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揭四季都在皖河边的渔民生活 河水煮河鱼(组图)

 九仙神狐 2013-12-08

图揭四季都在皖河边的渔民生活 河水煮河鱼(组图)

www.sinonet.org 2013-12-07  图说中国人的生活  


  我的家乡有条河,它从潜岳腹地一路蜿蜒东下,穿过我的家乡,汇入滚滚长江,它,就是皖河。

  在地图上,皖河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它没有黄河、淮河那样知名,也不及秋浦和那般秀美,他只是一条普通的季节性河流而已,可家乡的人,仍视它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它最宽处可达数公里,最窄处不过百米,于干枯季最深处也只有三四米;它从怀宁县石牌镇开始才被称为“河”,而自怀宁县江镇到安庆皖河口一带,已经不再是一条河了,变幻成了万顷碧波的石门湖。

  皖河以及石门湖,虽不及其他河湖那样的有名,但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音乐舞台,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着从山涧小溪飘出的泉水叮咚响;也接纳沿途支流弹奏着的协奏曲。它和着这些溪流美妙的乐曲和林中山风的声息,自春到夏,经秋涉冬,编织着两岸山乡勃勃生机的画卷。我的家乡有条河,它从潜岳腹地一路蜿蜒东下,穿过我的家乡,汇入滚滚长江,它,就是皖河。

  皖河水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流淌着,灌溉和滋润了两岸河堤内大片的耕地,孕育和滋养了同马大堤一带和两岸四县无数的生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条河,才有了生活在此世代居住的皖河人。真可谓:一条河流养育一方人!

  世世代代的皖河渔民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这条河边劳作,无论春夏秋冬。

  有了这条河,才有了生活在此世代居住的皖河人。真可谓:一条河流养育一方人!

  酷暑夏天的皖河上都是渔民夫妻结伴在皖河上劳作相互照应,因为夏季捕捞都是在夜里一点之后。

  皖河水年复一年、夜以继日地流淌着,灌溉和滋润了两岸河堤内大片的耕地,孕育和滋养了同马大堤一带和两岸四县无数的生灵。
 

  2013年冬季的清晨,尽管浓雾重重,加之冬日的清冷,却丝毫无法阻挡勤劳渔民们的捕鱼节奏,山口镇的渔民们早早赶到了山口大桥下的聚集点,悉心做好出船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七点半准时出发,开船驶向各自的河流区域内收网起鱼,辛劳的收网过程一直会持续到下午临近一点左右。

  在十一时左右,收网回来较早的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将起到的鱼一网一网铲到鱼箱里,这是收获的季节,欣慰的笑容替代了渔民们 辛劳疲惫的倦容。

  这一箱鱼个大体肥,收购者见状立马跟在后面都想能抢购到。


 

  这是渔民们冬季捕鱼的歇息落脚地,简易的帆布帐篷,里面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小板凳,只有最简单的生活做饭用具。

  大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与此同时大棚里材火旺盛,米饭已经煮上了,数米之外便能闻到柴火米饭的喷香味儿。新鲜的河鱼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主菜,此时已经洗净剁成鱼块,等待下锅。河水煮河鱼,这是让我一生都难忘的美味。


 

  中午时分,渔船陆陆续续驶回了出发地,岸上已经围满了前来收购的附近村民以及鱼贩们,渔民们也迫不及待地将收获的鱼装进编织袋中。

  “今天的收获不错!”面对镜头,渔民大哥掩饰不住内心的那份欣慰满足感。

  因为临近年底的原因,当地百姓都有腌制腊味的习俗,所以刚捕获才上岸的大大小小的鱼都是被一抢而空。
 

  “我也来秀一个吧!认识我吗?” 这是鱼类中的上品,学名“鳜鱼”,它是 一种名贵淡水鱼类,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故为鱼种之上品,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已经过了下午一点了,等待起网归来的老乡不时地向河岸边张望着,这种浓郁的生活场景,是四季一起共同生活在皖河江岸边渔民的最真实情感流露。

  河水煮河鱼,再炖上一锅萝卜,加上一碗酒,大家围聚一起,这就是渔民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皖河,安详地流淌着,已经不再是用简单的风景可以来诠释它的,这里才是真正的皖河,才是真正的皖河的灵魂,这些影像无法复制,这些影像转瞬即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