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最近在追一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路过客厅时经常看到她拿着个拖把状若呆鹅,电视里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大声叫嚣着:“不行,你不许跟她结婚,妈不同意”。过几天再看,这个女人又在大喊:“不行,下个月五号必须怀上!” 看到我妈沉迷这些镜头,我忧心忡忡,总觉得这事不对劲。电视剧里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堪称年度最美女主角,这样一个漂亮女人既不贪慕虚荣,也不追求富贵,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感情罢了。同样的女主角如果出现在美剧,必定有什么严重的隐疾,比如喜欢买一双又一双价值几百美元的高跟鞋,或者做了有妇之夫的第三者。但是这个女人在中国的电视剧里,先是被前男友骗了几十万,刷了数张信用卡,搞得好几年都在还债(她好像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报警这回事),后来找了个各方面都不如她的男朋友,接着剧本的中心就变成了男方母亲如何挑三拣四,如何制造磨难。 王小波总结过,说在中国的都市剧里,一个女人但凡漂亮又温柔,她肯定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在他身处的八九十年代,这种女主角总是有一个残疾老公,但是现在老公不残疾了,必须标配的都是一个恶婆婆。 (资料图:《咱们结婚吧》母子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每部家庭剧里,婆婆总是想方设法为难着她的儿子、儿子的女人。这类中年妇女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像铁墙一样堵在儿子和心爱的女人之间,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郁闷的是,电视剧再也没有了惩恶扬善的功能,这些中年妇女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胜利。不是成功让漂亮的女主角变成离异女性,就是让她们变成柔顺的羔羊,对自己言听计从。 她们实现目的的方法相当简单,无非就是跑到儿子面前,脖子一扬架把刀说:“你要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或者找一群人大吵大闹,丝毫不顾及脸面地撒泼打滚,直到体面的斯文人受不了说:“好吧我答应你。” 于是老太太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赢得了美满的大家庭,电视剧就此结束。即便是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这些恶婆婆都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难以置信今天她们居然取得了全面胜利。 当然,我理解编剧们一次又一次刻画这些人物,是因为她们接地气,且是家庭剧的最大观众群,等于是编剧们的衣食父母,理应让中年妇女和老太太们心想事成,变成最大的女主角。但你不能因为想哄老太太开心,就总拍这样的电视剧,这跟拼命鞭打猴子好让他们露出红屁股逗笑路人一样,相当不体面。 婆婆喜欢给儿媳妇罪受,一个英国女权活动家是这么解释的,如果你的境遇好于其他女性,她们中的一些人必定迁怒于你。婆婆看到儿媳妇年轻漂亮和儿子享受同样的待遇还老是不想要孩子,必定马上想起她年轻时候哪有这么快活。“女性受害已经如此之深,以至于只有一种回击方式能让她们感到安全,那就是为难其他女人。”她们就是想让年轻姑娘们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磨难,才觉得这是世界的道理,不可违抗。 当主流媒体中已经找不到值得歌颂和效仿的女性,现实未免残忍太多。我们自己赚钱,自己刷卡,自己寻找爱情,可不是为了有一天看到电视里有一个这样的女人平白无故遭罪受。 (责任编辑:余江波)
|
|
来自: 随园天一馆 > 《文摘史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