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乌龙走势到转型恐惧症中的投资机会

 rcylbx 2013-12-06
内心固有的从众心理,大量的投资人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推动了股价更大力度的下跌,导致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股市传统蓝筹持续低迷的情况。今日中国股市从银行到其他大盘蓝的低迷不是基本面危机,不是现实经营遇到了客观的困难,而是市场的投资人对经济转型背后所存在的巨大复杂性,无法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分析情况下,以非理性的想象和猜测将大盘蓝筹主观的理解为,其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衰退和危机。这种想法才是当前中国股市蓝筹股低迷的直接原因,蓝筹股低迷到如此程度就如同光大乌龙发生后,市场把它莫名其妙的想象成有战略性潜在利好将要发布一样,是一个经典的非理性认知和非理性决策导致的错误。这个错误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复杂的经济转型巨大的、难以描述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没有办法理性的判断,只能靠非理性的猜测和综合感觉来应对。而这种猜测和综合感觉在一系列综合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于是,就出现了目前蓝筹罕见低迷的局面,这是一个错误,它的修正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日益明朗逐步展开。经济转型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确实不好说这个事件什么时候会明朗,然而现在中国股市的蓝筹严重低迷已经对冲了中国经济全面大衰退的相应风险。
        实际上中国经济全面大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于没有。除中国大陆之外的几个主要的华人文化圈,香港,台湾,新加坡乃至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中国这样转型的阶段,他们都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转型,目前这几个华人经济体人均GDP在二万美元左右,而中国大陆目前的人均GDP只有五千美元。实际上目前A股的大盘蓝筹估值似乎就是认为中国人均GDP无法进一步成长,将止步于五千美元。
        在蓝筹股罕见低迷的同时看创业板和医药股,面对复杂的经济转型人们怀着担心和恐惧寻找避风港,创业板和医药股让人们产生了联想,任何时候人们都要吃药这是一种刚性需求,不会因为经济模式的转换而受到任何影响,于是人们被医药股这种宝贵的特质所吸引,人们纷纷挤进医药股,令医药股的走势明显的强于其他行业,这种局面又强化了人们对医药股可以确定的穿越经济转型不确定的信念,人们不断的增加对医药股的投入,与此同时医药股明显的价格上涨激发了广泛的从众行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医药股可以穿越不确定经济转型的观念。最终医药股走出了持续的上涨,在这一上涨过程中,到处流传的是医药股的基本面有确定的优势。
        创业板以新兴行业为主,在转型的巨大不确定下人们随之认为新兴的行业会受益于转型,于是人们在远离大盘蓝筹的同时不断的进入创业板,创业板持续的价格向上强化了人们形成的未来属于新兴行业的认知,同样经历一个必要的过程又激起了大范围的从众心理,于是创业板整体接近百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这一过程与基本面没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情绪。
        创业板、医药、大盘蓝筹各自的走势是由非理性情绪导致的,主观认知和主观情绪是价格的主要决定力量,价格与客观基本面无太大关系,甚至完全相反,它们与各自的基本面状态日益偏离。它们的股价不是由客观事实驱动,而是由大众对客观事实的猜测驱动。转型对传统的旧产业激发的是恐惧情绪,对新产业、对不需要转型的产业激发的是乐观。创业板、医药、大盘蓝筹分别存在着风险和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