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子”顾澄勇“卖鸡蛋”就业的启示

 昵称12776412 2013-12-02
“傻子”顾澄勇“卖鸡蛋”就业的启示

 

  □英科

  昨天本报报道,一个复旦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放弃了在城里寻找“体面”工作的机会,回家养鸡卖起了鸡蛋,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可就是这个“傻子”,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还被南汇区农委推荐为“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这样一种选择,到底是一种傻气,还是理性的选择?

  让我们抛开复旦与乡下、计算机与鸡蛋这些对比鲜明的字眼,来分析一下年轻大学生顾澄勇所面临的环境。以2002年顾澄勇毕业的这一年来说,当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其中本科生64万人。但是截至2002年7月初,全国已就业的毕业生却只有93.9万人左右。同时,电子信息类、土木建筑类、生物工程类等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就业率降幅比上年超过5个百分点。这说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可能面临未就业先失业的尴尬。这一点,顾澄勇其实已经意识到,“在工业、金融业内,信息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进入这种企业后所要做的,无非是修修补补,不可能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农业这一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是一穷二白”。顾澄勇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理智地认识到,“越是起点低的地方,越是有发展空间”。试想一下,如果将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一个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里,既不至于荒废了学业,又更容易成功。谁能说,这是一个“傻子”的选择?

  当顾澄勇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并且权衡各方面因素决定回乡养鸡后,他所要面对的,无非是一个面子问题罢了。以传统观念来看,做IT的当然比卖鸡蛋的体面,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顾澄勇的父亲顾明强,在当时已经是蛋品业内的佼佼者,公司也已做到一定规模,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果充分利用起来,这个平台并不比在某个小公司里从基层做起更差。至于生活方式,农企经理顾澄勇一样可以过上白领的生活,谁说不是呢?

  在顾澄勇看似夸张盲目的选择里,其实蕴涵着他的理性和务实,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先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已具备的条件,然后做出选择。窥豹一斑,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的一种进步。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德尔斐的智慧神庙上的箴言。在新一轮校园招聘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候,即将踏上求职路的毕业生们,是否能从顾澄勇的选择中得到启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