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株待兔的不只是农夫,还有企业家

 ccddrr 2013-12-07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上面这个故事,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因为它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当时,不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同学,都会嘲笑这个农夫。然而,现实中这样的农夫其实还真不少,包括一些企业家。
很多年龄偏大的人都知道春都火腿肠,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根火腿肠。
话说春都火腿肠的老板(高凤来先生)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在生产火腿肠以前,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屠宰场。屠宰场嘛,就是杀猪卖肉,绝对的粗加工,因此利润也很薄。这个老板随政府考察团去了一趟美国,回来以后,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宣布今后不再杀猪了。工人们都很纳闷,老板准备干什么?
原来,老板要生产火腿肠,他在美国发现了火腿肠并且考察了相关的设备,觉得很不错。
春都火腿肠老板引进美国人的设备后,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根火腿肠。
几乎一夜之间,春都火腿肠就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春都火腿肠的知名度、企业实力、老板的知名度(中国火腿肠之父)、老板的社会地位,都像坐火箭似的,直线上升。最后,春都火腿肠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有钱,有大量的闲钱放在那不知道干什么。老板就想,搞企业实际上很简单嘛!原来做屠宰场的时候,只顾忙着杀猪,没有顾得干别的,现在不一样了。于是,老板开始涉及其他领域,建材、医药、食品、服装等,几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春都火腿肠收购或者兼并了30多家企业。
但是,因为行业的不熟悉、因为人才的匮乏、因为战略的失误、因为水土不服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最后这30多家企业都没有救活,而春都火腿肠自己也被拖下了水。春都火腿肠,曾经的美味佳肴,最后变成了一根彻头彻尾的“面棍”。
大家可以看出,春都火腿肠的老板和那个愚蠢的农夫一样,把偶然当成了必然。可悲的是,这样的“农夫式的老板”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他们不缺冒险精神但经常盲目冒险,他们缺乏合作精神并且不理解也不善于整合产业链,他们不懂得专注更不会在某一领域里坚持,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他们陷入“中国式失败”。
(颜伦琴,2013-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