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关帝庙—昔日的庙宇群

 宽街兰舍 2013-12-05

提起当年的关帝庙,总会勾起我们许多小时的回忆,这回忆是那样的一丝丝甜蜜,又是那样的难以忘怀和割舍。现在的长春人恐怕只有七十多岁的老年人还有印象,因为远在半个多世纪前,南关桥头的这座大庙就已经荡然无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家住在大桥东头的伊通河畔,过了桥就是大庙,因此,我们从小就与这大庙有了不解之缘。每年的庙会也就成了我们这些少年少女的一个盼想。

据说南关关帝庙原名朝阳寺(它的正名叫太阳宮,是个道观,曾有过不少道士),始建于1799年,比长春建制还早一年。朝阳寺本是由多个寺庙组成,包括关帝庙、娘娘庙、狐仙堂、玉皇大帝庙等。因以关帝庙为主建筑,所以被百姓俗称为关帝庙或关老爷庙(老长春人称其为〝老爷庙〞)。

传说清中叶时,全国号称有30万座关帝宙。以至于旧时"关公庙宇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关帝庙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文圣孔子,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庙,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佛教把他当成是护法,道家儒家把他当成是"忠义"的象征,尊称为"关帝圣君"。长久以来,全国各地关帝庙仍香火鼎盛。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代皆有加封,宋朝封为〝武安王〞,明朝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谥号为〝忠义〞,亦称为〝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关羽忠诚守信讲义气,又是保护商贾招财进宝的武财神,长期以来,许多商家日日上香叩拜,祈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关帝庙座落在伊通河畔,沿袭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坐北朝南的习惯,因地势由低到高的沿着坂度拓建,居高临下,是个近似长方形的大院落。东侧是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沿河的东墙的是狭小的关帝庙胡同。南侧面临现在的解放大路。西侧墙外有一些门市房,面临大马路的头道街。北侧是东头道街和文庙,东北一侧则是东天街。登玉皇阁上,可俯瞰伊通河两岸全貌。

关帝庙占地面积较大,布局严谨,高低交错,是当时长春市内和附近区域最大的一座寺院建筑群。院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气度不凡。尤其是高大的山门和大殿那高高的屋顶檐角飞翅,钟鼓楼屋檐细部复杂,具有形式复杂的砖雕,两侧砖雕正吻高高卷起,屋檐上那大大的出檐严谨美观,远看十分的宏伟壮观。钟楼是两层四柱歇山式屋顶,檐角飞翘,振翅欲飞。楼内吊有一大钟,钟声悠长低沉。玉皇阁是全院最高建筑,阁上朝南刻有"南来山色绕天奠"的字样。山门两侧是墙门,上有屋顶,门前两侧各有一个石狮子和高高的斗杆。屋宇式的山门,高大壮观,前后有廊柱。进入山门,两侧栅栏后站立的是高约两米牵着马的门神,右边站立的是白脸的秦琼,左边站立的是黑脸的尉迟恭。都瞪着一对大眼睛俯视着进来的每一个大人和小孩,这两具塑像和两匹塑马高大威猛,形象逼真,那时我们还小,每次进门看到他们都有些胆怯,赶紧走进去。砖道两侧各有一个两层的高高的钟楼和鼓楼。迎面大殿属正殿,在南北主轴线上,则是关帝庙正殿,它近于院心位置,气势恢宏,主殿正中供奉的是关公,两边是关平、周仓持卫。进入二层院子,在主轴线上的正殿是娘娘庙,娘娘庙是道教寺庙、主要供奉碧霞元君,左右配傕生娘娘、送子娘娘、眼光娘娘、豆疹(天花)娘娘。西侧有祖师庙,祖师庙是道教庙宇,主要供奉道教玄武神。东侧并排有狐仙堂、老君堂、孙真人庙,东侧边上还有一个十不全小庙。

狐仙堂也是道教庙宇,主要供奉胡、黄二仙。东北民间习俗,百姓家中有的也供奉狐仙,所谓〝胡〞,即是狐狸。〝黄〞就是黄鼠狼。据说这两种动物活的久了,慢慢吸取日月精华后,就会成〝仙〞。家里供奉胡、黄二仙,就会保佑家人平平安安,民间还管其叫〝保家仙〞。狐仙堂里还有个百兽洞。老君堂是道教庙宇,主要供奉太上老君。孙真人药王庙也是道教,主要供奉药王祖师孙思邈像。、"十不全"小庙供奉原型比较大众说法是大名鼎鼎的施公施世伦。进入三层院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及三清神像等。另有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十八罗汉菩萨、赤脚大仙等。殿旁有高高的玉皇阁楼塔。进入后院,则是一排禅房,是僧人们起居的地方。

关帝庙殿堂宽敞轩昂,雕梁画栋,古朴精美。众多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给人以端庄肃穆之感。

大庙原本是由多个寺庙组成的建筑群落,重重殿宇,层层樓阁,错落落有致,令人感叹。关帝庙殿堂和佛像虽然众多,但在我们孩童心中印象最深的一是那众多的壁画,十分的引人入胜,二是当属百兽洞和〞十不全〞庙。百兽洞在狐仙堂里,在百兽洞里的洞壁上、棚顶上都是五颜六色、活龙活现的各种飞禽走兽。〞十不全〞庙很小,在东侧一个边上,称谓这是个十不全人:目有一眇,耳有一聩,手有一卷,腿有一拐,口偏齿缺,发秃面麻,鸡胸锅背。脸上和身上贴满膏药,据说睑上的膏药可治面部疾患,身上的则可治各种顽癣、疥疮等,腿上的可治腿脚不利索等,门旁墙上挂着麻线(治抽筋等)、芥菜疙瘩等咸菜(治咳嗽、哮喘)、油条(治浮肿等)。总之,"十不全"可管人身上从头到脚的各种顽症。其实〝十不全〞是由真人施世伦演化而来。施实有其人,据说施五行甚陋,善诗能文,为人清白。为官如包青天、海瑞,百姓评价甚高。因施少时多病,多残疾。康熙赐他为〝施不全〞,百姓称其为〝十不全〞,在百姓心里,〝十不全〞是一个宁愿自己有病,而让所有人都健康的象征。这是一个善良、好心肠的人。病人如虔诚的祈祷,他就会舍己为人,把病接过去,使你病愈康健。香客尊称其为〝施老爷〞或〝施老爷庙〞,有的牌位上写的是〝施福全〞,香火也异常的旺盛。小时看〝十不全〞是个微笑、慈祥的神祇,是颇受孩童喜爱的一个形象。

至今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看过〝十不全〞后,偶然间进入一间平时不开放的塔内,在昏暗之中看见一排排的贴着纸条的坛子,上下几排,后来听大人说那都是历代园寂僧人的骨灰。这个塔就是僧墓塔吧。

我们的母亲刘亚仙是个俊美的女人,她心地慈祥、善良,信奉胡仙等。每当有乞讨要饭的上门时,她总是吩咐我们端出饭菜,没有时她就拿出零钱给他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四十多岁就病重不支,为了留住妈妈,大姨就领着我们兄弟几个到大庙去梵香拜佛,跪在佛前,口中念叨着把儿女们的寿路借给妈妈(称为借寿),但是,天违人愿,母亲还是走了,我们无法理解佛祖和关老爷为什么不显灵了,我们兄弟这么多,一个人借几岁就可以了,怎么就撒手不管了呢。

失去了母亲的我们多亏了大姨对我们的体贴和关照,我们的姨母刘亚文也是个非常善良、慈祥的人,她就像母亲般的呵护我们,经常还带我们去关帝庙,每次去她都会在关帝和佛祖像前,虔诚的梵香叩拜,一边敲着铜磬,一边口中唸叨着:"敲敲磬,不得病!敲敲磬,不得病!…"然后让我们也都敲,也都叨咕几遍。有时她还领我们去剃头、去跳墙,说是可以除病消灾,长命百岁。最后要跪在佛像前再磕三个头。

我们的父亲陈岳山为人诚恳、正直,心地善良。他时常带领我们几个去庙里叩拜关帝,並教诲我们为人处事要以关羽为道德楷模,做事勤奋,义无反顾,对人则要忠厚仁义,坦诚相待。我的父母亲和姨母都是非常善良的平民百姓,他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神仙身上,期盼驱邪扶正,祛病除灾,过太平日子。家和万事兴。我们兄弟几个都牢记了父亲的教育和关老爷忠义精神的寄托,多年来,遵循父训,我们之间珍惜手足之情,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着一直走到今天。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能奉公守法,热爱祖国,勤奋工作,慈善为本,忠厚待人,各家都相安太平,人丁兴旺,事业有成。真可谓终生受益了。而今我们也都步入了暮年,过着衣食无忧的退休生活,父母亲的儿女子孙们如今已逾五十余人,每次思念起早逝的父亲、母亲、姨母,泪水总是溢满我们的眼眶。为了能常常见到他们,经常为他们敬花上香,表达儿女的思念之情,我们在中国陵网上,为他们敬立了陵墓,以告慰先人们的在天之灵。

由于关帝庙很大,佛堂较多,众多佛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多姿多彩,气势雄伟。前来拜神祈福、求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比比皆是,尤其是时逢庙会期,那更是香客云集,四面八方,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大人孩子、妇人老太,人流如织,人声鼎沸。那真是香火缭绕,南无声声,钟磬齐鸣,罗鼓喧天,好不热闹!

再看那些众多香客,有求财的想财源广进的和想义结金兰、求贤纳友的,治病除灾、驱邪辟恶的就去参拜关帝,有求子想生孩子的和想给孩子祛病除灾的就去拜娘娘庙,去跨门槛、去跳墙,想治各种疾病的还可以去找〝十不全〞。世上本无神鬼,可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知识匮乏,善良的人们只能把理想与愿望寄托在佛祖身上。期盼神仙来驱魔扶正,祛病除灾。平民百姓衣食不保,缺医少药,人的生老病死就只能由庙里的神仙管着,生有送子观音、病有药王爷、老有土地庙、死有地藏寺、工有魯班堂、农有神农庙、商有财神庙、学有夫子庙、文圣孔子、武圣关公,保佑风调雨顺的还有龙王庙等。史料记载在永长路和东天街交界路口有个三教寺,很是特别,它是将如来、老子、孔子供在一个神殿上,这叫佛、道、儒三教一体。百姓家中则供奉祖宗牌位家谱的、供奉狐仙的、供奉灶王爷的,贴门神的更是屡见不鲜。

关帝庙山门前有一个大广场,四周有围栏,进出有栅栏门。每逢庙会时,广场内外、.桥头上、头道街上,真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民间艺术纷呈,热闹非凡:有杂耍卖艺的、有耍猴表演的、有变魔术杂技的、有耍刀弄棍、练气功的、有打把式卖药的、有唱扁担戏的、有拉洋片的、有摆小人书摊的、有卖各种木头做的刀枪剑戟的,有刮脸剃头的、有剪纸刺绣的、有吹糖人捏面人和泥塑人的…。摆摊卖手工艺品和日用品的更是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尤其是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孩童小老虎鞋更是精美无比。至于卖各种小吃的,更是让人口水直流,那真是应有尽有。尽显市井生活趣味。

那时的庙会是人们进行宗教、文化、商业交流的盛大集会,是普通百姓最爱逛的地方。家门口的庙会更是我们孩童心中的盛大节日,几乎和春节一样的重要。平时我们就盼着春节和庙会,想方设法攒点小钱,到时好派上用场。那时期,老父体弱多病,家中孩子又多,生活过得比较拮据。他很少给我们零花钱,想攒点钱也着实不易。庙会那天,我们几乎都是逃学,背着书包上庙会。我们大都喜欢看扁担戏和看拉洋片。扁担戏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用扁担挑来器具表演的木偶戏,表演时他在高处,四周用布一围,他手上表演木偶,脚下又敲锣又打鼓,口中说着唱着,那孙悟空和猪八戒正演到热闹地方,他锣一敲,一掀布帘探头出来收钱了。拉洋片的是一个特制的大箱子,小孩子通过凸透镜观看孔观看里面放大了的一张一张的画片或照片,拉洋片的边拉边唱,也挺好看的,类似现在的幻灯片。当时的生活中没有电视,电影也几乎看不到,这拉洋片的当然也就成了热门。难怪有些大人也来凑热闹,趴在那里竟也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据说这个东西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有了,我们在美国西部片中就看到过,后来大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传入了中国,里面的画面大都是西方的,就称之为拉洋片。至于吃点涼粉、涼糕,含上一块带着花瓣的大糖球子,手里再舞动一件木制的刀呵剑的,那真是开心死了!然而,这一切如今都烟消云散了,只留下了心中的记忆和那无尽的惋惜。

香火繁盛的关帝庙永远的消失了,历经二百多年和几代人努力创立的历史古迹就这样被人为的拆掉了,一个老祖宗留下的宗教文化艺术瑰宝被丢弃了,一个一千八百多年来,在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的关羽的高大形象也就这样的失去了。每次我们走过那块昔日香火繁盛的旧地时,望着那后人重立的孤零零的关公塑像,心中总有难以言表的痛楚。

纵观长春市二百多年的历史,庙宇一度也不少,最多时曾达到过几十处,但规模小,历史短,知名度低,那时长春还缺乏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这些庙宇在国内就很少有人知晓。历经多年的风雨沧桑,旧社会缺少管理和支持,不少庙宇倒塌或改为他用了,在岁月流逝中有些就自然淘汰了,留下来的只是它们的痕迹了。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文物管理工作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内许多寺庙,如般若寺、大佛寺、文庙、观音寺、地藏寺及清真寺等十几所庙宇都进一步加强了管理,投入巨资进行了维修和扩建,有些寺庙又再现了当年那繁盛的香火。近年来,我们几个古稀兄弟曾在四月初八和十八等庙会日去过市中心的般若寺,皆因游人、香客众多而进不得山门,无奈返回。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兴旺将为促进长春市经济发展、繁荣市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在呼唤像关帝庙等昔日繁盛寺庙的重建与回归。

昔日繁盛的关帝大庙为长春寺庙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筆,也在长春老人心中留下了温馨快乐的记忆。

我曾不止一次地遐想过,假如关帝庙还在,无疑将会对长春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和提升…。它与北侧紧邻的文庙形成一片大面积的古寺庙群,那该是何等的宏伟壮观呵!

近日获悉一个好消息:2O13年4月20日,民进长春市委组织踏实长春市朝阳寺(关帝庙)遗址。在座谈会上,关于重建朝阳寺的问题,踏青组内的五位市政协特聘的文史专员进行了发言,希望建成集庙会、文化、经济、旅游等一体的人文景观。中共南关区委副书记王森,代表南关区委对踏青组给予朝阳寺重建的关注表示感谢,并表示全力配合好民进长春市委和踏实组的工作,希望形成有分量的提案,使这项工作尽快提到日程。4月21日,一场旨在改造东天街老棚户区,并复建长春关帝庙的专题座谈会在桃源社区召开,到会的南关区委的主要领导、桃源街道办事处社区干部及长春史料研究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商讨解决东天街老棚户区改造及复建长春关帝庙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按照南关区政府的计划,东天街地块将被整体搬迁安置,在原址上将会复建长春关帝庙。看来,我们期望很久的关帝庙重建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以上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回忆,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有误,僅供参考。

查看南关大桥和桥头上的关帝庙图片请点击网页上端"纪念相册"按钮。(昔日的南关大桥现在已改称为长春大桥)。

追忆者:陈喜宝(80岁)、陈喜东(78岁)、陈文丽(女、75岁)、陈喜文(73岁)、陈喜明(7l岁)。—陈喜文执筆。2013、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