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心烦易怒,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最重要的是要调理情志,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减轻生活及工作的压力。每天可散步30分钟左右,或其他舒缓活动等缓解情绪;也可经常听些轻缓、欢快的音乐消解心理负担。 (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便溏,舌边紫,舌苔白润或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月经期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暖,要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淋雨,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食物,喝温开水。 (3)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但忌负重及剧烈运动。 (4)湿热瘀阻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5)肝肾亏损型,症见经后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胀,月经颜色暗淡,量少且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苔薄白或薄黄,小便清长。这种情况是因肝肾脏腑功能亏损、精亏血少所致。肝肾亏损型治疗时要以益肾养肝止痛为治则。 生活中要平时要注意调补,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为主。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保持心情平和。 为大家总结的哟!!!!我好多朋友是痛经的经历者,是服用坤舒饮之后就好了。。。。还是中医好啊!!!认同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