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来拯救正在退化中的汉语言

 杂货店伙计 2013-12-06

 

  最近关于汉语是发展还是危机重重的争论又起风雨了,原由是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从而引发了诸多的争议。不得不令人感慨,“汉语都成选修了,为什么英语还是必修呢?”可现在的问题是,仅靠高校必修课能拯救得了汉语言文学的疾患吗?另外必修英语又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语文课在大学遇冷并非个案。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不少名校,早在几年前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选修课。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学府”,人民大学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虽然这样的“倒退”还不算太严重的,因为人民大学素来以文科见长,没有了《大学语文》这门必修课,还有很多和语文相关的课程,也能承担人文教育的功能;倒是理工类高校也跟着将大学语文“降格”之后,恐怕就只能看各自修为了。

 

  当然仅靠高校必修课能拯救得了汉语言文学的疾患吗,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在大学之前至少还有12个年头的语文教育,有很多的学生都没读过几本经典名著,不少同学写文章也是语病百出,错字率很高。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同程度在下降。因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语文确实是难以靠短期突击取得好成绩,升学考试也难以靠语文拉开差距,尤其在考试的挤压下,用死板的模式去限定理解语文,使这门课变得刻板、教条、无味。使得学生人兴趣在某种程度也减弱了。

 

  其实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承担母语教学任务的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目前只有2个学分,而大学英语却有10多个学分以上。一个大学生,几乎有1/3的时间都在学英语,直接笑了,因为在国内能用到英语的地方太少了,除了在外交、外企、外贸等相关要求的机构,其他的地方基本是虚的,有个四级六级证又能做些什么,工作能力不见得比没有证的强,特别是不用就忘记了,想想当年花费的那些时间真是白忙活了,还不好去学点更实际点的。

 

  有人建设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虽然难以避免汉语言的尴尬,我想并不是英语或课程设置造成的,汉语言在现代的教学中简化得太多,传统文化底蕴的体现正在不断的趋于丧失,以至于如今的语言文学发展不尽如人意,这很大的可能还是由西方的科技文明所影响的,西方的科技行进,不容置疑,但是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经过不少的战乱却依然发展传承的很好,自然有其先进性的,有个数据就可以说明,汉字有两万多个,其中3000多个就能满足日常的需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也能看懂前人留下的作品,但是英语就不一样了,从26个字母发展到如今的50多万个单词,依然显得不够用,另外现在的人就开始看不懂50年前的人们留下的文字信息了。

 

  当然我倒不是希望英语课取消,有兴趣的可以学,但是不要做为必修课而成为升学的障碍和没兴趣而又浪费时间的科目。我们知道汉语与英语,根本就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这个时候就有人会问:英语不必修,中国加入了WTO,全球信息网络大一统,怎么跟国际接轨?这个问题我想有必要用另一篇博文来解释了,敬请期待吧!

 

  先不扯远了,继续,文化本身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就像书法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总是在变化中生存与发展。网络语言、信息手段对“大语文”的濡染,恐怕不能守旧地一律视为倒退或没落。另外,汉语言文学不被待见,我想不单单是课程的权重问题。诗歌没落、唱片破产、文字工具化日趋极端,诗意栖居成为奢侈与笑话的时候——怪只能怪经济社会脚步太过匆忙。这是世界在飞速发展中的症候群,算不上背叛,却有待救赎。说到底,需要社会价值体系及时转身,改变急功近利又内心苍茫的行走姿态。

 

  如何“拯救”语文课: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毕竟现代文明的核心基础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是工具,运用语言和不同的学科结合,可以形成有效的能力。在我们的工作中不难发现,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太重要了。都德的《最后一课》说明一个道理: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价值,还有文化价值。在教学体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明白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会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和创意。

 

  虽然我可能看不到了,但也不想后人看到历史是这样记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消亡于公元400年,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消亡于公元前330年,由古代中国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消亡于公元23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