝陵之战着力铺陈的也是得胜一方——东吴
。作者把重点放在东吴先败后胜的战略过程上。战局开始,东吴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后来换上青年统帅陆逊,可陆逊不积极进取,反而顺势退让。
终于一步步把蜀军带入不利地域——山林,后发制人,火烧蜀营七百余里。三场战争,皆用火攻:一烧粮,一烧船,一烧营;一
在平原,一在水上,一在山林,同中见异,读来不觉雷同。官渡火场: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
鼓噪直入。……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
,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赤壁火场: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
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彝陵火场: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只见御营
左屯火发。方欲救时,御营右屯又火起。风紧火急,树木皆着,喊声大震。两屯军马齐出,奔离御营中,御营军自相践踏,死者不知其数。后面吴兵
杀到,又不知多少军马。先主急上马,奔冯习营时,习营中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得如同白日。2、联系政治,揭示矛
盾。《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不是单纯地写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厮杀、勇士猛将的拼杀,而是将战争视为一种社会力量的
较量,将战争描写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描写结合起来,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战争反映三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比如,
赤壁之战。“华容道关羽放曹”也是基于政治因素。2、联系政治,揭示矛盾。《三
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不是单纯地写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厮杀、勇士猛将的拼杀,而是将战争视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将战争描写与政治斗争
、外交斗争描写结合起来,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战争反映三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赤壁之战。
“华容道关羽放曹”也是基于政治因素。3、虚实结合,借战写人。战争离不开的活动,人的活动影响着
战争的结果。如:“曹阿瞒割须弃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
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
包颈而逃。再看“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操心方定,
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
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
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叫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
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教前面暂歇。……操坐于
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毕
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哪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操先拨马走脱……回顾众将多已带伤。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