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兔场养兔存在的四大顽症疾病有脚皮炎、传染性鼻炎、疥癣、及真菌性皮炎,尤其是近年来(2000年至今),传染性鼻炎、及真菌引起的皮炎,给兔场养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甚至与一些兔场被迫关门倒闭。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没有搞好造成的。 一、脚皮炎: 得脚皮炎的兔子属獭兔居多,长毛兔由于脚垫部毛厚很少得此病,肉兔体型大的得此病居多。獭兔由于脚垫部毛短少,得此病的多,究其原因是兔笼底板不合适造成的。1:钢丝笼底新笼由于镀锌光滑很少得此病,时间用久后由于兔尿液的浸渍导致笼底生锈、发涩兔子脚垫在上面运动时间长把脚垫部被毛磨去,露出皮肤划伤流血,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从而引起此病。2:订板笼底订节没刮去,订板不光滑,兔子在上面运动久了也得此病。3:订板不卫生订板上粪便存留时间过久,尤其是拉稀的兔子粪便喷涂订底板,饲养员没有及时清洗更换,故订底板发涩,兔子长期生活在上面也易引起此病。 症状:兔子的四肢脚垫处脱毛、红肿、流血甚至化脓、兔子弓腰、驼背、四肢频频交换支持体重,采食量下降、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预防:1:购买或调选兔笼时建议用订板作底,订板必须光滑,用手抚摸应感到光滑不刮手为好。2:兔子拉稀过后应及时对订板进行更换、刷洗、暴晒。3:订订板时,钉头不要外露于订板之上,以防刮伤兔脚。 治疗:1:对于轻微的脚皮炎病兔(没有化脓感染的),可以把兔子放在土地上饲养一段时间病兔即可治愈。 2:对于化脓感染的兔子,要进行常规排脓处理,用双氧水清洗创口,并涂上红霉素软膏,用药棉包上并用细线包扎(不可太紧),放于土地上饲养。三天一换药,2—3次即可。第一个疗程时可给病兔肌注消炎药,青霉素40万+链霉素20—30万+地米2mg,1次—2次/天,2—3天即可。 二、传染性鼻炎: 引起传染性鼻炎的最根本原因是兔子长期处于环境潮湿,氨气过大的环境中造成的。潮湿的环境能引起多种细菌与病毒的繁殖,从而感染家兔尤其是巴氏杆菌与波氏杆菌。在这样的环境中,兔子的鼻炎久治不愈,用了药,好三天之后又要复发,反反复复,时间久了就会由鼻炎转换为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部化脓,病兔逐渐消瘦,采食量下降。最后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母兔妊娠后期采食量增加,哺乳15天以后采食量增加,从而引起急性胃扩张导致兔子呼吸衰竭而死亡。 症状:病兔打喷嚏、流鼻涕、颜色有白色、乳白色、黄绿色病兔用脚前肢揉鼻子、消瘦、采食量下降,胸部呼吸慢,腹部呼吸快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1:改善兔舍环境,兔舍必须设天窗对流窗,粪道两端设风口。2:兔舍的粪尿必须及时流出,粪便最好不要和尿液混在一起以免产生氨气。3:兔舍的粪便必须经常清扫,打扫后最好用清水冲洗一下。4:粪道每月用烧碱水清刷一次。5:对于兔群每月可用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或环丙沙星之任一种给兔子以预防量连用三天,可有效地防治此病的发生。 治疗:1:青霉素40万+链霉素20—30万+地米2mg+病毒唑2ml+柴胡2ml混合,肌注1—2次/天,2—3天,肌注+滴鼻。 2: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ml+黄芪多糖1ml(大兔、小兔减半),肌注+滴鼻,1次/天,2—3天,两种药须分开注射。 三、疥癣: 疥癣是一种由阴螨寄生虫感染家兔而引起的一种皮肤性疾病,这种寄生虫很小,肉眼不易看到,它爬在兔笼的门板上、粪板上、钢丝上等,共同侵害家兔毛少的部位,家兔的四肢指端、鼻头、眼部周围,耳朵外缘等少毛、掉毛的地方。此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得了此病的兔子采食量下降、消瘦,最后因体弱极度消瘦衰竭而死亡。 症状:病兔四肢指端等少毛部位掉毛、红肿、结痂、痂皮裂口、流血、露出鲜红的肌肉等。 预防:1:兔舍要经常通风,保持干燥。2:种兔群每半年用伊维菌素等拌料驱虫一次。3:每出栏一批兔子兔笼用火焰消毒一次。4:种兔笼位每2—3个月用火焰消毒一次。 治疗: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针剂,给病兔皮下注射,每10天一次。用量因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有效含量不一样用量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为0、03mt/kg、w凡5市斤以上的兔子都按5kg计算用药,第一次用药后5天如果没有效果,下次用药再加一倍,直到找到有效剂量为止。 四、真菌性皮炎(皮癣): 本病是由真菌毛癣菌或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一种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主要通过接触进行传播,而且传播速度也较快。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病兔起初在面部、眼圈周围、鼻部、唇部、母兔的乳头周围等少毛的部位开始掉毛,继而开始发现有鳞屑出现,之后便形成像麸皮一样的痂皮覆盖在皮肤上面,最后形成圆形突起的斑块或外壳,剥下外壳后可露出充血的皮肤,压迫时从毛囊中流出脓样分泌物,干固后形成痂皮,痂皮脱落后呈现下溃病外观,从而造成毛根、毛囊的损坏,病兔体重减轻,消瘦。如果病兔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可继发感染螨虫,从而引起混合感染,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本病中的霉菌孢子抵抗力比较强,在干燥的环境下可存活3—4个月,因此本病一旦流行,治疗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3—5个月是不可能根除的,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兔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且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哺乳母兔垫草有霉菌,产箱不卫生等。本病主要侵害18日龄—70日龄的仔幼兔,青年兔得此病的比例不是很大。鉴于以上原因,因此预防上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首先从环境上1:必须严格隔离病兔以防病兔感染给健康兔群。 2:对病兔使用过的笼具、订板、产箱、食槽、水槽等,进行火焰消毒或2%的碱烧水刷洗处理。3:要经常保持兔舍干燥,环境消毒用专杀灭真菌,霉菌的消毒剂进行带兔消毒(发病时3—5天一次),例0.2%的甲醛水溶液等。 治疗:轻微者用1:2%的碘酊一份,75%的酒精四份混合涂擦,一次/天,5—7天。2:复方酮康唑软膏、福尔马村软膏、克霉唑软膏之任一种涂擦,1次/天。5—7天也有一定的疗效4:用紫外线灯照射病兔每天10分钟,直至病兔痊愈。5:肥皂一块,伊维菌素15g,用水调成糊状,外涂没5天一次,2—3天即可。严重者首先给病兔注射伊维菌素针剂0、03mt/kg?w,每10天一次,二次,并用灰黄霉素原粉拌料饲喂病兔,25mt/kg?w或15—20g/百斤饲料,拌料饲喂14天即可完全治愈。 |
|