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寿山石类其它珍品石种

 德雅居 2013-12-03
细数寿山石类其它珍品石种
 
 
 

寿山石其它珍品:

 寿山石的采硐历史悠久,约有千年的历史,在1917年寿山就有采掘坑洞达140余处,新中国成立之后,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寿山石更进入一个开掘的新高潮,开采史上从未有过的上等好石的出现,例如:

o        荔枝萃高山石:

产石洞位于高山北面中部,因洞口曾有株野荔枝树,石材中具白色者,极似新鲜的荔枝肉,故以荔枝萃作为石名,从1987年首凿起,石质特佳,为近40年高山石中罕见的优质石种。性坚,肌理隐现粗萝卜纹,色以白为多,尚有黄、红、灰及各色相间。

o        鲎箕田石:

是本二十世纪80年代新石种、因山形如鲎箕,故名,产于路下高山或芹石村亦产,以白为佳,也有红、黄、白等色,有萝卜纹、条状透明体,有白渣或黄棉纱地,石较松,脂润不足。

o        善佰洞:

位于杜陵坑临溪处,清成丰同冶年间,石家善在此采石时洞塌身亡,后人称其洞为善佰洞。此后停产80年,直到1938年重新开采,石温腻润,含金砂点(花生糕),色多彩艳,半透明,性微坚。

o        迷翠察石:

产于杜陵坑山顶,古时有高土产石至此筑察为楼,得石后,神情飘荡如迷如醉故名,石质砍,石情灵,色以黄略带红粉红,肌理有黄铁矿(金砂)。

o        蛇匏石:

产地近杜陵坑,此地古时多蛇,且丘盘结女匏,故名,产量其微,石性松微透明,以黄白相间为多,另一是掘性,有皮,肌理有蛇纹,极似田黄石。

o        无头佛坑石:

产于猴柴潭山,洞址处,古有女娲庙,后废址,清时有石农掘已于此,发现一无头佛。

o        花主坑石:

产于栲栲山右,石色十分丰富,常有红、黄、白、灰、绿诸色,交错于石中,肌理有条痕和层纹,性坚、质粗。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故名思义称“花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