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VOGUE》百年专辑:戏剧大家解读经典扮相

 未夕老师 2013-12-02

聆听 | 《VOGUE》百年专辑:戏剧大家解读经典扮相

2013-12-01 VOGUE 中国昆曲社

关注中国昆曲社,让生活雅而美!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微信号:kunqushe

如有心水珍藏文章,欢迎投稿zgkunqushe@126.com

----------------------------------------


【小编导读】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戏曲舞台上那些美不胜收的衣饰和妆容所震撼,但对于这些精致考究的视觉效果究竟是缘何而生的却不甚明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VOGUE》百年专辑中五位著名戏剧大师对于各自经典扮相的深情解读。

  


魏春荣

著名昆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


拍摄的这套戏服出自《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这套斗篷在整场戏中只出现了三分钟,杜丽娘清晨去游园,早上风凉,披一件斗篷,头上再戴一块包头布,上面绣着漂亮精致的花卉。为了让戏服有层次感,一般穿粉色的戏服时,外面我会披上蓝色的斗篷,而如果里面穿白,外面就罩粉色。等杜丽娘梳妆摘去斗篷时,装扮又有所不同,观众会知道场景发生了变换。这就是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地方。


杜丽娘是大家闺秀,是小姐,所以她头饰戴“点翠”,翠就是翠鸟脖子上的绒毛,颜色非常鲜艳活亮,有光泽度,在银托儿上面点上翠,头饰会显得非常“活”。但是我今天戴的是“点绸”,是点在银托上的蓝色丝绸。一来是因为环保,翠鸟的羽毛不再使用,二来也可以变换一下效果。


昆曲追求的风格比较秀美淡雅,很少像京剧那样用大红、正绿、宝蓝等纯正浓艳的颜色,一般都是水绿、鹅黄、淡粉,或者是白色,装饰的绣花都以梅花、桃花、海棠、菊花为主,可能也会用牡丹,但颜色同样不会太过浓烈。如果出现浓烈的颜色,可能是贵妃、娘娘,或者是刀马旦的戏,根据人物和角色会有不同。


昆曲服装最早都是明朝的服饰格式,现在会加入更多立体剪裁,也会有所简化。白先勇做了青春版《牡丹亭》,里面的人物扮相更为淡雅。他想要复古,但是怎样才是复古?在我看来,复古也是一种创新,就是你加入一些不同于别人的想法和设计在其中。


这些年来,《牡丹亭》我演了上百场,但我个人更喜欢《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还有《玉簪记》里的陈妙常。《牡丹亭》的杜丽娘太唯美了,而且故事有奇幻的色彩,一出戏中生死轮回,人物个性反而弱了。反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她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有很丰富的内心情感戏,甚至会有小女人的弱点,比如矫情、任性,很有意思,演起来也很过瘾。


我也曾演过几部话剧,当初导演找我,是因为他想有戏曲的东西。但他说,你不需要做戏曲的身段,那些东西已经烙在骨子里了,你走出来就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话剧的张力很大,几句台词这个人物形象就出来了,一到爆发点全剧场都能感受到那种强烈。但昆曲呢,它是含着的,内心里再汹涌再激情澎湃,它还是慢慢地释放出去,就像一湖荡漾的春水。



柯军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昆剧院院长


我准备了两套扮相,一个是郭子仪,一个是林冲,他们都是传统剧目行当中文武老生和武生的形象,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既有一身武艺又饱读诗书以备科考做官报效国家。


郭子仪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饱受煎熬,所以他一直等出了络腮胡,还是没能够坐上官位,反倒是一直看着安禄山、杨国忠这些奸佞当道,胸中郁闷不平。在这出《长生殿?酒楼》的戏里,他着白衣白冠,白色代表“儒”,郭子仪是读过书的人,有书卷气,即使武将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武将;杏黄色的大带,红色的彩裤,这又寓意着人物的性格正直刚烈;外面又加上蓝色箭衣,宝蓝色代表着一种压抑,意味着他还没有出仕。在昆曲里,这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中国传统男子的大致形象。


而林冲的扮相则是另一种情景,他的装扮是一身黑,一来是因为《夜奔》,黑色就代表晚上,再则他当时已经没有任何官职,黑色代表一种夜晚的寂静和悲凉。但是,他还有一个红色的坎肩,那又代表他心里还有一线希望,还有一种血性和追求,甚至是纠结中的背叛。


传统戏剧里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身份、年龄和性格的提示。武生并不容易,大缎的衣服不能洗,以前夏天只能在里面衬竹子做的水衣隔汗。如今夏天时外面还要穿胖袄,几十斤重。穿这样的装备,让一些本来就具有高难度的动作更难攻克。比如高空翻跳,三四张叠加的桌子的高度,加上厚底靴,又是背朝观众倒翻。但武生必须具备技术,那一点恰恰是反映人物性格和剧情的关键。


昆曲有两个属性,一面是艺术,一面是遗产。就遗产而言,任何改革改良都是破坏,经典的剧目、唱腔、文词、表演,都不该动,但可以从中汲取元素做创新,就是说,可以拿出来,但不要加进去。昆曲不该变成博物馆玻璃罩里的标本,而应该呼吸,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宋小川

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入室弟子。


这次拍摄的造型是《三国》中周瑜的形象,这是一位少年英俊的三军统帅,才二十多岁,麾下已经统帅百万大军,头戴紫金冠。在京剧中小生周瑜的形象偏武,文小生类似《白蛇传》中的许仙、《梁祝》中的梁山伯。在服装造型上,他比较保守,行内讲的是“靠”,就是平时大家说的“一身铠甲”。所有的“靠”都是一针一线绣上去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所以做好这么一套行头得花费两三个月时间。上面的图案也很有讲究,有固定的模式,包括靠的色彩搭配,都是从历史上传下来的。周瑜的靠是粉色系,因为他是儒将,武中有文的成分,而且他是少年将才,所以靠的图案和色彩要和他的身份相匹配。而像《挑滑车》的高宠,他是岳家军的头号猛将,而且年轻偏大,所以他的靠会是绿色或是蓝色。


在京剧的服装中,从颜色到图案都有所指,代表着他的身份、地位、年龄、教育情况、家庭出身等等各种信息。周瑜穿白色、粉色,而杨宗保这样的大将也会穿粉色,因为他也是年轻少将,但他的书生气不如周瑜,所以不会穿白。这其中还讲究个流派,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流派中的穿着也有不同,都是一个个细节传授下来的。


京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戏服有点旧,观众能让过去,但穿错了,人物的整体塑造就一塌糊涂了,你就绝对不是这个人物了。京剧的服装是几千年、几百年传承下来,而且衣服上面的绣活不能用水洗,每次演完结束后演员往往一身大汗,戏服就需要用白酒去喷,把上面的细菌、汗渍都给清除掉,这是最好的保存戏服的方法。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身高去做,上面的刺绣再根据前辈们留传下来的老版图案来复制。我的这套已经用了十多年了。


有时自己坐在台下看戏,会对老前辈们的审美肃然起敬。一套套戏服在舞台上它要不怯,上百年的不同的灯光照下来,它各种颜色、刺绣和图案搭配,看起来还是那么和谐,没有半点视觉上的突兀之感,儒雅亮丽,富贵不怯。再听那些儒雅精致的唱词,就觉得这种美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且必须有世事的沉淀在其中。所以人年轻时会喜欢新潮时尚的东西,到了四五十岁,随着修养品味和文化底蕴的提高,就会去寻找一些静雅的东西,去欣赏一些比较有味道的东西。


 

王珮瑜

上海京剧院著名余派(余叔岩)坤生(女老生),“梨园小冬皇”、“当今坤生第一人”


在《四郎探母》中我扮演杨延辉,就是杨家将的第四个儿子,杨四郎,金沙滩一战杨家将损失惨重,他隐姓埋名假降辽国,被铁镜公主招为驸马,15年后母亲佘太君押粮草经过,思亲之情难忍,向铁镜公主吐露真情,最后公主助他盗取令箭出关。因为他是汉人落户番邦,所以头戴花翎,脑后披狐狸尾,点明此时他的外疆人身份。


作为皇家驸马,他人前尊贵显耀,多以身穿红色的蟒,颜色非常鲜艳。京剧舞台上一般如此扮相的,都是王孙贵族,舞台灯一打,华丽抢眼。他身上几个颜色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撞色:一双素靴,头顶黑色驸马套,雉鸡翎,口挂黑色髯口(胡子),再加上他艳丽的红蟒,这些颜色的搭配在舞台上非常有辨识度,也暗示着他内心激烈的交战。戏曲是以“角儿”为主的,角儿的意志直接影响着台上的一切展示,所以服装有时允许标注个人符号。比如我有一身黄靠,在袖章上面有一个印在圆形团花里的“瑜”字。


这行很有意思,拜老师,首先是模仿,从一招一式的复刻到融入自己的理解、最后从模仿走向创造。戏剧的演绎并非通读剧本和历史、熟悉人物之后去扮演,二十先学习基本规律、四功五法,在程式和规范中塑造人物。比如文老生,出场就是托髯口,往出一指,整冠,捋髯。形先到位,再慢慢修炼神。


京剧讲究流派传承,但很多老师因为我摒弃了门户之见,给了我博采众长的可能。比如这一代,同时唱余派和马派《赵氏孤儿》的只有我一人,我因此得以结合两者,创作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改革、改良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取舍非常痛苦,但这个变化之中,所有人还是能感觉到你的根基和沉淀,以及真正的传承。



温如华

著名京剧男旦,曾为电影《霸王别姬》担任幕后主唱


《贵妃醉酒》来自汉剧,最早是由路三宝先生教授给梅兰芳先生的,是一出传统戏,四大名旦都演过。杨贵妃的戏装应该是清朝时沿袭下来的,叫宫装。这次拍摄用的戏服已经经过改良,之前的过于花哨和繁杂,红绿蓝紫,混杂缤纷,这次我一条条地将之精炼,主用天蓝色和粉红色,间或点缀一些黄色,整体比较淡雅。一直到现在,大部分演员还是沿用清朝的那套行头,包括当年的梅兰芳先生。但我参考了一些古代的仕女图,比如《杨贵妃仕女图》,增添了戴一朵大花这种唐代的装扮习俗。梅兰芳先生有个理论:移步不换形。时代向前发展了,但是形还是京剧的形,万变不离其宗,不能乱改。所以服装样式还是原来的样式,只是让色彩淡雅了一些。


戏曲虽然包括唱念做打,但它又是一个整体,包括服装、道具、美术、灯光、伴奏音乐,只是在审美上它是一体的。京剧也会突出局部,有着重唱功的,也有突出做功的,而有的就是念白。但大部分是综合的,比如《贵妃醉酒》,上来就唱,但同时也配有动作,服装动作也漂亮,那就是一出很出彩的戏。戏曲和现在的影视一样,也有明星,捧角儿是有传统的,150年前的清朝就有“十三绝”,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梅兰芳、马连良他们就是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个人魅力别人学不了,全国十几亿人口就没有人能继承得了。


京剧传承,不可能这一代演员与上一代演员一模一样,但有一些大的条框和规范在。演员往那一站,你就大概知道他出于哪个流派,学梅派的演员就需要有梅派的条件,不然就唱不出这个流派的韵味来。比如,梅派演员必须嗓音洪亮干净,身段大方漂亮,而程派(程砚秋)就比较含蓄。梅兰芳先生为什么演杨贵妃、虞姬能让大家百看不厌?这都与梅派的特点有关,想象中的杨贵妃就是比较富态,大眼睛,雍容华贵,如果是个面相悲苦的演员,一亮相,观众就觉得不像。


内容来源:《VOGUE》第178期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