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金添0898 2013-12-05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鲲之大[3],不知其几千里也[4]。化而为鸟[5],其名为鹏[6]。鹏之背[7],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8],其翼若垂天之云[9]。是鸟也[10],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1]。南冥者,天池也[12]。

齐谐者[13],志怪者也[14]。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6],去以六月息者也[17]。”野马也[18],尘埃也[19],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天之苍苍[21],其正色邪[2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3]?其视下也[24],亦若是则已矣[25]。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26],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7]。覆杯水于拗堂之上[28],则芥为之舟[29];置杯焉则胶[30],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1]。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2],而后乃今培风[3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4],而后乃今将图南[35]。

惆与学鸠笑之曰[36]:“我决起而飞[37],抢榆桥而止[38],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3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0]?”适莽苍者[41],三餐而反[42],腹犹果然[43];适百里者,宿舂粮[44];适千里者,三月聚粮[45]。之二虫又何知[46]!

小知不及大知[47],小年不知大年[48]。奚以知其然也[49]?朝菌不知晦朔[50],蟪蛄不知春秋[51],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52],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53],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5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55],众人匹之[56],不亦悲乎[57]!

汤之问棘也是已[5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59],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60],未有知其修者[61],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6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63],绝云气[64],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65]。斥鴳笑之曰[6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67],翱翔蓬蒿之间[68],此亦飞之至也[69],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70]。

故夫知效一官[71],行比一乡[72],德合一君[73],而徵一国者[74],其自视者亦若此矣[75]。而宋荣子犹然笑之[7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77],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78],定乎内外之分[79],辩乎荣辱之境[80],斯已矣[81]。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82]。虽然[83],犹有未树也[84]。夫列子御风而行[85],泠然善也[86],旬有五日而后反[87]。彼于致福者[88],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89],犹有所待者也[90]。若夫乘天地之正[91],而御六气之辩[92],以游无穷者[93],彼且恶乎待哉[94]!故曰:至人无己[95],神人无功[96],圣人无名[97]。

译文
北极大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象挂缒在天上的云彩。这只鸟,风起海动时就要迁移到南极大海。南极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谐书上所记的言论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野马奔驰的游气,飞扬弥漫的尘埃,空中活动的生物,都因气息相互吹动而上升。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大鹏向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罢了。
如果水积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无力量。所以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的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
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件粮备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才智小的不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呢,生命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植物,不可能知道一昼夜的时光。生命只有一个夏季或一个秋季的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一年。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面有一种冥灵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以五百年为一个秋季;远古时代有一种大椿树,更以八千年力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彭祖至今还以长寿著称于世。众人都想与他比附,不也是可悲的吗?
商汤询问棘有这样一段话:“不毛之地的北极,有很深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象泰山,翅膀象挂缒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小泽里的尺鴳讥笑大鹏说:‘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洁了。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所以,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的,行为能符合一乡人心的,品德能投合一国之君的,能力能够取信于民的,他们自鸣得意也就象尺鴳这种小雀一佯,而宋研却讥笑这种人。宋钘能做到当整个社会都赞美他时,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当整个社会都批评他时,他也不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对世俗的声誉并不汲汲去追求。虽然这样,但他还有尚未建树的,列御寇能够驾着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走了十五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从来不去汲汲追求。这样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但他还是有所凭借的啊,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至人,能够忘掉自己;修养达到人所莫测的神人,不去建立功业;修养臻于明智的圣人,不去树立名望。

专家注释庄子现存著作三十三篇,以内篇居首,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把逍遥游列为第一篇,开宗明义显示出他思想世界的要旨。逍遥游的境界,也就是想在无限生的痛苦与现实的凄楚中,追求自己能够超脱而出,拥有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境界,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然和谐的广大精神世界。实为庄子博大精髓思想之代表作。第一部份,从「北冥有鱼」开始,到「此小大之辨也」为止,都是藉由鲲鹏和蜩鸠的相比,来说明小大的差别。第二部份从「故夫之效一官」起,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是本篇的正文、中心、和结论。

本篇为阐明逍遥之意,举鸟兽虫鱼等为例,寓意出以下主要概念:

一、积厚与有待

「积厚」与「有待」是两个重要的观念。「积厚」,意谓北海之水不厚,则无可养大鲲,非大道之渊源广大,不能涵养圣人。「有待」,如鲲化鹏,虽欲远举,若无大风承负,必然无法抵达南冥,就算已养成大体,若不能加以变化,亦无法获致大用,要承於自然之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才能至远。

二、大知与小知

庄子运用鲲鹏以及蜩鸠的寓言,藉由小鸠的无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与蜩鸠之小且无知,作明显的对比。心志的培养,可以像小鱼变成鲲,由鲲变成大鹏,自由变化,重点并不是外在的变化,而是心志的「开拓」,终於与万物融为一体。

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此即逍遥游篇的主旨、中心和结论,也是庄子的中心旨趣。把「有待」加以净化、升华,以表露人性的无限开展。能够达於无己、无功、无名,而后才能体悟逍遥之道,三者之主体为「无己」。庄子的无己,就是於人间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让真我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上升到与万物相通的根源。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随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质,以观照宇宙人生。

走走看看春秋战国年代的庄子是老子的后学。庄子思想博大精深,把道家的“道法自然”演绎得活灵活现,完整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共处,个人修炼则守性忘形固本淡薄名利,以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精神境界。每次研读著作,必有新的感悟和体会。实在是吾凡人之辈时时修身的精神食粮。


逍遥游注释

(1)北冥:北极大海。冥,通厚,广阔幽深的大海。北冥有三解:慧琳《一切经音义》引司马注“溟,谓南北极也。”朱季海《庄子故言》谓“冥为极地大水”。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德清《庄子内篇注》,胡远浚《庄子诠诂》、曹础基《庄子浅注》皆训为北海。钟泰训冥为冥冥之义。司马注可从。
(2)眼(kūn):大鱼。
(3)之:的。大:指体积巨大。
(4)几:指不定的数目。
(5)化:变化,化成。为:变成,成为。在《庄子》中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鲲变鹏就是其中一例。
(6)鹏(péng):大鸟名。古文风字。
(7)背:脊背。
(8)怒:奋飞,奋起。
(9)若:如,好象。垂:挂缒。
(10)是,此,这只。是鸟,这只鸟。
(11)海运:指海啸,海动所引起的波涛动荡,此时必伴以大风,大鹏借此大风飞向南海。徙,迁侈。南冥:南极大海。
(12)天池:天然的大池。
(13)齐谐(xié),齐国记载诙谐怪异的书。作人名、书名解非是。
(14)志:记,记述,记载。怪:怪异,奇异。
(15)水击:拍打水面。水击三千里,说明鹏起飞时的声势极大。
(16)抟(tuán):盘旋。扶摇:自下而上的暴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说眼界极远。不管是水击三千里,还是升到九万里高空,然而都是不足自矜的.因为都是有待的,不逍遥不自由的。
(17)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向南极大海,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止息。作乘六月的风而去解非是。
(18)野马:游气浮动于天地之间,状如野马奔驰。
(19)尘:指尘土。埃:指尘土中的细小颗粒。尘埃:即飞扬在空中的带有尘土颗粒的空气。
(20)生物:指空间活动的生物。息:气息。以息相吹:气息相互吹动。
(21)苍苍:深蓝色。
(22)其:通岂。
(23)极:尽。
(24)视:看。
(25)是:此,这样。则已:同而已。
(26)且夫:表示要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厚:深。庄子这里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和下面说的“风之积也不厚”,在于说明大船、大鹏都是受水、风之积的有待的限制,没有什么足以自矜的理由。庄子就是从这里走入相对主义的。
(27)负:载。
(28)覆,倒。坳(ào):洼坑。坳堂:也作堂坳,堂地上的洼坑。
(29)芥:小草。
(30)置:放置。胶:粘注。于此:在这里。
(31)大翼:指代大鹏。
(32)斯:乃,就。
(33)而后乃今:“乃今而后”为倒文,这时然后才。培:通凭,凭借。培风,凭风,乘风。
(34)夭阏(è):阻止,阻拦。
(35)图南:图谋飞向南极大海。
(36)蜩(liáO):胡蝉。学:亦作鸳。学鸠:楚鸠。庄子认为蝉、鸠二虫的以小自限也是根本不懂相对相待的含义。
(37)决(xùe):轻易。
(38)枪:亦作抢,疾速到达。枋:檀树。
(39)时:指一个时辰。则:或。时则不至:一个时辰或达不到。控:投,落地,落下来。
(40)奚以句:此句为嵌语式,将“奚为”拆开,在其中嵌上“以之九万里而南”表示问,奚为:何为,为什么。适:往,到。
(41)莽苍:十里之郊的莽莽草色。
(42)飡:即餐。反:通返。
(43)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44)宿:过夜,指一夜。春:在臼内件捣谷物。
(45)三月聚粮:用三个月的时间积蓄粮食。
(46)之:这。二虫:指蜩鸠。
(47)知(zhì):通智。不及,不了解。大知:是指一切无待的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
(48)年:寿命。小年,短命。
(49)奚:何,怎么。然,这样。
(50)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一个夜间一个白天,一天一夜。
(51)蟪蛄(huìgū ):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春秋,指一年。
(52)楚,楚国,在今湖北省。冥灵:树名,非指大龟名。
(53)大椿:树名。
(54)此大年也:此四字原缺,按刘文典《庄子补正》补正。大年:指齐生死,忘生死。
(55)彭祖:传说中的人物,姓钱名铿,尧时人,历经夏、商、周各朝,活八百岁,封干彭,又年寿长,故称彭祖。特:独。闻:名声,此处引申为著称。
(56)匹:比。
(57)悲:悲哀。
(58)汤:商朝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商汤。棘:人名,即夏革(ji),商汤时贤大夫。革与棘,读音相同。已:通矣。在此句之后,闻一多《庄子内篇校释》据憎神清《北山录》引增补“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二十一字佚文。我们仍据原本,没有增补。
(59)穷发,不生草木的不毛之地。
(60)广:宽。
(61)修:长。
(62)太山:一本作泰山,在今山东省。
(63)羊角:旋风。
(64)绝:穿过。
(65)且:将。
(66)斥鴳:小池泽的尺鹤小雀。在庄子看来,鹏与斥鹤的大小之间各有个的自由一面,也各有个的不自由一面。斥鴳以小自矜就必然陷入不自由而下能自拔。
(67)切,周人以八尺为一伺。汉代以七尺为一切。
(68)翱翔:展翅飞翔。蓬蒿:野草。
(69)至:最。
(70)辩:通辨,区别。
(71)知:通智。效:功效,指做官能有功效,引申为胜任。
(72)行:行为,作为。比(bì):亲近。
(73)德:品德,道德。合:符合。
(74)而:才能,能力。
(75)其:指上述四种人。自视:自己看自己,自己对待自己。
(76)宋荣子:即指宋钘,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与尹文同属一派。犹然:讥笑的样子。
(77)举世:整个社会。誉:赞誉。劝:奋勉,努力。
(78)非:责难,非难。沮:诅丧。
(79)内外之分,内我和外物。《天下》介绍宋钘思想时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伎于众。”“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及《韩非子·显学》说的“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这些话都可做“内外之分”的注脚。俗、物、人、众和“自身”相对,前者是外,后者是内,对于外物不为累赘而有所忧虑,不去矫饰而有所作为,不与之苟且而同流合污,不与之歧异而形成矛盾,从而保持其独立的精神。誉和非都是外在的,浊立自立的精神则是内在的:誉对内在的精神无所补益,所以“誉世而誉之下加劝”;“非”对内在的精神也无所损伤,所以“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就叫作“定乎内外之分”,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80)辩,通辨,辨别,境:界限。
(81)斯:这,已:止。
(82)数(shuò)数:犹汲汲,着急的样子。世:世情,指非誉荣辱所谓外。
(83)虽然:虽然如此。
(84)犹:还。树:建立,建树。
(85)列子:列御寇,郑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庄子多引列子的言论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可见为道家先驱人物。御:驾驭。列子御风而行:指御风是有待的。
(86)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
(87)旬:十天。有:又。反:通返。
(88)致福:求福。
(89)负:避免。行:步行。
(90)待,凭借,依靠。《庄子》书中的有待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的条件性。
(91)乘:因。天地:指万物,正:本性。
(92)御:本义为驾驭,引伸为顺从、顺应。六气:指阴、阳、雨、风、晦、明。辩:通变,指变化。
(93)无穷者:无穷尽的境界。
(94)恶(wū):何,什么。
(95)至人,指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田子方》有“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真人。”《天下》有“不离于真,谓之至人。”无己:忘掉自己,清除物我界限。
(96)神人:庄子理想中得道而神妙莫侧的人。无功:不追求功名。
(97)圣人,道德智能高尚的人。庄子认为,只有至人、真人、神人、圣人才是无侍的,才能达到绝对的自由。无名:不迫求名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