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数盲点”的心理漏洞!你所不知道的加价和减价!

 常磊_常文雷 2013-12-06
去年,有期《经济学人》有篇文章很有意思,是美国商学院的一个研究项目,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一样商品增加了“50%”的量却不加价,它等于是降了“33 %”的价,大家明白是什么知道意思吗?
    如果有一天,一瓶饮料上面写“加50%量”,而另一瓶饮料则写着“降33%的价”,大部份自以为聪明的消费者,却会毫不犹豫的选了前者,因为,它的数字看起来比较大。“加50%量”听起来真棒!听起来真多!当然比“降33%的价”还要棒啦!其实,根本就是一样的事,反应却完全不一样!
       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惊人,他们找来一群实验者,让他们分成两组,分别看了这两项商品,一样是“折价X%”,另一样是“加了Y%而不加价”,结果,后者多卖了73%的业绩,可见,行销人员不可忽视“数大就是美”的力量。
     《经济学人》将此现象称为“增数盲点”,这种盲点,是每个人都有的现象。他们又做了一个更清楚的实验:你要“加33%的量”还是“降33%的价”?大部份的人看到这个数字,感受竟然是“一模一样”!实际上,正确答案应该是降价比较划算!
        有趣的是,“增数盲点”不只在说人们对“数大”有错觉而已,它其实暗示了另一个很有趣的常被忽视的问题──那问题就是,人类不喜欢“计算出来”!
         学者另外举了一个实验,拿了一件连续降价两次的衣服,先打了八折,再打八五折!这样等同于“六折”,但大部份的消费者却觉得,打了两次折,好像比“六折”还便宜。
    大部份的人,就算是在买东西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都不愿意去稍稍把结果“算出来”,以致于容易被表面的数字给误导。
    其实,如文章所说,只要身上带着计算器,看到数字,先按一按计算器,算出结果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导了!可是,人们就是这么“懒”,没有人愿意去计算结果,只是看到表面的数字,就马上做出了决定!

         我们在设计促销时,上面提到的“增数盲点”心理漏洞,就可以用上,来引导客户的选择,当然,无论如何不要欺诈客户!
此营销策略在国内服装行业应用广泛!其余行业也很实用!属于心理营销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