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香椿第一县”、“中国醪糟之都”、“中国糯米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美誉的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始置县,迄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竹多竹大”而得名。全县幅员2076平方公里,辖50个乡镇、382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1万。近年来,勤劳朴实的竹乡人民,在加快推进全市“三大总体战略工程”的统揽下,以“讲党性、树新风、重实干、促发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项目兴县、产业富县、统筹固县、和谐安县战略,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克难攻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一个畅通、美丽、拼搏、开放、奋进的大竹,已赢得各方人士的聚焦和青睐,正展示着投资洼地、创业热土、宜居乐园的生机与活力! 畅通的大竹,交通便利快捷。大竹县地处四川省东部、重庆市北部的川渝鄂陕结合部,位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境内达渝高速、国道318线、国道210线及在建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呈“井”字型纵横贯穿,县域内100%的乡镇、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65%的行政村实现联网互通,形成了“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1小时万州港、3小时成都、5小时西安、5小时武汉”的通达格局。 美丽的大竹,资源要素富集。大竹县位于美丽、神秘而奇特的北纬30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光秀丽怡人,物产资源富饶,境内有五峰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启于先秦、兴于三国的古官驿道,有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清河古镇,有川东小峨眉美誉的云雾山;境内有苎麻30万亩、香椿10万亩、竹40万亩、糯稻15万亩,苎麻纺织品、竹制品及“巴山红”香椿、东汉醪糟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大竹系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大县之一,拥有亚洲第二大天然气集输站,年输转天然气27亿立方米,水、电、气等能源要素充足,发展保障有力。 拼搏的大竹,经济基础坚实。大竹县连续12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等称号。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6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128.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91元,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开放的大竹,发展环境优越。大竹县系四川省首批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四川省16个“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之一,先后出台工业发展“30条措施”、 服务业发展“10条措施”、振兴苎麻产业“6条措施”等,对企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税费等方面实现了公开透明化。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建成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制定并落实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机制,实施“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实行“项目领导挂包、部门代办”制,项目合同一旦签订,定领导、定部门、定人员全程跟踪服务。2012年,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2个、230亿元,履约项目73个、到位资金80.5亿元,投资82亿元的国际物流园区项目、世界500强企业家乐福及国美电器、中央商都等知名企业竞相入驻。 奋进的大竹,跨越前景广阔。大竹县被纳入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成渝经济区渝广达经济发展带、四川省川东北城市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客观审视县情、科学谋划发展,提出“争当达州实现次级突破排头兵”目标,到2017年,建成400亿元量级城市、300亿元产业园区,明晰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凝聚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抓发展、同心同德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
|
来自: 昵称13770129 > 《党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