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建议

 昵称3826483 2013-12-07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建议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学 沈朝晖

1 想法的依据

回顾近几年高考考查的实验题,可以说都是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基础,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改编的主要思路有:

1.1 实验目的变化

2004年理综卷第22题,其实验目的是将电压表改装成电流表并进行校准,而教材中的实验目的是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校准。

2004年天津理综卷第22题,实验目的是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教材中实验目的是改装单量程电压表。

1.2 实验装置变化

2000年物理卷第14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利用两个小球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试题背景源于学生实验,但与教材中实验装置不同的是,这道试题中两个小球碰撞的滑轨没有支柱,两个小球直接在滑轨的水平部分发生碰撞,即利用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代替“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这样,两个小球的抛出点都是同一个点,即轨道水平部分的末端,所以在实验中就不需要测量小球的直径。

2001年理综卷第29题,要求选择合适电表测电流表的内阻并进行实物图连接,试题中所提供的实验仪器与教材不同:没有提供电压表,而要求利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替代。

1.3 数据处理方法变化

2001年春季招生卷第14题,要求学生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但与课本中的学生实验相比,有两个地方做了改动,一是所给的纸带是每打4个点取一个记数点,而不是课本上的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二是的纸带只有0-4共5个记数点,需要用来处理,而课本中的实验是要求学生取0-6共7个记数点,需要用来处理。通过这两处数据处理方法的变化,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逐差法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应变能力。

2001年物理卷第15题,仍考查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但所给纸带的数据是每打2个点的间距。

1.4 实验情景变化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第31题考查学生“用多用电表测电阻”,试题中被测电阻没有与外电路断开,三个电阻成三角形连接,但课本中要求学生在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必须将电阻与外电路断开,实验情景稍有变化。

2003年物理卷第12题,通过变换实验情景将教材中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变换成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2 教学建议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实验复习时还是要将精力放在课本上的实验,教师要着重去思考,这些实验有哪些可以拓展延伸的地方,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漫无边际。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2.1 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要求的13种基本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要会规范操作与读数。对于19个学生实验,要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只有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有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放松对教材实验的操作,而游离于教材之外去追求新颖的所谓设计性实验,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

2.2 拓展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做好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不是依样画葫芦地做,而是手脑并用地做,研究式地去做,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设计意图,通过适当求变求新,拓展实验内容,以此来增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面以“电阻的测量”这一实验为例,来说明拓展可分三步走:

(1)实验前的拓展

实验前,在学生预习的时候,要布置任务让学生思考除了课本上的实验原理、方法之外,还能否用所学过的其他仪器或其他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与分析。在初期,可以由教师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预习题去引导学生思考,逐渐地过渡到让学生自主提出并分析问题。比如“电阻的测量”,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这组预习题让学生思考:

伏安法的两种连接方式及适用情况;若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或两个定值电阻)的情况下,如何测量?若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或两个定值电阻)的情况下,如何测量?若只提供两个不同规格的电压表能否完成实验?若提供两个不同规格的电流表能否完成实验等。视学生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伏安法以外的电阻测量方法:如电流表半偏法、电压表半偏法、替代法、电桥法等。

(2)操作中的拓展

在扎实地、不折不扣地完成课本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实验前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在教师的甄别与筛选后,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实验条件等情况,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安排几种典型的方案让学生尝试实验。在电阻的测量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方法去测量同一个电阻及不同数量级的电阻。

(3)实验后的拓展

在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后,可逐步安排学生在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法评价等领域进行拓展思考,并以此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开展研究。我校一学生就曾以《电阻测量研究》为研究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

如果教师能在以上三个阶段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拓展思考、操作总结,久而久之,不仅能使学生顺利适应高考的命题思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了质疑与思考的习惯,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