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对孩子说,你很能干

 昵称535749 2013-12-06
译者: 咬文嚼字ing 原作者: Jim Taylor, Ph.D.

发表时间:2013-12-05

让你的孩子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

近些年来,我们的育儿文化中开始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能力对于发展孩子的自尊非常重要,作为父母,需要倾尽全力,让孩子确信自己非常有能力。这些都很合理,这是肯定的。然而,同是这个育儿文化,由于告诉父母,让孩子变得有能力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他们多么能干,因而犯了大错。父母受到这一信息的蛊惑,因而开始告诉孩子他们多么聪明,有天分,优秀。但是,问题出现了。儿童不是通过劝服而认为自己有才能。

当父母试图让孩子确信自己多么能干的时候,这常常会适得其反。每一天,孩子都要面对一个叫做现实的小东西;生活有其自己的方式来向孩子传达他们能力的信息,这可能会与父母传达给孩子的夸大了的关于他们能力的信息,形成尖锐对比。当孩子面对这个关于他们能力而发生在父母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时候,其结果是父母为他们吹起来的“你是最棒的”肥皂泡的破灭。其结果是失望,受伤害和恰恰丧失掉能力感。让我在这里把话讲清楚,让孩子发展出真正的能力感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第一手的经验,包括痛苦,胜利,挣扎,挫折和成功。

所以,再次强调,只有孩子自己,才可以发展出他们的能力感。然而,你可以做很多事情,鼓励他们培养自己的才能。首先,你可以再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创造机会,来获取能力感。你的家庭生活充满了这样的情况,它们的出现为你提供机会,让孩子“弄脏双手”,发现他们的专长,比如穿衣,吃饭,花花,阅读,做饭,杂务以及与别人互动。当然,他们还会从学校,运动,表演艺术以及其他课外活动这些经验中,获得其他各项能力。

这些日常的经验会使孩子发展各种具体的能力,这在他们整个童年过程以及将来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这些早年的能力会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更为复杂的能力打下基础,这些能力关涉到高等教育,职业生涯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方面。

而且,儿童培养的各项能力越多,他们就会越以全能的眼光来看自己,这会给给予他们自信去探索世界,尝试新事物,进行冒险和面对阻碍与挫折能够坚持不懈。换句话说,能力生能力。

其次,你可以放心,他们会从自己的经历当中汲取最多的价值。你可以引导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催生成功事件的能力上(例如,“你对那个项目真的很投入,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不要只就最后成果本身做一个笼统的表扬(比如,“干得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你不可以赞扬他们的成就(比如,“你对你的项目,一定感觉很棒。”)

但是,切忌将注意力放在成功事件上,因为每个父母都明白,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经历的失败要比成功多得多。父母如何反应,常常决定了孩子对失败的反应。如果你表现出失望与沮丧,他们会将这个经历判断为负面的,而这会导致他们在将来不愿意再去尝试。但是,如果你表现出积极与支持,孩子会受到这样的信息,失败没有什么,它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在于,允许孩子出错或者把某件事情做得很差劲,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些经验会伤害他们的能力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伤疤。可是,就像任何人那样,儿童在尝试新鲜事物的时候,一开始都可能失败几次。而且,他们只是小孩子,你不会期望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能够把事情做得有多好。他们是否做得多么漂亮,这并不重要,因为成功不是目标。相反,目标是使他们愿意不断尝试。而且,你可以相信这一点,只要你的孩子继续尝试下去,迟早他们会获得某种程度的能力和成功。

父母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在孩子初次尝试什么事情并且失败后,他们就试图纠正他们,从而使他们下次尝试的时候可以成功。(许多父母会这么想,不然的话,孩子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受伤更深。)可是,请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假设当你正在努力地尝试着什么的时候,你的父母突然半路杀出,并且告诉你,你哪里做错了,我来教你正确的做法,你会有什么感受?这难道不会让你大发雷霆吗?这也很可能是你孩子的感受。那么,你急于干涉的做法,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什么呢?——你不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仅靠自己就可以把事情做对。你可能会问,可是,他们究竟怎么学习正确的做法?我向你保证,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十有八九可以独立把事情搞清楚,通过练习或者观察。当他们终于确实弄明白的时候,他们就拥有了它,并在自己的“能力银行”中存下一笔财富。这并不是说,当他们努力挣扎的时候,你不可以伸出援手。但是,让他们来做主吧;假如他们真的需要帮助的话,他们会开口的。


这篇博文节选自我的第三本育儿书——《你的孩子在倾听——他们需要从你那里听到的九条信息》(The Experiment Publishing, 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