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冈市教育局

 昵称503199 2013-12-08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浏览次数: 78   来源: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

文章摘要: 黄发〔2013〕14号 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2013年1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破除制约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
关键词:支持 教育改革 发展 意见
黄发〔2013〕14号
 
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
关于支持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3年1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破除制约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快实现“打造黄冈教育品牌、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
1.落实教育财政性经费保障。加大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所需资金,依法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的要求;依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需要,落实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标准。
2.加大教育经费筹措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照土地出让净收益10%计提教育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倡导争取社会资金设立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学校发展和师生奖补。
3.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公办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师政策性工资(含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其他教师按中央、省、市现行政策保障。教师培训经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教师培训等;黄冈名师一次性奖励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4.加大学校建设发展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优先满足学校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公共服务用地划拨供地;学校基本建设、校舍维修改造、设施设备配置等投入要纳入预算安排;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及时全面消除D级危房,对发生因校舍倒塌或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学校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有关政策减免,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原则上只收取成本费;确需按规定收费的,不超过规定收费额下限的30%。明确学校土地、房产等资产权属,在2014年底以前解决学校相关资产确证工作;农村“撤点并校”闲置的政府教育资产由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用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
二、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5.健全教师补充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及时核定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农村教学点教职工编制。空缺编制按照“缺一补一”原则补充。落实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
6.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健全区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交流比例必须达到10%以上。教师评聘职称、评模选优、评选名师和特级教师,必须有两年以上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交流的经历且考核符合要求。
7.创新教师培训机制。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建立优质师资培训基地。推行教师跟岗学习制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学校学习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校长专业成长,培养造就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教学专家。
8.完善教师考评机制。健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常态机制,建立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活动,构建学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考评体系。
9.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立师德、铸师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增强校长依法治校意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对校长严重违规违纪、教师严重违反师德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10.理顺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规程。教师职称评审在职改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组织实施,教育部门具体负责评审标准制定、组织申报初审、专家选聘、评委会组建、评审等工作,人社部门具体负责指标分配、资格预审、指导监督、公示发证等工作。
三、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11.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强化市域教育整体规划,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招生考试、考核评估等方面注重市级顶层设计,形成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一盘棋运行、一体化推进”的格局。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的对接沟通,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市级监管考核;统筹推进全市教育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
1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探索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地方课程。
13.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学校逐步推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对起始年级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按划定片区进行电脑配位、随机编班,编班后学生班级、任课教师和校际之间学生不得随意变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促进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协调发展;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逐步提高分配比例。
14.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管理,实行教职工全员岗位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行校长公开竞争选拔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聘期为3至5年,不能超过两届。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优绩优酬激励机制,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
15.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的管理制度,区域内教师编制实行“无校籍”管理,同学段教师调配实行年度备案制,跨学段教师调配实行报批制;教育教学实行“同步式”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研究等教学活动由总部学校统一安排。减少学校管理层级,逐步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学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6.大力加强农村教学点建设。实施 “农村教学点师资质量提升工程”。结合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教师招考,逐步实现农村教学点配备本科学历教师,服务期3至5年。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规范农村教学点教学管理。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津贴标准,在教师培训、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公用经费等方面向农村教学点倾斜;从教育“两费”中安排专项建设经费,用于远程教学设备设施、教师周转房及其它配套建设。
17.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在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招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财政补助政策和同等享受国家助学政策。各级政府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教育发展。
四、夯实基础教育发展优势
18.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积极创建“学前教育示范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打造高中教育品牌。
19.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开展“美丽乡村校园”创建活动;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快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探索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试点。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量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快“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0.推行德育序列化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小学侧重习惯养成教育、初中侧重健康人格教育、高中侧重理想信念教育,将公民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全过程。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阳光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21.狠抓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理论研究,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加强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视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开展区域教研、网络教研、校本教研,创建一批教科研基地学校。
22.全力支持黄冈中学发展。保障学校经费投入,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在优质生源、师资建设、教育教学、品牌保护等方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黄冈中学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发挥黄冈中学龙头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基础教育整体优质发展。
五、努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2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黄冈职教园区,加大黄冈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力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发展以骨干高职院校为龙头、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紧密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职业院校与省内外办学机构合作,建立跨地域职教集团,寻求发展空间。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实践技术教学水平,建设一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
24.促进市域高校内涵发展。支持黄冈师范学院创建综合性大学和高职院校创建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提升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联合省内外重点高校开展高端人才培养,提高市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25.发挥高等教育服务发展优势。围绕黄冈支柱产业和企业发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抓紧培养紧缺人才。面向城镇企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利用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适应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本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制度,优先满足黄冈市场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六、切实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6.落实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责任。健全党委政府议教制度,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履行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权重,重点考核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安全稳定、教育教学质量等主要指标落实情况。
27.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规范涉校检查,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对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违规行为。建立部门协同管理长效机制,实施“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常态化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28.建立健全督导问责机制。成立黄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教育法规政策督导,定期开展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责任领导约谈制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主送: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经济开发区,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中共黄冈市委办公室                       2013年11月18印发
作者: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